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逻辑,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战略高度,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勤俭节约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加强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勤俭节约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1]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赋予了勤俭节约以新的内涵。
(一)实践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是内在统一的。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2]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两个维度,一是制度建设层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绿色生产和消费制度体系,既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社会生产既要消耗资源又要为节约资源提供条件,因此社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节约不变资本,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节约行政成本和实行资源总量管理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和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二是执行能力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厉行节约、反浪费”的社会风尚。2013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专家学者对遏制公款吃喝的分析和建议》等材料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加强立法,加强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二)民族性: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道德文化和道德资源,体现着价值准则、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在文化根源上,中华传统文化既包括先哲创造的道德传统,如“温良恭俭让”等凝聚和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其精神,也包括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如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革命精神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内化为中国大众的民族精神,这就意味着新的道德体系必须与中国大众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衔接,才能生根发芽,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赓续发展的民族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历史传承看,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提倡。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先哲大贤在不同的典籍中论述过。《管子·八观》里反对奢侈的生活方式:“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以俭朴生活来培养人的品德。历史上,汉文帝“躬身率俭,罢休露台”,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可以说,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光大。
(三)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逻辑起点。勤俭节约的目标指向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价值逻辑上,追求人的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为了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节约”的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思想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发展观,成为“人民至上”的价值诉求和目标指向;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取得的重大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赢得了群众的口碑,提振了党心民心;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解决了老百姓的口粮等等。在实践逻辑上,让人民过“好日子”是政府过“紧日子”的内生动力。政府既要懂得“取之于民”,更要善于“用之于民”,让改革的红利更多地落在人民群众身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幅度压减“三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清理公房公车等一系列过“紧日子”的举措落地,同时在支持保就业、保基本民生方面持续扩大支出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实践,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头,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和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价值旨归:展现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无我”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庄子·齐物论》里讲:“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心中有人民,个人的“小我”便寓于国家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价值定位在“人民”,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克难制胜的法宝,体现了我们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根本立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过许多深刻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并专门出台了文件《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习近平总书记不论在陕北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时,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工作时,始终坚持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付诸实践。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
(二)价值维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的重大判断作了回答。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面对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东非以及南亚沙漠蝗虫危机、我国南方多省遭受洪涝灾害侵袭,粮食安全在各种重大灾害面前受到严重威胁,勤俭节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连连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要有危机意识。“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体现,面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需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尽量节约。节约粮食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但全民节约意识能否树立,粮食生产能够转变,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2]
(三)价值擘画: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涵养精神底色。勤俭节约是建立在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基础之上的。一是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勤俭节约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贯表达,也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中华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华文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践行勤俭节约,建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和文明生活的方式,是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是构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由之路。二是勤俭节约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孔子提倡“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强调“取物以时、取之有度”,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和服从自然规律。勤俭节约也是一种平等意识,孟子主张“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最终发展成“民胞物也”的朴素的平等意识。我们吃穿住用行所耗费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天地间与我们平等的一分子,节俭用度,爱物惜物,这是平等意识的日常表现。由此观之,勤俭节俭既有国家层面的和谐,也有社会层面的平等和个人层面的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互为表里。
(四)价值导航: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绿色发展理念指明了具体路径。资源是有限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态文明导向下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需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新时代的绿色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秉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观念,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也曾发生过多起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呼伦贝尔草原被侵占等等,惨痛教训令人触目惊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目前,我国正处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要求人们发扬中华民族节俭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将勤俭节约作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
(一)坚持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勤俭节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实质、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家风、社风、党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连接点,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供精神支撑。一是要鼓励发扬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家风。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单元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培育下一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涵养优良党风、社风的重要基地,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纯。在新时代,家庭还是国家治理的精神内核和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家训家规的载体作用,建设勤俭节约的家风。二是要积极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社风。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这就需要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勤俭节约的内涵,不仅仅从经济价值的层面上,而且更要强调从道德价值上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在伦理观念上教育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和引导人们使用占用自然资源少的消费方式,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确定提供道德支撑。三是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党风。勤俭节约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狠抓党风建设,才能促进民风转变,才能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实现我们党健康可持续发展。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勤俭节约意识融入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倡导绿色、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既是缓解资源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应当树立的基本理念,必须融入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中。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从国家层面建立勤俭节约总体要求和相关标准,如制定勤俭节约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意见、标准指引等,从制度层面强化行为引导和规范要求,用长效机制和约束机制为勤俭节约提供力量源泉。二是制定行业层面的规范标准。制定并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规范守则,把勤俭节约精神融入各类政策法规之中,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推动形成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三是国家机关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进行地方立法,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制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条例制度,为勤俭节约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坚持积极正向的舆论宣传导向。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既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又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同时也要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一是创新宣传话语和方式,推进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要把勤俭节约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融入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打造勤俭节约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和平台,推进“互联网+勤俭节约”行动,通过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活动,开展理论宣讲和主题宣传,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宣传勤俭节约。二是构建“多元联动”的宣传教育格局。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宣传教育主体格局,各级党组织要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倡导勤俭节约风尚中走在前、作表率,引导群众不断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政府部门要通过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促使各级国家机关在勤俭节约宣传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厉行勤俭节约的新模式,社会组织要自觉做“勤俭节约”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三是实施“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体系。在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中,要构建一套价值意蕴、标准规范和操作规范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体系。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成果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或具体的生活事例,让公众对勤俭节约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有着更为直观与生动的理解,从而养成正确的消费观、生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