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经济人才培养困境与有效路径探析

2022-02-09 14:37:26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干部学校黄巍嵘杨丹丹董金鑫陈盈如
河北农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人才农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干部学校 黄巍嵘 杨丹丹 董金鑫 陈盈如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引领基层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农业经济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基层农业产业建设的根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自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十四五”初期,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已经越来越密集,上位指示越来越细化,2021年重要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标志着实现乡村振兴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而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都要靠人才。所以探索乡村人才成长新模式,研究新时代乡村人才发展战略,如何培养壮大各类农业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农业经济人才的意义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为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千秋伟业的基石。人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乡村振兴各个方面都需要由人来实施,更需要人才来创新发展。学者一致认为,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人才振兴,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专业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而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乡村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农业经济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做到位。农业专业人才之中,农业经济人才具有特别的地位。农业经济是乡村经济的根基,必须聚焦培养农业经济人才,充分发挥农业经济人才的作用,为乡村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拉动乡村经济,牵引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农业经济专业人才。我国逐渐从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农业强国方向发展,发展农业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更需要农业经济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我国缺乏高质量的农业经济人才,极大地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培养专业的农业经济人才,研究出适宜的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农业经济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增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对农业经济人才的培养分析寻找能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农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广西地区农业经济人才培养发展的现实困境

就广西地区而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问题,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更为明显,广西地区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提升需要付诸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乡村经济发展问题,逐步实现乡村人才全面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1 农业经济人才储备不足

农业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大量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但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提升,目前的人才储备已无法满足需求。广西作为边远艰苦地区,农业经济专业人才更为稀缺,流向指数低,人才流动性差。由于自身培养以及发展相对落后,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仅看经济系列农业行业高级经济师评审情况,2021年度全区申报农业行业高级经济师仅28人。

2.2 农业经济人才缺乏专业培养

农业经济人才目前成长路径主要集中在通过经济师考试,认证后的培养并没有专业续接。农业经济人才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和混合型三大类型,但是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偏差,针对性不强,接续实践培养与继续发展都明显空白。

2.3 农业经济人才缺少发展平台

农业经济人才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充分应用专业技术于工作,从事相应工作的人员又很难通过考试取得经济人才专业资格,是目前农业经济人才的平台错位现象。而在人才使用和发展上,农业经济人才的开发与使用都缺少实际的政策路径,具有很明显的发展瓶颈。

3 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有效路径探析

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农业经济人才,投身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培养弊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美国于1862年颁布《莫里尔法案》,在地方建设农业学院与实验站。1914年颁布《史密斯一利弗法》,这一项政策标志了美国农业教育迈向成熟阶段,尤其是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高速的提升。政府和组织机构对农业教育的扶持,加上各地院校的配合,先进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心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农业人才。

韩国在20世纪实施新村运动,同时开发农村人资源,针对农民指定专业的培训计划,并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法国的农民需要具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接受相关农业培训、获取相应的资历证书。英国的农业教育体系已形成系统化,并存在多方的非官方的农业教育组织。

3.2 国内主要理论研究情况

张忠元、向洪学者提出了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并提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国力的重要因素。张诩认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深入挖掘农村人口数量和质量,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过程,并指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孟成民和魏旭娇等认为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农业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要加大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李海兰在其著作中提出明确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教育体制、健全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另外,郭春明、李阿利等学者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以及系统培养考核的理论,并对相应问题进行了讨论。

3.3 当前阶段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有效路径对策建议

3.3.1 完善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提升农业经济人才价值认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的农业发展要求。对此,各地方都应提升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意识,通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满足农业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农业经济人才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首先,管理方面,需要积极转变相关人员的农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增强其对农业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了解,明确农业经济人才等专业人才的作用,确保以服务角度提升管理水平;其次,结合各地区的地理自然条件、政策等情况,从当地农业发展需求出发,建立符合自然规律及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资源开发制度,为生产资源配置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最后,要提高对农业经济人才等各类专业人才的引导,提升自我身份与职称价值认同,引导社会尊重人才爱惜人才。

3.3.2 明确人才认定与管理,畅通人才发展途径

进一步完善对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评审及专业评定,适度向实用型人才倾斜,提高人文关怀,普及人才认定;建立专业人才库,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管理。重点要对农业经济人才开展职业开发及职业生涯规划,以技能应用与发展任用为主旨,使人才能够顺畅积累经验与职称业绩,畅通逐级提升路径,提供专业的职称评价与提高指导。

3.3.3 探索多种合作培养方式,综合提高农业经济人才技能

单一的培养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探索多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趋势。适当推广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尝试基地培养模式是目前一种较为热门的方式,农业经济人才也可以适度通过基地培养集中学习与实践,共同操盘农业经济体这样的模式尝试培养。另外,学校与企业、单位或其他工作部门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依然是主要的培养路径。但这模式中投入更多的是校方,如何引导资金政策以及加入市场化的运作,是当前校企合作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者,上下级共建共培也是体制内开发农业经济人才的一种模式,通过从事管理或围绕项目组织工作进行专业实操,从而达到培养的目的也是可取的方式。

3.3.4 提高农业经济人才使用效能,扩展平台增强流转

农业经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资格的认证与管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发展与使用,目前来看,认定即终点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如何帮助农业经济人才进一步提升,以发挥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能量,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这其中,除了人才使用单位自身管理与服务之外,部门流转、单位共建、人才流动,尤其是项目化使用,应当是值得提倡并推广的。

3.3.5 加强农业经济人才开发,保质保量提高储备数量

当前仍然需要引导多方资源的力量投入来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支撑,针对农业农村经济人才开展相应的培养与培训,同时需要考虑需求的不均衡性,目前农村基层人才的需求较大,通过将培养与上岗无缝衔接,实现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使专业的农业人才担负起引领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这其中可以考虑搭建返乡平台的政策,有效的沟通平台,互惠政策的实施,不仅畅通了农业人才返乡建设的渠道,也加强农业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