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伟
2021年11月4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国际会议ICCAD 2021(计算机辅助设计国际会议)传来喜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吕志鹏教授团队,获得了CAD Contest布局布线算法竞赛的第一名。
EDA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被誉为“芯片之母”。从市场规模看,百亿美金的EDA市场构筑了整个电子产业的根基,可以说,谁掌握了EDA,谁就有了芯片领域的主导权。这项“强芯战略”的捷报,无疑给中国注入了“强芯”能量。
夺下这项了不起竞赛的全球冠军,是一些何等厉害的科学家?且看:研究生罗灿辉,生于1998年,面带腼腆微笑;研究生梁镜湖和谢振轩,一脸稚气,完全是两个孩子;戴着黑框眼镜的苏宙行博士略顯老成,其实他才刚刚满22岁……这支实力雄厚的参赛团队,平均年龄竟然只有24岁。
虽然是支“娃娃军”,但他们的头儿是响当当的。博士生导师吕志鹏是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优化研究所所长、智能决策与系统优化实验室主任。早在2007年,他就获得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在法国昂热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从事了四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法国大学研究院院士、法国国家特级教授郝进考博士,冯诺依曼理论奖获得者、美国工程院院士、禁忌算法和元启发式算法提出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级教授弗雷德·格洛弗博士,这些世界一流的前沿专家都是他的合作伙伴。
中国要强大,必须有“中国芯”;中国的未来,需要有一批“强芯”年轻人。这是吕志鹏的信念。
吕志鹏主攻算法研究,但他注意到需要芯片的企业越来越多。2018年,他把研究重心投向芯片领域,带领实验室里一群计算机专业出身却毫无芯片背景的“热心群众”,跳进了芯片主战场。
经过几年的磨砺,吕志鹏训练出了一支青春勃发的团队。2020年,世界“芯片之战”越演越烈。吕志鹏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是出手为国争光的时候了!当他把参加CAD Contest布局布线算法竞赛的决定告诉团队时,一帮娃娃都憋足了劲:一定要拿下!
这次竞赛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支队伍参加,包括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他们,早就在世界上赫赫有名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们行动起来了!
CAD Contest布局布线算法竞赛持续近一年,各个团队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算法,由举办方测试算法。题目则来自全球著名EDA半导体公司的真实业务场景。
布局过程需将一系列电路单元放置于给定的长方体空间中,而布线过程则需将属于同一个网的单元引脚用导线连接起来。参赛算法要在考虑空间容量、电压区、最小布线层、金属层布线方向等众多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确定每个单元在芯片内的位置,同时为每个网规划无短路、无断路的信号传输路径,使导线的加权总长度最短。而最难的,是要用导线连接各个电路单元,用算法规划出更简洁的布局,使用更少的导线。这是一个全新且复杂的问题,方案、算法,以及细节的数据结构都要做定制化的设计。
筹备比赛算法的时间只有几个月。这些年轻人铆足了劲,一扎进实验室就不出门,通宵达旦是常事。这次的题目,涉及的电路单元有上百万甚至千万件,最小布线层是几十层,最终导线加权总长度大概有几百万个单位。为了测试出最佳方案,团队成员测试了上百次。
一场战斗下来,几个小伙子都瘦了一大圈,头发长得也盖住了瘦削的小脸。最终提交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在冗余导线检测、布线环路消除、并行化邻域评估加速、布局调整最优移动区域识别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他们最终获得EDA冠军,吕志鹏团队一战成名!
吕志鹏既心疼这帮孩子,又为他们点赞和自豪:“其实年轻与否并不关键。他们在计算机本科的基础过硬,再加上我们进行的学术引导培训,年轻人也可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
获奖之后,团队成员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吕志鹏对小伙伴们说:“我们要想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绝不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表面。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应用并落地,借助研究所数十年的积累与传承,一方面赋能中国企业解决EDA‘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为国家培养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孩子们,加油!”
芯片设计链条很长,形成一整个生态需要和其他环节深度配合。“强芯战略”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EDA冠军,青春的实力,给我们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动力。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带着梦想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