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泸州雨坛彩龙》荣获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
主创简介
杨 晴
1950年11月生,祖籍天津,泸州市城区人,泸州市文化馆副研究员、艺术指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舞蹈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标准舞蹈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社会舞蹈研究会常务理事,泸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泸州市政协常委,并多次荣获“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牵头参与“中国泸州雨坛彩龙”民间舞蹈集成收集整理,为雨坛彩龙表演提升做出重要贡献。1999年,雨坛彩龙晋京参加北京国际旅游节盛装游行表演,此后,泸州雨坛彩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泸州雨坛彩龙盛行于明末清初。是以设坛耍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是民间吉利祥和的象征。上世纪50年代初,雨坛彩龙参加了四川省民间舞蹈汇演,荣获二等奖,并参加国际“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节目。1985年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6年荣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表演时,舞龙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观赏者不仅从中領略到巨龙夺宝的恢宏气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国龙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态及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雨坛彩龙表演中造型精彩,套路丰富,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龙叹气”“龙脱宝”“龙脱衣”“龙翻滚”“龙砌塔”“龙背剑”“太子骑龙”“黄龙滚”等数十个动作。整个表演以热烈且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伴奏,音乐紧密配合龙的表现情绪和动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听性,又增强了龙舞场面的恢弘气势。场景中,绣有“中国泸州雨坛彩龙”八个大字的旗幡或开门列阵,或穿梭回环,使龙舞场面更显宏大与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