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深圳大学
2022年9月17日-18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深圳大学共同主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社科部、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联合承办,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协办的“大变局与新探索:新时代的科幻文学研究高端学术论坛”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顺利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这场“元宇宙”时代的线上会议,共同体验云端学术论坛的全新模式。本次学术论坛聚焦科幻,立足于新时代的大变局语境。通过对科幻文艺认知范式与社会功用的纵深探究,建构数字时代中具有前瞻性的文学视域,达成对现实的进一步观照。
本次学术论坛共设有11个主旨演讲,5场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科幻理论研究、科幻文学中的身体-情感研究、科幻文学中的海岛、海洋文明研究、科幻文学中的空间研究等相关议题,围绕新时代之“变”中的科幻文艺研究方法与路径,展开了热烈并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讨论与交流。
我们身处全球局势时刻发生变化的环境,科幻文艺不仅是映照现实的镜面,更是一束冲开思想迷雾的锐利光线,指导我们洞察历史,捕捉当下,构筑未来,引领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批评继续深耕、开拓、展望。在此次学术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融合时代新变与生命体验,多向度地丰富科幻文艺研究体系,努力建构科幻与人类命运相遇交织的新汇点。本次论坛在三个方面进行了颇有意义的探索。
(一)新时代科幻文艺奏响的理论新声。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从元宇宙时代语境出发,对“大变局”背景下文学艺术与科学的时代之问作出回答,文艺与科学并非总是对立状态,指出科幻小说使文学艺术和科学想象力达至交融境地。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则围绕科幻未来主义,从叙事蔓生的创作方法论视角认知未来图景的差异,深入阐发科幻文学作品中的未来主义。浙江大学教授郝田虎以梁启超(1873-1929)的《新中国未来记》为解读文本,从社会历史背景和叙事技巧方面作出反思,重点探讨如何在中国情境下定义现代和前现代、认识现代与前现代的交互关系。科幻作家、南开大学讲师冯原(双翅目),以莱姆(Stanisław Lem,1921-2006)的科幻小说为例,从想象力的“认知”与“未知”维度,探究了莱姆的科幻创作理念与西方哲学传统交相辉映的对话关系。
(二)“后人类”发散导向的多重探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峰以科幻中的人工智能为问题指向,将科幻影视与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形象结合,共同映射出科幻引导科技的趋向。深圳大学教授江玉琴从科幻小说中的赛博格主体及其理论诉求引入,解读赛博格的诗学特性,导向科幻认识论与世界观的“间性”叙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都岚岚糅合“后人类”与“情感劳动”两项理论概念,通过解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小说中不同的后人类形象,相应地指出作品中世界建构方式的差异性。集美大学教授王坤宇基于科幻叙事中的他者形象,分析了四类他者形象对后人类观念、文化形塑的多维重要意义。
(三)科幻叙事拓展的全球性视野。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SSCI期刊Island Studies Journal主编Adam Edward Grydehøj通过分析科幻叙事中的有限空间——岛屿、飞船和鬼屋,读解空间的有限与无限,达成对新时代语境中科幻文艺影视作品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思考。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苏娉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加勒比科幻文学,梳理当代后殖民科幻研究现状,深入挖掘加勒比科幻叙事中的文化元素,揭示作品中呈现的杂糅性与群岛意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程林同样聚焦于科幻书写的全球性,以德国作家弗兰克·施茨廷(Frank Schätzing)的《群》(The Swarm,2018)为研究文本,关注作品中的深海群体智能与叙事艺术,为“建设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议题提供了启发性见解。
此次会议共有5场主题分组发言,专家与青年学者们围绕科幻理论研究、科幻文学中的身体-情感研究、科幻文学中的海岛、海洋文明研究、科幻文学中的空间研究等多个主题,着眼作品文本、文艺理论、文学史、创作论与方法论、世界文学等各个视角综合讨论,紧跟时代崭新议题,引人深思。
(一)科幻理论研究的多方位探索。苏州科技大学朱鹏杰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张鲁宁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胡江波教授及其学生贾京京、深圳大学张媛从生态批评和自然书写的理论切入后人文主义的语境分析作品叙事:朱鹏杰以江波的“机器三部曲”为例,立足于“后人类本体转向”视域下的生态美学理论基点,分析当下“后人类”提供给我们的思想坐标;张鲁宁通过解读《湮灭》(Annihilation,2014),透视杰夫·范德米尔(Jeff VanderMeer)的后自然书写的叙事机制;围绕雷·布拉德伯里(Ray Douglas Bradbury,1920-2012)《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1950)的第七篇故事《二〇〇一年六月——而月色依然明亮》,胡江波、贾京京讨论了作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可能路径。张媛从物质生态批评视角论述了《发条女孩》(The Windup Girl,2009)的主体叙事。
在科幻文学样式的美学、诗学探讨方面:贵州民族大学鲍远福副教授将目光投向中国网络科幻小说,考察其文体特征与美学呈现。北华大学郭伟副教授同样关注科幻的美学层面,提出科幻诗兼具审美特质与科幻性的观点。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陈蕾梳理了现代中国科幻小说经历的不同阶段,挖掘科幻小说独特的文化表征形式。浙江大学王玉莹发掘《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科幻元素与科幻冲动,并阐述其研究意义。云南大学吴亮银从认知结构、精神指向与审美范式三个层面探讨科幻小说的美学意蕴。北京师范大学王瑾和华侨大学包焌洁都以刘慈欣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美学为理论依据,分别解读出作品中的崇高风格与科技伦理内涵。南昌大学詹宁静考察了达科·苏恩文(Darko Ronald Suvin)科幻诗学与中国科幻文化语境相结合的可能进路与意义。浙江大学夏子健探究了鲁迅(1881-1936)翻译的《月界旅行》及其“弁言”对中国科幻文学史的影响。中文科幻学术工坊高玮明分析了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及其价值。西北师范大学马皓哲讨论了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男性向”创作的缺憾。
科幻书写位于世界性想象之中:华中师范大学何卫华教授深入论述了《流浪地球》中世界主义的文化表达与伦理关怀。南京大学吴维忆副研究员也关注科幻想象在世界性思想实验中的形态,剖析了短篇小说Good Hunting(《狩猎愉快》)中的混杂性书写。太原师范学院赵潞梅博士探讨元宇宙坐标下,人与世界共融的文艺发展理念。北京大学李琼璐与广州大学穆霄宇都分析了石黑一雄小说文本中的后人类主义,分别探讨了世界主义下的《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2005)《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2021)中的断裂叙事。深圳大学欧宇龙分析了菲利普·迪克(Philip K.Dick,1928-1982)科幻小说中的末日书写,以及此类题材带给我们关于技术、人性、情感的启示。
(二)科幻文学中的身意思考与后人类想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廖望副教授聚焦科幻小说研究中的非人类叙事,从内外层空间力量视角切入,探讨“异化人”与“优化人”叙事的特征及其反映的现实科技困境。广西大学赵牧教授通过分析科幻文艺中的性爱机器人叙事,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焦虑因子。上海理工大学王影君副教授和惠州学院李冰雁副教授都从身体认知与想象叙事的维度,聚焦后人类身体转向生成的后人类交互性主体,前者着重讨论叙事基调与叙事逻辑,后者在元宇宙的语境里探讨身体叙事伦理。安徽大学陈婷婷副教授与伦敦大学学院吕广钊都以《克拉拉与太阳》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医学人文学和后人文主义的角度对“克拉拉”进行阐释。中国石油大学彭超博士与金陵科技学院张杨助理研究员分别以《荒潮》、近现代中国“人造人”小说为文本案例,论述了处于赛博时代、技术异化中后人类建构未来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路径。徐州工程学院任一江博士讨论了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笔下的“智能物”形象及其中的道德意蕴。深圳大学周铭英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何阚京、上海外国语大学肖润都重点关注非人类世界中人工智能、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关系及过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孙旻乔博士着眼于日本战前时代的机器人,分析了机器人形象传达的性别隐喻。四川师范大学王辉、四川大学陈宥文、西北工业大学谭晨晖围绕身意关系讨论了后人类的具身性,分别从“永生”模式、“赛博格”身体和图式理论角度,揭示人之身份的动态流变进程。深圳大学吴嘉敏和贺州学院吴博文都探究了科幻小说中身体-情感因素主导下主体性的消解与重构两个面向。
(三)科幻中的海岛叙事启迪与多元空间审思。《天涯》杂志社林叶编辑和江西农业大学夏成博士从乌托邦叙事出发,分别立足于历史追溯与未来想象的维度,探讨了海岛地理投射出的人之现实处境、未来生存的命题。深圳大学李珍玲副研究员聚焦于侏罗纪世界中的岛屿,提出电影中生态主义向后人类主义迈进的见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齐佳敏博士、孙丹萍博士结合加勒比岛的科幻文学史和加勒比非裔文化,重点分析纳洛·霍普金森(Nalo Hopkinson)《泛浊:一则淹沉故事》(Broad Dutty Water:A Sunken Story,2021)中的岛屿想象与岛屿赛博格主体建构。广州大学王希腾博士深入挖掘中国当代科幻小说(1984-1990)中讽寓性意象“岛”及其作用。清华大学刘宣伯围绕《莫罗博士的岛》(The Island of Dr.Moreau,1896)与《沉船岛》两个文本,探讨“岛”意象承载的人类、科技之思。
常州大学李珂博士和西安翻译学院惠欣聚焦于科幻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焦虑”问题,分别探讨了何夕空间叙事背后的人类生存焦虑思考、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中现代性书写表征的现代性焦虑。西南大学何榴与深圳大学成炬锦讨论了后人类语境下的赛博空间,分别从后殖民批评和后人类主义视角探究了东方文化、人类的突围可能性。华中师范大学刘乐纳着眼于《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1984)“穹顶式”空间形态的分析,揭示了作家表达的伦理思想。新疆大学刘凌君和深圳大学王洁都关注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前者梳理了新世纪科幻小说的“空间”问题研究并指出这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探讨空间,后者以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作品中的时空建构特色。上海师范大学付天琦通过科幻短篇《当一个人从天空坠落时意味着什么》(What It Means When a Man Falls from the Sky),解读出全球变暖影响下未来世界中暗含的生命政治与生命权力。
本次高端学术论坛极具先导性,敏锐地把握了科幻文艺研究的时代脉搏,专家学者、青年学者们满怀学术热情与社会忧患意识,关注技术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与危机,聚焦前沿理论与时事热点,探索并审视时代大变局中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本次论坛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
1.内容的应时性。与会学者们密切关注当下语境和全球热点,极为灵活广博地拓展认知疆域,以批评实践不断夯实、动态更新着科幻研究的理论体系,努力探究并尝试回答时代之问。
2.视野的延伸性。此次论坛设有“科幻文学中的海岛、海洋文明研究”议题,与会学者们将海洋与陆地的关系纳入科幻叙事的考察视域,以此来重新观照人类身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在全球性视野中延伸、补充着我们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维度与建构路径。
3.方法的融汇性。与会学者在科幻研究中,注重科技-人文跨学科、全方位的方法谱系,以扎实的学理、汇通的视野横向、纵深探讨新时代的科幻研究问题,为回望现实、在现实中推想未来提供了明确的方法指导。
本次论坛学者们热烈交流科幻研究创见,分享学术成果,热切注入现实关怀,展现学术实力。层出的全球新变与当下日常生活形成一股张力,人们对它的感知共同交汇成对万物命运的思索,我们与时代携手,走向无限未知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