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媒体形势下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2022-02-08 11:58:00崔红艳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期
关键词:广播民众素养

崔红艳

(作者单位: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在新媒体时代,编辑记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提高综合素养,制作高质量的节目,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竞争能力。若要实现这些目标,广播电视台就需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对自身不足进行弥补,并不断发掘自身的优势。同时,广播电视台除承担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监督、报道社会民生的职责外,还要及时关注互联网平台中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从而持续完善媒体行业的发展形式,推动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媒体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现状

当下,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民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致使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台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渠道日渐多元,信息的种类十分丰富,广播电视台这种传统媒体不再是民众所追捧的主要媒体。在此基础上,当下较多的广播电视台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多效益。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传统媒体在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采取的改革措施方面,如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创新性不够,难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还有一些广播电视台过度模仿新媒体中的综艺类节目,具有明显的抄袭痕迹;而从整体的报道新闻模式来看,广播电视台仍使用过去的播报形式,新闻节目的吸引力较低,并且对民生关注的话题涉及范围较小,受关注度较低,并未将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针对这种现象,广播电视台要及时作出改变,不仅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了解并满足民众的观看需求,还要树立创新发展意识,明确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从而提高传统媒体的综合实力[1]。

2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概述与要求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承载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用科学的思想观念、精炼的语言传播社会中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影响大众言行举止的目的。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在生活、工作之余,能够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开阔眼界,增强创新意识,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持续努力。

2.1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概述

专业素养是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必备的基础素养,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与服务能力,并且要凭借自身过硬的综合素质,满足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的业务能力需求。在此工作要求下,首先,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需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社会信息和广播电视节目,有效提升广播电视媒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公信力。其次,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也是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应该具备的,这是对其“三观”和持有的政治态度的综合反映。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是编辑记者形成敬业精神和爱国思想的基础条件,既能在新闻传递中传播积极的思想观念,又能把国家制定的政策以正确的形式解读并传播给民众[2]。再次,文化素养也是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应该具备的,其不仅是编辑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还是保证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编辑记者能够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更加高效地设计节目,更好地满足社会中不同文化层次民众对新闻的需求。因此,提高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是广播电视台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推动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实现更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2.2.1 开阔的视野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既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也需要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编辑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体会社会百态,而各种形式的新闻话题和内容,使记者具备了及时更新知识的能力,视野得到了开阔,不仅能够客观地看待新闻事件,还会积极提出自身的见解,从而在正确引导受众群体的同时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如此,新闻稿件的质量才会有所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和竞争能力也会得到提高[3]。所以,当下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应该在工作之余多参加培训,广泛阅读书籍,掌握社会前沿领域发展动向,关心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2.2.2 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意识是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需要的,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同样应该具备创新意识,这与节目质量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记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新闻记者也要不断创新新闻采访的内容与形式,使其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2.2.3 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是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可以精准地获取各种新闻信息的能力,而新闻编辑也应具备对于各种社会时事新闻的敏感性,可以高效且准确地捕捉各种有价值的素材内容,从而有效地获取新闻线索和社会焦点,在提高新闻报道整体质量的同时增强广播电视台的节目效果。对于这样的职业要求,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对各种新闻信息的洞察力。同时,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可走入基层进行磨炼,既要在立足职业角度的基础上时刻关注民生百态,及时捕获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提高自身的新闻捕捉能力,也要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真实体验,制作出真实且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稿件,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4]。

2.2.4 正确的价值取向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在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这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报道的价值观导向,对于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当下,我国民众的素质不断提高,民众的价值观念也逐步完善,社会民生热点也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因此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应该将工作的重心贴近民生,同时要积极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突显电视台对社会民生的关心和关爱,从而得到观众喜爱。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若要实现自身发展,就需要彰显自身的优势,并且要在不断深入基层群众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节目性质,摆脱传统工作观念对自身的束缚,形成新的工作思维模式,从而持续制作出更加符合民众需求的电视广播节目。

2.2.5 较高的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工作任务量重且工作业务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稿件审定、节目制作及各种采访等环节,且每个环节都与编辑记者有直接联系,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具备良好的整体把控力。此外,为提高电视节目整体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受众对节目的认可度,编辑记者需要依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对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完美解决业务上的难题,实现工作目标[5]。

3 提高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的策略

当下,社会在经济与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应该重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广大编辑记者及时转变创作观念,重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思想觉悟,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3.1 转变传统创作观念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若要转变广播电视节目在受众心中的形象,就要重视创新,以新颖的形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虽然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应该及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要求新求变,转变以往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广播电视节目运作流程,在新时代发挥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所独有的优势,给社会大众展现富有个性和魅力的广播电视节目。另外,编辑记者要不断地学习各种新媒体技术,并积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率和转播率,丰富节目传播的渠道,以此提高民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最后,编辑记者还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深度挖掘,把社会事件完完整整地展现给民众,并在为社会群众提供精准信息的同时,使广播电视台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提升整个平台的社会公信力[6]。

3.2 提高文化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这种形式,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掌握时事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信息时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需要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把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整合到一起,完完整整地将新闻事件向民众展示,不断提升节目的综合质量。此外,编辑记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为此,编辑记者应该努力开展专业学习和接受职业培训,以此持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加强自身对社会中其他行业领域的认识,从而能够全面地将社会热点传递给群众,满足群众对时事新闻的需求。

3.3 提升思想觉悟

作为一名编辑记者,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觉悟和端正的职业态度,尤其是作为传递信息载体的主流媒体平台的编辑记者,其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编辑记者需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在工作时保持科学的观念,全面认识社会热点和新闻素材,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各种新闻事件。同时,编辑记者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客观播报新闻内容,正确引领舆论导向,从而为民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发挥广播电视台的积极作用,促进传统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7]。

3.4 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民众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过去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形式已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若编辑记者未能及时转换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形式,就难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实力,也难以推动整个行业实现良好发展。因此,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要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在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并通过关注社会热点、国内外新闻、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新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编辑记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创新信息的传播形式与报道方式,从而制作出符合民众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与此同时,编辑记者还应基于实际生活,深入民众现实生活,使制作的节目更符合受众需求。

3.5 提升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如此才能够满足新闻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同时编辑记者要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稿件、视频及资料等,并能够依据节目要求剪辑与制作各种素材。在搜集信息与编辑稿件时,编辑记者需选择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顺应且符合民众需求的新闻材料。在工作过程中,编辑记者要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提高自身对各种新闻素材编辑和整理能力,具体来说,编辑记者要掌握以下专业技能: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保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态度,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及时参加职业培训。第二,及时跟进节目、策划方案,关注后期制作,掌控跟踪节目整体进度,历练采写技能,提升处理信息和后期制作专业能力。第三,把控节目整体风格,精准选材,提高综合艺术素养,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第四,提高自身的综合采访实力和职业素养[8]。

4 结语

本文对新媒体形势下广播电视台发展现状、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的概述与要求,以及培养编辑记者专业素养的对策进行了探究,其中着重对提高编辑记者专业素养的策略展开了论述。在互联网时代,若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实现长远发展,编辑记者不仅需要树立科学的思想理念,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广播民众素养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河北遥感(2014年4期)2014-07-10 1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