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

2022-02-09 03:14:42金进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

金进华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广东东莞 5230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步入了新阶段。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理念都会调整和优化,高中历史是新课程改革的科目之一,受到了教师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不足,而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不断在实践中进步,给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还要融入学生群体中,加强和其沟通交流,依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学习内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在新课改下创新改革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落实优化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文明,避免被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想所侵蚀。历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会让学生们深刻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形成正确审美观念,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思想,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高中时期的学生其社会价值和辨别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思想作为引领,那么其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也会受到消极影响,而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会让学生们具备良好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2]。

二、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

1.授课态度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未能形成正确的授课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自身知识储备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改革成效,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深远,一时间很难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所以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在教学工作中未能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强交流沟通,以至于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欲望,甚至对历史学习有着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态度。即使是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者是已经琢磨出一套属于自身的教学手段,也要善于学习当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并进行对比,分析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如果教师不主动更新,那么就有可能跟不上历史改革的脚步[3]。

2.教学设计

在以往传统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授课,在一节课开始之前都先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实现在课堂上按照顺序讲解,那么难免导致课堂变成教师教、学生单纯学的状态,教学工作缺乏活力,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机械听讲。教师也是按照自身节奏讲解课重点,导致教学过程枯燥,缺乏吸引力。还有一些教师未重视教学设计就直接讲解,以至于教学工作缺乏条理性,学生对一些知识点似懂非懂,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缺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勇气,在开展教学设计时也没有关注学科和学科间的综合,换一句话说,就是学科内未关注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系,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史、外交史、文化史以及前后知识点所具备的广泛关系,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有可能会跟不上教师授课节奏,容易存在学习上的问题,而当学生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时,会影响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3.教学材料

在新课改政策下提倡开展拓展教学,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知识重点的同时,还要搜集其他具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而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采用网络技术收集网络中和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总体来说,新课改是反对机械化教学的。而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未能深入挖掘教材、合理整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深刻领会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例如,在整合教科书内容时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要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应当舍弃的内容要及时舍弃,但是一些教师却不敢进行大整合,对教材中所提供的一些史料或者图片没有综合研究和分析,那么在教学设计时导致“枝干”较多,教学工作缺乏联系性。即使是一些教师会主动挖掘各种资料,但是却缺乏归纳梳理挖掘材料的知识主线。因为历史学科具有广泛性特点,单纯依靠教材中的内容教学是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只有善于拓展教学资料,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内化吸收知识重点,并善于把在课堂中掌握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提升应用能力。

4.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通过课后反思能够让教师了解自身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落实在后续改进教学策略。而且如果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也会掌握自身在课堂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足,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但是一些历史教师却未能够及时开展课后反思,也没有对在课堂中各位学生的实际表现、所讲解的知识点总结。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在面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时,如何帮助其缩小和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如何和其他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协作;如何合理地控制教学节奏。上述较为宏观的问题都是需要教师进行反思总结的,也正是由于教师未能关注课后反思,导致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新的课程理念。所以,在历史教学工作中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来反思,从而屏蔽传统的教学观念,确定教学观念能够体现出素质教育精神。如果不转变教学观念,就很难落实教学改革。而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各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依据当前实际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来说,该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对教师提出要求较为广泛,教师应具备充足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础,还要善于学习、更新教学手段,融入学生群体,采用学生较为喜爱的教学模式,从而将各教学重点形象展现出来,但是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为深远,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效果并不显著,这就要求教师勇于改革创新,要大胆优化各教学环节,加深认识,开展基于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落实把教师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新课程方向上[4]。

2.加强师生关系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指导将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走入学生群体,了解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也要在和学生交流沟通中掌握其更新化需求,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避免受到约束,自由思考、联想,尊重、接受每一位学生,坦诚待人,要认识到教学工作其实并不是简单把各教学重点一股脑全部都灌输给学生。因为在历史教学工作中一些知识点不仅包含着需要学生牢记的知识重点,同时还蕴含了各种情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处于自身的思想情感以及感觉中,更加主动学习,吸收更多具有价值的内容。对于传统的教学工作来说,是缺乏交流沟通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机械化跟随着教师学习。

3.优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下,在高中历史教师应及时优化教学手段,转变单一教学形式,让学生接受各种教学模式,主动学习。而教师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转变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局面,在实际授课中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坚持遵循以训练为主线的基本原则,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将学生潜能无限激发,成为学生的幕后工作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可供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微课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教学模式。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这一内容时,就是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手,要求教师提前提取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为学生制作五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并在这一微课视频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了解学习主干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听课。教师也可以在课后把微信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复习巩固[5]。

再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这一内容时,应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因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较为抽象、系统的,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存在各种问题,而在这时,教师应为学生出示各种图片以及这一内容相关的背景、真实视频,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加主动学习。或者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这一内容时,应为学生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研究讨论,为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为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为若干个综合学习能力相差不大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共同处理问题。

4.积极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优化教学工作,而教学反思也可以认为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再认识、再思考,提升教学水平。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有着正确认识,反观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得失。例如,反思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哪一部分做得不够好,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吗?拓展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升华教学工作的目的?为学生分的小组是否恰当?能否达到合作学习的要求?从而寻找处理手段和新的教学思路,教师也可以在和学生交流沟通中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足够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因为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专业化教育,知识面较为广阔,对大多数的问题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所以教师不应轻易否定学生,要珍惜学生的发言,认真回答学生的疑问,通过产生智慧的火花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教师思维,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6]。

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化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也要正确认识和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要求教师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学习现代化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技术的采用并不能完全代替教授授课,教师要合理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为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善于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避免单纯把教学活动当作是历史重点内容的讲解,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处理相关问题,同时还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把握历史本质以及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态度不专业、缺乏良好教学设计、教学材料不够完善、缺乏课后反思。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手段、积极反思归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