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云骢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增大,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成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用于实验室医疗设备购置的经费迅猛增长, 大多数卫生高职院校都通过采购节约率指标来评判实验室设备采购的绩效,但这一指标难以全方位地进行采购绩效评价。因此,应针对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室设备采购中设备专业性强、造价高及更新快等特点, 以计算科学化、指标多样化及项目层次化相结合为原则, 把一系列相互联系 、互为因果的指标进行系统结合, 形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学校更好发展提供相关决策信息。
高职院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履行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职能,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参考了南医大附属医院的常用绩效指标和暨大实验室设备采购绩效评价体系[1],兼顾 “3E”原则[2],初步确定了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通过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将初定的框架进行指标优化,从而建立了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构建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的“3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有效性[3],先确定出三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再通过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充实优化具体的二级指标,最终确立了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体系指标
1. 预算编制率指标。预算编制率指标反映了学校财务资金方面是否支持该采购。预算编制率=纳入预算编制总金额/采购预算总金额,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学校在编制资金预算时将该采购纳入明年计划中,在资金方面也是倾向于该采购计划。卫生高职院校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资金使用方面需要符合财政的规定,监管越严格,也就越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采购预算完成率指标。采购预算完成率指标反映了采购部门对财政下拨采购方面资金的使用进度。采购预算完成率=采购预算实际完成总金额/采购预算总金额,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采购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越好,采购目标也就越能实现。
3.采购节约率指标。采购节约率指标反映了采购部门对于财政采购资金的节约情况。采购节约率=(采购预算总金额-采购合同总金额)/采购预算总金额,该指标数值越大,采购就越节约,但采购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无止境地节约财政资金。随着卫生高职院校部门预算编制的推进,预算项目逐渐细化,预算编制准确率提高,采购节约率也会呈降低趋势[4]。
4.到货及时率指标。 到货及时率指标反映了采购部门完成采购工作的效率性。到货及时率=年内完成采购的项目数/年内计划采购项目总数,该指标数值越高,对学校越有益。
5. 质量合格率指标。质量合格率指标反映了采购部门采购设备质量的高低情况。质量合格率=合格设备总金额/(合格设备总金额+不合格设备总金额),该指标数值越高,采购越能实现预期目标[5]。
6. 专业覆盖率指标。专业覆盖率越高表示该设备的通用性越高,各专业越能实现资源共享,在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持下,更易实现教学目标。专业覆盖率=采购设备能通用的专业数/校内总专业数。
7. 科研经费率指标。通常情况下,学校实验室设备主要用于教学,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少。科研经费率=年内设备所获科研经费/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设备上获得的各个级别的课题经费与设备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体现了该设备的科研效益。对于学校来说,当然是设备的科研效益越高越好。
8. 社会服务费率指标。对外开放、服务社会也是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社会服务费率=年内设备所收取的社会服务费/设备固定资产总值,实验室在保证校内教学和科研的情况下,应适当向社会开放,以充分发挥设备的社会效益,这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在明确了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各项指标的前提下,进行每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工作。通过调查以及咨询各级专家意见,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以各项指标在设备采购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卫生高职院校原有的采购绩效评价较为单一,只能反映采购部门工作的某个方面,不够全面。对W学校近三年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具体数据见表3。
将表3中每一个指标设置成百分制,基准分值为60分,再以基准分为基础,根据W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最终的评分结果分为五个级别,90~10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中等,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具体绩效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
根据以上构建的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对2018—2020年W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进行考核,具体结果见表5。
表3 2018—2020年W学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原值
表4 W学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标准
表5 W学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考核
由表5可见,W学校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绩效评价考核结果,2018年合格、2019年中等、2020年良好。这说明W学校在实验室医疗设备采购方面正在积极努力改进,但因为存在一些问题,暂时无法达到优秀的程度。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增加,学校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也有所增加,这些经费来源大多为财政性资金。在相关实验室仪器采购过程中不但要关注过程,确保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还需要对资金使用的结果负责,关注绩效,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以实现学校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实验室医疗设备是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其采购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效益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效果。因此,需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进行改进。
实验室医疗设备的专业覆盖率较低,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仅覆盖了学校50%左右的专业,设备通用性较低,较难实现校内资源共享,需要加强设备购置计划的审核与论证[6]。在提出购置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学校的专业交叉性,还要同时兼顾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完善采购计划的审核与论证,尽可能覆盖更多地专业,以提高实验室医疗设备使用效益为第一要素。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学校实验室人员的队伍水平远远落后于教师队伍,在科研方面也有所欠缺,获得的科研支持经费也较少。引进高学历人才,改善实验室人员架构,将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实验室队伍中,带动并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科学素养[7],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医疗设备的科研效益。
大多数实验室医疗设备管理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即设备到位后相互封闭利用率较低,甚至有闲置现象,没有充分挖掘其使用效益。学校需要完善实验室设备的对外开放机制,做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医学设备的效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实验室设备共享平台,在共享平台上公布学校设备的相关信息和收费标准等,统一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从而加强实验室医疗设备的社会服务效益[8]。
学校各级部门及相关人员要重视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将采购绩效评价结果与总体发展规划、经费投入、经济效益考核等方面相挂钩,真正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在有限财政资金投入下提高相关资金使用效益,使学校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以实现学校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