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专注力与生俱来无须培养?对!那专注力也无须发展了?错!

2022-02-07 04:48汪洋
现代家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注意力爸妈玩具

汪洋

笑笑妈说,笑笑干什么都不专注。比如练字,他经常练上一小会儿就坐不住了,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上厕所,或者跑到客厅看会儿电视。为让孩子好好练字,笑笑妈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

笑笑妈非常苦恼:明年孩子就该上小学了,可没有专注力,哪来的好成绩?所以,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结束之后,她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专门找到我倾诉烦恼,并询问该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的源头,是内心住着一个稳定爱自己的人。这个人就像定海神针,有了,心就定了,干啥啥好;没有,心里就像长了草,干啥啥不好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要说清这个问题,要先从专注力的来源说起。

2个月以内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其大脑处于混沌状态,专注力只能维持几分钟,而这短暂的专注力往往发生在妈妈充满爱意地凝视、抚摸婴儿时。就是说,婴儿能够从妈妈的爱中体验到专注。

随着慢慢长大,婴儿会把跟妈妈亲密接触时体验到的专注力,延展到其他事物上。比如玩玩具、听音乐或者观察某个事物。

养育过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在玩玩具时,一扭头发现爸妈不见了,这时无论玩具多吸引人,孩子也不玩了,开始四处找爸妈。就是说,孩子必须确认爸妈是稳定存在的,才能专注于其他。这在心理学上,叫客体稳定性。

当孩子一次次地确认了父母的稳定存在,建立了安全感,才能在独处时怡然自得,并专注地做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存在,不仅指身体,还包括精神。如喂孩子吃奶,如果妈妈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看着孩子,孩子就会情绪安稳地吃奶,甚至对妈妈笑。如果妈妈想着别的事,或者边喂奶边刷手机,孩子吃奶时就会感到不安,用力咬妈妈的乳头,或者哭闹着不肯好好吃奶。

总之,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想让他把妈妈的爱内化于心,成为安全感的源泉,就需要妈妈身心合一的陪伴。

如果在婴儿期,母婴亲密互动充足,孩子建立了安全感,那么到幼儿和儿童期,孩子就不需要占用爸妈过多的时间:爸妈可以做他们的事,孩子也能做自己的事,爸妈和孩子只需要时不时地有个亲密互动即可。

可是很多人包括成年人,有时无法专心地干一件事,不是说不喜欢这件事,而是一旦安静下来,莫名的焦躁和不安就会袭上心头,总想把注意力放到外面,比如刷朋友圈。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住着一个稳定爱自己的人。这个人就像定海神针,有了,心就定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心里就像长了草,心神不宁,不知干点啥好,有时勉强干了,也干不好。所以说,专注力的源头是内心住着一个稳定爱自己的人。

笑笑练字状况频出,或许只是想要妈妈关注他。这时妈妈最好的做法,不是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而是抛下其他,投入跟孩子的亲密互动中——搂着孩子玩一会儿,哪怕只有5分钟。这5分钟里,妈妈要忘记给孩子布置的学习任务,充满爱意地亲亲他,抱抱他,及时回应他,高质量地陪伴他。

这样做,虽然会让孩子少练几分钟的字,但是能让孩子确认妈妈是爱他的。有了这个信心之后,孩子就能定下神來,安心地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并不断发展独处能力和专注力。

专注力与生俱来无须培养,但发展专注力是有条件的——有一个不被打扰的自由空间,过于琐碎的关爱会导致专注力衰退

专注力与生俱来,和一觉醒来就想起床一样,无须培养。但发展专注力,是有条件的——要有一个不被打扰的自由空间。

如果善于观察,你会发现:缺乏专注力的孩子多有话痨型的养育者,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管头管脚。

比如,孩子拿到一个新玩具,爸爸不停地说:来,把那个放在这个上面,拼起来……他时刻关注着孩子,看起来似乎很负责任,可结果是,孩子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无法安静下来,一旦对什么不满,不会心平气和地提出要求,而是用刺耳的尖叫和摔打来表达心中的愤怒。

为什么?因为孩子的内心很痛苦,他无法跟自己在一起,无法享受跟事物的连接,无论他做什么,耳边总有个声音在指挥他,教育他,打断他。他的尖叫就是内心的呐喊:闭嘴!这感觉就像你要写工作报告,你妈妈在你左耳朵边不停地挑错,你老公在你右耳朵边反复告诉你该怎么写,你从客厅躲到卧室,他们跟着你也从客厅到卧室,如影随形,你怎么都摆脱不掉他们。你说,你烦不烦?会不会疯?尖叫、摔东西都是正常反应。

当自由空间被不断打扰时,专注力必然遭到破坏。

除过于琐碎的关爱会导致孩子的专注力衰退外,还有一些行为也会破坏专注力。

1. 一次给孩子太多玩具

孩子想玩玩具时,很多家长一次给他多个,认为孩子想玩哪个玩哪个,多好啊!结果,孩子哪个都想玩,哪个都是玩几分钟就丢一边了。所以给孩子玩具,一次不要超过2个,这样能让他更专心。

2. 家长过度协助

孩子玩拼图,有些家长怕孩子拼不好受打击,就三下五除二地帮忙拼好了,可发现孩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专注力需要在独立的探索中得到强化,家长的过度协助只会扰乱孩子。

3. 家长边看孩子边玩手机

陪孩子不是一个轻松活儿,家长疲惫时偶然玩玩手机是可以的。但要注意频率,如果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孩子很容易被手机吸引,因为“妈妈(爸爸)总盯着手机,那个东西肯定很有意思”,结果无法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次家长一玩手机他就会凑过去。

4. 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有些家庭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吃饭,觉得两不耽误。其实,这样做很不好:一方面影响消化,另一方面会严重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吃饭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做其他事情更是可想而知了。

5. 逼迫孩子做不感兴趣的事

有些家长觉得弹琴好,就让孩子学琴;有些家长觉得跳舞好,就让孩子练舞蹈……殊不知,专注力是建立在感兴趣基础上的。如果弹琴跳舞是家长的兴趣,不是孩子的兴趣,那孩子弹琴跳舞时就很难专注。所以,家长在给孩子选课外班时,要让孩子多接触几种,然后选他感兴趣的、愿意学的。这样他学起来才更专注、更持久,也更利于专注力的保护和发展。

6. 噪声过大

有些家长一在家,就喜欢开音乐或开电视,认为这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些声音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噪声。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不但影响专注力,还影响情绪,甚至对大脑功能也有一定的损害。所以孩子在家时,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

专注力是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所有感官全部集中起来,去了解一件事物的能力。只有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人的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

孩子能否适应学习生活,跟专注力有很大关系,所以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能否适应学习生活,跟专注力有很大关系,所以家长一定要想法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1. 让孩子做事,要指示清晰、要求明确

给孩子布置任务,一次不宜多,不妨一次就让孩子干一件事,要指示清晰、要求明确,不要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妈妈对孩子说:“去把那个玻璃罐子拿来,妈妈现在要用。”孩子很快拿来了,妈妈要及时表扬孩子,让他获得信心。当孩子自己做事情时,家长也要鼓励他一次只干一件事。就是说,做这件事的同时,不要做其他事。如:写作业就写作业,不要边写作业边听音乐。

2. 陪孩子看书、做拼图游戏

首先,亲子活动中,孩子会因有父母的陪伴而积极性更高;其次,看书、做拼图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力、观察力。当这些能力增强后,孩子的专注力会很快得到发展。

3. 让孩子用完东西后物归原处

使用某个东西后物归原处,会让生活更有条理,也能让孩子更负责任。如,孩子拿玩具时,可以带他看看玩具是从哪里拿的,不玩时,让他把玩具放回原处。

4. 自己的事自己做

专心要从日常生活练起,如吃饭、穿衣。孩子到了适当年龄,如果该他做的事还被家长代劳,那孩子根本就不想发展自己的专注力。吃饭很慢,饭粒掉得满地都是;穿衣不会扣纽扣,就等着家长来帮忙。如果家长不帮他做,孩子就能自己发展专注力,学习手眼协调、相互配合,完成日常生活琐事。

总之,专注力是一个人直接连接事物本质的能力。此能力非天才独有,而是人人都有,前提是别破坏它。

专注力源于父母的亲密陪伴不假,但是在发展专注力时,则需要父母适时后退,给孩子留下不被打扰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发展能力,滋养自己。

家长要记住:专注力是爱与自由浇灌的花朵,想让孩子的专注力发展得好,既要给爱,又要给自由。

最后,我觉得还有必要再说几句,就是提醒家长们纠正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不要鼓励孩子“一心二用”。

有些爸爸妈妈,为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让孩子发展更多兴趣、学到更多东西、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往往从小就让孩子一心二用。最典型的就是,让学龄前儿童边玩玩具边听英语,还美其名曰“磨耳朵”。

“磨耳朵”的理论依据,似乎是让孩子在使用视觉时,听觉也不闲着,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但专注要求的是全神贯注,是全部的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和心理活动目标都聚焦于一件事,不分神。边玩边听,并不能让孩子对“听”和“玩”这两件事同时全神贯注,结果是听没听进去,玩也没玩好。

孩子长期一心二用,就会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如写作业时,虽然手里握着笔写着字,却还竖着耳朵留意着外面的动静,稍有风吹草动,就要跑出去看看。这就是让大人烦恼无比的“不专心”了。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注意力爸妈玩具
让注意力“飞”回来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我爱爸妈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听爸妈的话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