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瑞麒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更为全面。鉴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经济发展的理念必须适时地革新以顺应社会实践的变革。反过来,只有更适合的发展方式、全新的发展理念,才能指导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发挥其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反作用。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的新成果,是更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更好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理念和中心线索。因而,深入发掘新发展理念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涵,对于正确解读新发展理念,更好使其指导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引领,从根本上决定发展的成败和成效。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和新挑战,党和在对我国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的基础上,狠抓难点痛点,精准实施相应策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宏观层面上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方向、指引了广大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着力点与落脚点。
创新发展就是要求我们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要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基调,让创新渗透在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建立一个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形成依靠创新驱动主导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格局。让创新为发展增添新动能、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应以及推动新技术和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处理好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具备大局观念。新时代的协调发展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难题,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新工业化的协调和计算机信息化的协调等包含在内。协调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以宏观的眼界,用整体思维去看待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以布局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总体大局为主线,统筹协调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全面性的推进中国发展稳步向前。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导向,它包括建立面向市场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促进资源的各方面节能和循环利用,最终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旨在使全社会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将绿水青山看作是最大的本钱。在注重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同时,护美绿水青山,进而做大金山银山,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开放发展需要我们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具备广阔的全球视野。新时代下的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在保持内外部协调、进出口平衡的基础上,创新投资方式和渠道,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贸易网络的建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形成投资、生产和服务的国际经济合作和新的竞争优势。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应有题中之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党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根本价值取向,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开放发展包括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等等,以提升全体人民对共同发展的幸福感。在儿童抚养、工作、医疗、养老、住房等能切实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的民生方面进行全面建设,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它其中蕴涵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以创新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必定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探讨经济学问题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到“创新”一词,但是却从创新的社会价值及最终价值导向上出发对“创新”加以审视,肯定了由创新带来的生产力变革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指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恩格斯还指出,“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于以创新为根源的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强大驱动力量。可见,创新首先根本上是带来生产力变革的活动。如同从18 世纪末至今发生的多次科技革命,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深化了劳动的分工,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量。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或者模仿,而是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同时带来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层面性质和数量上的变革。
其次,创新应是包括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创新,其最终价值取向应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虽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是却没有解放人,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出现了劳动异化现象。而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应是彻底摆脱了对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依赖关系而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这一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创新应是涵盖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的总体创新。应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以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协调”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中心基调,只有统筹各方、综合平衡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物质文化需求。想要科学地认识“协调”发展观念,就应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来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首先,“协调”发展的根本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全社会按一定比例来进行生产。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深入剖析后指出,只有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彼此相互适应,满足了一定的交换比例,再生产才得以稳定持续进行。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由于资本家逐利的本质,只会将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行无节制、无计划的生产。两部类之间按比例交换,协调发展根本无法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其次,“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双管齐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用整体的眼光来把握全局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建设。
绿色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赓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核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对于人类而言具有优先地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依靠自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是人的“无机身体”。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物质创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人类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这是对自然界,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依靠力量的最深刻的认知。
“绿色”发展要求我们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要积极探求并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思想,以推动美丽中国长远大计的实现。其次,在技术上我们应不断突破创新,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检测、净化、循环利用等减少消除劳动力创造出的“负价值”部分即环境污染部分的劳动力价值的再耗费。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发展以来,全球化浪潮便势不可挡,整个世界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必须将开放作为实现经济发展以及人类进步的重要法宝。马克思对“开放”给出了相对精确并积极的阐释。马克思指出,开放虽然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属性。但是,狭义地域性的个人将被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我们应该看到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和作用。对此,我们应具备宏观的全球视野进行开放,以拓宽世界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开放发展的全球化经济最终必然是共产主义形态下的全球化,而共产主义也只有在“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在开放的基础上要始终警惕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必须具备坚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将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提升国际话语权。才能在当今以资本主义为主体运行的全球化经济中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相抗衡,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共享”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的实现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显著体现。共享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并未被直接提出,但是财富共享是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中心线索。首先,马克思在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中提到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以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社会应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实现分配真正平等的社会。这也就体现了共享的思想内核,财富由人民共享,按需分配,而不是社会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小部分的资本家手中。其次,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指明了价值的唯一来源即为劳动者的劳动,社会财富也应有劳动者共同享有。这一理念在新时代鲜明地体现为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共享,既是一种内部共享,也是一种开放中的共享。所谓内部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即共建共享。在新时代,共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共享是开放的共享,不仅要注重国家内部共享,也要积极促进国际共享。应充分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打造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不同国家的人民都能够共享经济发展以及合作贸易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同新形势、新特点相结合,才能不断破解新难题、找出新方法、开创新局面。新发展理念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相结合的成果,彰显了时代之“新”与制度之“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再次升华,谱写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当今正处于“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处,我国整体上发展动力依然强劲,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与新矛盾,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也出现诸多新特点与新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要义,并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充分应用到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上来。要继往开来的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性成果,科学的将实践经验凝华成系统的经济理论学说,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提升我国在哲学科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形成坚实的思想屏障以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