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德静 刘洪学
《金属材料》是冶金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涉及面广、标准多等特征[1]。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为传输理论知识,机械性较强,不能保证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同时,由于高职学生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难以提升兴趣,学习较吃力,而专创思三育融合的微组织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学中做、做中学”,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工作页在实践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国外学者关于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教学设计引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距今约40年,但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教学设计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学业进步条件和情景做出的精心安排,一般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2]。其中,教学内容设计,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与安排,由于教学内容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的,所以,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际上也就是对教材内容的设计[3]。
而工作页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并指导学生按照学习顺序与内容进行指导性文件,一般由任务单、信息页、引导文组成,为了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通过有情境的引导内容及必要问题,令学生自主设计行动内容,启发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进行学习,实现教学目的。但如今现状下,由于高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掌握知识程度不同,因此遇到太难的问题即使学生拥有一定兴趣,但无法进行相应的自主学习;若遇到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便没有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难以提升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工作页设计时,应选择难度适当、可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呈现内容也可是多种多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等,要抓住学生的思想与眼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学质量。
冶金工业分为钢铁和有色金属两大行业,均为传统行业,如今,冶金行业在我国已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作用,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支撑材料的地位没有改变。与国际先进冶金行业相比,我国冶金技术缺乏知识产权与重大专有技术,因此在关键技术上还需要引进国外相关技术,受国外影响较大,因此不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同时,随着政府和公众对钢铁行业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与资源的稀缺,国际冶金行业大规模联合重组,这对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为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寻求自己的技术道路,我国需要更多的、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其进行探究。因此,对于高职冶金专业而言,需要将新思想、新知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冶金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已从数量向质量方向开始转变,要求冶金专业人才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满足现如今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与社会市场的技术人才需要[4]。如今,国内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相关的教学工作,进一步适应了环境变化,提升了专业竞争力,尽管改革涉及了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多个领域,但改革影响是十分可观的,具有一定成效,为了加大改革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金属材料行业的相关技术人才,应以“专创思”三种教育为主线,相互融合提出《金属材料》教学工作页的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教学升级,全面提高冶金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教学工作迈入新台阶。
(一)专创思融合方法。“专创思”融合理念,即将专业知识、创新理念、课程思政三要素融合在一起的教学设计的研究[5]。专业知识是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拥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对其形成一定了解,才能使专业知识与创新理念、课程思政相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整体设计,纳入学分制,并将创新教育面向高职全体学生,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明确创新目标要求,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修够一定学分,并参加相应的实践训练与社会活动,确保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其中,实践项目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构建好“专创合一”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入“课程思政”相关内容;金属材料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概念复杂,知识分散,实践性强,且课程讲授内容具体、真实,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课堂中,富含一定的思政教育题材与资源,为了规范课程思政教育,应该根据金属材料课程特征与目标,明确冶金技术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切入进行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统一,并且与专业知识、创新理念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冶金技术课程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敬业、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工作态度,确定以上元素为本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围绕这些元素对知识点进行有目的讲解,达到引领学生价值观、立德树人目的。
(二)建立了即时反馈系统。对教学内容设计中的每个知识点、技能点,在教学实施时,都要进行“一点一讲一练一确认”[6]。一点,即最小的教学单元,一点可能是单一的课程知识点,也可能是几个串联在一起的知识点合集,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进行陈述讲解,也可通过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得出;一讲,就是对“一点”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令学生认识并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及含义;一练,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点的同时,及时进行实践训练,此教学手段是以行动性的任务展开,令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一确认,为课程最后主要部分,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纠正,发现学生出现问题应及时做好引导,再经过学生练习巩固知识点,直至学生对知识点即实践训练完全掌握。通过“一点一讲一练一确认”做好即时反馈系统,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可视化设计建立“教育学”即时反馈系统,使学生在不断纠错的小成就中进步,提升教学效率。
(一)社会效益。设计专创思三育融合的《金属材料》课程的工作页,在教学中以工作页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研发符合当前国情和当前学情的微组织教学设计方案,为材料方向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7]。教学工作的本质是“教的行动”与学生“学的行动与学的结果”。在对学生进行即时反馈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教师都要进行一定检测,且随时为学生提供相关引导及反馈意见,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与意见进行优化学习,教师要保证遵循学生的思维、行动过程,同时遵循教学单元的最小化原则,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教学单元最小化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即时反馈的基础,若教学单元过大,可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实现即时反馈。教学工作页是此教学模式实施的工具,是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动,也是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行动指南,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标准,教师要选择最小教学单元,讲课堂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教学,形成有序、可视化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即时反馈给予学生肯定、否定等建议,纠正错误,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使课堂处在高活跃状态,形成高效课堂。
(二)推广价值。通过专创思三育融合的《金属材料》教学工作页的设计,可为本校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令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相应乐趣,进行整体提升,同时可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与社会人才需要,为金属材料岗位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文阐述了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情况及工作页现状,对金属材料行业市场情况与高职冶金专业学情分析,提出了专创思三育融合的《金属材料》教学工作页设计研究,本文结合课堂思政和创新理念对金属材料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研发出符合当前国情,符合当前学生质量的教学设计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