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丽娜
(山西师范大学 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0)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智能化的建设促进了文化的建设发展,实现了文化资源在多种平台上的共建共享,而对于各大高校来说,所在的各个区域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发展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
区域内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实质就是指在某一个区域内,将所有的高校联合起来,将其中所有自愿参与组织的高校的图书馆按照协议组织进行规划,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互惠互益、促进团体之间协作服务,构建一个地位平等的、联合性质的高校图书资源共享体系。在该体系内能够有效地将各个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文献资源实现共享交流,从而扩充自身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内容。
1.2.1 地域性。建设区域协作的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重要的前提就是通过相同地域性的原则建立联合体系,需要存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边界,在固定的区域内部,将区域内所有的高校进行整体联合。一般在这样的联合体系内的高校成员,大部分都具有相同的地域特征,文化与政策形势大致相同,相关的文化发展需求大体上也都相同。在这样的前提下,将区域内所有的高校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各个高校图书馆文化资源的互补,完善文献资源的建设,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提高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建设质量。
1.2.2 协议性。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作为一个比较自由的集体,为了能够便于体系内各个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协作,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协议进行约束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在共享联合体中制定的协议,对各个联合成员的职能进行明确,严格要求各个联合成员能够按照协议中的每一条准则进行交流共享,但是由于这种联合体系仍然是一种非正式的联盟类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仍保持着各个成员的自由,这就要求相关成员能够保持高度的自觉,积极主动地按照相关规定建设相关组织活动,从而保证联合体系良好的秩序。
1.2.3 共享性。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理念要求所有的公共资源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在这种要求下建立的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能够有效践行这一理念。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建设的,是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降低建设成本,从而使相关体系建设取得最大效益的同时,有效帮助各个高校成员解决文献资源短缺的问题。建立这一体系,需要对高校成员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将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有效的优化整合,取长补短,共享人才、技术、文化资源。
为了实现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之间更好的交流共享,体系内的各个高校成员需要对文献资源管理技术实行统一的标准,然而,现阶段对于各个高校来讲,长久的独立运营模式促使其自身发展出了专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各自构建了不同的管理平台与构架体系,对于文献资源的建设标准都各不相同,风格迥异的资源配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体系的标准制定难度。但是统一的标准化资源建设才是各个高校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的前提,因此就需要体系内的各个成员能够打破自身的标准,突破界限,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1]。
在区域协作的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中建设了大量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在现阶段的数据网络化环境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各种模式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文献资源访问、浏览、阅读、搜索等服务。然而这些资源在现今版权意识十分浓重的时代必然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促进了类似复制、粘贴、下载等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使得这些资源的拥有者与著作者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这一问题是现阶段各个高校与该体系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不仅应对高校内的文献资源进行共建共享,还要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资源进行共享,在知识技能、学科服务等方面充分做到传播交流。但是现阶段该体系对于服务领域的建设发展十分匮乏,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说明需要对于服务工作进行充分的建设。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只是在网络互通、数据统计、学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主要针对的服务对象仍然局限于本校内的学生群体,而整体的服务建设需要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够有效地交流协调、共同发展合作,否则将使体系内的参考咨询及服务工作形同虚设。
在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中建立良好的领导机构能够有效解决各个高校成员自由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各个高校图书馆的馆长进行组织协调工作,组成专业的委员会,制定相关的体系制度、体系章程,明确各个参与建设的高校成员的责任与权利,使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的资源共享制度更加完善。
如今,智慧化建设的城市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多个领域进行创新,资源的获取渠道也不再受到局限,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建立成熟的网站机构,共享文献资源,实现区域内所有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丰富成员各自的文献资源。
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各个高校的学生群体建立更加完善全面的文化资源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所以在资源的获取渠道上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可以建设一站式服务,即学生持有联合体系下发的通行卡可以进入本校的图书管理系统也可以进入联合体系中获取需要的资源,废除了传统的繁杂的申请手续,为学生开辟更加便捷的渠道[2]。
在建设区域协作的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制时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建设,例如对于体系内的精准化服务就是整体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所在,仅仅凭借着某一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以及服务是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体系内联合其他成员建设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推进体系的健全发展。
只有不断发展创新区域协作的高校图书馆资源联合体系,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全方位共享,将体系内的作用优势发挥到最大,从而促进区域内文化交流建设更加快速,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