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芳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就是指思政课教师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在从事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研究新时代语境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仅事关意识形态主动权的战略争夺,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讲话精神的应然之举,还是探索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的前提条件。为策应时代需求,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河海大学刘爱莲教授在主持“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出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该书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等维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经验,构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探索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机制,为相关研究的深入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变迁
该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历程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状况,揭示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特点。应当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位推动,也离不开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它是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该书在辨别厘清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演进基础上,揭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规律,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历史借鉴,促进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二、全面构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
该书依据学界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所进行的一般界定,將教学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去理解,充分考察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构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一核六维”的基本框架。“一核”主要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即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适应个人发展、学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彰显思政课教师特性的关键能力。“六维”就是指围绕“核心素养”而展开的政治导向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格感召力、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作者认为,坚持思政课意识形态性的素养指向政治导向能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素养指向自我学习能力,确立创新思维和广阔视野的素养对应创新能力,确立高深情怀并严于律己则主要指向人格感召力。核心素养以及它们对应的主要教学能力外化到实践中,就是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当然,这些核心素养以及它们对应的主要教学能力之间不是彼此割裂、完全隔离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甚至存在交叉的关系。此外,作者在构建“一核六维”体系的过程中,还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对比,在深刻理解党和政府对思政课课程与思政课教师角色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体系的全方位性、多层次性、立体性和独特性。
三、科学探究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历史发展与主要内容的考察,最终都要落脚到实现上,这就需要建构一套提升机制。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提升是个结构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内在的动力推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各方面外部力量的协同构建,其关键是整合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诸要素,有效调动各方参与者、执行者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发展的提升机制。基于此,该书认为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由教学能力的教育培养机制、引领保障机制、促进机制和动力机制等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通过教师个人、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环节的作用形成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考察了提升机制的结构基础上,该书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机制的构建策略,包括:激活主体力量,主要是激活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心理条件;创设外在环境,主要是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优化组织领导,关键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为这一机制的构建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组织保障等。此外,该书还围绕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问卷和访谈,以及以“河海模式”为例的个案研究,探讨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作者系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