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李国锋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现代化生态困境所体现的现代化和生态化的矛盾,并不在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本身,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内部矛盾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逻辑,建构了破解资本主义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方案,探索出一条“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肇始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同时,系统性的现代危机也随之而来。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持续推进的发展脉络中,人与自然作为矛盾双方日益呈现出异化对立的发展态势,生态困境暴露于资本主义发展视线,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陷入生存困境、精神困境和发展困境的旋涡。
生存困境体现为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生态巨系统失衡或面临消亡。这一生态巨系统不仅仅是自然生态意义上的系统,更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复合而成的生态巨系统。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生态巨系统内部的失衡。
生态系统得以保持稳定有序运转是由其自身的运行机制所决定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表现为每个生态子系统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各要素间的物质变换为介质,在系统内部构成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由此形成了一切生命体新陈代谢、有序发展的过程。然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转型发展导致生态巨系统急剧地发生改变,人与自然的共生场域面临消失的威胁。特别是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出现了以城乡差别为主要代表的“三大差别”,这一现象背后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存困境。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聚集,工业化大生产导致自然资源的消耗率、废弃物的排泄量超过了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至。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存危机愈演愈烈。生态失衡现象逐渐从地区性、区域性蔓延到世界性、全球性范围,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能源短缺等全球生态危机。由于人类身处人与自然共同组成的生态巨系统之中,因而自然系统的失衡和紊乱必将破坏社会系统运行的有序性,最终将会不可避免地威胁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由此陷入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生存困境。
精神困境表现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缺失。现代西方社会高度宣扬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理念,这种文明背后隐藏着的是对表面和形式的偏执,给整个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笼罩上虚无主义的面纱,使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整体面临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价值缺失的精神危机。
启蒙时代,思想家主张用理性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思想,宣传人类主体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这种理性作为一种工具服务于资本主义,是对人类批判性思维的扼杀和个体自由的否定。在此意义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虽然以理性为内在原则标榜追求自由和平等,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个体自由,导致个人价值的虚无。这是因为理性主义要实现的主体自由并不是针对具体的感性的现实主体,而是一种超验的直观的抽象主体,因此抹杀了人的本能、情感、自我、需求等人存在的重要本性,使人仅仅是活着的存在物,丧失了真正生活的精神渴求。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启蒙理性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逐步蜕化为技术理性,潜移默化地向人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甚至重塑着人们的价值观体系。科学技术变成政治统治的手段和工具,以其特有的力量控制并压抑着社会存在和发展。黑格尔曾讲道:“科学与常识的携手协作,导致形而上学的崩溃。”[2]这归咎于人们将理性准则定义为数字公式和实证主义,在数理逻辑的精密计算、严谨操作和有效控制下审视现实世界,最终导致科学理性被推向理想化、绝对化的至高位置,现实世界被抽象化、简单化为纯粹的物的关系。如此,人的本质发生异化,丧失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此意义上陷入精神困境。
发展困境呈现为现代化与生态化的博弈。资本主义现代化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污染问题存在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践行“先污染、后治理”的治理理念,其背后凸显的是现代化与生态化的斗争属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广泛关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态问题。自然资源和能源具有有限性,而工业生产的无限扩大正是以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原材料,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发展建立在透支自然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聚焦于现代化与生态化关系问题展开积极讨论,讨论结果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阵营。悲观主义派认为,现代化和生态化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新能源取代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生态问题,但最根本的方式是直接减少自然资源使用量,甚至停止经济增长。而乐观主义者却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人自身的理性解决,人们可以依靠科学技术寻找新能源来促使经济无限增长。两大阵营片面地把现代化和生态化当作相互对立的两个发展过程,因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而未能把握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内在关联。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试图突破现代化与生态化二元对立的困境,尝试应用一种方法或者手段解构工业文明的生态方案,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一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框架内的革新与发展,因而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无法看清生态危机的本质。加之技术乐观主义的束缚及全球公正性的缺乏,使得理论本身具有不彻底性。如此,现代化发展始终存在无法突破的屏障,资本主义现代化陷入现代化与生态化相互博弈的发展困境。
回到资本主义本身去寻找和探析现代化生态困境的内生性根源对于社会主义探索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三个维度探析现代化生态困境的内生性根源,表现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断裂、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分裂以及主客二分的纯粹对立。
马克思在错综复杂的人类史和自然史的交织中创造性地找到了二者的融会贯通之处,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聚焦物质变换何以实现的问题,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基础和前提是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过程不仅是“自然—人”的人化过程,而且是生命有机体在现存物质世界的能量互换过程。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维度把握劳动,一方面,人的劳动将外部对象性存在物同化,把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因素;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已转化为自身一部分的外部对象,通过异化对象性存在物创造新的外部对象的过程来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存在。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理解不仅是从自然向人同化的方面来把握,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人向自然的异化方面。由此,人的劳动在哲学层面上获得了“生态”意义,赋予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关联意义,在生态本体论维度诞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哲学范式。
从劳动的语境出发把握生态困境产生的根源是对马克思生态本体论的理解与反思。生态危机从本质上看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有序性发生了断裂。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生产生活实践,相较于维持个体生存及满足个体发展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和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在这种动力驱使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活动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掠夺与浪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地扰乱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人对自然的馈赠。在此意义上,物质变换链条正常运转出现断裂现象,对自然的压制与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生态危机随之而来。
马克思的认识论是对主客体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反思。在生态哲学视域中,进行生态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及提供物质资料的客体,二者的辩证关系通过人在实践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所体现。人的能动性表现在,人是“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3]209,人凭借自身的目的性、意识性等本质属性积极地改变着自然界。人具有受动性体现在,人是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存在物,要以其外部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或依据,“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209。基于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双重属性,马克思阐明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认识论立场,即人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以遵循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为行动前提,以人与自然共生共济为价值导向。在此意义上,实践活动在哲学层面不言而喻地获得了“生态”意蕴,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分裂成为导致生态活动异化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形态内探究社会矛盾和生态困境的根源所在,批判的矛头应该指向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马克思生态认识论的突出表现就在于挖掘出了自然界面临的生态困境及人所遭受不幸背后的资本逻辑。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资本家无限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以资本增殖为根本目的,然而自然资源有限性和资本积累无限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家遵循逐利最大化原则,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掠夺与浪费。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大量生产商品导致生产过剩,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而商品生产又以自然资源作为原料,生态危机也伴随着产生了。经济危机一旦产生,资本家又会以更猛烈的态势加大对资源的使用,进而使生态危机愈加严重。人和自然自此沦为机器的奴隶,人逐渐试图征服统治自然,对自然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样一来,不仅造成劳动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异化,生态危机的困境难以逃脱。
马克思的生态方法论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辩证法为主线,把社会看作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马克思运用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逆的生态问题,把“自然—社会—人”当作系统存在的社会有机整体。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先天性和不可替代性。自然界向人类社会提供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本质决定了自然界是人类衍续、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进而,马克思在辩证思维的框架下从社会有机体的立场深入剖析“自然—社会—人”构成的系统整体,深刻揭示并批判了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现象,并以此表明三者具有共生共荣的本质属性,明确了自然、社会和人是有机整体,不存在某一部分孤立的片面的发展,批判性地超越了形而上学主客二分的方法论原则。
从方法论视角探究生态困境的根源所在,传统的主客二分方法论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及人的价值,侧重纯粹的“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纯粹主客体的关系。人的主体性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日益膨胀,衍生出“人类中心主义”极端认知。人类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天生被赋予高于自然界中其他一切生命的价值形式,为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向大自然尽情索取、压榨甚至剥削。这样一来,自然界一切非人的存在物存在的唯一价值仅仅是满足人类的利益诉求,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服务。资本主义现代化采用的主客二分哲学方法论,坚持现存物质世界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主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辟了一条功利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线,这种路线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背离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给自然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困境持续存在。
探析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态困境之源,其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厘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逻辑,即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破”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态困境之根,“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两个结合中既加快推进中国自身的生态现代化进程,又突破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生态困境瓶颈,开辟了一条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富有中国智慧的现代化人类文明新道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本哲学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关系,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维探索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有其严密的理论支撑。人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变的真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辩证本质决定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二者构成了现代化发展的自然场域。这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是现代化实现永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基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人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二者的物质变换,在事物发展的新陈代谢中得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因此,现代化的永续发展首先要克服形而上学自然观和线性演化论的缺陷,摒弃传统生态机械论和生态还原论认知,保障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可持续性,实现自然基础的和谐统一,即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维指导和推进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发展原则,兼顾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既看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又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生产要素的有限性,准确把握生态环境阈值,正确处理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矛盾,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走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内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是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思维的积极践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方法贯彻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将生态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化内化于国家全面发展之中,增强社会有机体和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基于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要求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深刻感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与格局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发展成为指向国内与国际生态联动发展的思维模式。在国际生态交往与合作中,秉承公平正义的国际生态义利观,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友好关系,为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坚实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共产党在结合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殊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的发展战略。应深刻理解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产力,又是经济生产力的生态底蕴和价值意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格局中探索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其科学的理论逻辑。现代化发展不仅意味着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自然财富的保护同样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工业社会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背后隐含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显然无法实现现代化永续发展。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人类对于优质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也就指明了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和推进要积极响应现阶段的实际需要,重视生态系统和生态条件的稳定性,将发展目标定位到自然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与推进超越了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地结合起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应将保护绿水青山和创造金山银山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生态化理念,以生态化为指导明确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正是凝聚现代化和生态化合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使人民从自然保护中致富,因环境改良而兴业,探索繁荣、清洁、美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色发展指引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着增值经济资本和增值自然资本相结合的原则,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一方面,坚持培育自然资本和增值自然资本相统一。[5]既筑牢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安全基石,打实现代化建设的自然环境基础,又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实现“金山银山”的转化和增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应坚持保绿和造绿相结合,既使自然财富得到保护和培育,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发展。另一方面,准确把握自然资本增值和经济资本增值二者的关系。保护自然财富和创造经济价值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存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致力于实现自然资本增值和经济资本增值协同发展,对此我国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引导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为人民打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理想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其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坚定价值方向,将生态化和现代化二者统一起来,参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态价值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人是现代化的第一要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价值要求。人与自然界联系越密切,满足人自身需要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这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着人的发展需要的日益扩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社会事业的最终落脚点,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动力源泉。因此,现代化道路要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求的生态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高度重视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让生态文明理念渗透成为全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指南,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内涵,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生态需要,倡导人民生态共建,维护人民生态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在深入分析和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基础之上,探索出彰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摒弃西方生态现代化标准,将生态现代化作为自然界和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其具体实践中遵循两重价值追求。不仅满足和增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和提升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需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以符合自然和人类关系发展规律的劳动形式改造和利用自然,注重培育和满足社会化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需要,真正贯彻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生态困境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逻辑的超越与解构,是符合历史进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生态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