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礼尚往来”成“围猎奶酪”

2022-02-09 00:32岩坞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2年1期
关键词:礼金礼品违规

岩坞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个传统,比如常见的红包,最初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礼尚往来的人情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原本无可厚非。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红包代表亲情和友情的象征意义逐渐蜕变,以此谋求利益的功能日渐突出。

根据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包括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占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总数的35.7%,在诸多问题中位居第一。

通过梳理相关案例不难发现,向党员干部送礼者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外商和私营企业主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党员干部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礼金现象最为普遍。

例如,云南省陆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原科长邵嘉斌在为食品生产企业办证和进行QS(质量安全)认证过程中,先后收受58家企业相关人员的红包共6.45万元;湖北省孝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安陆办事处原正科级干部温某多次收受物业公司、下属干部职工、银行工作人员等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金、购物卡共10.16万元……

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的情况看,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类礼品问题仍禁而不绝。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查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64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4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60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形式翻新、渐趋隐蔽。有的从收送实体物品转向通过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提货券等衍生工具收送礼品礼金;有的利用直播平台、电商平台、快递物流等方式实现收送,双方不见面、不留实名,很难查实。

如在北京市密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任职的曹某,通过快递收受某房地产开发商冯某的礼品。据办案人员介绍,有时曹某说家里缺水果,就与冯某沟通好,通过快递寄过去。这种水果快递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问题,寄送地址是水果市场,寄件人也是卖水果的商贩,很难让人联想到是别人送的礼品。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既是一个顽症,又是一大公害。它不仅害了党员干部本人、家庭乃至亲友,而且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那么,正常礼尚往来与行贿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八十九条明确规定:“向从事公务的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条例》没有对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行为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做出了规定。因为每个人的朋友、亲属之间以及彼此亲疏程度不同,对于“正常礼尚往来”的具体标准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风俗人情各异,从党内法规角度规定一个具体的数额也不太现实,但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各地的风俗、惯例、经济状况等综合把握。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理解“礼尚往来”的含义。《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平等相待、有来有往,是礼尚往来的基本原则。依此,人情往来,包括礼金的多寡,应该对等、平等,这才符合“礼尚往来”的本义。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不能“只来不往”。假设甲经常接受乙的送礼却从来没有回过礼,或者甲给乙送礼300元,乙给甲送礼3000元,且一段时间内礼尚往来的天平总是偏向甲,那么我们免不了要追问背后的动机。

对于正常的人情往来,不宜以违纪论处。与此相比较,赠送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违规行为,往往只发生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数额较大,且属于下级、企业老板单方面向领导干部赠送,或者领导干部收受的数额很大而回赠的数额很小。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四条把党员违规送礼行为明确纳入处分范围,2018年该《条例》修订时仍延续了这个做法,旨在通过对违规收礼和送礼行为的同时打击,整治不良风气,以端正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而违规送礼与行贿的界限在于是否存在请托和谋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也就是说,违规送礼行为如果仅仅是单纯的给予财物,没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请托,或者没有以回扣和手续费等名义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则属于党内处理的范畴,以违反廉洁纪律定性处理;反之,则是一种犯罪行为。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屡禁不止,既反映了“四风”的顽固性、反复性,也警示我们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仍需坚持久久为功,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大量案例表明,超出一般人情来往的礼金、礼品,都不会是“免费的午餐”。变了味的“礼尚往来”,必然埋藏着腐败的“因子”。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收礼和送礼犹如硬币之两面,一旦超出正常尺度,无论以什么名目出现,都难掩利益交换的实质。很多党员干部就是从战战兢兢收受烟酒茶、小红包开始,到肆无忌惮收受贵重礼品、巨额礼金,最后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

咬定青山不放松,留得清气满乾坤。面对馈礼,党员干部必须头脑清醒,始终牢记在遵守纪律的原则性问题上,没有多少之分,没有大小之别,也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不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要拿,不该收的礼再轻也不能收。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兴趣爱好,正确对待“哥们儿情谊”“感情投资”之类的“糖衣炮弹”,净化朋友圈、社交圈,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高度警觉,让违规送礼者无路可走,让“围猎者”无机可乘。

猜你喜欢
礼金礼品违规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聊聊违规担保
驾照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变味儿的“礼尚往来”
拉黑
“收受礼金罪”入刑应当缓行
六条禁令严禁教师收受学生礼品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