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萍
摘 要:土地开发整理是我国对现有土地的规划,主要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优化,最终提升土地利用率、合理性。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并有效落实生态环境建设理念。本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加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地开发;生态效益;评价
1土地开发整理概述
土地开发整理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地布局进行有效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最终提升土地实际利用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要以数量以及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对生态效益缺乏重视。
2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现状
2.1先进的技术指导不足
土地的开发整理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对土地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评价,这些规划评价的标准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仅沿用旧的经验和已经过时的技术指标进行规划而不引入新的现代化的标准和技术,无疑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降低所规划土地的利用率,甚至会影响其使用。土地规划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2.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度待完善
先进的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制度是保障土地开发整理过程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的前提,要为土地的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法律指导。我国当前的土地规划开发大多处于封闭状态,尚未形成通用的规划标准和法律法规。这就很容易造成乱规划、不合理规划的现象,严重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开发效率。
2.3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对环境的保护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对自然的开发不能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上。然而,当前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频频曝出只重视效率、农业生产率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水土流失等现象甚至严重的自然灾害。归根结底,还是相关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没有把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摆在首位。应当加强相关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3土地开发整理中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的作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就是对土地进行有效利用。土地利用状况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土地利用对生境具有重要影响,生境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土地利用。因此,土地利用变化与水文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有着紧密联系。我国农业各项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时期,石油等相关资源的投入对水土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土侵蚀,威胁着人类社会。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经济效益进行充分考虑,促使土地开发和生态系统相统一。
4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生态效益评价概述
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生态效益评价是生态评价的一种主要类型,与一些政策具有紧密联系。(1) 评价内容。土地开发评价内容主要包含2点:一是与土地整理对象有必要性联系,例如水资源供需情况;二是与土地开发对象具有紧密联系,例如在荒山中进行土地开发避免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生境是否遭到破坏等。
(2)生态效益评价的路线。与一些生态评价方法相比,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系统评价与其具有一致性,应与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应用科学的评估方式。针对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是以水土利用为基准,因此一般以土地退化程度以及水资源影响程度为指标。(3)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一是生态特征指标,二是功能综合指标,三是社会政治环境指标。生态特征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以及水资源补给等内容;功能综合指标包括侵蚀控制以及废物净化能力等;社会政治环境指标包括人类活动强度以及物质生活指标等相关内容。针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以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特征为主进行。另外,在指标选择上应遵循实用性特征。选择的指标应对其权重具有改变性,从而适应区域土地差异性特点, 即选择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5评价方法
5.1农药施用的影响评价
农药对农业土地具有较大影响。在生态农业社会背景下,应对农药使用影响进行评价。农药的影响、农药化学特征和土壤结构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在农药影响评价中,评价参数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农药吸附系数。第二,田间吸附系数。第三,有机炭吸附系数。要想更好地对农药污染进行评价,可以将GUS迁移指数利用其中,作为一种衡量指标。这个指标中包含了吸附常数Koc评价指标,农药田间半衰期T0.5的概念,能够更好地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以及溶解速度。具体评价公式为:
在这样的指标参数之下,能够反映出农药对生态的影响,同时还能对社会效益进行针对性评价。
5.2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对生态效益的评价主要是以定性评价为基准。要真正意义上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统一,就应进行定量评价,同时建立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连接纽带。从生态学角度看,任何生态系统都有存在价值、环境价值或经济价值,这些价值都可以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衡量。
5.3化肥施用的影响评价
化肥影响评价具有多种方法,一般利用肥料平衡法、数学模型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方法服务对象不同,进而指标选择也存在差异性。整体而言,可依据土壤肥料特征和选择影响评价主因子的方法,可以利用硝酸盐污染指数进行评价。在硝酸盐污染指标中,将降水、土壤结构、氮肥利用强度和灌溉补水量进行结合,依据制定区域进行定权,进一步突显出指标选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5.4灌溉的影响评价
对于灌溉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灌溉水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以及灌溉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灌溉水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特征,与区域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倾向于选择灌溉水对地下水位的升降影响指标进行相关评价。如果地下水位偏高,则土壤盐渍化可能会增加,反之水位较低,对作物生长具有影响,在一些地区还会造成土壤沙化。因此,灌溉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土壤出现退化的可能性增加。
5.5耕地综合开发利用问题
耕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主要指对于现有的农田进行重新规划整理以達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大可耕种面积,实现地尽其用、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对耕地的重新规划可能造成原来的破碎状的农田减少,会降低农田景观差异度,破坏自然环境的连贯性。此外, 重新规划造成的土地使用结构的变化也会相应地影响当地的环境,需要对当地环境做一些改造,容易影响当地的水文和地质环境。重新规划后的利用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化肥使用不当等破坏土壤肥力、造成污染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结束语:土地开发整理就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实现资源的全面优化。当前形势下,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愈发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发展好生态环境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经济发展。因此,一定要重视土地开发整理。
参考文献:
[1]吴艳.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8):210.
[2]孙晓青.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分区及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3] 夏凡.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6):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