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022-02-06 21:18杨帆湖北楚商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决策成本方法

文/杨帆(湖北楚商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属于企业内部管理,其目的是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运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还不够合理,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会阻碍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深入研究和应用科学管理方法,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合理应用管理会计,发挥管理会计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保障企业获得健康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概述

(一)内涵

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系内部形成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指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对内部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强化内部管理,合理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企业内部运营活动进行合理预测和控制的理论方法和管理体系[1]。最具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是杜邦财务指标体系,通过各项指标对企业整体业绩和部门效益进行衡量,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效益。

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资料包含两个部分内容:一是企业财务资料;二是企业除财务以外的其他部门所搜集到的资料。企业通过管理会计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具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为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属于现代信息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二)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过去进行分析。财务会计提供的各项数据指标是管理会计对过去分析的主要依据,将整理好的数据资料通过一系列科学财务方法进行处理,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效益增长点,从而实现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控制,对企业未来运营管理的科学预测;二是对现在进行控制。管理会计以过去运营财务指标为依据,结合企业运营实际状况,制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型,采用科学成本控制方法,对实际指标和计划指标的偏差进行对比,采用有效方法进行优化,促使二者之间的偏差逐渐缩小,使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和预算目标相一致,进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三是对未来进行预测。管理会计利用各种管理和决策工具,通过对过去分析和现在控制,科学合理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采用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手段,提供更加精准的运营管理信息,从而可以使企业决策更具战略性和规划性。

(三)作用

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管理会计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发挥财务监督和核算职能。企业运营管理强调成本效益,强调集约化发展,管理会计将费用单独核算,并细化分解到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进行成本控制,实现成本精细化核算和控制;二是对企业经营目标进行合理规划;三是对运营效益进行系统化考核,构建完善激励机制。企业通过构建科学考评体系,促使各项经营决策得到贯彻落实,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利用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方法、预算管理方法等,为企业考评提供参考依据;四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对财务数据分析和处理,筛选出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通过科学分析方法强化成本控制,进行合理预测,促使企业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五是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有效控制。

二、管理会计与企业运营管理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运营管理范围比较局限,只要是指生产经营各个过程的管理工作。

现代意义上的运营管理范围更加广泛,层次更加多样,不仅包含生产经营过程,还包含制定运营战略、设计和运行运营系统等方面内容[2]。运营管理的职能之一是决策,企业通过运营预算和计划,制定部门运营目标,为运营目标达成提供操作指南,管理会计将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分析和评价,提取有价值信息,为企业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从而优化运营管理,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对资料的加工和处理方式比较灵活多样,能够对比分析不同计划方案之间经济效益的优劣,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等计划提供支持,促使各项管理活动得以实施,使企业运营决策更具前瞻性,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合理预测企业未来发展,通过对过去分析,对现在控制,合理规划未来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对企业运营管理起到关键作用,管理会计和企业运营管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以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动态数据分析,随时掌握最新形势变化,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最新数据支撑,发挥管理会计价值,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运营管理对管理会计提出更高要求,管理会计需要提高数据质量,完善管理方法,夯实管理理论,促使管理会计不断完善和优化,应用更加成熟和深入。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认识不足

管理会计是将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相融合,以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管理思维为指导,利用会计方法对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站在企业战略层面,以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企业运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评价、预测,促使企业运营管理更加高效,运营决策更加科学,有助于达成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管理会计虽然属于会计管理的一种,但由于管理会计和传统会计工作内容不相同,加之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内涵和模式缺乏了解,认为管理属于企业管理层的工作,与会计无关,传统财务管理思想根深蒂固,只负责账务核算等基础工作,对财务功能深入挖掘不足,导致管理会计应用较少;企业管理层管理思想陈旧,对新型管理方法涉猎较少,对管理会计提升企业运营决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管理创新,没有从顶层设计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二)管理方法不够深入

管理会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相关管理会计研究理论较少,信息更新不及时,研究领域相对较窄,我国在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管理方法应用不深入,一些全新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未能得到应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经验不足,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约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财务管理工作依靠手工记账,虽然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但应用还不够深入,功能开发还有待完善,管理会计所具备的预算职能、控制职能、预测职能无法实现。在当前信息技术社会,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改变,我国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管理会计在全新时代其管理方法也发生改变,一些全新会计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如战略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等。部分企业对新方法了解掌握不够,无法深入应用,管理会计方法还比较陈旧,导致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不够科学,无法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帮助。

(三)和实际的情况脱轨

一方面,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引入我国,管理会计从理论层面开始向实际应用,由于管理会计相关研究理论的背景是基于国外经济环境,研究案例也多是国外企业案例,研究环境背景和经济背景跟我国现实情况相差较大,实际应用中不具有适应性,无法得到广泛推广。另外,由于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研究还不够成熟,理论和实际结合缺乏经验,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性较差,推广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研究建立在理想经济状态下,现实经济情况错综复杂,很多理论中未涉及的情况和因素导致理论和实际存在很大偏差,无法起到指导作用,有些管理理论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模型还不够完整,理论研究的资料还不够全面,这些都使管理会计在应用时与实际情况脱轨。

四、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管理会计的意识

企业管理者是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关键因素,加强管理会计意识需要提升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企业领导者要以价值最大化为运营管理目标,培养企业价值文化[4],从生产、人力、财务三个方面价值入手,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提升生产、人力价值的同时,财务价值也得到提升。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可以利用管理会计对各种价值进行测量,分析价值业绩,如时间方面、成本方面、员工满意度方面、数量方面、差错方面,内部测量员工满意度、外部测量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销售量、资产收益等内容,结合内部财务数据,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价值,并对当前企业运营现状进行评价控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不断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形成价值文化体系,为管理会计全面推行夯实基础,培育良好根植土壤。

会计管理人员是实施管理会计的主力军,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会计成为改革重点。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以人才为驱动提升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运营水平。会计人员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积极学习管理会计新理论和新方法,勇于尝试和创新,将管理会计应用到企业运营管理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优化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不断优化企业经济结构,促使企业不断找到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发挥管理会计最大化价值,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另外,企业应该加大管理会计培训力度,通过继续教育更新自身财务知识储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扩展自身知识量,努力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发挥会计专业优势,运用管理会计相关方法,如概率分析、平衡记分卡等分析方法,将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提升数据应用价值,运用现代化管理思维科学合理预测企业经营活动,为企业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

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相应管理方法不断更新优化,逐步形成现代化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企业应该适时引入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从三个层面着手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

首先,成本核算。管理会计的第一层内容为成本核算,围绕成本核算有一系列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分批、分步成本法、品种法等,利用成本核算方法使企业成本核算更加精细,成本归集和分摊更加明确。企业利用管理会计分析成本属性,将成本按照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别核算,随着作业成本法开始推行,成本核算更加精细;其次,成本管理和控制。管理会计的第二层内容为成本管理和控制,最初的模型主要通过标准成本核算强化预算控制,采用差异化分析方法,现代成本管理和控制强调责任会计,责任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主体,从预算、控制到考核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管理会计依据财务指标体系对成本全流程进行管控,以责任为核心,借助统计学相关知识,提升企业成本管控水平,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常见的成本管控方法有盈亏平衡法、本量利分析法等;最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第三层面内容为价值创造,企业采用先进管理会计方法,通过管理观念创新可以发挥管理会计全新职能,利用价值链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等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会计价值,站在企业战略角度做出科学合理运营决策,始终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

构建健全管理会计体系,需要了解现代管理会计职能分工。管理会计分为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责任会计[5]。决策会计利用一定的决策方法和理论,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企业通过决策会计可以使运营结构更加合理,可以使资金决策更加科学;控制会计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和流程进行管控,为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基础保障,促使企业资金管理更加科学,企业运营管理与计划保持一致;责任会计按照不同经济责任主体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按照责任不同划分为不同考核指标,促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更加精细,达成企业目标责任指标,促使企业运营管理和战略目标相统一。

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通过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优化企业内部资源,明确资金管理权限,划分资金管理职责;二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促使企业运营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相一致,采用科学管理会计方法合理进行成本管控,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三是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建立以业务为管理目标的全新组织架构,明确内部各个业务部门的职责,防止产生责任认定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四是完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合理选择管理会计方法,建立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合理掌控企业运营情况,为企业科学运营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五、结语

管理会计能够有效连接财务、业务、运营管理、战略规划等各个环节,在提升企业经营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应该树立管理会计意识,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完善管理会计方法,为管理会计在企业有效应用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在全新经济环境下,促使企业快速、高效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决策成本方法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