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劳动教育关乎时代新人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情感态度、劳动精神面貌、劳动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但劳动教育的效果与时代要求以及人民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不爱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淡化、弱化、窄化、异化劳动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提升劳动素养成为新时代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审视劳动教育,可以在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聚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在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中华传统劳动观的基础上,夯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在劳动教育的丰富实践中分析研判以往的经验教训和面临的现实困境,探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和适宜路径。
历史是过往的现实,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面向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回顾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遵从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汲取前行力量,守正创新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耕读传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劳动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独特的呈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劳动教育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体现着它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其的基本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教育在学习、探索中迈向新台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创办工人夜校、劳工学校、补习学校等方式为广大劳动者谋取受教育权,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工农政权建立以后,积极推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把“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作为中华苏维埃政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主要内容。①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8页。报告指出“工农及其子女享受教育的优先权。苏维埃政府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机关学校,特别是抗大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1939年,毛泽东为抗大题词:“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③斯人:《毛泽东题词鉴赏》,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这个题词直观地诠释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爱劳动”与“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一并列为国民的五项公德。“爱劳动”公德的确立,表明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召唤,爱劳动、依靠自我劳动求生存发展成为普遍的道德要求和公认的价值基础。此时,受传统观念长期影响而形成的轻视、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变,培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愿意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态度。④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劳动教育在调整、完善、曲折中取得新进展。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劳动教育得到了充分关注和有效探索,但劳动在内容上多为体力劳动,在形式上多为农业生产和劳动实习。这种对劳动教育的理解,满足了当时工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工农业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教育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服务,随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党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充分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确立这样的教育目标,既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凸显出劳动教育的内在目的。1958年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被无限扩大和拔高,劳动教育异化为阶级改造的政治手段,甚至出现劳动与学习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对立的现象,劳动的本真教育意蕴被完全遮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劳动教育在改革、整合、深化中开创了新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劳动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108页。1985年,党中央发布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教育的辩证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更多地被解读为劳动与技术的“合成”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载《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0—61页。推动了劳动教育的转型发展。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2010年,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③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4页。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党的教育方针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把教育目标从“德智体三育”扩充为“德智体美四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开辟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④《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五育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凸显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他曾在多个场合,数次围绕劳动、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等主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针对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一以贯之地强调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强调树立劳动观念和实践养成。2013年5月,他在参加北京市少年宫“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活动时提出,少年儿童“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⑤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31日,第1版。2015年4月,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热爱创造”。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⑦《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2020年11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⑧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第2版。2021年4月,在致全国广大劳动群众的节日祝贺中提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⑨《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人民日报》2021年5月1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劳动教育是培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是构建全面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始终把在大中小学加强和开展劳动教育视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在学校主要表现为实行生产劳动。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快速发展,中小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1954年,《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发布,极大调动了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与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政治觉悟、有文化修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劳动教育在学校实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0年《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和1952年《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出台,规定在大学和中等技术学校开展以专业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1956年,教育部印发《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和《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指示(草案)》,确定在中小学开展以勤工俭学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并对劳动教育的上课时间、具体要求做了更为详尽的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劳动教育在学校实行课程教育。198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要求把劳动技术课作为必修课,明确了课程学时安排和考核要求。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6页。199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和督导评估。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第143页。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的劳动教育形式由一门课程转型为综合实践活动。③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第3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受到高度重视。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设定了培养方向和工作目标,提出了“思想引领、有机融入、实际体验、适当适度”四条基本的劳动教育原则;明确了“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形成了“统筹协调、师资建设、资源开发、督导评价”四个方面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要求,以确保劳动教育有效开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指导思想,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第1版。提出“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和坚持因地制宜”五条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并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战略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等做出全面部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围绕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给予相应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指导,强调劳动教育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阐明了劳动教育的构建框架、育人价值定位、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⑤王家源:《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日报》2020年7月16日,第1版。《意见》《新时代意见》和《纲要》的出台,给予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以战略布局和制度保障,提高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五育并举”发展的教育体系,营造了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了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的自觉自信,才有实践上的笃定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劳动教育理念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劳动教育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伟大民族,在勤劳创造与耕读传家中拥有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在远古的神话与传说中,部落首领率先垂范进行生产劳动,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大舜耕田,大禹治水。墨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肯定了生产劳动对于人本质性存在的社会意义。墨子不仅技艺高超,亲自从事生产,而且为人师表,重视对“农与工肆之人”传授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在古代诗词歌赋中,也充满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歌咏。唐代李绅的诗《悯农》脍炙人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①吴明、吴洪泽、晓茅等:《中国古代名句精选》,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717页。形象地渲染了劳作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宋代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千古传诵,“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②汤华泉、刘学忠:《古代田园诗选》,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26页。细腻描写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生产劳动氛围。
在中国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耕读文化可谓劳动教育的雏形。耕读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中国古代先民把“耕”和“读”相结合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在表现形式上,“耕”是劳作、实践,“读”是读书、学习,“耕读”体现了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在实质内容上,“耕”是满足生存的需求,“读”是自我发展的渠道,“耕读”诠释了生存和发展两种状态的统一。张履祥在《训子语》中教育儿子耕读不可偏废,指出“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③张天杰、徐金松等:《张履祥诗文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27页。很好地诠释了“耕”与“读”的辩证关系。伴随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延伸出“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的新意,正如《曾国藩全集·家书》所言,“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邓云生编校标点,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337页。这里的“耕”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劳动而成为普遍意义的社会实践,富含着今日之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创造了人类文明,还“创造了人本身”。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马克思对劳动充满了赞美,他认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的人,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马克思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贪婪的资本家只是把工人视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在不考虑其年龄、劳动时段的状况下,一味地要求工人投入无休止的劳动中,势必导致工人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被剥夺。为了抵制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无情伤害,马克思号召工人行动起来,敦促资产阶级政府颁布参加劳动需要接受初等教育的限制法令,接受教育成为参加劳动的前提,换言之,就是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升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积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坚决斗争的革命力量,实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就此意义而言,马克思、恩格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7页。同时,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具有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只有把生产劳动过程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现代工业所需的人才,提高社会生产率。马克思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到,“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既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办法,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列宁同样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如果年轻一代没有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那么未来的社会就无法想象。不论是教学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还是生产劳动与教学教育未能同步进行,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的要求。①《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63—464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劳教结合的论述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大背景,对劳动教育做出一系列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劳动、劳动者、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劳动与发展、劳动与幸福等丰富内涵,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理论,也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劳动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新型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涵盖劳动价值观、劳动幸福观、劳动道德观、劳动教育观四个方面。一是劳动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高度赞扬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②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第2版。“人民是历史的开创者,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辛勤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③习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2月4日,第1版。强调辛勤劳动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人们实现美好的生活向往的源泉。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殷切寄语时代新人要“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④《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第1版。二是劳动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秉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赋予了新时代“劳动创造幸福”的科学内涵,把劳动幸福视为劳动者追求的幸福与享有其劳动成果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状态。提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必须依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⑤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6页。强调劳动幸福的获得需要给予劳动者足够的尊重,使劳动者能够体会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体面劳动,能够感受到身处和谐的劳动关系之中的温馨与快乐。三是劳动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⑦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倡导劳动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引导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四是劳动教育观。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五育”融合,形成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效应。
《意见》《新时代意见》和《纲要》作为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吸收了学术界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出了科学阐释。劳动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准确的解读在于把劳动教育内容和劳动素养有机统一起来,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总是存在将两者割裂的错误理解,这样必然出现把劳动教育等同为劳动技能训练、娱乐化的实践活动,甚至畸变为思想改造和惩罚手段。《新时代意见》把劳动教育界定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第6版。指明了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同时把劳动教育划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劳动教育,其中生产劳动教育又划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的区分,既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类相承接,又与新产业结构、新劳动形态、新型技术相适应。三类劳动教育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日常生活劳动教育重在培养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重在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奉献精神以及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能力;生产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创造意识、职业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培育劳动素养,通过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提高基本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水平。只有从劳动内容和劳动素养两个方面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才能防止“有劳动,没教育”或“有教育,没劳动”的错误现象。
《意见》《新时代意见》和《纲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提供了理论支撑。党和国家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千千万万高素质的辛勤劳动者。但一段时间内,在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中,过分强调“社会进步需要”的社会价值,轻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个体价值,即使关注个人价值也仅局限于“劳动是谋生的手段”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存在性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则注重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跟追求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结合起来,既体现“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本体价值,也体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只有增强主体性、调动积极性,把劳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才能成为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品尝劳动愉悦和幸福的教育,成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教育。
大中小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化和标准化建设、劳模进校园活动,建立了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选出了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了提高,全社会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劳动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譬如,过分重视文化课学习而轻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不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匮乏,学校、社会和家庭各自为阵,尚未形成“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格局等。当前,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意见》《新时代意见》和《纲要》为遵循,以创新为动力,着力破解劳动教育的种种难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以及环境氛围等方面采取切实、合理、高效的举措,大力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和重要载体,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劳动教育的奠基性工作,关乎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新时代意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列入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做到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相衔接,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配合,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融合。
其一,注重劳动教育课程在大中小学之间的衔接,确保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学校要遵从教育规律、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态方面既要有序调整,也要有机衔接。在教育目标上,把“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三者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不同学段各有侧重,又交叉融合、循序渐进,小学侧重引导“爱劳动”,中学侧重引导“会劳动”,大学侧重引导“懂劳动”。在教育内容和形态上,小学开设劳动与生活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注重开展整理个人卫生、分担简单家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中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拥有会劳动的基本能力。注重适当参加公益劳动、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使学生养成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情怀。大学开设专业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引导大学生懂劳动,积极践行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注重实习实训、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等,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职业荣誉感以及创新、创业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祖国劳动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塑造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其二,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配合,确保劳动教育的协同性。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每门课程的教学都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与该学科和专业相关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承载的劳动育人功能,使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劳动教育课程育人的效果、效益、效率最大化。学校可以基于各门学科的特点,将劳动教育渗透专业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各类教学活动中去。譬如,在中小学语文中学习赞美劳动及劳动者的诗词和文章,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在大学文科专业中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在理工科中举行手工比赛、科技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劳动素养。
其三,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相互交融,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实践有效结合是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①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第2版。劳动教育课程要充分利用课外与校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家务劳动、专业实践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升华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在知行合一的历练中提升劳动素养,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劳动教育要在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完成,更要在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中实现。目前,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普遍存在学生众多、场地紧张、工具设施不齐全等现象,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只有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才能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切身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意义,在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两个层面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搭建和运用,需要整合学校、政府、家庭、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在顶层设计上建立联动机制,做到资源配置上的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建立劳动基地、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劳动教育场所,扩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渠道,全方位满足学生对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需求。一是学校要当好主导者。学校要根据劳动课程的需求,自主规划、建设一些主题鲜明的劳动教育基地、场馆、场所,以此匹配各类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二是政府要当好引导者。政府部门既要制定政策,引导鼓励各企业、工厂、农庄开放实践场地,提供劳动技能体验平台、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技术研发创新中心、新兴技术产业应用平台等,也要加强对这些开放场地的财政支持,让更多的机构参与到建立劳动教育平台的队伍中来。三是家庭要当好后援者。学生家长群体的职业形形色色,职业资源丰富多样,充分运用家长的专业特长和职业资源,可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开发与利用以及指导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支援和帮助。四是社会要当好支持者。劳动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学校要主动与企业、工厂、农场建立共建互赢关系,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另外,要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网络实践平台。在信息化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学生又具备作为最广大网络用户群体的条件,这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成为可能。在网络平台以图文并茂的短视频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劳动作品和劳动教育的系列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关注,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若没有高水平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人才。与其他学科师资队伍相比而言,当前劳动教育教学队伍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一定程度制约了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劳动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系统理论和学科体系,这必然要求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系统、完备的劳动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为此,要积极配齐、建强一支有坚定理想信念与扎实学科知识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为劳动教育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扎实稳步推进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加大师范类院校劳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大中小学源源不断输送从事劳动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从源头上摆脱劳动教育师资短缺、专业不强的困境。二是开门办学,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广开渠道,积极吸纳相关行业人才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兼职教师或劳动实践基地的校外指导教师。三是优化劳动教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实施人文关怀,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从事劳动教育的工作,壮大劳动教育的师资力量。四是强化劳动教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教师也要常学常新,紧跟时代步伐,在培训交流过程中启发育人思路,开阔育人视野,发现自身在劳动育人过程中的欠缺,达到自勉自强的效果。比如,教师要想深入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就必须亲身投入劳动实践中,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身感悟,深化对劳模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以亲身体会来教育学生才更有说服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7年10月18日。而营造浓郁的劳动教育氛围绝非“一己之力”能够实现,因此,需要调动各种主体、多方力量,凝聚强大合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协作的大格局,确保全社会持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家庭、学校、社会作为不同育人主体,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但并不是各自为阵、孤立的“单打独斗”,而是三者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结合各自的独特育人功能,紧密配合、协调推进,凝聚起劳动育人的强大合力,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真正彰显“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哲学意蕴。
首先,创建良好的校园劳动教育氛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崇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主题宣讲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每一场讲座,讲座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劳动模范现场讲,也有网络平台在线讲,既有劳模后人追忆讲,也有与专家学者深度讲,让广大师生在聆听讲座中接受劳动教育,升华劳动理论,激发劳动热情,投身劳动实践。二是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文化宣传栏等宣传劳模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领会劳模精神的核心内涵,使其真切感受劳模精神的魅力,以劳模为标杆和旗帜,自觉向各行各业的劳动精英学习。三是发挥节假日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在植树节组织植树活动,在“学习雷锋日”开展学雷锋活动,在五一劳动节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等。四是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系列竞赛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是较为传统的活动;近年来诗词大会比较流行,深受学生喜爱,学校可以此为契机,积极举办有关劳动内容的诗词大会。组织编排、汇演以劳动英雄模范人物为原型的舞台剧、话剧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学习劳动模范的先进品格,激励学生争做劳模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
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劳动模范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家长需要持久地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为孩子树立行为典范。家长对劳动意义的认知和理解,对劳模精神的倡导与传承,对劳动英雄模范人物的敬仰与崇尚,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价值选择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另外,要营造良好的家风。强化劳动教育在家风建设中的地位,将劳动精神的内涵融入家庭文化建设中,为孩子学习先进的劳动道德模范提供正确的家庭导向,从而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最后,营造和谐的社会劳动教育氛围。要创新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播内容与方式,把这种无形的“精神”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做到图文并茂、声影结合、情理交融。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传播团队,特别要发挥党员干部、教师、记者、研究人员等重点人物在传播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传播劳模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广泛吸引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加入传播队伍中,以此来扩大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劳动教育源远流长,新时代劳动教育任重道远。加强劳动教育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赓续传承,也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关照。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来考量劳动教育,可以洞悉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厚植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开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实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