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玺
古徽州向来对下一代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放到东南沿海一带学做生意的做法,因此,在徽州崇山峻岭间盘桓着一条条通往外间的古道。如今,这些古道也成了旅游者探幽寻胜的好去处,走在这些古道上,你会看到古道旁稍微宽敞一点的地方,往往会有地基。它们就是原来为商旅服务的小亭的废址。
这些小亭实际上成了古徽道上的“驿站”。
按照传统对亭的解释,无论圆形或多边形,大都只有顶,没有墙。但古徽州山道旁的小亭,为了给予商旅和路上乡亲更多“呵护”,往往会砌筑一人多高的围墙。比如,我们现在去歙县沧山源(当地百姓所说的燕窝山庄)小村,从昌溪镇拾级而上,你会看到路旁修复了的小亭。
在古徽道上“亭”还有另外的形式。如果有一小段平且直的路面,干脆骑路而建成屋的形式,在两边山墙开门让路穿“亭”而过。它们虽然不是标准的亭,但古徽州人也把它们赋予了美丽的亭的名字。比如,在“吴楚分源”的休宁县樟前村,徽饶古驿道每隔五里即有一亭,均是这种样式。如今仍存有“继志亭”“同春亭”。“继志亭”一进三开间,坐东朝西,墙厚达半米,均由青麻石垒砌。在歙县文昌古道万二村到关山村段,这种“驿站”也被人们称之为亭。当地已是深山,外面的青砖极不易运进来,当地也无法烧制,此处的民居大都夯土为墙,而墙基均用石块垒成。古道沿山坡向上盘旋,在半山坡,村民硬是劈出一个平面盖了两间房,同民居一样,也是就地取材用片石垒砌,平顶,顶也是用薄石块覆盖。徽州人为之取名“关山路亭”。
除了这些小亭,古徽道上的“驿站”还有其他形式。
廊桥。古徽道都是在山岭中凿出来的,有时还得跨过山溪或河流绕到对山或对岸去。这样必得修桥。既然要修,就不能简简单单修一座桥,必得使它的功能最大化,既要渡人,还得护人。特别是那些在山野中往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就是把这桥建成一座廊桥。溪面或河面不宽的,一单孔石拱桥;宽的,就要在水面上建几个大型的桥墩。但不管哪种,两边都会紧依廊柱打造两排美人靠式的长椅。复杂的,两边还要砌上墙,排上木隔扇,隔一段距离设一漏窗,窗中间用瓦或砖构成吉祥图案,四周的砖还满布着雕刻。桥廊中间往往还设立佛龛,供行人祈求许愿。从汤口折往塔川宏村的路上(休宁县蓝田镇儒村),我们会看到一座“三棵树廊桥”(因紧临被誉为“皖南一绝”的三棵年龄均在250多年的苦槠树而得名),就属于前者。它建于明代,条石构造,上建砖木结构风雨廊,马头墙,两头门楣上刻着“水面风回”“天心月映”。廊屋迎风的一面砌着墙,另一面轩敞着,走累了,歇好了,站着或坐着欣赏着风景,山风吹来,在山溪上吹起细密的波纹,没风的时刻,半圆的桥孔投影于山溪上,就是天地合成的一个浑然的圆满。假如是夜晚,此时有一轮明月升起来,再投影于圆心,自会想到那两边八个字的题额,从而发出会心的微笑。同一个镇的迪岭村的“拱北桥”则属于后者,迪岭村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的奠基者周贻春先生的家乡,拱北桥横跨村头夹源水上,长70.7米,宽5米,高7.6米,五墩四孔,是目前安徽省内尚存最长的古廊桥。五座桥墩仿船首形式,昂然迎水而立。两侧依然是卷棚式凤型马头墙,中开弧形拱门。五座桥墩上均等宽建砖墙,上砌标准折式马头墙,自成一间典型徽派房间,中开一小窗,或元宝形,或梅花形,或扇形,精巧玲珑;桥墩之间用木隔扇相连,每一扇均可以推开或关上,一切依天气变化或个人需要。为了保护桥面两侧免受风雨侵蚀,紧贴木格扇底边向外下斜伸铺一层木板条,以让吹来的或从上面流下的雨水顺势流向河中。它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曾重建,如今仍是人们来往的主干道,由于近些年已经被确立为省保,小汽车才改由上游不远处新修的钢筋混凝桥通过。此桥还曾经历过战火考验,清时太平军在徽州同清军作战,这里曾经是战场,如今桥头两边仍见壕堑;民国年间红军北上抗日曾从此经过,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方志敏率领的红军曾在这里安宿。
◇关山路亭
◇骑路亭
◇三棵树廊桥
◇拱北桥
◇拱北桥廊道
◇旺子洞
隧洞。山道并不会遂人愿,距离适中就相对宽绰一点的地方,让你去建一座小亭;如果没有,又需要有一个让人歇息的地方,那就必须想方设法造一方空间出来。古徽州人有的是智慧。如果山道正好是从两边小山坡劈出来的,那就正好以这坡崖为壁,再将上面填平,砌成一道拱券式的隧道让行人休憩,有的两头还装上门板,事情一紧急,门一关,俨然一道关隘。我们今天去爬旌歙古道(从旌德白地到歙县许村),在旌德这边,就会看到这样的三座隧洞。旌德这边是从高甲村起的,先是一个五里大长坡,上来后是陡坡窄坡,就在这个连接点,明代商人叶大泰捐资修建了这样一个隧道,当今人们称之为五里洞。它长3米,宽3.5米,高2.5米,正好能使几乎拖不动腿的人们在此长舒一口气。一座在海拔886米处,今天人们称之为旺子洞,也是明代修建,宽2米,深3.5米,高2米,两边是用碎石填平的,从下面上来这边,砌成门状,挡住北边来的风,朝山上去那边,砌成外喇叭状的坑道,顺溜人们进出。洞内靠壁砌两道石凳,至今很平整,正顶上的压顶石刻着一行字“当境土地福德正称”,显然是在恭维土地爷,想请他保佑来往行人。由此人们说这个洞原名应该是望子洞,当年山下的村民往往会爬上山来,在这个洞祈望等候儿子顺利归来。第三座在旌德、绩溪、歙县和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四县交界处的坡顶,叫天星洞,这里海拔1009米,晴天可以眺望到黄山的天都峰和光明顶。它宽1米,长7米,高2.7米。之所以叫天星洞,是因为在洞壁凿有小龛,可以放置蜡烛和马灯,每到夜晚,下面不远处的天竺庵的僧人会上来将之点燃,山下或夜行的人远远看到这盏灯,就像是一颗天星,一个登顶的希望所在。另外,从白地前往绩溪的杨桃岭古道,其山顶也有这样一个隧洞。门楣石枋上刻着“拱天济美”四个大字,左边刻着建洞的时间:“万历十七年仲冬月”,右边刻着修建人的名字:“绩邑旺川曹世科立”。这条古道因胡适先生相亲而闻名,抗战末期江冬秀回乡特意捐钱加以修整,而当年捐建的人应该就是我国第一位农学界女教授曹诚英的先祖。
◇五里洞
◇天星洞
◇杨桃岭古道隧洞
崖洞。它们极像北方黄土高原的窑洞。有些山道极险,就是在山崖间盘来旋去,既不能建亭,也不能建像上面所说的“隧洞”,那就干脆依崖壁修一个“山洞”让行人安顿。如何修,有些崖壁不仅陡而且有些内凹,往里凿一些再凿平,然后在外面再伸展两侧再加垒石块,构成一个半天然半人工的大石洞。从如今遗留下来的石洞看,其造型和内壁绝不粗糙简单。
徽州古道的连接靠的是桥,造桥也是徽州人一绝,特别是圆弧形桥拱。徽州人也用他们造桥的绝技来造崖洞,或者说崖洞就是徽州陆地上的桥拱。内壁用石块砌成圆弧状,拼接得天衣无缝,在圆弧的正顶也有压顶石,有的也会记载下造洞的时间以及捐建人。有的地方看其空间宽度也够建亭建屋,但他们建了崖洞,是不是这些地方离市镇村庄较远,建了不好维护,容易在风雨的侵蚀下损坏或者倒塌,倒不如建一个这样的崖洞可以一劳永逸。时间证明恰是如此,建的亭子后来都倒了,这些崖洞仍然坚守在路边。这样的崖洞在旌歙古道上就有好几座。比如从五里洞上行至海拔628米处,再上行到780米处就建有两座,都叫靠壁洞。从洞的规整来看,建造前就有通盘规划。前一个洞,宽1.8米,高、深各2米,用料相当讲究,地基处先横铺五路条石,然后两边各竖建三块石板,均打造成相应弧状,正顶中间是一路条石板,在竖石板与条石板之间各用一排窄条石衔接并压牢压实。后一个洞看上去很粗糙,用的全是毛边的大石块,但用此种石古徽州人也建出了坚固的圆弧,至今完好,不能不赞叹其技艺的高超。无论前洞、后洞,当年这些石头之间都没有弥缝,如今,这些石头中所含的矿物质逐渐渗出,状如钟乳,已将这些石头之间完全弥合,并绣出了山水画般的花纹。这类崖洞杨桃岭古道也有,在下岭前往旺川的山角,古徽州人直接凿成一个拐角洞,即在角处先凿出一个石柱,然后再凿出一个扇形的崖洞。
◇杨桃岭崖洞
◇旌歙古道的靠壁洞
这些就是古徽道上的驿站。它体现了当年创造“无徽不成镇”辉煌的徽州人走向外面世界时起步的艰难,但也看出徽州人克服这些艰难的智慧。当我们今天把这些古道当作“体验”时,它们也不再“寂寞”,不仅以景点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而且常常以网红身份穿越时空,替时下徽州人扮演着“时尚”。它们又成了古徽州人给当今徽州人留下的一笔难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