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探析

2022-02-07 05:15郭小平连育青
财务与金融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农户

郭小平 连育青

扎实推进乡村经济振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化解普惠金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普惠金融的触达能力,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一、数字普惠金融是振兴乡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振兴乡村经济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扩大金融服务乡村实体经济的范围。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化方式为客户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使农户不再需要通过固定的营业网点办理金融业务,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个人种植户、个体养殖户等)无论在大城镇还是小乡村,只要有互联网,就能通过手机、电脑等方便快捷地享受同质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途径和方式,让过去遥不可及的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及[1],满足了广大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提高乡村农户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由于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等措施,存在着一定信用风险,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非常低,因此不得不依赖于民间融资。数字普惠金融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手段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循环不畅等问题,使广大农户既能进行日常支付、转账,也能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和资产状况选择购买理财产品、贷款、投资等金融服务。举例来说,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裕农通”系列金融产品通俗易懂,操作便利,大大提升了农户的参与度和兴趣感[2];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直接连接买卖双方,将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下沉至广大乡村,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降低乡村金融服务成本

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具有额度小、期限短、使用频繁等特点,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数字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以及移动互联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普惠金融各类线下实体金融网点营运成本和管理费用过高的问题。对于乡村用户而言,使用移动支付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与成本,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的使用效率,并将原本不在商业银行服务领域内的广大农户接纳进来,进一步发挥普惠金融长尾效应。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根据用户的生产、生活、消费等记录进行精准画像并实施分类营销,为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信贷资金支持,既不需要任何实物资产抵押,也不需要与担保圈互保[3],从而疏通融资堵点,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四)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使得借贷双方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信息搜寻、定价和交易等流程,金融机构能够充分了解农户,实施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银行以数字信息技术为载体,把普惠金融产品下沉至广阔乡村的各个角落,并通过数据信息分析实现市场细分和精准营销,使广大农户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获得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振兴乡村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乡村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的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能够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触达能力。但在当前环境下,数字普惠金融的拓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征信系统有待完善

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一大难题。由于数字普惠金融需要的相关信息分散在税务、电力等多个相关单位,尚未有效整合,而银行开展信贷业务需要准确掌握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用电、用工、社会保障等数据,因此借贷双方之间在数字化交易平台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4],尤其是偏远乡村和征信体系建设欠缺地区,常常因财务报表不规范而导致出现基础性金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同时,金融信用资料匮乏又加剧了金融服务的不确定性风险,使融资瓶颈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金融安全问题频发

由于数字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客户交易群体庞大,涉及面广,而乡村农户的金融素养普遍不高,防范意识不强,安全隐患和信息泄露风险问题突出,农户数据被非法共享、随意滥用等现象严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现象频繁发生[5],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加深了农户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抵触心理。

(三)银行缺乏内生动力

数字普惠金融虽能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但服务主体多数是广大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存在着贷款额度小、数据获取难等问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既要简化业务流程又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由于金融创新投入高、风险大,且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经办行及客户经理拓展乡村普惠金融业务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难以真正获得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四)贷款风险防控不足

目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大部分采用手工填报的方式,存在标准口径不统一的问题[6],对农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评价主要依赖人工判断,容易错过信用优质的农户。同时,金融机构内部跨业务数据共享不足,不能及时使用相关信息进行贷后监测预警,容易错失化解贷款风险的良机。

三、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

发展乡村数字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助力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配置改革的重要领域。尽管当前各地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相关服务模式正在逐渐成熟,但当前尚未完全发挥“普惠”功能,因此需认真审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为广大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更为有效、便捷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使其合理需求得到真正地满足。

(一)强化金融宣传教育,提升农户金融素养

提升农户金融素养是发展乡村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抵制乡村金融乱象的重要保障。①要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媒体等要围绕存贷款业务、保险、反诈拒赌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金融知识宣教活动,让广大农户了解并掌握金融产品在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中的使用方法,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针对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群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定向金融培训,指导他们掌握数字普惠金融工具,逐渐提升其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意识与能力。②金融机构要通过服务“首贷户”以点带面,并逐渐展开;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要依托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工业园区管理中心及社区等乡村平台,发现、推荐并指导小微企业和农户提出首次融资申请,并督促银行及时回应用户的合理需求,帮助借贷双方进行融资对接;银行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以低利率、低门槛、快审批、纯信用为主要内容,丰富“首贷户”金融产品体系,支持“首贷户”融资,让小微企业和农户真正做到“愿贷”、“能贷”、“会贷”,扫清振兴乡村经济道路上的融资障碍。③要加强金融安全教育,帮助广大乡村用户掌握在遭遇不平等交易时的举报途径和维权渠道,提升他们对非正规金融机构及其产品的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④应加强诚信教育,促进乡村用户树立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理念,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建立乡村信用体系与信贷业务约束机制,对“诚信户”和“赖帐户”分别采取相应的奖罚办法,引导用户自觉形成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

(二)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共享征信数字平台

1.加快数字建设。通过加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实现信息互动和营运协同,持续推进城乡数字平台一体化,不断完善乡村信用科技体系。银行可以利用多元信用信息搜集渠道,对乡村用户及时精准画像,帮助不同客户群体获得更平等、更透明、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乡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2.完善征信平台。通过乡村数字化建设,促进广大乡村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深度融合,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享数据交换平台,从而实现城乡征信数据平台专项管理;要鼓励农户主动参与乡村数字建设,不断积累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数据,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费用,持续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

3.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分散在税务、工商、公用事业等部门和单位的乡村信用资料,建立全国集中统一、合法、有效的城乡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网络对接和数据共享。银行要整合内部数据平台,实现对内信息共享,并通过外部链接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如互联网数据、政府数据、同业数据等,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4.改进服务方式。银行要优化金融服务方案,把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往线上迁移,逐渐形成“全线上化、全交易时段、全业务品种”的“非接触式”多功能服务优势,让农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可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风控手段,突破广大农户征信数据积累不足等瓶颈,为有障碍人群、老年人群等重点服务人群提供可使用、高效率的金融产品,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数字普惠金融所带来的便捷。

(三)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促进乡村经济振兴

1.发展供应链金融。应围绕农业产业链开展联动营销、批量获客,创新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满足乡村普惠金融户多、量大、单笔金额小的融资需求。可依据乡村产业发展实际,围绕龙头企业创新供应链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促进乡村农业产业链的稳固升级。

2.发展绿色金融。银行要加大绿色信贷产品的开发和担保模式创新,大力扶持绿色循环农业、乡村生活垃圾处理、乡村大气污染治理等与乡村经济快速振兴密切相关的农村绿色工程;要积极探索农村碳排放使用权、污水权、用水节能权等绿色贷款项目抵质押,破解阻碍乡村振兴的短期绿色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乡村绿色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对接,在降低乡村绿色项目融资成本的同时提高融资效率。

3.发展特色产业金融。金融扶持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致富的“催化剂”,银行应当积极支持“互联网+”特色产业,对乡村特色农产品种植和食品深加工等实施“一乡村一产品”融资策略,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如提供“橄榄贷”、“烟叶贷”等丰富多彩的特色乡村信贷产品,并通过改善创业、就业等关键性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提升乡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造血”功能。

4.深化助业金融。要构建与小微企业、农户金融需求精准对接机制,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促进金融与乡村文化、教育、旅游、健身、餐饮等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满足乡村市场主体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重点培育更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吸纳更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推进民生金融。应积极探索“民生+金融”乡村服务创新模式,如发展“信用医疗”等差异化金融产品。要因地制宜,大力普及巨灾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综合保险等普惠型保险业务,尽可能降低农民在养殖与种植方面的经营风险,有效降低农户因灾返贫、因病返贫概率,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保障水平。

(四)惠农服务便捷便利,数字普惠落地生根

1.金融服务下沉。可通过设立咨询中心、流动服务站等多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团队,将普惠金融下沉至广大乡村,采用通俗易懂的宣讲方式,面对面传授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帮助农户利用手机银行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金融服务,及时解答农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农户对金融服务的使用率和信任度。

2.创新金融产品。银行要加快“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增强线上金融服务能力,构建“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的全方位金融线上服务平台,对广大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实行分类管理、精准营销,为每个农户量身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让农户真正感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好处。

3.提升服务效率。银行应构建高效小额信贷审查审批机制,针对乡村用户数量多、规模大、单笔贷款金额小等特点,建立和完善差异化、零售型、系统性的小额信贷制度和管理体系,突破银行原有客户准入、限额管理、线上评级、呆账核销等相关制度的约束,优化业务流程。例如,创新农户小额贷款“一次授信、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信贷业态,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广大乡村“落地生根”。

4.简化服务流程。由于农户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银行应该尽量简化操作界面和环节,通过实时在线、通俗有趣的客户服务,提高广大农户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农户因操作困难或受阻而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产生新的排斥。

5.多维度提高服务水平。银行应利用数字货币试点经验,进一步拓展数字货币、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强化储蓄、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鼓励农户形成正确的投资理财习惯,端正投资理财意识,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实现金融资产的增值保值,从而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五)完善内控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数字普惠金融在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效率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的覆盖面。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完善内控体系,防范金融风险:①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户在金融意识、风险识别、业务办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使创新驱动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适度均衡,使自主创新业务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始终处于可管、安全、可控的范围内,确保金融产品依法合规和安全有效。②要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客户信息、行业信息与金融市场信息有机融合,提高金融资源供求双方信息透明度,在保证风险收益对称的基础上尽力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提升数字普惠金融风险评估、识别与控制能力,既管控好风险、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又促进普惠金融业务快速发展。③要保证数据质量,对不同来源、性质和内容的数据信息要实行分类管理,确保各类信息真实、完整、及时、连续,为农户融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④要建立适合“三农”和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并适时在当地公布,培养农户对数据的敬畏之心,提高诚信度和风险防控能力。⑤要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信贷风险检测识别能力,实时监控借款人账户及数字普惠金融的资金动向,密切关注异常资金流动信息,防范金融诈骗,确保资金安全。

(六)优化金融生态,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国家对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金融服务的角度,还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①加大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降低农户互联网使用成本,为促进乡村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②建立和完善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为广大乡村创造良好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环境。地方政府可成立乡村金融服务申诉中心,以便及时处理和化解普惠金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鼓励和督促金融机构将服务下沉至广大乡村,增加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供给,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银行要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乡村覆盖度和信任度。③修订和完善与金融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互联网规范经营,引导互联网金融业步入正确的创新轨道,实现正本清源。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长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农户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