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8K:多屏协同中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构建

2022-02-08 11:58郭美婷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

姜 兵 郭美婷

(作者单位:1.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5G时代已拉开帷幕,其活力源源不断地注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加快了当下的技术变革与信息变革。而人们也在不断地享受着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全新的生活方式正渐渐与科技融为一体,不可分割。5G+4K/8K+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上的应用,更是推进了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多屏时代开启了视频从生产到传播的全新模式,在符号内化、智慧生产、多元呈现、多屏共振等方面产生视频意象表达的新业态,可以为传播中国故事赋能。

1 符号内化:5G+8K技术的跨越与突破

提到最早的视频传播,人们头脑中自然浮现出的是电视画面。我国电视的发展过程是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标清到高清,然后到如今的超高清电视及互动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V or Interactive Personal TV,IPTV)等具有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产品的出现,说明了用户体验升级的背后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1.1 从传统到创新的时代跨越

1925年,约翰·洛吉·贝德尔发明了电视机,使图像与声音能一起呈现在电视屏幕中,带来了全新的交流传播模式。1958年,我国建立起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前身),从此以后,电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卫星电视的更新迭代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但人们记忆中的画面都是使用最初的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

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不仅是视频技术的阶段性突破,也是电视发展道路上的一次跨越。随着科技的进步,不知不觉间,液晶电视逐渐代替了“大头”电视,人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色彩饱和度更加鲜明,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电视、通信及网络之间的聚合,也促进了音像产品升级成为交互式媒体产品。

1.2 从瓶颈到突破的新业态发展

如果说模拟信号成就了标清电视的成熟发展,那么数字信号则推动了电视从标清到高清的转型升级。从1999年到2020年,从第一次使用高清电视转播国庆50周年盛典的试验,到如今央视多个电视频道全高清节目制作播出,更新换代历时20年,视觉符号已在大众的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随着5G的发展,基于Web 3.0的智能媒体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电视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视频图像也从高清向超高清发展。2017年,广东省超高清电视试验频道开播,标志着中国4K超高清技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1]。2021年,央视春晚也在4K超高清频道、8K超高清试验频道播出。2021年5月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电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同时8K超高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AI互动智能媒体、IPTV等数字化产品拓宽了融媒体渠道,使传播形式与内容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视频图像的标清升级到高清历时20年,而从高清升级到4K超高清、8K超高清的步伐明显加快。随着视频图像清晰度的不断提高,5G+8K技术也实现了跨越与突破。

2 智慧生产:人机协作形式与内容融合产出

形式与内容的融合,人类与机器的合作,不仅使虚拟场景、虚拟形象等形式具有多样性,也使智能创作与文化内容在输出上具有多元性、准确性。

2.1 具象化的物质外壳

在以往的视频中,场景多是人工搭建的,摄像机所记录的图像皆是真实可见的。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如今呈现的视频场景变得更加立体化、沉浸化、多元化,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实时切换,视觉体验与听觉体验俱佳。例如,2021年央视的“五四”晚会将山水画卷融入场景之中,《山河锦绣》长卷从平面展开到立体穿越,表演者在虚拟场景中演唱歌曲,这些都是将传统国画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再如《典籍里的中国》,其节目中的表演达到了虚实结合、时空穿越、联动古今的效果,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场外观众,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虚拟场景,虚拟形象也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作为一种新兴的智媒产品,在各领域尝试创新使用。例如:在新闻主播方面,新华社推出AI主播“新小浩”“新小萌”等,在2020年又推出首位3D AI合成主播“新小微”,这些AI主播不仅高度还原了真人的形象与播报能力,还提高了新闻制作效率,实现了短视频一体化生产;在节目主持方面,2019年,网络春晚“小小撒”与撒贝宁同台主持,AI虚拟主持人“小灵”“晓央”分别主持两届“五四”晚会;在虚拟偶像方面,AI人物“翎”参加央视的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虚拟偶像综艺节目《跨次元新星》打造全能虚拟偶像,推动了跨次元文化的传播。从新闻播报到综艺娱乐,从机械播报到实时互动再到独立思考,这些虚拟形象凝聚的前沿智慧,展现出AI发展的未来趋势,且背后少不了3D、AI、全息成像等技术的支持。

但刘霞、陈昌凤等研究者提出,3D+AI主播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附着于媒介之上的传播以及传播背后所追求的人与人交流的传播秩序才是媒介传播的真正意义[2]。因此,虚拟形象是媒体产业智能化的新起点,在技术与情感上的建构与应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2.2 内涵化的精神内核

智能制作,提高产出效率。使用AI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后期的制作效率和制作水平,也能促进超高清电视的生产。传统的后期制作,字幕制作、人工配音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而依托于AI语音技术、图像技术等,可以实现语音转化文字、识别错别字和敏感词、提升旧视频画质等,这为后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用AI+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演播室制作技术,可以解决传统虚拟演播室存在的问题,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世界的交互统一、制播一体化生产,使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更加自然[3]。此外,央视在短视频中使用无人机、VR等技术,还可以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文化输出,传播精神内涵。智能技术除了弥补传统技术生产的不足,也要满足文化生产的需要,承载着继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例如,AI运用大数据可以将诗词融会贯通,只要在其中输入关键词就可创作出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的诗歌。《跨次元新星》节目中的虚拟偶像“寐鱼”,取材于距今数千年的《山海经》,其在表演中融合诗歌与武术,在服装上印有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这些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内容创作上,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和 用 户 生 成 内 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开始协作共产,这种融合趋势将给内容的生产带来活力,给文化产业注入智慧因素,并让其在批判中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 多元呈现:视频传播表达新意象

3.1 “长+短”组合实现视频新传播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用户对于视频的观看要求开始转变为便捷化、精简化、碎片化,因而对于视频有了短小而精悍的要求。许多官方媒体开始入驻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多频道网络(Multi-Channel Network,MCN)模式也正在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在短视频中,几十秒就可以呈现出一段完整的新闻内容,所以各媒体平台可根据短视频的特点推出主播说联播版块,以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此外,各节目也可以将短视频作为演播渠道,分发节目精彩片段、精华内容,以此来吸引用户关注长视频的内容。

“长+短”视频的组合,可以在充分发挥长视频讲述全面详细优势的同时,结合短视频重点突出、传播快而广、碎片化的优势,进入视频新的发展阶段。

3.2 多屏分发实现外场延伸

以往受众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平台观看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视频平台不断涌现,受众选择也变得多样化、广泛化。视频由电视、电脑等大屏与手机等小屏共同播出,可实现大小屏的融合,将话题延伸至场外。例如,在2021年的山东春节联欢晚会中,大屏上“快手”达人与明星同台,小屏上开启第二演播室同步播出,实现大小屏同步。根据数据,山东春晚获得电视端多个收视第一,相关的短视频播放量超两亿次。

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开始选择合作,增加选择的多样性,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观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也成为发声者。业内人士认为,主流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合作已经进入内容联动、融合共振和相互赋能的深度融合新阶段,短视频获得宝贵的多屏一体化创新传播机会[4]。

3.3 依托内容实现消费经济输出

目前,人们被哈特称的机器媒介所包围,文化内容不仅具有艺术性、观赏性,也承载着经济的功能。故宫是中国具有历史性的文化建筑,除了作为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观之外,还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文化节目,将故宫文化注入文创产品中,从而带动了以故宫为核心的文化产品的消费。

除此之外,官方媒体平台也会在合作中加强对各手机软件(App)的宣传。例如,2021年央视春晚不仅在央视频、央广网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同时与抖音合作发放互动红包,吸引了不少用户。广告文化、直播带货也在多屏互动的传播模式中成长起来。例如,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上,快手中拥有众多粉丝的用户的直播带大家“云”逛消博会;海南电视台联合快手开启“大小屏联动”,这是快手与主流媒体在新闻、商业服务和媒体融合方面的一次创新;李佳琦跨界表演、“央视boys”跨界直播带货,都实现了流量带货双丰收。双重跨界的背后,是依托于他们自身的话题度与影响力,在大平台上衔接小商品,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仅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也能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4 多屏共振:包围式沉浸体验

4.1 多屏联动注入集体文化情感

个体沉浸体验:技术包围。随着VR技术的兴起,人们可以全感官沉浸在VR所设置的场景中,全现场成为场景转移的主要发展趋势。全现场的作用力正在逐步消解传统场景转移的缺点和不足,让受众对场景转移的感知具有整体感、全面感[5]。例如,用户可自由切换视角,多角度观看山东春晚,即使在场外也能获得第一现场的临场感。此外,如今的4D、5D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用户的全感官体验需求,而4K、8K等技术的加持更是强化了这种沉浸体验。

集体文化认同:多屏包围。新兴媒体发展前期,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媒体陈旧的模式,传统媒体好像与新兴媒体割裂开来,而媒介融合缓和了这一现象。长视频转化为短视频从大屏流向小屏,小屏文化也在大屏上呈现,大屏加小屏的组合,使老年人加入潮流大军,年轻人开始关注时事,如大国崛起、工匠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等相关视频的多屏分发,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些共同话题构成几代人之间的集体记忆,民族凝聚力也得以增强。

4.2 万物皆媒:受传边界消融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UGC使受传身份发生转变,由“大众”走向“分众”,提倡受众个性化表达而不是全盘接受。“短视频+”的出现,创新了大众的表达方式,其不仅可以记录美好生活,还可以以第一视角挖掘社会新闻,成为大众发声的渠道,同时也是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新媒介的产生,打破了大众传媒的边界壁垒,消融了受传边界,实现了万物互联、万物皆媒。

5 结语

5G时代,视频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实现了跨时空、跨领域传播,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传媒事业的发展[6]。在5G的支持下,4K、8K、AI等技术使视频实现了符号内化、智慧生产、多元呈现、多屏共振。“5G+4K/8K+AI”战略格局的构建,对视频内容的生产环境、传播生态、市场皆产生了影响,并驱动着视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同时也响应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号召。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