陈秋华
(南宁日报社,广西 南宁 530028)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既要履行社会职能,又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企业模式运行,因此其财务活动必须同时满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在资金来源上,由于不再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情况,以加强财务管理为手段,做到开源节流,通过持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储备更多的资金,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和改革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满足资金需求。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收支平衡或追求更大利润。同时,由于其本质上仍然属于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仍然要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和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双重性。对于一些纯公益、纯服务型项目,即便并不会给事业单位带来收益,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也必须花费资金进行项目建设或提供配套服务,即经济效益让位于社会效益;相反,对于那些经营型项目,事业单位需要尝试多种方法提高经营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才能弥补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导致的现金净流出,让事业单位可以积累、储备一定的资金,在后续的工作开展、服务供给中做到游刃有余,避免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到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或者限制自身的改革发展。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在财务管理任务上既有相似点,也有差异性。对这类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的任务不仅包括合理编制预算方案,加强对各项支出的监管,在保证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稳定发挥的基础上提高资金利用率,杜绝资金挪用与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包括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编制财务战略规划、出具财务分析报告,依法组织收入,参与决策企业重大经济事项及企业战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切实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并有效防范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基于上述对比,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任务是重视财务制度建设、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保证财务信息透明、加强财务资金监管和筹划。短期来看,财务管理要加强对资金资产的管理,保障资金资产的安全;长期来看,财务管理要支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及经营战略的实现。
对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根据各类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其编制要求以及包含的财务信息也要体现出差异。
对内须编制企业财务报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收集经营数据的基础上,要求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近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并基于财务信息展开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为高层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对外财务部门需要按照行业规范编制各类财务报表,客观反映单位的收支情况,以便上级主管部门横向对比同行业单位[1]。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这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管理中坚持时效性原则,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会计信息的收集要全面翔实。目前事业单位已经全面推行信息化系统,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甚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实时掌握和归集各类经济数据,充分保证各类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二是要及时加工处理会计信息。财务人员要借助财务软件,收集获得的原始单据、票据凭证等,从中提取数据信息,从专业的角度进一步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或分析报告,并在第一时间将财务分析报告报送给单位相关领导,为单位决策提供依据,为单位下一步要开展的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我国的财务核算模式有两种,分别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作为我国财务核算模式之一,其核算原理打破了时空限制,对单位收入和支出不按实际发生的时期,而按财务人员判断的归属时期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会计处理,是当下主流的财务报告制度,所以就有了如预收款项、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会计科目。相较于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报告制度,可以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相关资产负债与成本费用,对有效预防财务风险和强化资金资产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保证财务报告展示的财务数据接近真实的经营情况,不会出现“虚亏实盈”或“虚盈实亏”的情况,以便上级领导准确了解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经营状况。另外,采用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制度,有利于将本单位的财务报表与同行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与社会主流核算模式接轨,增强各类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为财务信息分析和财务管理改进提供帮助。
事业单位在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前,可以从两个渠道取得资产和物资,一种是财政部门划拨,一种是自有资金购买,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由于自收自支,因此资产和物资的实际成本主要指后一种情况。后期这些财产物资的账面价值发生改变后,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遵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这类事业单位来说,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可以保证这项成本是在业务实际发生时确定的,具有可信度;还有就是以实际成本计价,能够最大限度地简化核算流程,避免出现虚增资产的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需要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单位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让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经企业化管理后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以成本管理为例,在事业单位开展企业化管理之前,单位运营经费由上级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这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成本节约意识和成本管理理念。实行企业化管理后,事业单位需要自负盈亏,如果没有将成本观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中,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甚至浪费严重,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于企业融资、投资、资金管理等业务,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之前更是鲜有涉及,财务处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对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制度更新和补充完善的频率不高,出现了现有制度无法满足财务管理需要的情况。因此,事业单位推行企业化财务管理,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一套既能满足事业单位公益性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化运营需要的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改制以前,虽然也强调预算的设计与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缺陷。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编制水平不高,或者是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预算目标、预算方案的重要性,导致预算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2]。例如,在设计预算目标前,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收集往年预算完成情况、下一年工作开展计划等相关信息,和业务部门配合度不高、沟通不畅,导致预算目标与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经营战略脱节,与之关联的绩效考评失去意义。
改制后事业单位对经费管理,特别是“三公”经费的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由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本质上还是事业单位,而国家并未出台关于这类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规范开支规定,因此只能参考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制定单位“三公”经费的使用规定,但是在具体落实上也存在各种问题。例如,业务接待没有参照规定导致无法开支相应接待费用,还有部分业务佣金无法发放,部分经费弹性操作过多等,这影响了单位的日常经营业务,更削弱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权威性。
实行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于有财政兜底,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较低。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发生财务风险后,又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投资大型经济活动,却没有编制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案,一旦决策失误,就会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事业单位应向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例如,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必须开展成本管理专项培训,切实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财务人员还要全面学习管理会计,积极参与业务、融入业务,加强业财融合,善于从单位的业务中总结经济规律,帮助业务部门进行业务筹划及成本控制,开源节流,实现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利润的最大化。
为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化财务会计制度体系,一方面,参考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冲突的,要按照企业化管理需要进行调整;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要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予以完善。这样能够保证新制度和原有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造成的影响较小,有利于财务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制度。另一方面,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化财务管理制度。同时,新财务管理制度要强化财务管理在日常财务监督、内控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单位财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要在单位内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预算控制水平,以更低的成本投入,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计划顺利实施,为事业单位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除了重视前期的预算方案编制外,也要投入大量精力做好预算执行监督,保证预算方案得到落实,从源头上堵住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漏洞。同时,引进配套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根据预算目标达成情况及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奖惩措施。这类单位预算工作效果和单位人员有极大的关系,特别是单位的财务人员。由于原来事业单位财务大多实行收付实现制,每年的预算和决算较为粗放,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后,财务人员既要和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又要严格控制预算,其综合业务能力面临较高的要求。
实行企业化管理后,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落实精细化管理思维,保证事业单位每一笔收支都能够详细、如实记录,以便后期核对账簿、加强监管。同时,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继续做实做好“三公”经费管理,并将所有资金纳入预算,实行规模与比例“双控”,从严处罚挪用其他预算填补“三公”经费的行为。落实费用收支的精细化管理,能从根本上解决随意支出、奢侈浪费的问题。单位最大的支出,即人员薪酬,事业单位的员工工资原来由当地财政统发,绩效层级相差较小,倾向于“平均主义”,单位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基本不用核算。但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人事部门及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配套的人员薪酬及绩效方案,如果薪酬方案缺乏激励作用,员工会产生“吃大锅饭”的思想,从而造成部门矛盾,影响单位的业务发展[3]。
依托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系统,动态收集和实时监控经营信息、会计信息。一旦发现有预算外支出或其他不规范之处,应立即预警并提醒财务管理人员核对。通过及时采取止损措施,将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从而切实保障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构建内外双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大内部财务信息的公开力度,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也是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举措。
改制以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想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由于事业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在财务目标、财务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要通过重视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为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