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传承视角下武汉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策略思考

2022-02-09 18:43林建伟
决策与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武汉

林建伟

[摘    要] 武汉是长江文明传承的枢纽之一,是促进南北文化交汇、长江上中下游文化交融的枢纽。在国内各大城市相继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背景下,武汉围绕“以城市文化空间营造促进长江文明传承”,提出构建“战略性+普惠性”文化空间体系。突出战略性,积极谋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段,谋划多层级、多类型文化战略功能区,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突出普惠性,在城市微改造中,通过“历史之径”的线空间串联分散布局的小微文化点空间,“以小见大”实现长江文明传承宏大命题。

[关键词] 城市文化空间;文化战略功能区;长江文明;武汉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2-0089-08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传承弘扬长江文明,建好历史文化名城”,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提议一致,同时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化实践。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文明的重要传承地,通过城市文化空间营造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把长江文明的内涵转化为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文自觉,主动肩负起长江文明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一、武汉城市格局变迁及文化特质

(一)城市格局变迁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因水而兴,因商而立,因武而昌,因文而盛。

临水建城邑,发端盘龙城。武汉筑城起源于3500年前的盘龙城,盘龙城是“九省通衢”武汉之根,是商代统治者经略南方的一座重镇,不仅是商王朝南下的军事据点,而且是当时青铜器铸造的中心之一。目前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

临山建城堡,塑“双城”格局。东汉末年先后在汉阳龟山建却月城,在武昌蛇山建夏口城,因地处长江、汉水要冲,其重要军事功能促进了两地封建城堡建设。同时,因长江分割两地城堡相对独立,“双城重镇”的形态由此而生,开启了长达1000多年的“武汉双城”的历史。

古汉水改道,“双城”变“三镇”。至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由龟山之麓入江,汉口从汉阳析出,其后汉口由于水运之便而迅速发展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曾一度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为“天下四大镇”,自此由“双城”向“三镇”转变。

依托跨江通道,“三镇”再融合。至1927年,当时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昌、汉阳和汉口三镇合并,但其后因时局动荡,三镇在建制上又经历了分离,直到1949年武汉解放,三镇合并,乃取三镇之首字命名为“武汉”。1956年建成汉江第一桥江汉桥,1957年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自此,武汉城市空间开始了“三镇融合”发展,从“沿江沿路—主城区—都市发展区—近汉地区”不断跳跃发展[1]。

(二)城市文化特质

武汉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及不断变迁的城市格局孕育了武汉“楚风汉韵、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质。

传承了长江文明楚文化的精髓。从长江文明的空间谱系来看,长江文明可以分为长江上游巴蜀文化区、中游楚文化区、下游吴越文化区等三大区域[2]。“九省通衢”的武汉,因其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古往今来楚文化区的中心,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了楚风汉韵的文化特质,集中展现了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编钟乐舞、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等文化精华,深度融合了琴台知音文化、归元宗教文化、问津书院文化、万里茶道文化等文化名片。

沉淀了豐富的红色革命文化。武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留下了不少红色革命文化。武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如今武汉黎黄陂路、黄兴路、彭刘杨路等城市道路以辛亥革命人物命名。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等中共党员先后在武汉开展了大量革命活动,留下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八七会议旧址、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所、革命英雄旧居和英烈陵园。

融汇了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汉口开埠后,先后设立了英、俄、法、德、日、比利时租界,外国银行纷纷在汉设立分支机构,武汉成为了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留下了江汉关大楼、德国领事馆旧址、汇丰银行大楼、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水塔等汉口近代建筑群,西洋特征鲜明。武汉还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张之洞督鄂后,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从中国第一家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到武汉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俄商顺丰砖茶厂、到上世纪50年代武钢、武船、武锅等一批“武”字头重工业,曾是城市工业文明标志的老厂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却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基因。以租界文化、近代工业文化为代表,进一步融合了码头商贸文化、近代新式教育文化等,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

二、武汉城市文化空间体系构建:兼顾战略性、普惠性

在科学认识武汉城市文化空间特征、格局及形势的基础上,遵循文化设施空间中心化、文化产业空间主题化、文化景观空间公园化、文化历史空间线路化的一般规律,提出构建“战略性+普惠性文化空间”空间体系。

(一)武汉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的基础与形势

从区域文化格局来看,武汉是长江文明传承的枢纽之一。武汉境内东西山系,上接武当、下衔庐山、依偎汉江、横断长江,处于江汉平原与大别山余脉交汇区域,位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中山水文脉形胜交汇之处,是联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最早地区之一,是促进南北文化交汇、长江上中下游文化交融的枢纽[3]。

从历史文化资源来看,武汉是国家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物质遗存方面,武汉市现有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首批工业遗产遗迹,5片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方面,从编钟、漆器、汉绣,到汉味饮食、汉调楚腔、汉上风俗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色鲜明。

从文化设施建设来看,文化设施数量全国领先。目前武汉地区建成博物馆123家、公共图书馆16个、公共文化馆15个,其数量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第4位、第5位。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6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武汉以湖北省图书馆、琴台大剧院、辛亥革命博物馆等高等级文化设施为核心,搭建了支撑区域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设施体系。

从时代发展要求来看,文化是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逐步由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转向繁荣、绿色、安全、活力等多维目标,大城之间的竞争也由经济为主导的竞争,转向经济、创新、文化、生态等多要素融合的竞争。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已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竞争力之一,如世界文化之都伦敦,拥有全球最大的当代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等一系列享誉国际的文化地标,还有每年都会举办的伦敦时装周、伦敦电影节等各类国际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从市民需要来看,高品质文化空间是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满足市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文化:城市未来》报告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应以文化为中心,优质的城市环境由文化塑造。城市应更加关注多层次、网络化、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通过打造10-15分钟文化活动圈,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二)国内外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经验借鉴

通過梳理伦敦、东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内外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经验,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趋势和特征:

1. 文化设施空间集中化。广州、天津等城市在最核心地段,集中布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大剧院等市级及以上文化设施,邀请国际顶级建筑师进行设计,打造城市会客厅、城市名片。同时,坚持“文化+”策略,融合布局城市公园、大型商业、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打造城市文化展示、交流、休闲、消费集中区域。文化设施集中布局对带动城市发展、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2. 文化产业空间主题化。不少城市围绕某个业态或者某个文化产品打造主体化文化园。围绕休闲文化,打造以大型游乐设施或微缩景观为主题的游乐园、以情景体验为主题的动漫城等。如上海迪士尼小镇以迪士尼文化为主题,构筑了“主题公园+主题商业街+休闲公园+度假酒店”的空间格局。

3. 文化景观空间公园化。文化遗址公园、工业遗产公园等是活化文化资源的主要空间举措。文化遗址、工业遗产的保护不再是单一的保护,而是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打造集文化保护、绿色生态、公共休闲、体育运动和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园。国家层面,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实现公园化管理运营。

4. 文化历史空间线路化。欧洲实施了“欧洲文化线路”计划,认定了圣地亚哥之路、勒柯布西耶之路等38条文化线路。近年来,我国也谋划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南粤古驿道、浙东唐诗之路等文化线路。历史文化线路以水路、陆路等交通线路为空间载体,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为统一的动态系统,逐渐成为城市文化品牌的载体,在历史保护方面作用明显[4][5]。

(三)构建“战略性+普惠性”文化空间体系

武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空间不仅是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地方特质的重要空间单元,更是传承长江流域文明、推动区域文化交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核心空间载体。因此,兼顾两方面需求,规划构建“战略性+普惠性”文化空间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

战略性文化空间是以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为目标,应当布局在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最为优越的区域,且承载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性文化职能。通过举办城市重大文化活动,支撑多元文化服务功能,引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最具特色的文化标识区域。

普惠性文化空间是以向广大市民提供普惠优质文化服务为目标,嵌入到城市广泛分布的生活街区。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它通过保护历史建筑、重塑历史风貌、增补社区化、网络化的文化设施等,实现城市记忆的留存、城市文脉的延续。

三、武汉战略性文化空间的构建策略:通过谋划文化战略功能区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一方面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积极向国家争取承载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集中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文化空间,链接区域文化魅力格局;一方面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特色或文化功能发展目标,自主谋划一批承载城市级及以上文化功能的战略性文化空间,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策源地,构建城市文化大IP体系,构建未来城市场景体验集聚地[6]。

(一)争创国家级文化空间,积极谋划建设国家长江文化公园先行段

武汉长江文明传承枢纽地位突出,有条件承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当前,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国家先后提出建设长征、长城、大运河、黄河四个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长江文明流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堪称世界之最。武汉集中体现了长江文明的发展历程,涵盖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四个时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代表了武汉历史文化的起源;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见证了武汉成为长江流域建城史最为悠久的城市;西周以来,武汉作为楚文化的传承地,成为先秦时期南方文化的主体;明末清初,汉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19世纪末,汉口开埠,成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东方芝加哥”;武昌首义的第一声枪响,武汉成为现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首义之地”。

以“长江文明之心”为核心,探索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武汉先行区。长江文明之心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中心,以3.5千米为半径,覆盖“两江四岸”核心区域。以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和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交融为主题,通过建设长江文明馆、大河对话永久会址、长江文明国际高等研究院等,策划若干与长江文明主题相关的节会活动,努力打造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平台、世界大河文明研究传播高地。全市围绕长江文明之心,以南北走向长江主轴、东西走向山水人文绿轴为主体,构筑“一心两轴”的武汉长江文明空间骨架。

(二)链接区域级文化空间,打造城市圈魅力空间

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依托独特的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分别构建了多元文旅空间,但总体存在品牌规划不足、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不足等问题。未来应加强文化空间整体策划、系统营销,将分散割裂的文化资源整合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文化魅力空间。依托武昌起义、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红色景观资源,塑造底蕴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魅力空间;依托中俄茶马古道、盘龙遗址、赤壁古战场、武汉黄鹤楼、武昌古城、黄州东坡赤壁、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荆楚景观资源,塑造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魅力空间;依托汉阳铁厂遗址、老江岸机务段遗址、汉阳兵工厂、顺丰砖茶厂、赵李桥砖茶厂、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等工业遗迹,塑造独具风貌的近代工业文化魅力空间;依托五祖寺、李时珍故居、陆羽故里、观音阁、归元寺、九宫山避暑胜地等,塑造美美与共的百家交融文化魅力空间。

(三)打造城市文化大IP,谋划文化战略功能区

形成“重点功能区+次级功能区+特色功能区”三级功能区体系。重点功能区是体现国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区,主要沿“一心两轴”进行布局。次级功能区是实施市级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主要布局在主城外副城、组群地区。特色功能区是彰显城市特色文化魅力的节点区域。

形成“文化魅力体验型、文化服务集聚型、文化商贸发展型、文创产业引领型”4类文化戰略功能区。武汉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手段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品牌化、文化功能高端化、文化产业多元化、策划重大文化事件等。因此,将文化战略功能区类型划分为文化魅力体验型、文化服务集聚型、文化商贸发展型、文创产业引领型等4类。文化魅力体验型功能区,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服务集聚型功能区,滨水集中布局会展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打造城市的标志性区域,规模控制在2~5平方公里;文化商贸发展型功能区,依托交通便利的传统商业街区,发展特色文化商贸,规模控制在1平方公里以内;文创产业引领型,结合高校、闲置工业厂房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控制在3~5平方公里左右。

主城划定7大片、20小片文化战略功能区。在“一心两轴”长江文明枢纽城市的总体构想下,划定长江文明之心、环东湖文化核心、南湖科创文化核心、汉江湾商贸文化核心、国博文化发展核心、江岸文化发展核心、青山文化发展核心等7大片文化战略功能区。其中,长江文明之心、江岸文化发展核心2大片为重点功能区,其他5片为次级功能区。在7大片文化战略功能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20小片,并明确各片的类型,从“文化+”生态、运动、创意、科技、商贸、体验等方面提出战略导向。

(四)擦亮城市名片,谋划重大文化设施项目

按照“强功能、差异化、高标准”的思路,对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进行查漏补缺、查重补新、查短补强,合理谋划建设项目。武汉应对标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城市,围绕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等,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表演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突出承载市民精神追求、体现城市品质。

打造“读书之城”,“做大”图书阅览类文化设施。在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的基础上,谋划武汉图书馆迁建工程。同时,研究建设光谷华中数字图书馆,补齐光谷片区文化设施短板,研究建设汉阳四新图书馆,平衡武汉三镇图书馆分布格局。以大型图书馆为核心,打造“城市书房”等一批小而美的公共阅读空间。

打造“博物馆之城”,“做特”陈列展览类设施。在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湖北地质博物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等基础上,谋划武汉汽车博物馆新建工程。拓展博物馆服务空间,“做特”盘龙城博物院、辛亥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等一批代表武汉特色的博物馆,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打造“会展之都”,“做强”会议展览类文化设施。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武汉客厅等基础上,谋划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新建工程,打造集展览、会议、演艺及赛事于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依托光博会、国际汽车展、设计双年展等一批知名展会,擦亮武汉会展名片,坚持“会展+”理念,完善会展中心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会展与商贸、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打造“艺术之城”,“做均”艺术表演类设施。在湖北剧院、武汉剧院、武汉杂技厅、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的基础上,谋划湖北大剧院新建工程,推动形成高水准的文化演艺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高端文化阵地,以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琴台音乐节、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等全国性戏曲艺术活动为依托,打造全国汉剧文化中心、戏曲演出交流中心、武汉戏曲“大码头”。

四、武汉普惠性文化空间的构建策略:通过构建“历史之径”促进历史街区活化

10~15分钟文化活动圈是普惠性文化空间的主要营造形式,上海等不少国内城市进行了探索实践,本文不再探讨,主要从城市微更新与长江文明传承的视角,探讨普惠性文化空间的构建策略。武汉在多年的城市微改造中,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的规划建设经验,提出在历史街区整体构建“历史之径”,通过线空间串联分散布局的小微文化点空间,聚合文化资源,擦亮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以小见大”实现长江文明传承的宏大命题。

(一)由点到线,通过量化分析历史空间聚合度,选线“历史之径”

首先,采集以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为核心的登录历史信息,来源于网络地图的旅游景点信息,通过记忆地图、条目检索转译的公众感知信息等三类历史信息;其次,通过加权叠加,进行重要历史信息点评估、密集历史信息街区评估;最后,结合基于街景地图的品质街道评估,判别“历史之径”选线方案,总体形成“一主三副一环”的线路。

(二)由线分段,根据行走需求与体验深度,解读成12主题段落

分段施策,明确各个主题段落展示导则。遵循人步行游玩的时空规律,综合考虑历史资源的密集度及可体验程度,将“历史之径”划分为万里商道、琴台知音、长江大桥、辛亥风云、古城时光等12个主题段落。每个主题段落空间距离0.8~7.5公里左右,规划从文化资源、公共艺术题材及形式等方面,明确展示导则。例如,“百年风华”江汉路段以“体验东西文化碰撞与交融”为特色,串联江汉关、聚兴诚银行、国货大楼等重要的标志点;“百年风华”中山大道-胜利街段,以“展示汉口五国租界地,共忆百年风华情”为主题,纵贯南北,连接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工部局巡捕房旧址等重要地标点[7]。

聚焦主题段落,分类开展建筑保护与界面整治。历史建筑遵循真实性原则,彰显各级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的风格、特色,杜绝一刀切的立面整治,防止对历史界面造成破坏。风貌建筑遵循多元性原则,对于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低层或多层建筑,在立面整治中统一风格和特色。高层建筑遵循协调性原则,从人体感官角度,通过建筑色彩、裙房形式、美化遮挡等方式,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点亮背街小巷,打造一批“精致街巷”。按历史街巷、风貌控制街巷、沿用名称街巷等三类进行引导。历史街巷严格保护其线型、断面、名称,严格控制两侧建筑体量和高度、风格和材料、色彩和界面。风貌控制街巷严格保护线型、断面、名称,两侧建筑风貌、体量、高度应协调。沿用名称街巷应沿用其名称,保持其走向,延续历史信息。

(三)由点建圈,打造城市经营的优势产品,策划24个活化圈

主题彰显,利用标识、讲述、服务系统彰显文化主题。标识系统上,主题线路设置连续的导览线,重要历史信息点及起点、终点采用地面浮雕、街道屏风等进行标识。讲述系统上,通过历史环境取景框、历史人物雕塑、街道壁画、街道屏风等讲述历史故事。服务系统上,增加直饮水、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文创手机壳等艺术衍生品[8]。

功能活化,重塑历史街区产业生态。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触媒,通过活化项目的引入,带动周边城市功能组团的品质提升与功能升级。对现状闲置或废弃的文物建筑,适当植入一部分文化功能、商业功能和服务功能,丰富历史之径的游览体验类型。重构开放空间体系,拆除部分建筑、增加绿化面积,整治并开放历史建筑周边半开敞空间。例如,“百年风华”之路(坤后延庆组团)以坤厚里、延庆里两个传统居住里分为触媒,在武汉建设“工程设计之都”的背景下,对里分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增加主题功能,转型为创意里分[9]。

五、结语

城市空间孕育多元文化,城市文化赋能多维空间。长江沿线每一座城市,都在流域文明源远流长自然历史时空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基因和城市特质,但武汉等大城市被自然历史时空所选择,肩负着流域文明传承发展的枢纽使命。武汉提出构建“战略性文化空间+普惠性文化空间”空间体系,通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战略性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通过“历史之径”串联普惠性文化空间,让城市延续文脉、保存记忆,希望为长江沿线各城市文化空间营造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韦,武洁,成钢,梅子凡.武汉百年规划图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  武汉市委政研室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课题组.武汉打造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初步研究[J].武汉学研究,2019,(2).

[3]  樊志宏.文化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03.

[4]  谢芳琳.略说长江三大古文化区[J].文史杂志,2007,(1).

[5]  王丽萍.文化线路:理论演进、内容体系与研究意义[J].人文地理,2011,(5).

[6]  张海芹,李树信,陈秋燕.国内外文化线路遗产保护与开发比较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8).

[7]  马莉.关于保護利用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思考和建议[J].决策与信息,2019,(12).

[8]  张建国,刘思路.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研究——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大众文艺,2017,(24).

[9]  肖敏.城市双修视野下莞城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0,(12).

[责任编辑:甘小梅  胡   梁]

猜你喜欢
武汉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驰援武汉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up喵(10)
up喵(9)
up喵(8)
up喵(7)
up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