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研究

2022-02-06 23:25杨显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哲学

□杨显瑜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解决的不是眼下一时存在的问题,而是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终将打破国籍、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的制约,向共同与联合的方向迈进。特别是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当前地球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善其身。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立足于当下又放眼于未来的前瞻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创新,这是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人类未来命运的独具创造性的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彰显了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反映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但同时又回归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具体反馈。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进行探究,不仅能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化,同时还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道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层面建立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当今世界,存在发达国家也存在欠发达地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希望保持自身的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但是在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经济与政治特权。当前国际上关于建立经济层面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希望打破原有的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关系,重新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建立平等互利伙伴关系的首要条件是平等的待遇,如果不能保障国与国之间的平等,每个国家都沉迷于对利益的追逐中,那么最后任何人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

在世界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不能缺少平等与协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追求的利益目标是存在差异的,当前的国际力量在分裂与交融中不断摇摆,在这种情况下协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面对各种国际纷争,我国一直在通过协商手段来解决。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应该意识到,如果不能保证平等,那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沟通也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建立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发展,还能够确保世界各国紧密相连,让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命运的紧密相连,认识到只有平等互利,开展沟通协商,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二)政治层面追求开放互惠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并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只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如唯物辩证法所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是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崎岖的,虽然发展的过程较为艰辛,但社会和时代要想获得进步就必须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推动时代迈向进步。纵观历史会发现,人类社会是一直在向前行,一直在追寻进步的。但是具体到细节则会发现发展的过程中是存在艰险与阻碍的。

政治层面追求开放互惠,这里的开放指的并不是单方面的开放,而是要每个国家每个人都真诚开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有无,实现共赢。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不是磨难与挫折,而是真诚、包容、平等、开放。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今天,作为地球村的一分子,每个国家都应该怀抱包容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在有能力的范围内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以此来推动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出了当前每个国家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世界性问题,发展的成果应该为人类共有,而不是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当发展的成果被少数人据为己有的时候这些成果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有当成果被全人类所共有的时候才能实现它的意义。

(三)文化层面追求兼容并包的交流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文化本应是兼容并蓄没有冲突的,但是随着国与国之间出现矛盾纷争,文化之间也随之出现了冲突。要想化解文明之间的冲突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之间的纷争,就要解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但是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问题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就没有了冲突,这只是文化能够和平交流的前提,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不同文化兼容并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文明得到发展。要想在文化层面追求兼容并包首先需要人们正确认识不同的文化,只有平等对待每一种文化和正确认识每一种文化的时候才能够分辨出错误的观点和理论。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文化优越论和文化统一论就是错误的观点,这种错误的观点是需要摒弃的,而不能作为推崇国家的依据和工具。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和而不同、兼收并蓄”,这是我国对待不同文明与文化的态度和观点,这也证明了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世界文明之林的构成不能缺少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任何一种文明与文化都需要得到传承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文化,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灵魂,如果没有了文化,资本和政治将大行其道,人们逐渐都会变成没有感情和信仰的机器。没有了文化,人类社会将会走向灭亡。古代先贤曾用实际案例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是因为人具备其他生物不具备的思想和意识,而人类具备的思想与意识的具象就是文化与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发展的哲学,是时代所凝聚出来的精华。不同的时代都将给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新的色彩,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是资本的迅速扩张使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资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说,每个国家的发展变迁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世界历史不能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立足于整体,它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的联系到了一起,并将历史的发展变迁与历史人物有机的联系到一起,这就是马克思哲学对于世界历史的基本逻辑方式。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本逻辑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依托于历史但又展望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是超越时代和各国家价值的。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构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伸与发展,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根本方式方法也是唯物辩证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提出的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其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次矛盾分析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对当前存在的矛盾纷争进行辨析。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本质特性,那就是共生性、客观性和差异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还揭示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看法和新认识。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跟随时代的变迁被时代赋予新的色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人类社会发展本质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不断的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指的人类不是单一的民族、种族、国家和地区的人,而是指全人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当前所有理论最终发展的指向标,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根本目的。追求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是没有规则底线的随意发展,人的发展并不破坏阻碍他人的发展,而是要充分激发自身潜能,对自身进行全面探索,激发自身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寻的不是“利己主义”中只追寻自身发展利益,而不顾及他人,而是要自觉自主地将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根据当今世界发展现状提出的具体的发展展望与目标,是根据当前国际形势、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的具体形式作出的预判与发展设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明了我国的发展理念与追求合作共赢的决心,表明了我国追求平等和共同发展的愿望。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哲学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菱的哲学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