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隆
(福建省莆田市金银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福建 莆田 351100)
近年来我国开始迈入新经济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却开始呈现低迷。于此同时国内消费市场不景气,我国经济发展俨然进入攻坚阶段。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农村消费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点领域。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突破口,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我国经济环境遭遇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同时也倒逼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农村产业和农村消费市场逆势而上呈现良好势头。全面促进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点,能为我国消费增长带来强劲持续的动力,对乡村振兴发展也有着非常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乡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1~8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798亿元,增长17.2%。2020年,乡村消费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15年的41932亿元增长到5.3万亿元,增长速度连续8年快于城镇。可以看出,农村市场蕴含巨大的消费潜力,具备市场开发扩张的空间。因此,有必要深度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激发农村消费动力。
关于农村消费增长的研究,众多学者从多个维度进行探析。褚远远(2021)着重分析乡村振兴对乡村社区团购消费的推动作用,研究得出农村消费市场与乡村社区团购两者具有较高契合度,乡村振兴能够激发社区团购消费潜力;郭险峰(2021)提出应促进农村消费群体的主客体上的社会保障和市场体系支撑,才能有效培育农村型消费热点,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王冬、柴国俊(2021)分析农业供给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析两者的联结关系。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途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农民消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环境新变化,深挖农村消费市场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本文立足于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为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平衡农业生产端与市场性需求的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端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解决农业农村的需求供给矛盾性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实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
农村经济发展也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农村居民消费意识开始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升级需求转变,不再一味追求劣质低价产品,走上了科学消费道路。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通过优化农用地、建设用地、金融等农业要素的投入结构,提升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新产品的开发,新兴产业的培育,让产品供给不再是大路货和粗放服务,实现产品和服务从“低端”向“高级”的跨越。供给有效性满足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供了可能。
不少学者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加大农业资金保障力度、提升产品流通环节效益等重要举措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可持续的农业保障体系打好产业基础。从投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投资渠道单一、效益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等作用。首先,以改善农业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缩短城乡收入差距,激发农民消费动力;其次,向农业链后端延伸,不断优化供需对接,提升农村消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度,让诸如有线电视、冰箱、文化娱乐等城镇优质产品有效对接农村居民消费。
受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我国很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够强化农业供给有效性和改善农业供给能力和效率等途径传导影响农村消费,最终实现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接下来本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提振农村消费的传导效率为主线,结合农村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能力,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活力。
当前农贸市场如何有序营业,实现市场复苏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过去人挤人、脏乱差的农贸市场环境显然无法满足农村居民采买需求。居民的新型消费观念倒逼农贸市场转型。作为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环节,农贸市场亟需优化消费供给结构,在商品消费和消费安全方面下功夫,增强有效供给,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因此农贸市场需要进行升级和改造:一是环境升级,塑造舒适的消费环境和可靠的卫生条件。农贸市场的经营场所需要全天候全方位消杀,督促商户落实卫生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智慧农贸市场,优化农贸市场的整体布局,对市场内通风环境、人流路线等进行设计,使整个消费环境更加整洁干净,分区更加合理。消费者逛得舒心,卖菜者也有了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二是检测升级,从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方面保证农村居民消费安全。农贸市场配备专门的农残检测室,所有进入市场销售的生鲜产品,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能在摊位上出售;三是管理升级,在保证运营规范的前提下,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对商家基本信息、货架商品经营等情况进行营销管理,促进农产品有规范的销售,更大限度的激发农村消费力。
当前农村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乡村物流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滞后。与此同时,农副产品供应受制于农村物流不畅、配送压力激增等问题面临着滞销困境。因此,打通农村物流环节尤为重要,应当加强补齐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短板,建立高效的农村物流供给体系,让农业供给侧发力进而扩大乡村消费市场规模。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高效的农村物流供给体系:一是推动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效促进农村物流高效运作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二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快物流网络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优化整合投递线路和物流配送的组织化程度,开展县乡镇中心化辐射扩大物流网点的覆盖面;三是加强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制定冷链物流操作运营规范标准,加大资金投入搭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满足城乡之间、农业农村供需的冷鲜、冷冻食品的物流配送需求。
受农村消费者观念更新、卫生安全管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消费市场也迎来了电商时代。目前农村居民互联网线上消费活跃,不仅为农村消费市场打开新的领域,也为农业数字化提供了良好支撑。因此,亟需加快培育农业信息化消费生态体系,科技支撑逐步强化数字农业数字农村。一是联合电商平台为农业生产企业开通助农通道,为滞销农产品提供销路。大力鼓励农产品带货直播,开展农村电商平台销售培训班;二是建立“互联网+”订单农业益农服务平台,健全和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服务水平,撬动乡村未来。从农业供给侧发展到农村消费需求都融入“数字赋能”格局;三是加快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和普及水平。更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包装项目对接线上互联网及线下专业渠道资源,统筹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