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务视角下图书馆智能设备的管理与应用

2022-02-08 19:57
图书馆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图书智能化智慧

刘 杨

(首都图书馆,北京 100021)

1 引言

纵观图书馆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传统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能图书馆等发展阶段。目前图书馆界正在掀起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热潮。随着“智能化”理念和智能化设备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智能图书馆正在加速向智慧图书馆演变。这种演变,将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革命,推进图书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智慧图书馆概述

2.1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1)知识共享性。智慧图书馆通常构建在智能化基础上。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能够把原本独立的信息有机结合,实现文献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智能传递,促进信息共享,给读者提供更多文献信息服务。通过信息传递共享,能够有效处理各种问题,将智慧图书馆具有的网络化、智能化特点充分展现。(2)服务高效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由于纸质图书馆管理模式具有传统管理效率低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读者信息使用要求,特别是在图书馆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环境下,出现基础设施负荷逐渐增加、服务体系中信息量超负荷运转等现象。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和规范的信息服务。(3)应用便捷性。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使用图书馆+云计算+互联网等方法,让读者感受智能化读书服务,给读者提供灵活多样的阅读空间,享受智慧图书馆给其提供的便利。(4)人机对话、服务智能化。以传统图书馆职能为前提,利用先进技术结合用户需求的变化,发挥互联网和智能化等优势,形成图书馆人机交互和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另外,人工智能技术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仅拓展参考咨询服务的形式,更是延伸了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智能机器人可以弥补咨询人员无法全时间在线的不足,还可以把咨询人员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提供更加准确、更具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咨询服务的质量、实效性和满意度。

2.2 现状

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响应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教育“双一流”建设水平,增强研究支撑力度,同时也是驱动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新定位、新形象、新能力,是未来图书馆的主导模式。当下,图书馆现有布局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及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空间再造完成变革与转型。图书馆空间再造下的形态演化经历了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创客空间及智慧空间的变革。普遍来看,现有的空间仍然智慧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多数图书馆在缺乏科学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仅使用或配置了单一孤立的智能工具、设备或者系统,没有与底层的基础设施、数据、业务、应用、服务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造成了数据孤岛遍布、烟囱式应用系统林立的现状,导致整体空间智慧无法实现融会贯通。

3 图书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应用现状和发展瓶颈

现阶段,智慧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侧重于配套硬件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很少关注用户服务。因此,除了注重理论研究和硬件水平的提升外,还要加强服务意识。需要注意一点,智慧≠智能。所谓智慧图书馆,并不仅仅意味着对图书馆进行智能管理,而是要配备相应的配套硬件,注重用户服务,利用大数据提升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图书馆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即智能化。使用智慧图书馆期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来收集相应的信息、控制阅读时长、查询个人信息等。若防护系统存在漏洞,利用互联网技术有可能对信息进行篡改盗用。智慧图书馆有时会涉及个人隐私、用户安全,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用户的权益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智慧图书馆必须安装安全防御系统。

4 图书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应用

4.1 图书馆系统结构

智能化技术在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应用,通常需要借助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来实现。从服务功能上来看,智能化图书馆根据自身服务需求设计了门禁系统、借还书系统、座位预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用于为读者提供线上借还书、座位预约等服务。在系统架构方面,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则可分为智能数据采集层、智能数据分析层、智能数据应用层3部分。其中,智能数据采集层作为基础功能模块,用于为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料空间位置、读者轨迹、群体热力图、馆内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等动态化数据信息,以便于准确了解读者服务需求与阅读偏好及图书馆服务情况。而智能数据分析层则属于数据信息预处理模块,主要应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算法等智能化技术,用于对采集到的动态化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将其中的有价值信息筛选出来,为后续的读者行为、需求预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智能数据应用层则主要用于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与具体的管理决策、服务优化,通过对动态画面捕捉智能技术、红外传感技术以及体积位移传感智能技术等的综合应用,综合处理图书馆服务、用户需求、用户行为等信息,辅助智能化管理的科学决策,并对各子系统综合管控,以实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4.2 图书采编系统

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图书采编系统功能的发挥取决于硬件设备的投入,馆员需要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完成图书采编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不仅有先进的硬件设备,还有对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神经网络、知识库等技术结合起来,满足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工作的需求。笔者研究的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书目的智能化选定、图书的智能化订购及图书信息的智能化采编,优质高效地完成图书采编工作。图书书目的智能化选定主要涉及图书选购计划、读者需求留言、图书选定反馈意见等;图书的智能化订购分为图书初选、读者订购、选定验收3个步骤;图书信息的智能化采编主要涉及图书编码、摘要的智能生成以及图书条码、作者、书名等信息的智能录入。

4.3 软资源管理系统

(1)借阅管理。图书借阅既是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也是核心功能,借阅管理包括对图书借阅、归还、续借等工作的管理,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况的管理,如逾期、图书损坏与丢失等的管理。借阅管理能力直接影响馆藏资源的流通效率。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甚至有些图书馆利用RFID 技术实现了自助服务。这种信息化的借阅模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图书借阅的自动化使馆员无法及时掌握图书的破损情况。(2)电子资源管理。馆藏电子资源包括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音频、视频、电子数据库、互联网资源等。近年来,图书馆不断加强电子资源建设,除购置一些电子资源外,还自建了一些电子资源数据库,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电子资源具有占用空间少、阅读便捷等优点,但图书馆在管理电子资源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如何从海量的电子资源中甄选质量好的资源、合理购置数据库及划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比重等。

4.4 照明系统

为降低照明系统能耗,并满足读者照明需求,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建立了照明控制子系统,对走廊、阅览室、卫生间的照明灯具分别进行智能化控制。其中走廊区域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时间程序控制、面板控制两种模式。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会执行时间程序控制模式,根据季节变化与每日时间对灯光进行自动启闭,同时在走廊两侧还会设置专门的手动开关,以便在特殊情况下对走廊照明灯具的启闭进行人为控制。而在阅览室区域,照明控制系统则分为感应控制与时间程序控制两种模式,其中感应控制主要依靠室内智能感应设备实现,如智能感应设备检测到阅览室内为有人状态,则会自动将灯光调节为适合阅览的正常模式,室内空间较大的阅览室还会分区域进行灯光控制,如智能感应设备检测到阅览室内或某一区域为无人状态,则会自动将灯光调节至亮度较低的节能状态,仅保持最基本的照明。阅览室每日的关闭时间固定,待到关闭时间或节假日期间,照明控制系统会自动执行时间程序控制,自动关闭所有照明灯具。

5 图书馆管理智能化发展策略

5.1 空间升级再造

在智能化图书馆空间再造升级中,具体展现出人性化和高效化的特点。首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图书馆技术改革。在智能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从资源及服务两个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力争给读者提供精准、高效、专业的智慧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读者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智能化图书馆空间再造应结合读者需求变化,赋予图书馆空间新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在空间布局上,应满足个性化服务要求,从读者角度入手进行规划设计,让读者感受个性化服务带来的良好体验;应科学构建休闲消遣与学习研究充分结合的空间环境,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是智慧服务环境的基本要求,应在物联网技术的配合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让各空间相互配合,通过使用传感器等,让读者能够及时获取所需资源。要加强智能化图书馆空间管理,如增加创客空间功能,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让读者体验到智慧服务价值。

5.2 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在提高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智能化采编水平的同时,还增加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馆藏量,为图书馆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对读者的行为特征、阅读习惯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读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实现数字资源的个性化匹配,为读者提供精准的图书信息推荐服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轨迹、停留时间等特征数据,如通过馆内车牌登记系统记录读者车辆的停放时间,根据读者在馆内的行动轨迹判断读者的阅读喜好,以提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和服务水平。

5.3 图书智能化维护

目前,纸质图书依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图书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纸质图书进行维护,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阅读需求。随着馆藏资源的逐年累积,上架图书的数量必然受到限制,因此,图书馆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上架图书进行优化,如对出版时间较长、破损严重的书籍进行下架处理。虽然这种处理方法能适时对上架图书进行更新,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一些经典书籍下架,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内容质量较差的书籍占用书架存放空间。针对以上问题,图书馆可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一些零借阅图书进行下架处理;制作书籍破损程度的电子登记簿,为图书的修补、下架及二次采购提供参考。此外,针对一些下架图书,图书馆可开通预借阅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借阅需求。

5.4 加强技术更新应用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需求环境和技术环境,尽可能察觉、发现并引用最新技术,保证技术应用转化与需求变化保持同步。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架构,引入第三方科技公司,并进行长期稳定合作,甚至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研发团队和应用团队,实现最新技术在智能化图书馆发展中的即时转化应用。同时,要主动融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智慧服务体系,依靠科技手段,争取发展主动权,提高智能化图书馆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5.5 注重公共关系发展

现代社会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当今社会的信息服务优势,图书馆必须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图书馆要与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建,只有重视发展组织之间的公共关系,才能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之中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同时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组织,面向的是社会大众,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尤为重要。将来的图书馆如果想要改进自身的服务,就必须清晰地了解读者对服务的需求和看法,图书馆要重视读者反馈收集与分析。图书馆公共关系活动带来的益处是双向的,在与读者沟通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将自身的服务措施和活动信息告诉广大读者,增进读者对于图书馆的了解,通过口口相传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6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服务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在现代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中,应不断提升数据统计能力,努力提高信息筛选、信息加工和信息推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现代图书馆个性化、特色化信息服务能力,凭借智能化系统为不同的用户群建立服务模型,实现分类管理,为精准服务、高质量服务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图书智能化智慧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