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简宏妮 于靖园 苏枫 李慧君
团团圆圆 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真切的归家信号,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的思念变得热烈,变得迫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一首人人耳熟能详的童谣,真切地代表了大家对“年”的期盼。古老而盛大的节日,团圆又红火的时刻,是无数国人心中最神圣的存在。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小城风貌各异,年味各有千秋。但不变的是,“年”始终承载着人们满满的期冀与深远的乡愁。
让我们听听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工作岗位的ta们,娓娓道来心中的“年”。
陈代章:
大理人,白族,大理洱源凤羽慢城农庄总经理
苍山之首,洱海之源,说的就是我的家乡——云南大理洱源县凤羽镇。
凤羽是典型的白族传统古镇,古时曾被徐霞客赞美,后来又有“文墨之乡”的美誉。而作为滇藏线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它在历史上也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凤羽是很美的一个小坝子,然而由于缺乏宣传,这种美一直以来很难被外界知晓。直到慢城农庄的出现,直到以乡创为内核的乡村振兴的启动,人们才从封新城的书里、李健的旅程分享中认识到这一方净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远千里来到这个世外桃源一探究竟,让传统古镇重放光彩。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凤羽人,我为我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到自豪。
而作为一名家乡文旅产业的推动者,我想告诉那些对凤羽充满向往的人们:这里除了有山有水,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倾心打造的乡创项目外,还有多姿多彩的白族民间风俗。马上又要过年了,那种浓浓的年味儿已经开始弥漫整个坝子。
在凤羽,不是到了春节才开始有年味儿的。而是从临近春节的一二十天起,人们就开始杀猪宰羊,互相邀请吃杀猪饭。今天陈家,明天杨家,一直“排队”吃到除夕,才各家忙各家的,欢欢喜喜辞旧迎新。
新年到,白族人民是有讲究的。比如大年初一做什么,初二、初三做什么,有规有矩,分得很细。而且在凤羽,除了贴春联、撒松毛、拜老人、接本主这些基本的白族风俗外,还会安排一系列本土曲艺节目用以丰富节日气氛,比如打霸王鞭、演奏专场白族洞经音乐、举办赛歌会、舞龙舞狮等,都是过年期间经典的必备节目。
说文化有文化,说地气有地气。所有这些,将热热闹闹地撑满整个春节。
当然了,除传统习俗外,这些年慢城农庄乡创项目和全新乡建理念的介入,让凤羽人的审美日渐发生了改变。过年时到“空中稻田剧场”喝杯咖啡,到“白驹过隙”打个卡,或者到“星空谷”感受一下新与旧的文化碰撞,逐渐成为年轻人最为时尚的节日选择。
而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近年来也纷纷进入凤羽过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朋友体验过后都感慨万千,表示这样的经历将令他们终身难忘,还会再来。
田园,地球的头等舱。虎年春节将至,在这里我将诚挚对您发出邀请:欢迎到凤羽来“升舱”!欢迎来深入体验凤羽的年味儿。
陈舒逸:
龙岩人,媒体工作者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龙岩市,一座位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地级市,通常被称为闽西地区。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客家祖地,永定的客家土楼更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从求学到上班,虽然漂泊在外多年,但是回家过年却是我始终不变的习惯,我身边的很多同乡似乎都是如此。大概是因为福建人比较注重乡土情谊,而春节又是最能体现这种情感联结的节日吧。每当被朋友问起回不回家过年这个问题,我都会打趣道,这是一道“送命题”,“如果不回家过年就会被逐出家门!”其中自然有玩笑的成分,却真实地说明春节团圆的重要性。
龙岩过春节有哪些节目?除夕年夜饭必不可少,我们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席间小辈给长辈敬酒,大家聊聊自己的生活变化。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会有满满的行程安排。因为春节家中人齐,不少老人会把寿宴专门挪到春节期间举办,让每一个大家族中的亲人都能参与到这一热闹的庆祝中来。
要问龙岩哪里的年味儿最浓,那一定是永定土楼的客家春节。我也很喜欢去客家朋友家中做客,感受他们那里浓浓的年味儿。
客家人设计的土圆楼讲究的就是“圆圆满满”,客家春节年味儿十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仪式感十足。开门敬神、舞龙舞狮、赛大鼓、天后宫祈福、手打牛肉丸、土楼年夜饭等,都是独具客家特色的春节民俗。除夕这一天,这里家家都要早早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菜肴视各家经济情况而不同,一般都会有鱼肉鸡鸭等。吃年夜饭时,都有一道菜肴,称为“肉丸”,象征团圆,还有一道“年汤”,食材主要包括猪肉、蘿卜、肉丸和菇类。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然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时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年饭”,长了一岁。年夜饭后,长辈会为小辈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
春节花市也是龙岩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前,我都会和爸妈一起逛花市,买上一盆新年植物,装点一下家中的布置,蝴蝶兰、杜鹃、山茶……这些都是我们常买的品种。而我自己,还会买上几条锦鲤,祝自己新的一年交好运。
时间过得真快,又一年的春节就快到了,妈妈已经打过好几次电话催我回家了。这感觉,真好!
张岚:
临沂人,作家,著有《水做的城市》《岁月静好》等散文集
临沂寂寂的山村,一迈进腊月的门槛,年的味道便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
男人们已不再如从前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高大的身躯更多地晃动在自己的家中:每隔五天,他们便从集市上买回过年所需的物品,该洗的洗,该煮的煮,该晾的晾,然后再认真清点所缺物品,等下一个集市时一并买回。许多东西是要用力煮的,因此,他们会抽空为家里准备好一堆如山般的木柴。这时候,女人也是一年最忙的:老老少少从头到脚的新衣需提前定做,自家的男人、孩子不能输给人家;要备好全家直到正月十五之前的所有饭菜,角角落落要清扫;节前节后走动的礼品要备,招待客人用的酒菜要收拾……她们的日子便总感到不够用。于是,只好每天天不亮便忙在厨房里:蒸上一笼一笼的馒头,做下一箩一箩的糕点,炸出一篮一篮的肉,制上一包包的豆腐……
这个时候,孩子们是最轻松的了。早上不用再如从前般天不亮就起床,更不用辛辛苦苦听老师的教诲,也不用紧紧张张地面对没完没了的考试。反正一切都可以從明年开始。于是,他们便尽可以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约了三两个同学朋友,找个下雪的日子打打雪仗、堆堆雪人……
这样的日子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三,旧日的一年是再也不能忙下去了。于是,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把厨房打扫干净,称为“辞灶”,也叫“小年”。这样的日子除能吃炒豆、糖瓜外,还是需要庆祝的,因此,家家户户便“小范围”地张灯结彩,吃顿团圆饭。从第二天开始,便不再烧火蒸煮,厨房的忙碌暂告一段落,但全家人的衣物需要彻底清洗干净,家里家外更要干净清爽。于是,女人便整天把双手泡在洗衣盆里;抽了空,女人还要修修面,洗洗澡,做做头发。一家人的新衣还要取了来试,虽然很称心,但还是要等到春节后的第一天才穿,便只好放在枕下。最等不及的,怕是孩子了,他们一天问上几次,让感到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的家长心里更感到时间紧迫。对联是不能不写的,红红的纸上写的满是一年的祝福和对来年的祝愿:院门、屋楣、衣柜、粮缸、菜橱,透着喜气;自行车、摩托车或者是家里的农用三轮,不但有“好人平安”的祝福,更会系上一方如火的绸花;就连院子里的那棵大树也缀上了家人的祝福……
当家家户户张红贴绿的时候,年也便真的来了。吃过年夜饭,一家人便在电视跟前一边守岁一边包饺子。饺子大多是荤素两色的。来年的第一天,是要吃素的,预示着一年清清爽爽,不会有什么烦心的事情找到自己的头上。
封平:
白山人,汽车销售
我是东北人,家乡在白山。白山市是吉林省地级市,地处吉林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接壤,北与吉林毗连,南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我爱我的家乡。
我离开家乡白山到广州工作已经有十年了。作为一名汽车销售,我平时压力很大,早出晚归,为了挣钱很不容易。压力很大的时候,我就会非常想念白山,在那里,生活节奏要比一线城市慢很多,逢年过节的感受也非常不一样。近两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过年的时候我都没有回白山,不得不说,自己心里总是感觉差了点什么。
在白山过年,有趣味,有年味。杀猪,杀家禽,晚上吃饺子……东北菜的菜量确实大得惊人,基本大年三十晚上的一桌菜,足够吃上五天了!平时吃不到的东西,除夕都能吃到。贴对联、放鞭炮、看春晚,给家里长辈拜年,收红包……这些都是春节的“保留项目”。
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吃饺子的时候了。家人包的韭菜、白菜馅的饺子,寓意是“生财”。我特别爱吃饺子,基本上一顿能吃三十多个。
吃完饺子,我们会给家里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发红包。还记得小的时候,每次拿到红包别提多开心了,这意味着在新的一年,已经拥有了一笔小小的积蓄。
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时间快到正月初一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跑出门,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放鞭炮。东北的冬天特别冷,一般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几度。但是鞭炮一定要放,对我来说,没有鞭炮,感觉就不像过年。听到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就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油然而生!好像过去一年的伤心、难过,以及不快乐的事情都被鞭炮“轰”走了,而崭新的、带着祝福的、喜气洋洋的一切都在鞭炮声中向我们走来。
等到正月初二,我们就开始给亲戚们拜年了,四处串门。初五,要开始洗衣服。初六要“送年”,就是给逝去的老人送年。初六过后,基本上年也快过去了,崭新的一年便开启了。
由于疫情,今年我还是没办法回白山过年。我非常想念自己在白山的亲人们,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明年能回到家乡团圆。
崔凌云:
大同人,电影公司项目经理
漂泊在外的人们每逢过年,总会思念故乡。俗话说:“故乡难离,乡情不改。”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我在北京工作,平日生活充实,很少关注家乡的变化,只有过年这段时间才会回到老家,看看家乡的变化,听着乡音,感受家乡热闹的年味与浓郁的乡情。
每到过年回家,我最想吃的还是家乡特色的美食,比如山西大同的刀削面、炸油糕、莜面饺子、羊杂汤、什锦铜火锅等等。几份主食端上桌,虽然卖相一般,碳水含量惊人,但就是家乡的味道。
如果让我推荐最有代表性的大同年味美食,那应该就是炸油糕了。炸油糕并不是大同人天天都会吃的一种美食,一般只有在孩子过生日和逢年过节时,才会炸些油糕来庆祝。有句话讲:“大同有两宝,乌金和黄糕。”大同的“糕”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糕”,是由黄米面蒸制而成,黄、软、筋、香,再以黄糕为皮,豆沙为馅,包成圆饼形状,下油锅炸,就是炸油糕了。大年初一吃它,寓意步步高升。
除了炸油糕,还有一道美食是我离开家乡后依旧想念的美食——大同凉粉。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成都凉粉的名气更盛,但是大同凉粉依旧是不少人的心头爱。大同凉粉与成都凉粉完全不同,成都的凉粉更糯,大同的凉粉更筋道弹滑,不宜细嚼慢咽,更适合连汤带水吸溜而下。夏天炎热到吃不下饭,一碗凉粉足以解馋解暑。
家乡的年味除了美食,还有乡情。每年过年,我都会和家里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每年的春晚都会诞生一些有意思的梗,我们也会看看网友如何花样吐槽春晚。虽然夸奖与吐槽齐飞,但这并不影响春晚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它一直都是国人年夜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硬菜”。
大同人过年,还有一个庆祝方式深受欢迎,就是垒旺火。作為煤都,大同“乌金”丰富,老一辈用煤堆起来一座座塔,高低大小不一,除夕夜点起来,预示新一年红红火火旺气冲天。近年来,旺火都改良为环保旺火,但吉祥的寓意不曾改变。
过年是传统,也是休憩。整理一年的疲惫心情,为新的一年积攒元气。对我来说,过年最重要的是团圆,忙了一年的家人从工作的城市回到家乡、聚在一起,对于拼搏的年轻人和各行各业辛勤的奋斗者来说,这才是年的意义。
鲍贵云:
青海人,时代记忆·良户书院主任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真切的归家信号,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的思念变得热烈,变得迫切。
我的家乡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联合村,村子四面环山,家家户户按照阶梯状不规则地分布在山腰和山脚,过着自由无拘的农耕生活。得益于山岭的庇护,村里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远离喧闹,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通往村外,牛羊和汽车都由这条道路走向外面的繁华世界。
虽然村子贫瘠,房屋简陋土气,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这里却让无数远游的孩子频频回首。村子里有40多户并不奢华的农家小院,人人熟识,家家和睦。陡峭蜿蜒的道路上,常年有老人和孩子来回穿梭,一身黄土,满脸高原红,一代又一代,演绎着大山深处宁静祥和的美好生活。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人已经走出村子到城镇生活,我也是外漂大军中的一员。村里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热闹欢乐的过年氛围,然而每逢年关,故乡的景色与人们总是会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想,我依恋的不只是留存于记忆里少年时的年味儿,更是一种温暖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源自家人,源自故土,源自长埋于这里的祖祖辈辈。
记忆中故乡的年味儿,是吃年夜饭时围坐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痛快,是除夕夜挨家挨户拜年的仪式感,是和小伙伴买鞭炮放鞭炮的小确幸。我们那里无酒不成宴,一个春节下来,一家人要喝掉五六十斤酒。
社火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年少时的我也是如此。社火一般每年大年初三前后开始,持续十天左右,会在附近几个村子轮流演出。除了用来祈神,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火更是一年繁忙农事结束后的全民狂欢,借着看社火的机会和亲朋好友见个面、聚个会,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大人们会根据亲戚家的位置选择性地去看,比如哪个村有需要去拜年的亲戚,就等着社火去的那天去拜年,顺便看看社火。而对于小孩子来说,自然不愿意放过每一次机会,每天快乐地跟着社火队在附近村子里来回跑,还可以碰到卖各种商品的小贩,在酿皮、瓜子、糖果、玩具的世界找快乐,那样的快乐是每一年春节最大的期待。
又快到春节了,往日的记忆涌上心头,希望今年可以顺利回到家乡,在熟悉的土地上和家人团聚。
谢鹏:
洛阳人,作家、美食博主、咖啡店主
说实话,在我脑子里的年味儿,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快过年了,大家开始忙活备年货,蒸馒头。大年三十,一起在家熬夜跨年、吃饺子、看春晚。凌晨开始放鞭炮,初一,街上开始有集市,去和长辈们拜年,拿红包。
洛阳过年没有特别的习俗,大年三十一般都是在家,然后初一去爷爷奶奶家,初二去姥姥姥爷家。包饺子的时候,我记得小时候会包一个硬币在饺子里,谁吃到了,来年就有好运气。地处中原的洛阳,本就对面食有着特别的钟爱。
比较知名的洛阳水席,是一道又一道地上,且大部分菜都是汤汤水水。我觉得一般家里会有一两种水席的菜,比如说我们家,就会有连汤肉片和小酥肉。
我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都开过饭馆,在我记忆里,我是在饭馆里长大的。小时候,姥姥会在酒楼给我做炒面,就是面和芝麻炒香以后做成的糊糊,说起来,我真的好久没有吃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吃到,也很想念姥姥。饭馆里的年味儿,总是热闹到不行,听着每家在餐桌上有说有笑,那时候,感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大年初二去姥爷姥姥家。他们在过年前会准备好多年货,比如烧排骨、黄焖鸡、米蒸肉,姥爷还会把鱼肉打成泥,做成琵琶的形状。自从17岁去了新西兰,我大概14年没有在家过年了。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也就不會提前做很多吃的,但永远不变的肯定是饺子。
从小在饭馆长大,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东西是难吃的。直到我初到新西兰,第一次吃到猪扒和水煮的西蓝花,那个味道真是记忆犹新。不管是在新西兰,还是现在在北京,一回洛阳,我早上都要去喝一碗牛肉汤加饼丝,洛阳的汤真的是走到哪儿都忘不了。因为在国外想念家乡美食,除了时不时去当地的华人餐厅解解馋,更多的时候就是自己做饭。第一次做番茄炒蛋的时候,我还加了生抽,不过,吃货的本质让我对做饭充满了好奇心和成就感。其实在国外,最好的朋友也就五六个,春节时我们会聚在一起做饭、包饺子,因为有时差,新西兰一般都会比较早进入新年,但是也挡不住我们在电脑上看春晚,给家里人打电话拜年。也是那段漂泊异国的经历,让我成为一个热爱美食且能做好美食的人。
最难忘和最难的春节,应该就是去年了。因为我的父亲2020年9月去世,2021年我又在北京就地过年,很担心妈妈自己在家孤单。时间飞逝,以后不仅仅是春节,平日里我也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老妈,日子都要往前看。等疫情稳定后,我打算带着老妈多出去逛逛,多看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活在当下,平安喜乐。
今年过年,我应该会回洛阳。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就是很想回去,想和老妈一起包饺子。
文曼菁:
遵义人,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
想到遵义的年味儿,我记忆里的画面充满了烟火气:热腾腾的饭菜,窗外的鞭炮声,追逐的小伙伴。因为北京的“禁放”,所以会更怀念那时的鞭炮和烟花,各种花样,边走边玩。
童年里,过年时我都是一年去外公外婆家,一年去爷爷奶奶家。
我的外公外婆是从汕头支援三线建设去的贵州遵义,住在厂里。那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并不是很纯正的遵义人。我记得每年腊月二十九的早上我都会穿着新衣服、坐着大巴车晃悠晃悠去厂里。小伙伴会在晚饭前上下串门,东吃西吃,每家都是不同地域的菜色,等到饭点就回家吃饭。餐桌上有广州的白斩鸡、卤猪蹄,也有贵州的辣子鸡、炝锅鱼、麻辣香肠。吃完饭就和小伙伴出去放烟花,然后一大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熬夜玩扑克牌。
而爷爷奶奶家的风格就是纯正的贵州风格:永远不会缺席的麻将桌,来来去去唠嗑的亲戚邻居,外面疯跑着放炮的孩子。一大家子人从下午就开始忙碌,以前还用生蜂窝煤的炉子,大家围在炉子边忙碌,炭火里藏着土豆,炉上煎着黄糕粑,有人摘折耳根,奶奶在做辣子鸡、爆炒鸡杂和最简单的素瓜汤——别看简单,却只做给家里人吃。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酒,茅台、习酒、鸭溪酒,都是贵州本地的酒,小孩子就会用筷子蘸一下尝尝。每年除夕开饭前,一定要放一盘鞭炮,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我高中一年级离开遵义,那时不知道离开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新鲜,所以很快便毫无眷念地去了北京。到了北京的第一周,我就开始怀念遵义的早餐了。家门口热腾腾的馄饨、学校门口排队的糯米饭、操场围墙后面的炒土豆,以及最最最想念的路口的羊肉粉。冬天我们都要吃一碗羊肉粉,浓郁鲜辣的羊肉汤配上贵州酸粉,撒上青花椒和胡辣椒,绝了!
到北京后,我们家春节的餐桌上,必备菜仍然遵义和广州的混合风,现在又因为我爸热衷海钓,增加了各种鱼生和海鲜。
我们家的主厨从我外婆传到了我妈妈,轮到我应该还早,我厨艺不精湛,是负责洗碗的。
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加拿大读大学,刚去的时候住在寄宿家庭,没有中餐,也没有外卖。贵州菜在加拿大也比较少见,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一直吃到它倒闭。好在我在超市发现了“老干妈”(那时候不是很普遍),自己就搬了一箱“老干妈”坐地铁再换大巴回家,想想真的太拼了。
要说起最难忘的春节,是2018年和2019年在公司和同事一起春晚值班,一直到凌晨2点,再各自回家。独自走在路上,脚边吹过冷风,感觉以前最开心的除夕夜有了另一种价值。
2020年春节,是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以来第一次不用在公司值班,当时对疫情还是未知的。除夕夜正开心举杯庆祝过年,就被通知假期取消,远程上班支持抗疫专项。几乎是一瞬间,所有的团队全部上线开始工作,整个春节假期的早9点到晚12点都在忙碌,比普通上班的时间还长,但却很有价值和意义。让更多的疫情信息、正能量传递出去,也是我们做出的微薄贡献。
今年春节,我会响应号召“非必要不出京”,在北京好好陪伴家人,好好享受广州混合遵义口味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