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习,谢 晖,孙 战,苗 方,李 琳,樊建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建设平安校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楼房、设施、设备逐渐增多,校园人员的密集程度不断升高,活动频率不断增大,这就给校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对高校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没有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就会受到影响,消防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言说:水火无情,隐患大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防患于未然。全国高校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火灾,轻者有不同程度的财产经济损失,重者有不同数量的人员伤亡,火灾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构建“三防一体”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意义重大。
所谓高校“三防一体”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是指对人防、物防和技防的三防建设同时进行,意思是以“人防”为中心,提高人员素质,使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以“物防”为基础,提高消防设施的质量,保证消防设施的数量和完好率;以“技防”为保障,努力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消防安全技防体系。
3.1.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各省陆续出台了平安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要求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占据一定的分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教学的高校逐渐增多,但还没有引起所有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仍然有一部分高校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教学,这就导致部分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受到影响。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消防资金配备不足,三防工作相对滞后,这就给部分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消防安全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3.1.2 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多数高校消防安全教育采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利用国家消防安全日悬挂消防安全条幅的形式进行,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消防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
3.1.3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
高校的消防由学校的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管理,基本上都是通过招标由中标的公司来承担的,有的学校还把消防安全的管理区域划分到了二级部门,对于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排查方法,不论是消防公司,还是二级部门以及学校安全管理部门的排查,都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的现象,究其原因:①责任心不强,排查时走马观花,不细致,不到位,存在死角。②业务不够熟练,对于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能熟练掌握,导致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
3.1.4 消防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
每所高校安全管理部门的消防科室都应该配备具有消防资格证书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这样有利于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配备有消防资格证书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管理人员的高校寥寥无几,多数高校安全管理部门消防科室的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是外行人员。究其原因:①高校领导对引进这方面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②国家这方面人才短缺。这样,要想把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给外行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1.5 消防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单位和部门,都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动,才能使本单位的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但现阶段,我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各高校没有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所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也不相同[1],部分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对比较规范和完善,既能制度上墙,又能装订成册。说明这样的高校领导重视程度较高,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执行有力。但有些高校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3.1.6 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前期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巡查、消防器材的使用与更新、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善后工作,这些都是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必须具有一整套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才能保证高校的消防安全。从目前情况看,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高校为数不多,多数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1.7 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师生对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领导和师生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首先表现在部分师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不积极、不深入,造成消防安全知识不能入心入脑。其次表现在灭火操作和火灾逃生演练的培训次数较少,人员不能全覆盖,导致部分师生因没能参加培训而不能熟练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技巧,致使师生对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3.2.1 消防资金投入不足
有些高校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消防资金没有按照规定做出合理的预算,或在合理预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压缩,最终导致学校的消防资金投入不足的状况,致使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在各方面都处于被动局面。
3.2.2 消防设施不够完备
有些高校由于消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消防设施配备不够齐全,消防设施陈旧及消防器材质量较差。有些高校的个别公共场所没有应急照明灯或疏散指示牌,灭火器、消防栓等数量配备不足,消防中控室的仪器设备陈旧,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修,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微型消防站。这些都为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
3.3.1 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的理论和实操能力不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致使国家消防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考试受到影响,导致很多消防专业技术人员拿不到初级或中级证书,从而使消防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有些高校的消防中控室只能用经过短期培训拿到结业证书的人员去值班,这些人员理论上掌握得不够全面,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这也是有些高校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技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3.3.2 没有形成“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消防安全技防体系
目前,在“互联网+”环境下,建成比较完善的消防安全技防体系的少数高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与一般院校相比,资金比较雄厚,领导比较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的技防体系;另一类是最近几年建新校区的高校,一般来说,新校区的设计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校区建设起步越晚,校园设计标准就越高。其他高校由于各方面原因,要快速建成比较完善的消防安全技防体系有一定难度,但学校领导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都要往这个方向努力,争取早日建成“互联网+”环境下的消防安全技防体系。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如果只满足于做好传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消防设施管理、消防演练与培训、微型消防站建设等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具备互联网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具备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快速适应能力,能够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快速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和技术,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故障和隐患的提前识别与处置,做到消防安全管理从传统的被动防范、接警后进行处置,转化为通过大数据主动分析化解、实现提前预警的目的[3]。
5.1.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才能使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消防资金才能到位,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5.1.2 丰富消防安全教育手段
安全教育进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是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安全教育让师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安全我必有责,隐患于未然,责任重于泰山”的目的,除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增加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的频次外,还可采取校园网、校广播、宣传栏、QQ群、微信群、班务会、电子屏、悬挂宣传条幅、印刷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观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片等丰富多彩的消防安全教育手段。让师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深刻认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让每个师生真正重视消防安全,做到消防安全我必有责。
5.1.3 加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任何一个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所以各高校都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措施,无论是消防维保公司巡查、还是划分消防安全区域后的二级部门自查,以及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都要填写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详细清单,包括隐患排查的时间、隐患所在的位置、存在的问题、准备修复的时间、排查人及负责人的签名,清单一式两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各持一份,明确责任,有利于提高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心,各高校要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才能减少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1.4 配齐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每所高校安全管理部门都应该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高校已经配有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但有的高校还没有配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而在理论研究上还没有谁提出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应该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笔者认为在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中,人防是最重要的,如果人防做得好,消防隐患就存在得少,消防事故就发生得少,因为一个热爱消防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带动和提高一所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所以高校安全管理部门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
5.1.5 建立健全消防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
各高校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办法和预案,包括学校安全管理处消防科科长职责、副科长职责、科员职责、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职责、消防控制室值班员消防巡查制度、二级部门分管区域消防安全自查制度、安全管理部门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问责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奖惩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实施办法、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及实操培训办法、灭火器材使用培训办法、消防器材更换办法、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等,以提高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用制度规范师生消防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并进行跟踪管控[4],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5.1.6 提高师生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首先,要加强师生对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的全员培训,使每个师生都能熟练掌握灭火器、灭火毯的使用方法,当身边发生火灾时,能够沉着、冷静、快速地使用灭火器材将火情扑灭在初始状态。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火灾应急处置预案,让全校师生都了解和掌握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的基本内容,根据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每学期都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1次火灾应急处置演练,以达到提高师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5.2.1 加大消防资金投入
做好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资金投入是保障,各高校要根据本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好下一年的资金预算,只有投入足够的消防资金,学校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才能减少。
5.2.2 合理利用消防经费
现在,高校的消防经费一般包括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经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经费、消防设施更新换件经费、消防设施年度检测经费4部分,尽量做到专款专用。①一所高校如果只有一个消防中控室,按照有关消防法规,一般按7人配备经费,实行三班制24 h值班,每班2人,1人为常白班巡查人员,值班人数要按照规定配齐,不能为了为学校节省经费而减少值班人数,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②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经费,是根据学校的建筑面积预算得来的,这部分经费是用来支付给中标的消防公司,根据合同,公司维保人员随时对学校损坏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学校消防设施的完好率。③消防设施更新换件经费,这部分经费预算包括需要增加和更换的灭火器及大的仪器设备经费,还有因损坏需要及时维修换件的(像应急照明灯等)小的消防器材经费两部分组成,这部分经费是用来保障学校物防质量和数量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部分经费,既不能浪费资金,又要保持数量充足,质量过关,不能存在陈旧、过期、质量较差的消防设施。④消防设施年度检测经费,根据各级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各单位每年要经过具有消防资质的公司对本单位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这项工作,各级消防部门要求越来越严,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也是保持学校消防设施完好率、减少消防安全隐患的重要保障,所以,这部分经费也是必不可少的。
5.2.3 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
微型消防站建设是高校消防安全物防工作必不可少的,是把火情消灭在初始状态的必要消防设施。从目前情况看,高校微型消防站建设可分为3种情况:①微型消防车和微型消防站消防值班人员配备齐全,并经常性地开展消防灭火演练,消防值班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微型消防车进行灭火,微型消防车和消防值班人员时刻处于战备状态,一旦发生火情,接到报警后能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扑救。②部分高校虽然配备了微型消防车,但没有专门配备微型消防站消防值班人员,就谈不上利用微型消防车经常性地开展消防灭火演练了。③部分高校还没有配备微型消防车。所以,属于后两种情况的高校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快把本校的微型消防站建立起来,切实为本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物防基础。现阶段,已建成智能微型消防站的高校为数不多,建设智能微型消防站是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发展方向。
5.3.1 加强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和实操培训
高校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消防中控室及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值班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过硬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指导消防中控室和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值班人员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本校的技防水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参加省、市消防管理部门、高校安全协会等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除此之外,要加强自学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期对消防中控室和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值班人员进行理论和实操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不断提高本校消防安全的技防水平。
5.3.2 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消防安全技防体系
5.3.2.1 建立集火灾预警、视频监控、一键报警为一体的火情预警中心。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将现有的智能化平台、信息化手段和技术防范措施充分利用起来,建立起数字化的高校校园消防体系。把只用于治安的视频监控系统、一键报警系统和传统的火灾预警系统进行技术上的对接和联动,实现火情预警的视频画面实时传输到预警中心,值班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键报警的联动。
5.3.2.2 建立智能化的消防设施、建筑物、水电检测排查系统。 传统的人工消防隐患排查受限于排查人员的排查频率、专业程度和工作积极性,通常是分区域独立排查,达不到无死角的24 h排查,导致这个区域排查整改完了,另一区域又出现问题,排查人员疲于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消防隐患排查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校园内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施统筹考虑和管理,例如可以把智能电流检测装置加装到全校的消防用电系统上,把智能水压检测装置加装到全校的消防管网系统上,把校园内所有的消防设施数据导入大数据库,到更换时间节点自动提醒等等,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可以接到智能微型消防站和智能化火情预警中心,既节省了人力和成本,又提高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还达到了数据共享的目的[5]。
5.3.2.3 建设基于手机客户端的融宣传、消防巡查为一体的多部门参与的师生互动消防安全平台。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绝不是单单安全管理部门的事,而必须依靠全校师生的力量,进行群防群治。在互联网环境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将学校的二级部门纳入管理体系,建立融宣传、消防巡查为一体的多部门参与的师生互动消防安全平台,实现多部门授权管理、师生一次认证登录的功能。在智能化预警中心和智能排查系统技术应用的前提下,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人工定点巡查,通过查岗能够有效监控消防值班人员的工作状态。在排查过程中,通过消防安全平台App进行消防安全大数据的采集,最后形成校园安全地图,整改的反馈和责任的落实都能在平台上体现出来。 总之,做好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只有领导重视,才能资金到位。其次,各高校必须配备热爱消防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消防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这是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构建“三防一体”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使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