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体重超标,怀疑是饭量大造成的。朋友告诉我,饭量大是人为把胃撑大的,以后每顿饭只要少吃点,胃就会慢慢变小,之后的饭量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小了。请问,胃真的能越饿越小吗?
读者 戴女士
戴女士:
胃壁具有很强的伸缩性。胃囊扩张后容纳食物的量就是胃容量,在我们空腹的时候,胃容量大概是50~100毫升,而正常吃饱饭后,胃容量大概是1200~1600毫升。
胃囊大小确实会随着吃饭的多少而发生改变,但是胃容量却不会发生变化。
当吃进去东西后,胃囊慢慢地变大,胃内的腺体分泌增加,胃蠕动增强,这样食物在胃里就可以充分地和胃液混合消化,做好在肠道中被吸收的准备。
如果胃里食物排空,完全消化后,胃又會恢复到原来的形态,所以,就是吃多了,胃暂时会变大,吃得少或者饿几顿,胃也不会缩小。
研究证明,每个人的胃容量是差不多的。可能有人要问,那为什么大胃王能吃下比正常人食量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食物?其实,大胃王的胃容量不比常人大很多,只是胃的弹性天生就比较好,每次甚至能吃两三千毫升的食物,可以达到胃的极限。
每个人的饭量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胃肠道状况、吃饱和饥饿的中枢神经状况以及大脑皮层神经调节功能等,也会因为个体的体质、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而不同。如果长期吃饭较多的话,胃壁就会增厚,胃的蠕动也会加快,所以饭量自然就变大了。
但是胃不会越饿越小。胃囊就像一个气球,放气后,变回原来的样子,并不会变小。有些人节食后感觉饭量变小了,其实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以为自己的胃变小了,其实只是幻觉。
要知道,人体的饥饿感和饱腹感都是大脑发出的信号,胃只是一个接收器,大脑里想象的信号不等于胃的真实状况。比如,有的人为了减肥而节食,节食的时间一长,大脑就会认为人体环境出现了麻烦,于是自动进入“饥荒模式”,在只吃很少的食物后就会施放出抑制饥饿的信号,进而降低食欲。所以,节食减肥法对身体有害,厌食症就是这样形成的。
长期节食的危害不只是患上厌食症。比如,长期节食,胃缺乏食物的刺激,就会引起胃酸分泌减少,也会使消化功能下降,使胆汁滞留在胆囊内,导致胆结石。
尽管胃有很强的伸缩力,但饮食也要合理,避免长期吃撑或者长期饥饿。要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你对胃好,胃才会对你好。
医生 童颖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