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
(江苏吴中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0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创新为驱动,加强技术开发,提升产品竞争力。高科技企业必须优化内部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尤其是针对研发领域的费用支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单独核算,不仅能够提升研发效率,还能够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提升经营效率。
对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进行动态跟踪,优化资源配置,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控制,厘清成本支出与作业动因的关系,减少无效成本支出,提高研发效率[1]。
结合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的特征,可选择两种成本控制方法。
1.作业成本法
20世纪50年代,Kohler 首次提出作业成本法,强调以企业运营活动为核心,抓住主要矛盾,实施成本管控,作业成本法也被称为ABC 成本法。对研发活动中各项作业动因进行有效识别,对成本进行分配、归集,从而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研发效率。
2.生命周期法
结合产品(服务)生产过程,将其分为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所差异,但最终目的都是控制成本,提高产品(服务)收益。例如,在产品的初创阶段,高科技企业要想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份额,就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而在产品的衰退期,则要减少研发投入,甚至放弃研发投入,以降低研发成本[2]。
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创业板公司专利数量增长30.14%。进一步分析研发成本控制情况,其现状主要表现为成本预算作用发挥不充分,未对研发与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支出进行单独核算,部分企业在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中更重视技术层面的产出情况,对投入情况重视不足。
1.研发成本预算数据高于实际数据
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成本控制方案执行不到位、监督刚性约束不足等问题,导致研发成本预算的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存在数据失真情况。在研发环节进行预算编制,将生产制造的相关费用编制进去,却未对研发与生产环节进行单独统计与归集,导致无法科学编制研发预算。二是科研人员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不足。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方案设计不合理,在具体执行中就会存在较大偏差,难以有效实现成本控制。三是缺乏绩效考核与刚性约束,导致预算方案执行流于形式。企业重视研发成果的产出,相关人员在研发活动中未采用科学的控制方法,往往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控制,导致预算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出现预算数据高于实际数据的情况。而且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则以研发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作为主要指标,成本控制指标占比较少,且缺乏有效的刚性约束[3]。
2.未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预算体系
研发环节与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存在一定差异,部分高科技企业在推进研发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未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体系,导致费用控制失效。例如,在预算编制中,研发人员对预算工作不熟悉,且大多缺乏财务知识,编制的预算数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基于历史研发项目的成本进行一定幅度的增减,但不同研发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人工、设备等方面,均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预算编制专业度不高,无法有效开展费用控制工作。
3.研发领料与生产领料未严格区分
按照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在研发环节对研发费用与产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能够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税负支出。部分高科技企业在领料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登记,一方面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在日常成本管控工作中缺乏准确的数据归集,无法将成本与作业准确匹配,难以增强成本管控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对研发环节成本费用进行准确核算,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由此可见,研发阶段成本数据的归集不准确,会导致核算产出数据不准确,进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
在国家推进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的背景下,我国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研发投入力度较大,因此实施有效的成本管控,能够扩大企业竞争优势。
研发成本较高是高科技企业运营的主要特征。为了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企业往往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研发工作,如建立研究室、采购研发设备等,因此,必须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创新研发费用的预算管理模式,提高成本管控水平。
1.科学应用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强调对高科技企业开展的研发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对资源消耗进行精细化度量,进而将其分配至各个作业活动中。基于作业动因原理,归集资源耗费,从而对某一作业或产品的成本进行统计,便于分析无效成本、非增值业务。通过过程管理关注企业研发运作流程,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有效提升研发效率与成本管理水平。运用作业成本法,对高科技企业中整个研发流程进行全过程跟踪,打造良好的成本核算环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每一项耗费的资源匹配相对应的研发工作,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双向管控,有助于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科研环节中,可将研发活动分解成不同阶段或不同里程碑,进而识别各个阶段的资源动因、作业动因。高科技企业进行研发费用分类,可采取项目制,每个里程碑的划分以研发目标为基础,比如各阶段要产出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开展动因识别与成本管控。优化内部管控环境,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基于作业动因原理识别研发活动中的资源无效耗用,优化要素配置,从而提升研发效率[4]。
2.树立作业成本管理理念
高科技企业开展成本管控工作,须对研发活动进行全流程跟踪,管理层必须树立作业成本管理理念,同时调动全员积极参与。首先,要关注成本动因与费用结果的匹配,必须熟悉研发流程,从而实施过程管控,为高科技企业未来开展研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更新管理理念,从动因着手,跟踪每一项费用支出、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结果,进一步判断其是否为增值业务,应减少非增值业务,从而节约成本。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在动态跟踪研发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应结合各项消耗所产生、创造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消除无效成本,将更多资源投入价值活动,实现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的价值创造。最后,管控研发成本,要注意对各类直接、间接成本进行统计与归集,加强研发各环节间的有序衔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识别无效成本,进而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引入零基预算法
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研发战略相结合。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目标有所不同,研发内容、攻克技术等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实施预算管理时,几乎不考虑基期成本费用水平,而是依托新的项目,充分考虑各项费用的必要性并编制预算,增强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基于此,应结合研发项目的特征与目标,按照重要性原则,细化预算管理科目并严格执行。针对研发部门的考核,既要重视研发成果的转换,又要重视内部管理,在绩效考核中重视信息反馈,使研发部门能够反思自身成本预算工作,不断进行优化。同时,研发部门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要提升内部合作效率,优化组织架构,将成本管控与预算管理有机衔接,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研发流程各个模块间的有序衔接,从而实施对全流程的管控。研发部门内部的各条线要积极配合成本管控工作,在系统中准确录入成本数据,以便财务部门后期进行过程跟踪,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帮助研发部门提升成本管控水平[5]。
4.加强战略研发合作
一些高科技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够强,存在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面临较为矛盾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能够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考虑到研发成本较高,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要加强战略研发合作,这对中小高科技企业而言,能够降低研发成本,有效转化研发成果。
第一,高科技企业进行研发项目立项,要加强市场调研,寻找合作伙伴,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同享受研发成果。目前,政府正在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以规模化、产业化作为整体布局,为高科技企业间的协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企业之间要加强协作,基于共赢的合作理念,提高研发效率。例如,新设研发项目立项,采用共同投资的形式,结合项目目标、战略规划等开展成本预算工作。在研发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要发挥预算执行与监督的约束作用,实施全流程成本管控。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初,应科学制订预算方案,细化编制预算科目,按进度拨付资金,从而提高管控水平,在降低研发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引入作业成本法,开展过程跟踪,基于动因原理进行作业匹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第二,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培养研发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实现全员参与,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在高科技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开发人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要在研发过程中实施成本管控,增强责任意识,共同助力研发效率的提升。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将成本管控目标落实到开发人员身上,实现对研发项目全流程的成本管控,促使各环节有序衔接,严格执行预算。
在研发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对费用实施全面管理,加强资金控制,提高审批效率。高科技企业构建信息平台,开展线上费用审批控制,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动态跟踪,可以实时查询每一笔资金的收支情况、用途等,避免资金被挪用、占用。另外,能够结合现金收支金额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审批流程,从而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合理规划费用管理流程,利用作业成本法对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动因匹配,从而提升成本管控水平。例如,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展,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充分调研,从而提高费用归集的准确性,更好地开展成本管控工作。
高科技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要有序提升内部核算水平,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研发成本。在开展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有序区分研发成本,开展单独核算,其中研发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可以加计抵扣,帮助企业降低税负。产品成本则按照作业动因的原理,分配和归集至产品中,为产品定价、销售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高科技企业在开展运营与财务管理工作时,要重视对研发成本的分类处理,单独核算,提升成本管控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助力价值创造。
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高科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在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大浪潮下,高科技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加强对研发成本的管控,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水平和研发效率。由此,文章提出更新管理理念、科学应用作业成本法、引入零基预算法、加强战略研发合作等策略,旨在促进高科技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高科技企业还应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会计管理体系,明确区分研发成本,从而全面提升成本管控水平,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培育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