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武桂成
打谷在农村,从改革开放前到如今,它的形态变化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从前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集体打谷场,生产队里人工收割下来的稻把、麦把都是农民从田里肩挑、船运到打谷场。在没有机械脱粒的年代,农民们把稻麦把在打谷场上摊铺20 厘米高,老农手握着牛鞭子,牵着耕牛拖着碌碡在稻麦把上反复碾压。经人工多次抖翻,再把上面的稻、麦草运走,如此,稻、麦便成功碾下了。
后来有了脱粒机,对收割的三麦,晚上用“南山52”等机械脱粒,一人负责喂机,其余人运麦把、运草、运麦。对收割的水稻则用机稻滚龙脱粒,四五个人一字排开,一人负责把稻把分成小份,按次传递着,大家抓紧稻把,使劲地在滚龙上上下滚动不停,直到脱粒干净。
1983 年,第一轮土地承包之后,收割季节,各户仍然是肩挑、船运把收割起来的稻把、麦把运到打谷场上,然后生产队按照各户运到打谷场的先后顺序登记,各户自行脱粒。机械作业时人手不够,特别是“南山52”脱粒机非得4 个人抬着走才行,于是大家互相帮工。那时电力紧张,晚上九点钟后通了三相电才可以开机脱粒。
在集体打谷场上晒粮食有诸多不便,一是打谷场离家有点远,特别是夏季晒粮,一旦突然下起雷阵雨,来不及抢收粮食;二是打谷场是泥土的,摊晒粮食后灰尘、杂质较多,粮食品相较差;三是每逢下雨天后,打谷场都要重新碾压,待晒干后方能再晒粮食,费时费神,往往一季水稻要晒上十多天时间。于是农民们动起脑筋,在自家庭院里浇筑水泥地面,成熟的稻、麦在田间经收割机收割后,农民直接把它运回家进行摊晒,既方便、又干净。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普及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涌现出许多现代“农人”,他们跨地区承包农田规模种植,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我家乡的家庭农场,承包了周围几个村的1500 亩土地,除购置若干大中型农业机械外,还新上了粮食烘干生产线,保证粮食在收获季节不因天气而影响品质。全国基层百强供销社——时堰供销合作社新建粮食收购、烘干、仓储中心,农民收割粮食后直接送到中心,按水分定价格,省却了晒粮的麻烦,深受农民欢迎。农民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城市和集镇从事二、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