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德”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2-02-09 14:26江幸娴胡悦颖王成莹
文教资料 2022年20期
关键词:劳育劳动德育

江幸娴 胡悦颖 王成莹

(泰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劳动教育与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以劳育德,建构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的新型教育体式,开拓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已然成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大主题。劳动教育因本身蕴含的深厚时代内涵与教育意义,值得学界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

一、新时代“以劳育德”的意义探寻

(一)丰富“以劳育德”的理论内容,以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在实际教育中,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处于劣势地位,未能与其他四育进行良好结合。劳动是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起点,在劳动中学生不仅能习得劳动技能与知识,还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品格。由此可见,劳动实践与品德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从“以劳育德”的视角出发,根据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联性,挖掘劳动教育中丰富的德育资源,探讨新时期劳动育人的新对策。以“劳动教育”为主要载体向外铺散开,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仅是对劳动教育研究的历史继承,更是现实发展的理论诉求。

(二)密切德育与劳动教育的联系,以劳动教育助推德育发展

学校的劳动教育与普通的生产劳动属于不同的范畴,究其本质,它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劳动教育要把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情感与劳动品质作为第一任务,这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1]因此,有必要在劳动教育与德育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劳动素养与品德的形成,要经历长期的劳动实践与德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劳动教育为德育提供了天然的德育课堂与实践检验的场所,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体悟道德。劳动教育向德育的拓展延伸有助于衍生出自然的道德因素,从某种程度而言,为展现劳动教育中的德育效用提供了空间,为德育路径的挖掘提供了实践探索。

(三)拓宽培育时代新人的路径,以劳动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新时代教育体系强调立德树人、德育先行,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显现出新特点,即各学科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性。劳动这一实践活动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也决定了劳动教育特殊的育人作用。劳动教育开展渠道丰富,实践性较强,能有效辅助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多彩的劳动活动、直观的劳动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帮助其形成自觉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学生的坚定力与忍耐力得到磨炼,既深化了道德认知,也有助于生发自身的道德行为。以劳动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将德育渗透进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

二、“以劳育德”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为了解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本研究从小学劳动教育的形式内容、开展频率、实际问题与实施效果等方面切入,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并由此展开调查。通过整合问卷、分析数据以及梳理访谈内容,我们发现目前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四个方面。

(一)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劳动资源不够丰富

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有学校将劳动教育片面等同于让学生劳动。劳动教育最终是让学生在参与劳动中得到自我的全面发展,这是劳动的真正意义,也是“以劳育德”的价值所在。[2]劳动教育并非仅仅包含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其中也蕴藏着劳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片面地让学生学习如何劳动,而不引领学生从劳动的过程当中习得帮助自己品德和自我价值提高的方法,劳动教育也就不能实现“以劳育德”的目的。

其次,劳动教育资源不够丰富,缺乏专业以及校外资源。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丰富的教育资源,劳动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推动劳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积极性,也可以优化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据调查,目前劳动教育几乎以课程作为主要教学资源,以校内值日劳动等为主要实践活动,详见表1。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劳动教育任课教师以及相匹配的劳动教育教材,基本的劳动教育资源都得不到充足保证,更不消说各种拓展性的资源,如图1所示。

表1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多选)

图1 学校劳动教育任课教师与课程教材情况

此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小学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且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但在访谈中发现,有的学校每月只设置一个劳动周,并不是每周都会设置劳动教育课程;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课被学科老师代上。这反映出劳动教育的开展时间得不到保障,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上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

(二)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欠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一方面,教师对“以劳育德”认识不足,缺乏深层次理解。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自身对于“以劳育德”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效果。但在实际教育中,74.66%的教师曾把劳动作为惩戒的工具,将劳动教育等同于让学生劳动,如图2所示。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片面认识,曲解了劳动教育的目的,这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劳动的看法与态度。

图2 教师将劳动作为惩戒的工具的频率

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思想认识引领不足,未能很好体现以劳育德的重要价值。劳动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学会劳动,还要让学生知晓劳动教育同其他学科有同等重要性,各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调查时发现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劳动教育会影响学习,从侧面反映出教师没有做好学生学习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工作,未能帮助学生协调好学习和劳动二者的关系。同时,教师未能在劳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变化,教学中只有少数教师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除此以外,教师在除劳动教育课程外的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渗透频率并不高,只有41.54%的教师能够做到经常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渗透,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渗透

(三)学生:劳动主动性不高,对劳动的认知存在偏差

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在劳动能力、道德素质上应主动寻求发展。调查后发现,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劳动的自觉性不高;学生对劳动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劳动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无法得以挖掘。

首先,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有66.2%的学生能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32.39%的学生会在父母、老师强制下去做劳动;43.66%的学生在父母给予奖励后,才答应去做家务劳动,详见表2。由此可见,学生对劳动的情感倾向是有波动、多变的。学生将劳动当作强制性的任务,或者是作为获得奖励的途径,从而被动地进行劳动。于其自身,能做到发自内心喜爱劳动,并主动参与劳动的情况不够持久稳定。

表2 学生参加劳动情况统计表(多选)

其次,学生存在对劳动的认知偏差。当被问到“参加劳动会占用你的学习时间吗”时,有38.03%的学生认为有时会占用,有39.44%的学生认为偶尔会占用,而只有19.72%学生认为从不会占用。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潜意识中会自觉降低劳动所处的地位,认为劳动是可有可无的。在教学中,学习和劳动是孤立的,更不用提在劳动中触发他们的情感道德体验。现阶段,我国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育人,然而由于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忙于追求学业成绩的进步,忽视了劳动教育的存在,认识不到劳动存在的意义,不能端正对劳动的态度。[3]

除此以外,劳动也被学生固定认为是脏、累的传统体力活动,如种植蔬菜、打扫卫生等,而从未意识到劳动的深层意蕴。诚然,多样化的劳动形式与德育相互渗透,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中,学生对劳动认识肤浅,甚至持抵触态度,学生的自身修养得不到提高,社会公德就更得不到提升。

(四)家庭:劳动教育观念偏颇,与学校联系不够密切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以劳育德”教育实践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小学生“以劳育德”理念的首席教师。[4]所以,家庭应该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情境,家长也应该主动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任务。经调查后发现,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普遍不够乐观。

一方面,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观。中国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后,劳动就在传统观念中处于劣势的地位。人们普遍认同“劳力治于人”的观念,即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只能被统治阶级管理。要想高人一步,能够“治人”,就要成为“劳心者”。即使是现代化教育,劳动职业仍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家长希望孩子能从事所谓上层的事业,一切以学生学习成绩至上,而参与劳动则是浪费时间。家长便习惯性地包办了学生的劳动,这也导致学生在家中的劳动机会少之又少。

在此次调查中同样发现,家长存在轻视底层劳动的现象,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家长会用“上不好学去扫大街”等话语来吓唬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底层劳动者社会地位较低,从而轻视底层劳动,更难以主动尊重底层劳动者,并树立热爱劳动、甘于奉献的品质。

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联系不够密切。在对教师进行访谈时了解到,许多家长在应对教师布置的课后劳动作业时,会以学生学业繁忙为由,而为学生代做。学生不仅劳动能力得不到提升,个人品德也得不到良好发展,难以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会对教师布置的劳动任务置之不理,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教师作为桥梁,联系着家长和学校,在密切二者的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家长的不配合,使得家校的互动不足,教师无法协调好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以劳育德”视角下改善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的策略

新时代的教育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劳动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劳动教育与德育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优化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必须从多主体、多方面着手,从精神层面的认知与物质层面的载体和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一)整体调控学校的劳动教育,提供以劳育德的实施保障

劳动教育涉及广泛,但究其本质而言,劳动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即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得价值体悟,这也印证了劳动教育中内含的德育价值。如何发挥“以劳育德”的效用,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命题。

首先,要明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与融合性,彰显其育德之效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可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新形式的劳动教育,如合作体验、生产劳作、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充实劳动教育的内容。紧扣劳动教育中的育德目标,从多种多样的劳动中进行德育的拓展延伸。通过日常生活劳动,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使其逐步养成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品质。在服务类劳动中,通过学生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友爱他人、热情善良的品质。在生产劳动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大胆实践的优秀品质。以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外显的劳动行为,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品质。

其次,要保证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发挥学校的抓手力量。劳动教育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同等重要性,不应沦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附属品。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保证课时数量,给予充分的教学与实践时间。同时,根据实际,可设置“弹性”的计划,安排课程之外的劳动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5]学校作为劳动教育开展的主阵地,有义务承担起劳动教育课程在时间与空间设置上的责任,且应依法依章程对教师的执教进行监督,督促并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为课程从政策文件迈向现实生活发挥重要的抓手力量。

最后,拓展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深入挖掘隐藏的德育要素。据调查,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为进一步保障其开展与实施,应加大物质投入,加强文化建设。就物质层面而言,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资金输出,用于教师培训、教材研究、场馆建造、设备采购等,为开展各项劳动提供坚实的保障。就文化建设层面而言,可以组建相关的课程教研团队,对课程进行深入探索挖掘,如挖掘德育等相关课程要素;亦可以设置劳动文化墙报、劳动能手荣誉墙等隐性的教育资源,间接影响学生的劳动品德的形成。此外,学校也要探索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建设校外劳动基地,将学校的劳动教育延伸至校外,有效且持续发挥劳动育德、劳动育人的作用。

(二)稳步提升教师的劳动素养,做好以劳育德的行动先导

教师是教育中的执教主体,劳动教育的旨归需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影响着其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程度,以及劳动教育的执教情况。由是观之,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也影响着劳动教育的最终成效。

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多种研修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劳动教育素养。在校内,参与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与其他同事讨论方法、共享资源、开展专题专项研究等。除此以外,也可以去兄弟学校进行参观访问,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方法。同时,本研究认为,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不仅体现在教育方法上的改善、教育态度上的端正,还在于对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作用与功能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要洞察到劳动教育发展演变的时代价值,即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个人良好品质的培养、精神面貌的改善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以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主动践行“以劳育德”。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教育观念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于教师个体而言,不仅要在教学时传递科学的知识,进行恰当的劳动示范,还要具备灵敏的教育机智,能够把握教育时机,适时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共同参与体验劳动活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引导学生从劳动体验中生发出深层的道德体验,将劳动过程深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过程,让学生从劳动中发现道德、体悟道德,实现自我的道德成长。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深化以劳育德的观念认识

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于劳动实践,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对劳动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逐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在学校开展的劳动活动中,教育者需要在活动中引领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内涵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劳动活动践行劳动行为,深化劳动价值观念。同时,本研究认为,要想使学生获得对于劳动的正确观念与认识,在前期设计中,需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为着眼点,以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观的感受与轻松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劳动,劳动教育也不可脱离生活。唯有如此,学生才会从心底转变对“劳动”的原有认识与态度,为后期的劳动品德教育奠定基础。

除此以外,教师也应意识到,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语言传授的间接经验,更需要通过直接经验来完善与巩固,形成由知到行再到知的良性循环。劳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意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需要自己努力奋斗,培养他们乐于劳动、善于劳动、尊重劳动与热爱劳动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将被动接受的观念逐渐内化,从而表现出主动创造的劳动行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对劳动的理解与认识便会更为深刻。“以劳育德”实质为劳动教育与德育进行融合发展,这就决定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磨炼其劳动品德,懂得“行德”。因此,从思想认知方面入手,学生在劳动活动中自觉感知道德、践行道德与提升道德,有助于实现品德塑造由内而外的贯通与统一,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四)适时加强家校的有机衔接,实现以劳育德的协同目标

家庭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原生场域,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决定了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以劳育德”的目标,必须要在时间与空间上实现劳动教育的相互贯通。因此,家长在劳动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品格的任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从学生一出生就处于进行之中,必然先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给予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由是观之,家庭教育的先导性、感染性决定了其对孩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都至关重要。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将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协同发挥不同场域、不同主体的教育作用,高效实现教育力量的有机整合。

另一方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家庭教育中,同样也需要家长起示范与榜样作用,积极引导,让他们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自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其提升自身劳动道德修养。此外,家校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实现学生劳动情况的互通互传,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正向推动作用,促进学生在劳动教育与德育方面的全面发展。[6]

基于上述铺陈可见,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效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扩充,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劳动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原生动力,还应明晰其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作用。“以劳育德”是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育人的全新尝试,如何更好地实施小学劳动教育,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劳育劳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