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静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吉林四平 136001)
当前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课程,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二是在高中专业课程中融入和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人地协调观是普通高中地理学科重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面对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时能够秉持一种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研究问题,学科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人地协调观要求学生面对新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发展问题时,能够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基础上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1]。而职业价值观则是学生的人生态度和工作目标在选择职业时的具体体现,地理学科中人地协调观能够对学生价值观念展开引导性培养,学生在人地协调观形成过程中已经掌握正确的价值辨别能力,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形成提供便利。例如,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分析来选择适宜自身专业爱好的高校、考虑自身优缺点是否符合所规划的职业要求等。人地协调观可以让学生以一种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考虑自身职业选择,对正确职业价值观形成以及生涯规划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体现在地理学科是众多社会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结合,生态、经济、环境、人类相互交融构成了学科多层次、跨度大的特点。地理学科教学中尤为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灵活度、能力深度以及思维广度等。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形成综合思维后,能够从整体角度动态、系统以及全面地认知和分析问题,并理清问题和自身的关系。这种地理学科综合性思维为学生的生涯规划设计提供了方向,地理学科中融入生涯指导后,学生面对复杂的自我发展情况和职业信息,能够用全面性以及综合性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客观评价自我优势缺点以及职业方向不足[2]。在职业规划方面,学生也会从职业任务、收入、通道、要求、方向等多个角度去对职业进行深入了解,结合自我小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去统筹规划职业生涯,多角度、多因素地科学选择适合职业,为学生职业方向确立奠定思维基础。
以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内容为例实施案例分析,该章节内容由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两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上首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再分析交通运输需求、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促进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该章节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以及点线交织的特点,使其了解区域交通运输会因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受到改变。教师基于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展开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现代社会学生对常见交通运输方式已经具备足够的生活经验和基本了解,面对道路桥梁相关职业的分析比较容易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展开相对简单。但由于学生缺乏较高的认知水平,其对交通运输网的分布认知不够全面,在区位分析上明显不足,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区位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先播放近些年来城市道路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并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和关系形成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引出一些受交通运输改变而发展迅速的区域实例,让学生通过对学习视频的观察以及教材内容的总结,尝试以表格的形式罗列能够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各种区域因素。期间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避免教学活动中的灌输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之后引出问题教学,通过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具体区域进行交通运输布局方法的正确选择,将交通运输概念由具体化变为抽象化,由易到深引出后续知识。
之后教师运用课件展现组成交通运输布局的各种运输方式,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根据图片中的直观区别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交通运输专业化、大型化以及高速化的普遍特点。以特点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改变原因,引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群体活动需求是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我国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交通运输交织网络学习提供铺垫。最后教师引出具体案例,假设学生作为一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在建设铁路时会分析哪些影响因素[4]。教师应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尝试从社会经济以及自然人口等多个角度去进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该职业,明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前景(随着我国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受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方向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职业方向(一是在交通土建管理部门从调研员、基建科员做起,二是到市政公司和路桥公司一线从事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以及测量员,三是到相关监理公司任职监理员)、职业任务(需要具备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文化知识,掌握岗位技能能够适应复杂工作环境以及勘测设计、养护管理、施工管理等工作)、职业通道(多个高等院校均开设有该专业,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能够考取建造师证书以及八大员证书)、职业要求(学历专科及以上且有相关证书,性格稳重做事耐心具有应急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沟通手段和协作意识)等。从多个角度初步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基本了解该职业的生涯规划。
首先,在职业认知上,教师根据上述职业简介以小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就该职业的看法进行发言,使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和自主思考从多个渠道维度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明确关于职业规划要从何种角度入手。其次,在职业体验下,教师在本堂课教学后以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模拟招聘和案例设计模仿[5]。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判断对该职业是否有兴趣以及自身是否适合该职业。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设计自我简历模板,并指出能够提升入职成功率的策略和学习方向。以模拟招聘会的形式让学生对简历制作以及各种职业的学习发展方向有初步认知,同时根据教材资料中有关铁路设计方案的问题进行职业角色体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提出最优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案,并分析职业体验过程中的自身感受,帮助学生初步梳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合作能力以及简历制作能力。
最后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上,教师需要从实践调查、分享交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三个方向入手。实践调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社会从事人员关于该职业的认知、工作满意度、工作经验等,学生通过实地走访道路建设部门形成报告。分享交流要求各个小组就自身形成的调查报告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分享,从而全面了解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该职业的发展和就业情况。在生涯规划书制定上,教师为学生发放职业生涯规划的撰写模板,学生根据总结所得进行填写,强化对该职业的认知和对生涯规划的了解[6]。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活动,学生学会从调查和走访去了解职业信息,并根据生涯规划书形成规划生涯的意识和总结能力,关于生涯规划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都会得到增强。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高中地理学科指导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需要根据生涯规划指导对教材内容和课时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理论教学之间做到无缝衔接,以学科理论知识为媒介完善生涯实施规划。学生注重进行生涯规划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教学,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地理教学生涯规划提供借鉴,在学生学情上实现正确规划。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地理学科教师和相关生涯规划专业人士共同组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教师负责选定合适的教材来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计,专业人员针对学生生涯规划做出个体指导,并进行相应的生涯规划宣传活动。地理学科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将学科理论教学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充分结合,实现学科认知、技能与生涯规划情感的融合,促进生涯规划实效性提升[7]。
地理教师要想发挥课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就势必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延伸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空间和时间,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运用主题研讨、任务驱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在生涯规划上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相关职业在理论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分析、自主探究以及结果分享等方式解决理论问题,完成生涯规划相关任务。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时,教师提出“当前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技术、水保护水资源相关的职业”等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资料准备进行问题解决并分享。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水资源相关职业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择业价值观[8]。同时在课堂外运用实践活动、主题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加强职业体验,树立起对职业生涯的直观认知,并在校园内开展和生涯规划相关的学科社团活动,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最后教师自身素养知识水平对生涯规划实际开展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关于学生生涯规划的理论学习,形成先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意识,并更好地落实到教学活动中。首先,注重教师层面的主动学习,对地理教师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制定生涯规划相关的书籍阅读计划,在教师团队内部开展读书分享交流,拓宽教师关于生涯规划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掌握更多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经验,运用到自身教学中提高生涯规划教学的行动效率。同时要加强教师关于生涯规划教育的研修与反思,教师在生涯规划教育研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反思总结,从生涯规划目标设计到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再到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进行反思总结,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总结提炼经验对生涯规划教学过程开展质量进行不断改进。教师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将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通过以教促研和以研促教来强化生涯规划教育质量[9]。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育开展职业生源规划指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及早了解职业生涯这一概念,形成职业规划的方向意识。为普通高中开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对应的理论教学提供便利,完善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内容,使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地理教材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素材的挖掘,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善于利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调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维,完成理论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