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学校资金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2022-02-06 21:18陈曦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财政资金

文/陈曦(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最近几年,在高职院校财政管理体制持续深化的今天,在高职院校经费收入来源中财政专项资金的占比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财政专项资金自身存在相对较强的政策性、时效性,这也为后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展开提出了较大的疑惑。例如,如何更加出色地编制预算、资金开支是否合理科学、绩效反馈是否出色等问题,都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资金管理工作中。因此,必须强化财政专项理论管理研究力度,进一步防控管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效益。

一、高职院校财政专用资金分类及资金作用

所谓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其是经由批准之后,由相关部门拨发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专项资金,其主要包括优化办学条件、推动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1]。该项资金的核心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带动我国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确保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协调性发展。经由实践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由于我国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因此在高职院校专项资金投入方面其依然表现出稳步提升的核心发展趋势,同时这一笔资金来源更是未来我国高职院校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意味着,由财政专项资金所带来的高职院校效益,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首先,预算编制较为粗放。根据实践经验来看, 现阶段有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谋求更加充分的发展经费,致使其在预算编制环节出现“虚高”情况,同时在论证过程中,专家审查工作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并未针对项目正式执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系统性的事前评估[2]。其次,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产生了业财分离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财政专项资金不同应用层级之间缺乏沟通或是信息传递不顺畅等,这都是由于财政专项资金在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情况所引发的。

2.财政专项资金结转规模较大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轻管理、重申报的问题,在资金完全到位以后,并未设置相关部门来围绕项目建设进度展开预算执行动态监督,这也导致项目建设问题很难得到及时发现,导致在项目建设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但在建设后期为了满足建设任务,随意进行项目内容、资金用途的更改,最终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实践应用效益被损害,致使绩效考核目标被影响。此外,财政专项资金的标准建设期限共计两年,一旦在两年以内资金难以完全开支,则会收回剩余资金[3]。但当前阶段有关财政部门会将专项资金到账的当年认定为已经使用一年,所以大部分高校的专项资金应用年限不到两年。这也导致数目极大的财政专项资金收入会被延续集在相同预算年度之内,但与之相对应的开支数额却并未完成匹配,致使资金应用效率无法提升。

3.内部监督管理能力薄弱

首先,缺乏内部监督管理认识,有许多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对内部监督管理缺乏清晰认识,简单地认为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很可能导致专项资金应用灵活度下降,不利于后续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其次,高职院校监督管理工作的展开主要以事后监督作为工作核心,并未从严格意义上展开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工作[4]。

4.绩效考评缺乏有效性

首先,绩效目标不科学,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并未进行绩效目标的设计,仅是单纯地设定了项目结果目标[5]。其次,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高职院校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考核指标定性指标要远远多于量化指标,大部分指标中依然经由管理部门的主观判断作为评判依据。

(二)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首先,管理层预算意识淡薄。由于学校管理层对财务部门的核心要求是强化服务意识,更加重视对学校和学生的服务功能,这导致财务部门自身存在的监督职能被弱化,导致有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财务部门的队伍建设也缺乏稳定性,并未构建起科学的阶梯培养形式,致使预算规划呈现出过于随意的特征。

其次,以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其在实践工作中,依然会将工作重心放置在数据录入、会计审核等工作上,并未真正展开财务规划、评价、预测等工作,更无法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出可靠的决策性建议。

2.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效率较低

首先,财政资金拨付较为滞后。在一般情况下,专项资金在年初进行预算申报经批复之后,会在4月份予以下达,而资金最终到位时间常常会延长到第三、四季度,而因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建设时效性仅为2年,这也导致学校可能会将其他经费进行挪动、调剂使用,使高职院校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其次,政府采购效率较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的采购程序往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执行过程,特别是在发生设备物资参数修改问题时,采购合同的落实进度将十分缓慢,这将导致财政资金支付进度受到影响。

3.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监督职能部门设计不科学,在实践工作中,高职院校会将财务、审计部门认定为监管职能部门,而这一举措也导致这一部分部门在监管职能执行上的缺陷暴露出来[6]。

例如,高职院校内的审计部门,大多仅发挥事后改正的职能,无法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的动态监管体系。其次,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部门缺乏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经济合同和业务缺乏具体了解,事中干预不到位,无法真正体现出财务部门针对各个活动所起到的辅助作用。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依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的阶段,很少有高职院校将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工作开展的重心。

4.绩效考评机制不完善

首先,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绩效考评依然处在起步阶段,绩效目标不够具体、主观因素较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因为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面相对混乱和广泛,绩效考核目标的设计往往也缺乏科学性特征。由于不健全的绩效目标带来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绩效考评局限在表面,最终结果也缺乏真实性。

其次,并未构建有效的考评制度。由于高职院校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其财务部门人手相对受限,很难成立专门的小组来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情况,致使高职院校绩效考评机制的构建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

针对高职院校管理层人员,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并由此树立起积极的预算管理理念,诚然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处在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但高职院校不应只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而是应以高职院校的自身情况为入手点,进一步设计对应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申报任务。针对高职院校管理层来说,其也同样需要进一步重视财政专项管理预算编制工作,依托各类手段展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的落实,例如,在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过程中,积极强调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

此外,想要强化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势必离不开业财融合度的强化,简单来说就是确保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协调配合。首先,业务部门方面需确认预期绩效管理的开展目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起详细的措施完成目标。但是在方案制定开展中,不应仅以业务的角度作为入手点,而是应重视财政专项资金开支过程的有关政策。其次,财务人员也应需转变传统思想,将财务职能更多地展现在管理决策工作后,为后续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加可靠的财务决策工作建议。

(二)提升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效率

首先,在政府层面。政府应进一步优化资金拨付模式,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原则,构建起规范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立项审核流程。在资金拨付环节当中,财富部门应精简资金拨付流程,尽可能避免非必要性环节,以此来降低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时间。同时也可以在线上办事流程优化方面多下功夫,依托电子审批、线上办公等几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办公效率,这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资金利用单位的时间消耗,同时也可以提升资金拨付环节的开展效率。

此外,政府的采购模式也有待优化。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很难真正满足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构建起与高职院校实际需求、地区发展特征相满足的采购实施细则,并设计与政府采购管理、采购程序息息相关的政策,在保障政府采购灵活性的前提下,为采购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全面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化、电子化工作的开展,尽可能检索政府采购链条,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积极采购效率。同时针对高职院校一些特殊需求物品,允许高校自主开展采购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高效的建设、教学需求。

其次,在组织层面。应进一步推动项目库的建设。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效率,将原有的以资金导向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相应地转化为以项目导向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十分关键,而对于项目导向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而言,其势必离不开项目库的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项目库的评审和申报工作,在收集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信息时,应将其与项目申报、评选规范进行严格比对,以此来确保其进入到项目库内部。进入项目库中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我国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具备经济合理性,同时在申报项目前期拥有可靠的研究和论证。在有关项目正式入库以后,项目库平台应充分结合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重要性等展开项目排序,在资金到位以后,按照既定排序进行项目拨付。

(三)提高财政专项资金内部监督管理水平

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水平。现阶段已经有一些高校选择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来实现财政专项资金动态监督,同时该项举措也获得了较为出色的实践效果。因此该项举措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实际意义。在实践工作中,高职院校应将财务信息化建设当作未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重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信息传递效率,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具体层面来说,企业可以有效对接项目库与财务信息平台,确保收支核算信息可以与建设项目的进度实现对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监督职能部门可以根据系统的分析报告,更加明确地分析项目动态,同时识别潜在的风险、问题,以此来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应用效益。

其次,应明确财务人员的基本职责。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方面必须围绕财务部门实现针对性定位,以此来保障其在工作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并立足于这一基础,通过派遣专业化财务人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划分,派遣专人专岗进行资金管控,确保资金收支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方面充分结合学校实践情况,进一步构建起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这一举措的实现,来为后续绩效考评的正式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高职院校方面必须设立专业化的考评职能部门。不可仅凭传统工作中由上级部门组织的重点检查。绩效考核职能部门并非单纯的财务部门,其应当由财务、规划、项目实施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并以过程规范、资金开展等多个角度展开系统化考评工作。这一系列举措都必须经由高职院校来进行规章制度的构建,同时为相关部门赋予应有的权限,以此来避免财政专项绩效考核浮于表面。

其次,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目标。从本质上讲,绩效考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更多是将绩效目标当作工作展开导向,因此能否保障在实践工作中实现绩效目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成果是否达到预期。而通过设计具备较强科学性的绩效考核目标,则可以确保最终得出的考评结果更加真实。与此同时,财政专项资金的实践应用最终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这一效益能否满足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则是衡量财政专项绩效考评的科学依据。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设计时,应确保绩效目标与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相符合,与建设项目的推进要求相联系,以此来设计出具备实践意义的绩效目标。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上下也对高等教育品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到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效率也成了一项受人关注的核心发展任务。在全新的发展时期下,我国政府也为高职院校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高等院校项目建设过程中,财政专项资金也占据了十分核心的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围绕优化职业学校资金管理的有效路径展开探讨分析,希望以此带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关链接

资金管理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的总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包括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

投资决策与计划,建立资金使用和分管的责任制,检查和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考核资金的利用效果。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组织资金供应,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地进行;不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节约资金;提出合理使用资金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财政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