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叶
(宜兴 214221)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其中的阳羡便是指宜兴,宜兴盛产紫砂壶,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抔土却造就了享誉盛名、有“人间珠玉”之称的紫砂壶,它究竟有何魅力呢?紫砂壶起源于北宋时期,中国人素爱喝茶,彼时煮茶到泡茶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紫砂壶的诞生,紫砂壶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使用其泡茶隔夜不馊、透气不透水,能最大程度地焕发出茶叶的色香味,同时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还承载了制壶艺人的思想和情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让人在品茶之余产生丰富的遐想,从中领悟到超越器皿本身的更深层次的人生况味和文化意蕴,满足了人们对实用和观赏的双重需求。
紫砂壶自明代发展至今,早已不仅仅是一把泡茶的壶了,聪慧灵巧的艺人们在一把壶上融入各种巧思,在实用基础上又赋予它丰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陶手们采用各种元素来装饰一把壶,诗词歌赋、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蔬果花卉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人们将自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皆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汇入贯通的动物、植物元素比比皆是,这些元素的加入为紫砂壶增加了几分活泼的意趣,自然生动的视觉效果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将一些吉祥的动物元素运用到生活中,如衣服的图案装饰、园林宅子的门把、生活器皿的造型,将这些元素融合到人们随处可见的日常,能够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也能够丰富生活的情趣。紫砂壶“绶带狮钮”(见图1)整体形制简约、浑厚质朴,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泥质细腻有光泽,表面细小颗粒遍布,自然天成,使壶更具质感。作品身筒圆而扁,壶面光素简洁,线条流畅大气,敦厚稳重,平底、矮圈足,具有极强的稳定感,给人以浑然天成的大气感;壶流转折有力、浑厚大气,粗朴中暗藏动势,出水顺畅,壶把上提,承起有力,与壶流相辅相成,提携作品的气势;壶颈部作敞口结构,立起的颈部也增加了作品的挺拔威严之感,视觉上使得狮钮不至过大,比例和谐;壶盖上绶带狮钮最为醒目,生动威武、意味十足,采用捏塑的装饰技法以伏狮口衔两条绶带形象为钮,气势威严。狮身毛发清晰、纹理细腻,彰显做工精良、惟妙惟肖,宛如浑然天成的雕塑,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兽钮壶始于明末清初时大彬时期,后盛于民国。威武霸气的绶带狮钮,搭配浑厚的莲子罐器身,壶流、壶把以及肩、腹、底的处理均浑厚壮硕,与整器气质统一。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互搭配,各部位搭配和谐、大气庄重、威猛有力,仿若流动着浑然天成的生命力,让人见之油然而生一股浩然正气。
图1 绶带狮钮壶
先秦时,中国并没有狮子。但在狮子来到中国之前,我们的古籍经典就已经有了对狮子的记载。那个时候狮子叫做狻猊,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由于狮子的形象十分高大威猛,具有很强的恫吓力,所以也深受帝王的喜爱。而民间的百姓并没有什么机会见到真的狮子,于是就通过口口相传的描述,将这只异域来的猛兽形容得越来越威严可怕,甚至带上了神话的色彩。唐代,狮子形象的代表作当属南北朝时期的石雕狮子,其造型多为仰首,作迈步前进状,形体硕大、体态凝重、气势恢宏,风格圆浑俊美、形态豪放飞动,装饰华美,往往还被赋予双翼,彰显其上天入地的强大本领。宋、元时期石狮较之唐代石狮造型趋于写实,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技艺纯熟,装饰意趣更加浓厚。如石狮身上雕有项圈、铃铛、绶带等装饰,须弥座装饰十分繁缛。明清时期,狮子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传统狮子形象上升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在民间文化中,狮子几乎成为祥禽瑞兽的代名词。狮子艺术从佛龛神殿走入普通百姓生活,为各民族大众所喜闻乐见。狮纹为祥瑞之兆,象征权利与威严,古汉语中“狮”、“师”同音通假,古有“太师”、“少师”等官名,旧时人们常以狮子图案来祝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万事如意,狮子配以绶带表示喜事连连、吉庆绵绵。整器得法自然、气势十足,予人之观感妙不可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与劝善、生活与艺术相统一的特点。
在紫砂艺人的巧手中,一抔抔质朴的紫砂泥化作一把把形态各异、气质独特的紫砂壶,给人以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些紫砂壶体现了手工的温度,体现了匠人的情怀和思考,体现了紫砂艺术的海纳百川,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的紫砂壶不仅给人以优越的使用感,也给人以美的感受,给人以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在饮茶的同时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感受身心的宁静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