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周蕊
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依法、合规且科学、高效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对投资、筹资、收入分配等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管理与细致安排,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纳税总额,缓解企业资金负担,从而保证企业有更加充裕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与业务拓展中。但就目前企业税务筹划实践而言,受制于传统经济及财务管理理念、风险防控理论,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如税务筹划意识不足导致其基础较为薄弱,税务筹划人才风险防范能力较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政策变化导致企业税务筹划前瞻性不足等。为提升税务筹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有效性,企业需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税务筹划意识,立足实际、顾全大局、着眼未来,依靠完善系统的税务筹划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各类风险。
税务筹划风险源于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发生,贯穿于税务筹划全过程之中,并且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风险事件。若想真正防范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便需要领会税务筹划及税务筹划风险的内涵。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相关规定等结合自身经营内容、业务范围、日常经济活动等对各类税务项目进行策划与安排,以此达成降低纳税总额、减轻税负、合规合法利用国家纳税优惠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税务筹划风险是指因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企业税务筹划失败而付出代价、承担损失的可能性。从税务筹划风险概念及内涵层面来看,税务筹划风险具有客观性、泛在性的特点。其一,企业作为纳税人,其税务筹划的目标及流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与前瞻性,而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外部经营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可能偏离企业的预测与研判,此种主观行为与客观环境因素之间的矛盾势必会造成税务筹划风险;其二,税务筹划的目标在于利用税收相关政策、降低纳税总额或规避税务风险,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因税务筹划人员对税法规定的理解、专业技能、风险意识等都会影响税务筹划成果,所以很容易出现税务筹划结果脱离预期目标的情况,或是导致企业部分经济活动所纳税额不满足税法及行政执法需求,或是未能切实降低企业纳税总额,从而使企业陷入法律风险及资金风险。
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时,受到内部管理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税务筹划方案失败。按照影响因素可将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划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思想决定行为,意识决定形态。管理意识是各项管理活动组织开展的顶层设计与指导思想,决定着管理活动的实效性及有效性。目前由企业管理意识诱发的税务筹划风险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其一,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不足,将管理焦点集中在业务经营性风险、资产负债风险之上,尚未针对税务筹划风险的识别、预警及防范等制定较为完善的指导方针、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等,难以形成由上至下、上率下行的税务筹划风险内控氛围,导致税务筹划风险难发现、难评估、难控制;其二,部分企业对税务筹划的思想认知水平偏低,将税务筹划视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核心策略,在税务筹划目标上过于追求降低纳税总额,将会导致企业税务筹划走入误区,并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法律与经济纠纷风险之中,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工作人员是企业税务筹划方案制定与执行的参与者,其所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直接决定了企业涉税行为类型、纳税总额。因此,税务筹划人员专业技能、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对税务筹划的认知、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等直接影响税务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目前部分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由财务工作人员承担,其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专业税务人员差异性较大,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时可能出现如下风险事件:首先,策划及筹划水平不足,难以综合考虑税收政策方针、法律发挥、宏观经济环境、内部经营管理等各类因素,缺乏税务筹划的前瞻性,难以制定出安全可行、高质量的税务筹划方案,从而加大企业税务筹划的失败概率;其次,税务筹划风险贯穿于税务筹划的全过程之中,部分税务筹划人员缺乏事中控制及事后补救能力,难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涉税行为种类、计税方法等,导致税务筹划风险事件频发且发生后难以得到有效、及时的控制;最后,在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财务人员工作任务量较大,会将精力投入到收支核算等本职工作中,导致税务筹划工作质量及效率偏低,从而为税务筹划带来较大风险。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目前由管理机制诱发的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主要为税务筹划风险识别及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待税务筹划风险防控以主观臆断、经验驱动为主,随意性及盲目性较大,难以发掘潜藏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业务活动中的各类型税务筹划风险,再加上税务筹划相关部门岗位设置不完善、职能体系不健全,很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并会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对税务筹划风险进行评估是精准规避风险的必要条件,但部分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难以集中力量解决最迫切、影响最深远、后果最严重的风险事件,导致企业税务筹划陷入多元风险之中。
企业为纳税主体,税务机关为行政执法主体,二者共同围绕税法、纳税政策方针等进行经营与行政执法,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即便是企业所认为的合法的纳税行为,最终可否真正实施还需要相关税务机关认定其合法性。二者对税法、政策方针理解的偏差会加剧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究其根本在于企业缺乏税务筹划内外部信息沟通体系。一方面与税务机关、其他相关部门等缺乏有效的外部沟通,难以敏锐洞察税务相关优惠政策与宏观环境变化,若企业只按照主观判断进行税务筹划,势必会加剧主观行为与客观环境因素间的矛盾,进而加大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另一方面,企业涉税事物管理需要内部多部门、多岗位的协同配合,如果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涉税信息传输不畅,便难以及时反馈、解决税务筹划风险问题,势必会制约企业税务筹划的安全性。
基于对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内涵及基本类型的分析,建议企业采取以下策略有效防范税务筹划风险,提升税务筹划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合理性,以此充分发挥税务筹划在缓解企业纳税负担中的作用。
伴随着企业现代化发展,其经营范围有所延伸、规模有所扩大,在经营发展中包含诸多涉税环节,且纳税总额较为庞大,因此税务筹划将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需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及风险意识。首先,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纳税是经济主体应尽的义务及所需承担的责任,依法纳税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社会效益,从而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积蓄力量。同时,要科学区分合理避税与逃税、漏税,对税务筹划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形成清晰认知。其次,讲求系统性与成本效益性。企业管理者需要将税务筹划纳入日常经营管理规划中,切实解决税务筹划与经营管理“两张皮”的问题,与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目标同步部署税务筹划目标,不仅需要依靠税务筹划降低纳税总额,还需要借助税务筹划优化企业涉税行为、涉税事物管理,从而在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助推企业达成价值最大化目标。最后,正视税务筹划风险。风险与收益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收益越大,风险等级及影响程度便越高。企业管理者需发挥自身“领头羊”作用,积极引入现代税务筹划及风险防控理论,由上至下宣传税务筹划风险防范必要性与迫切性,并完善税务筹划风险相关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以此形成上率下行、上行下效的税务筹划风险内控氛围。
人才是企业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的基础与保障。为解决目前企业税务筹划人才匮乏、知识与结构难以适应风险防控需求的问题,建议企业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完善税务筹划人才队伍建设:
1.成立专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小组。
税务筹划工作小组由税务工作人员、财务工作人员、风险管理人员等构成,小组成员共同分析企业目前税务筹划风险类型及来源,密切关注国家税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工作经验采取协同行动,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与规划部署下就各项涉税事物进行策划与安排,提前介入企业业务工作。成立税务筹划工作小组可以提升税务筹划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增强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对税务筹划及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的配合与重视程度,从而解决税务筹划风险防范边缘化、浅层化的问题。
2.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
针对企业现有税务筹划工作小组人员,需加强培训,拓宽工作人员税务筹划及风险相关知识视野,提升税务筹划工作人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定期就国家税务相关政策、法规解读与落实开展研讨会议,税务筹划工作小组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分析客观环境因素变化对企业税务筹划实际效益、风险的影响与应对措施,以此精准确定税务筹划切入点,有效规避税务筹划风险。此外,要积极引入人才以建立梯度式税务筹划工作队伍。由内部选拔年轻人员作为税务筹划风险管理储备资源;从高校、社会等招聘人才以扩充税务筹划风险管理队伍;允许税务筹划工作小组内成员轮岗,帮助其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工作,以此形成完善的税务筹划人才队伍。
3.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人岗匹配是做好税务筹划风险管理的前端环节,若想使工作人员在税务筹划及风险防范上深耕细作,便需要与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管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需要按照税务筹划及风险防范相关岗位技能标准、工作任务量及工作难度等制定层次性与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绩效目标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及分析、绩效反馈机制,以真实反映工作人员实绩及贡献价值,并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将其与工作人员自身利益挂钩,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知与配合程度,以此防范由人员因素诱发的企业税务筹划风险。
1.税务筹划风险识别机制。
税务筹划风险广泛、客观存在于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全过程之中,全面识别风险,将风险事件准确归集于涉税行为及税务筹划环节之中,有助于精准防范税务筹划风险。对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识别,建议企业引入大数据技术手段。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企业规模与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其涉税行为愈加庞杂,风险集中环节也更加多样,各个环节与活动内产生的多源异构数据具有大数据的特点,若沿用传统的人工分析与处理技术将导致税务筹划风险识别不全面、效率低。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全面收集涉税行为、税务筹划环节的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风险集中度模型等可以构建税务筹划风险与风险成因间的隐性关联,帮助税务筹划风险管理人员精准把握风险类型、影响因素、成因等,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更加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2.税务筹划风险评估机制。
税务筹划风险评估是确定本阶段风险防范要点的关键机制。在此建议企业以风险识别环节为基础引入PDCA循环管理圈。首先,依靠风险识别提炼影响程度、危害程度等排名前十的税务筹划风险,制定完善的税务筹划风险控制制度及实施方案。其次,执行税务筹划风险控制方案,注重收集有关方案执行情况的信息。再次,回溯税务筹划风险控制方案执行过程、执行方法及执行成果,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将其中成功经验制度化、程序化与标准化,并纳入到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体系中。最后,重新识别并评价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再次提炼排名前十风险事件并进入下一循环,可以保证税务筹划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机制时刻处于动态调整及良性循环之中,从而对企业税务筹划风险问题逐个击破。
由关联因素诱发的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本质成因在于企业与税务机关、相关部门缺乏外部有效沟通,内部缺乏完善的涉税信息传递机制。为改善此种现状,建议企业建立税务筹划信息沟通体系。
其一为企业内部税务筹划信息沟通体系:由企业管理层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管理方向等确定税务筹划目标。税务筹划工作小组对目标进行细化分流,形成各个岗位协同配合的税务筹划工作机制,并制定税务筹划方案供管理层审批。税务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联合,跟踪式、全过程、动态化监督税务筹划方案执行情况,从中全面收集财务信息、涉税信息、绩效信息等。同时,打通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信息系统的数据链路,督促各部门实时上传涉税信息,税务筹划工作小组密切关注信息变化,并采取事前干预、事中调整的措施优化改进税务筹划方案,以此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到对税务筹划风险及早发现、及早分析、及早控制。
其二为企业外部税务筹划信息沟通体系:一方面与税务机关建立有效沟通关系,向税务机关了解税收法规、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与方向,向税务机关咨询涉税行为划分、计税方法等是否合法合规等,通过良好的税企沟通可以缓解主观行为与客观环境因素矛盾,尽量缩小企业与税收机关对政策法规理解的偏差;另一方面,依托供应链防范税务筹划风险,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保证合同、票据等及时传递,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提供便利,并切实降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
税务筹划风险源于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发生,广泛、普遍存在于企业税务筹划全过程之中,主要指企业税务筹划失败所付出代价、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目前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主要包括由管理意识、人员因素、管理机制及关联因素诱发的风险。为提升税务筹划安全性、切实发挥税务筹划降低纳税总额、缓解企业纳税负担的作用,建议企业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与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税务筹划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税务筹划风险识别及评估机制,并建立税务筹划内外部信息沟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