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捷,陈少晖(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标志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简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念日益成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话题,引发了学界的研究探讨热潮。围绕这一热点,本文系统梳理既有文献,归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意蕴,辨析其生成逻辑,总结其实现路径,探寻进一步的研究空间,以深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提供参考。
1.“调整论”。“调整论”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我国经济结构系统作出的具有总体性意蕴的调整[1],是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以国际循环主导国内循环彻底转变为内需驱动的国内外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2]。“调整论”侧重于强调经济发展驱动要素及主次地位变化调整: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调整为内需增长型;以国际循环主导国内循环转变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凸显动态性、互动性。
2.“修正论”。以吴宣恭[3]为代表的持“修正论”的学者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于国际竞争和国内实际,对过去经济发展战略所做的重大修正,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国方略。“修正论”强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过去长期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独立自主思想的纠正,是对以往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失衡的纠偏,主张自力更生并集中力量壮大国内经济能量与全面处理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部关系。但也有学者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过分沉醉于低端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的矫正,从“扬长避短”改为“化短为长”,力图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资源高效配置,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格局[4]。
3.“继承创新论”。“继承创新论”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过去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规划的继承和创新,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是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造就核心力量,以强劲的内需潜力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而实现高水平良性化发展[5]。“继承创新论”强调对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接续,是在新发展阶段对原有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坚持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将消费对经济的内驱力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初步构建起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内循环体系,进而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在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概念时着重阐释了国内、国际循环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互补替代关系和协同互促关系。前者是指在国内资源及市场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获取国外资源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补充,但过多依赖国际市场会对国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过多使用国外产品会产生商品替代和技术替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循环[6];后者是指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以国际循环为支撑,国内循环提升国际循环参与水平,参与国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双循环间互促互动、动态调整[7]。
基于国内学者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概念内涵的理解和表述,不难看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走向的科学判断,是对当前经济发展格局的优化调整与长期战略选择,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超越与突破,具有长远眼界、长效目标和长治久安的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均强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我为主,洋为我用”的实践导向和内外力互动共生的实践特点,体现党中央积极有为、迎难而上、掌握发展主动权的魄力与决心,同时还认同启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新时代推动企业创新、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的紧迫性。但是,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过去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向性调整还是修正,抑或是在原有发展战略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学界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
1. 构成要素。学界普遍认为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是由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构成的,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循环为辅助。国内循环要求国内经济系统基于独立自主与稳中求进的原则,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整合国内所有可利用的要素和资源,提升社会再生产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平衡有序发展,为畅通外循环奠定基础;国际循环则要求坚持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学习先进技术,积累并吸收国外优秀成果经验,为国内循环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8]。现有成果虽指出两者存在主次地位的关系,但多数研究只是静态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中长期的动态分析,且两者的边界范围尚不明确。
2. 关键环节问题。对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目前学界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大致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关键环节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畅通产业关联渠道,健全市场机制,保证产业链与供应链间的结构适应。这种观点特别强调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性作用,原因是流通是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当产品升级为商品时离不开流通的对接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关键环节是科技创新,因为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彻底走出技术封锁的窘境,真正摆脱对国际生产供应链的依赖,才能理直气壮地做强做大国内大循环。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关键环节是让双循环的战略布局落到实处,即落实到区域和地方才是实施双循环战略的重中之重。从以上三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可知: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其依据是社会再生产理论;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更有利于国内国际循环互联互通;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则是按照管理学理论中事务推进的步骤来进行分析的。
3. 战略目标。现有研究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振世界经济和增进人类福祉;中观目标是在国际化发展和自力更生间取得平衡,促进新增长动力的形成,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增强我国经济弹性,抵御外部冲击;微观目标是寻求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方式与新发展动力。不难发现,以上三个层次的目标存在递进关系:首先,精准经济发展方式,掌控经济发展方向,实现微观上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的提升;然后,全面提升经济竞争能力、经济风险防范能力与经济安全建设能力,实现中观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塑造与经济弹性的增强;最后,有效提升经济危机治理能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宏观上实现民族复兴与维护国际秩序。
1. 理论与实践维度。部分学者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产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广度与深度的进一步拓展,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创新[9]。还有学者强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凝聚,是党和政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切中新时代与世界变局的脉搏而作出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应用与新体现[10]。
2. 国家人民性维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呼应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而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的新方略与总体布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地蕴含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立场,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种人民主体观贯穿于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始终。
3. 共同体维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大变局中的立体化呈现,是中国不忘大国责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倡导正确的义利观,互利共赢,优化国际秩序的伟大探索,具有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的价值。
由上述分析可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价值意蕴具有协同性、人民性、包容性。总而言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历史境遇契合的中国方案,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旨在实现人类共同价值——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方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内生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双循环”,是中国与世界双赢的务实蓝图:于中国是一次有助于推进国内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健康强劲发展的系统部署;于世界是一次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高全球危机应对能力的全新实践。
综观已有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具有历史积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围绕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与社会主要矛盾演变而来的。其演变阶段虽然在具体划分时点上存在差异,但整体阶段划分基本一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初步萌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逐步发展,以及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最终确立[11]。
1. 初步萌芽阶段。改革开放前30年,为摆脱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双弱”的困境,化解人民对于物质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急需提升综合国力,通过集中国内一切资源要素的举国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充分利用国外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有序互动的经济建设思路。在该阶段,“有形之手”主导国内经济循环的特征极为明显。
2. 逐步发展阶段。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开放,实施“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体的国际循环格局更加凸显。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的逐渐减弱,加之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弊端日益显现,从2020 年开始,党中央毅然决定将经济发展思路由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转变为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国内国际双循环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3. 最终确立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变局等多重压力,执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正式确立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从容应对多重压力。
另外,还有学者通过探索我国经济循环历史模式之演变,加深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何以产生的理解,代表性观点有“三段论”“五段论”,其主要差别在于时间节点与细分程度不同。“三段论”是指: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以国内循环为主导的模式,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9]。“五段论”则在以上时间节点上做了更详细的划分,考虑了中美建交时期以内循环为主与极其有限的外循环发展模式以及加入WTO后以外循环为主、内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上述分析可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渐进达成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的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探索性特征。目前,学界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生成演进逻辑的梳理与历史模式的研究较为单薄,尤其是历史模式方面的史料支撑较为薄弱,能够详实阐述的文章少之又少,提及以往经济模式仅是为了凸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创新之处,有关中国近代以前经济模式或近现代域外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学理支撑。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生的理论基石。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再生产及资本循环的理论观点,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加速分工体系的演进,促使社会化生产超越国界,拓展至世界范围,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形成。而要保持经济循环良性运转,就必须保证社会总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顺利实现,从而达到商品的“惊险跳跃”与资本的保值增值。当前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适配性不足,加上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倒逼我国更加注重内需,疏通经济循环各个环节堵点,构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互为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12,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逻辑演绎既比较贴近和适合解释中国经济循环发展问题和经济发展实践道路,又能对现实问题作出指导和反馈。
2. 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是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资源的一部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个别有益成果中所描述的经济循环的一般性、共性特征,能够勾连和延伸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循环”的解释中,进而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生的理论依据。如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大国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要素禀赋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发展具有规模性、多元性和内生性等特征,面对国际大循环发展乏力的困境,可以凭借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展动能快速转换的有利条件,依托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国内市场需求,转变为以内需驱动为主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果而提出的。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成熟的理论,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现实的适用性与合理性。它能够适应与解释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特征与国内外循环关系发展实践,较好地论证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加之,部分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性基础理论能够对具体经济发展实践提供解释和指导或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两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重要资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本土之治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经济循环思想。比如,“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商不厚,工不巧,农不力,不可成治”“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其得所”“汉兴,海内为一……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均倡导通过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国内国际循环等经济流通方式来实现国泰民安[11]。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没有明确的双循环概念,但内含双循环思想,其滋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生。
总体来看,既有研究已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进行了丰富的理论阐释,体现出较强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具有宽广的世界视野,但其更多的是一种局部的因果概括或嫁接应用,停留在理论解读或一般化的宣教阶段,缺少对具体理论依据的深度分析。比如,对于国内大循环产生的具体依据及其实践源泉,还需要加强理论解释。
1. 国内因素。概括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为了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从超高速向中高速、低端型向高端型、粗放增长向内涵发展、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非均衡向包容共享转变,这些战略目标的转变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消费、投资、出口发展不平衡,过度依赖国际大循环而忽视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核心技术发展严重受阻,供需结构性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突出的社会经济矛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强调深化经济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国内大循环及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是解决这类关键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2. 国际因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积极应对逆全球化、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举。逆全球化突出表现为美日及欧洲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本国经济下行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高筑贸易壁垒,通过制造业回流、追加预算、严格外资审查等强制性不合理手段将负面效应转嫁他国,扰乱世界经济合作秩序。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变幻,我国有必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以保持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发挥全球经济竞争的平衡和缓冲作用[14]。
不得不承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来源于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关切和回应,是我国面对经济发展转型与应对世界逆全球化变局的主动选择与客观要求,具有面向现实的向度。但也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多是关切和回应经济发展战略本体的实践指向,未能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时代事件的关联性,比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实现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内在关联、逻辑系统都值得探求。
学界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凸显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定位、新风向、新使命,是党和国家综合考虑国内外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战略蓝图,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然需要宏观性思想的引领与价值指引。李建平、刘晓航[15]等明确主张,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稳中求进和行稳致远的原则,以提振世界经济和增进全人类福祉为价值指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尤其是科学的系统思维观,因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所包含的每一方面的目标指向是一致、互通的,既各有重点又互为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一方面考虑不到位,都会影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落实进程。不过,也有学者具体阐明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顺应新发展阶段的科学理念,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因为五大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引和标识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方向和着力点[9];王小广[16]、詹成付[17]也认同五大新发展理念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指导地位,认为五大新发展理念直接决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目的,还强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价值选择应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法宝,在宏观上指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原则、方法,为顺利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基本遵循。
学界认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要有宏观性思想引领,还需要系统的政策设计与优化路径,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1. 纵向上从基本原则到实施路径施策。学界主张,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着手,以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态协同为主要抓手,兼顾中长期目标,打通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堵点,补齐民生短板,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实施产业布局调整,继续扩大开放,重组产业链国际布局,推动国际循环。此外,还有学者从制度构建角度主张对内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促进国内消费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此促进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对外实行高水平开放,扩展国际空间[18,19]。
2. 横向上从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两个方面分别施策。在推动国内大循环方面,学界普遍针对社会再生产的多个环节或某具体环节提出建设方案,认为要着力保持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畅通运行。其中:生产环节要通过调整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建立多元化供给体系;分配环节要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格局,以公平为导向,完善三次分配机制;流通环节要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尤其是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流通体系,健全协调生产—流通利益平衡新机制,实现要素商品的自由流通;消费环节要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为以内需为主要动能的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性保障。在推动国际循环方面,学者认为要立足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特别是要深耕东亚生产网络和“一带一路”,推动要素流动型、制度型、知识型三开放,推进战略升级和贸易高质量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主动参与国际经贸治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循环[20]。
关于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系统性政策设计与优化路径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实现路径均从宏观角度提出,但理论化明显,尚未提出详实细致的对策方案,针对某个具体方面的详细思路更少,实现路径缺乏实操依据。比如,提出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解决分配不合理问题,而对于如何解决分配不合理问题尚未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一定程度上造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再者,各种实现策略块状化明显,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尚未形成严密完整的体系。
要真正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考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行过程中的现实瓶颈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对策建议。基于此,通过实证检验或国际经验借鉴探索相关课题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就目前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路径而言,大部分学者基于实证分析一致认为:政府既要优化全要素资源配置,又要在产业调整升级、区域融合、推动创新方面施策;企业则要精准发展定位与方向,适时转型并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如赵蓉等[21]基于实证得出,通过全球价值链以及国内区域间融合发展的交互合作,可实现制造业升级以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就域外经验而言,多数学者侧重于对国别或区域内外循环模式的比较,然后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提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国方案,强调需要完善政府干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创新创造。钱学锋和裴婷[22]、陆江源和杨荣[23]等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欧盟、亚洲经济体等多个国家或区域的内外经济循环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经济内循环较强的国家均展现出内需结构合理、居民消费居于高位、内外需求比重稳定的特点;而经济外循环较强的国家或区域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因为该国家或区域对外贸易、金融、投资密集,产业结构朝向高级化,高新技术开发研究自主化。我国要打造国内循环需求、创新、激励三大主体,提高居民消费比重与优化投资结构,进而撬动市场动力,同时发挥政府作用,培育企业主体地位,打造更高的价值链位势,提升国际循环竞争力,以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佟家栋等[24]建议完善政府干预制度体系,并且要警惕西方战略竞争联盟。
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土实践总体上还是处于初始与零散状态,域外经验借鉴主要集中于“个案性”和“类别性”研究,停留在对某个国家经济双循环做法的介绍或某种双循环国际经验的分享上,研究视野较窄,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虽然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他国双循环在地域、社会制度、主导经济等客观条件上相异,但面临统一的时代课题,即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科技进一步创新等现实问题。为此,不能将关注点停留在某些国家层面上,而应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功推进的参考样本。
通过“2W1H”知识框架的梳理不难看出,当前学界已对“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何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三个基本方面展开了探究,初步显现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图景,主要涉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实现路径等内容,学理性特征趋于明显,议题走向多元化,实证方法取向趋于鲜明。但是,目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 拓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广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丰富研究方法与范式的种类。既有成果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逻辑演绎和辩证阐释为主,同质化明显,需要强化问题导向,拓宽方法路径,倡导多样性研究范式。比如,采用历史学科方法收集史料,考证经济发展格局历史模式,增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支撑。其次,在研究视域上,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明确的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涉及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问题等诸多领域,需要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内容资源,巧妙提取其阐释话术,集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奥义的“百家之言”,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在研究内容上,积极探析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外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努力构建完整的诠释框架。就横向而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的理论特色和内在动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价值贡献、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性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等议题值得探讨和拓展。
2. 挖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深度。一是核心概念的基础性与阐释论证的辩证性。前文虽已指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交融、彼此作用,但对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认识仅停留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最一般关系的层面上。因此,还需从微观上阐明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两个概念及其边界范围或最优适度区间。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具体影响作用机制、转换关系,以及国内国际循环协同效应等机理。二是生成逻辑的系统性。要获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内容,必然要知晓培育其的历史土壤与不同时期经济循环的表现及特点,进而全面认识我国与域外地区经济循环模式的异同。因此,采用历史与比较的方法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新的学术发展点。同时,还需从历史材料中总结与整理经济双循环在不同历史时期转换的内在机理,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生成逻辑的系统性。
3. 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效度。总体而言,当前文献聚焦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阐释,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今后需要从基础理论与实证考究融通入手,突出实效性。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实践进度及效果方面的研究,对各级政府推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的制度创新及效果进行实证调查。二是健全地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定位及评审与监测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资源共享管理制度与利益协调机制。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跨区域资源共享管理制度与利益协调机制,还是各地区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方案或质化评价指标体系,均处于探索状态,尚未形成成熟的样本模式。因此,对于各地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方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利益机制等相关基础性课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经验借鉴研究应从“个案性”和“类别性”研究扩展至“整体性”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参考样本,也可以着重分析国外经济双循环的支撑力量等重点问题,尤其是与我国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基本理论问题,还可以依托两种社会制度,甚至可以打破两者的禁锢,研究其中共有的困境及化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