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

2022-02-03 15:44李建松
社会科学辑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文艺理论中国化

李建松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着全面指导作用,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战略引领。〔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集中了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文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讲话》从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层面为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规划了发展纲领,面对我国文艺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进一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2〕,对新时期的文艺事业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讲话》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最新成果,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学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高思维水平,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文献”〔3〕。《讲话》高屋建瓴地就有关文艺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文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从历史角度来看,《讲话》的实质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我们应把《讲话》放置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问题域中加以观照和阐释,揭示其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学术价值。

一、《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最新成果

《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最新成果,意指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的逻辑自洽问题。《讲话》所陈述的建构内容,正是基于中国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系统转化过程中,文艺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的理论认知,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的立场、观念、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具体领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类认知事物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螺旋上升模式。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也遵循这一认知逻辑。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与中国具体文艺发展实践相结合,科学分析和把握中国特殊国情,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从而构建出动态的、科学的、能够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5〕,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必定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而不断地生成于当代化的历史性中,这是其真理性的保证和必然要求。因此,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本质性地关联在一起的是其当代化问题,而当代化的实质是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要在实践中生成新的、能够反映和指导中国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中国化成果。因此,我们所指称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和当代化。我们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要旨在于构建它的最新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当代建构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由早期的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发起的实践,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等。他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思想认识和改造中国文艺实践的过程中实践了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文学为社会革命服务,可以视为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的主体自觉。创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中国对外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对内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提倡通过无产阶级文学和革命文学的路径,塑造工农大众的光辉形象,反映劳工阶级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真正解决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伴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其历史实践中对中国现代性的一种认识和实践。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自身传统来说,《讲话》既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的丰富和发展。一方面《讲话》认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6〕。此论明确表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文艺的本质的把握,从根本上说,文艺归本于共产党人带领下的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社会历史实践,文艺应该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服务,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伟大事业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民族独立作为重要的革命目标,这一观念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命题中得到了突出的表述,而这种关于文艺的思考在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已经萌蘖初现。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服从于政治”“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7〕为文艺的表现内容、服务对象等已经指明了方向。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的“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8〕则是其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指明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属性。这些论断揭示了《讲话》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中承继相续的“血统”,从历史传承的角度阐释了《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的内涵。

另一个层面的内涵则是《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讲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重大创新之处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艺紧紧围绕人民,文艺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人民性。人民不仅是文艺的服务对象和表现内容,而且是文艺的创造者、评判者、鉴赏者。其二,在对文艺的本质和评价的把握上,《讲话》在传统的“美学”与“历史”的原则之外又新增了“人民”和“艺术”两个向度。这一创造不仅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观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9〕。其三,《讲话》在“文化自信”的理念下强调文艺工作中的民族本位意识,视“中国精神”为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灵魂。在这方面,《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和中国精神传播的反复强调,标志着中华文艺思想在民族主义权利意识方面的觉醒;由此强调引发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对于保存中国文艺传统、巩固中华文化共同体无疑具有催化和粘合作用”〔10〕。其四,立足于新的实践和理论语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革新了人们对于文艺的认知。例如,《讲话》对文艺功能论中“普及与提高”的修正与替换,以及将市场价值引入文艺评价并视其为文艺评价的标准之一。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将《讲话》视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当代建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的最新呈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论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二、《讲话》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纲领

《讲话》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的历史实践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其独特性在于: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最新成果,《讲话》本身归属、参与和构造着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组成部分;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的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地位,《讲话》从国家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主导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乃至整体的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在这个意义上,《讲话》实质上是从政治纲领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路向。

《讲话》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高度为中国当代文艺工作提出了发展纲要,作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的理论坐标,《讲话》也从政治纲领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路向。鉴于它本身的理论话语性质及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的性质,《讲话》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航向规定上具有突出的亲和性和直接性。概括起来,《讲话》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路向。

第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应该对其意识形态功能和历史意识保持高度自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讲话》立足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新历史方位,深刻把握“第二个百年”目标。认为伟大精神涵养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造就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11〕文艺实践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占有这样一个位置,就在于文艺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这决定了其塑造国民精神和表达、引领时代的重要作用。以文艺为代表的文化“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2〕,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引领时代风潮、激发民族精神,厥功至伟。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应该自觉发挥其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并自觉地以自身的理论实践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

第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应该强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意识。《讲话》重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并在当前阶段创造性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3〕,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14〕。“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追问并回答何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就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进程中不断地、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问题。这一追问和解答在文艺理论实践的层面最终生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中的文艺理论形态,在当前语境下,这一形态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可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根本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性质、任务和实践诉求,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归置到其本源之中,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文艺工作者应肩负起历史使命,为伟大事业鼓与呼。这既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更是期待和瞩望。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中国立场和党性观念。《讲话》提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15〕,其具体的内涵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学习和借鉴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文艺实践中铸造中国精神。目前的文学创作如何给世界传递新时代的中国风貌,是文艺思想要重点考量与引导的问题。这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要突出强调学术研究的本土意识、中国问题导向、中国立场、中国本位,建构属于当代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品格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话》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16〕。从文艺理论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一对文艺工作的党性和政治性原则的强调,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提出的政治要求,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注重与保持其党性特质。党性和人民性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17〕。才能把文艺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三、《讲话》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提出的当代问题

《讲话》“对文艺与真善美、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从审美性、时代性、人民性等方面,揭示了文学艺术的真谛”〔18〕,这些关于文艺的新的思考、见解和论述从本质上说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最新发展,是新起点上的新理论。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发展,《讲话》在学术层面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在当代应该着力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第一,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推进文艺与历史实践、文艺与文化、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课题的研究。《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实践的高视点出发对文艺的地位和功能进行了阐释,认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19〕。具体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1〕;“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22〕。这既是对文学艺术发展客观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事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在理论品格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对文艺工作性质、功能的论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3〕,这就把文艺与历史实践、文艺与文化、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课题推到学术研究的前景中,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对这些课题进行探讨和解答。

第二,关于优秀文艺作品的研究。《讲话》认为,判断文艺发展的关键指标是作品是否反映我们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讲,一定要写出反映大时代的重要作品,才不负人民不负时代。这显然为文艺理论作品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学术语境下提出并解答何为符合这个时代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正如《决议》所指出的:“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作品、呼唤经典作家,使文艺真正成为“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排头兵、先行官。中共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立足时代方位,创作出一系列文艺精品,展现了文学艺术家们的时代使命和担当。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和创作论研究。中国文学向来有感时忧国的优良传统,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讲话》在新的历史阶段创造性地回答了何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而如何理解与界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诉求也有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层次和水平也不尽相同。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敏锐地感知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的真实需求和价值引领。这些认知和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建构提出了“文艺人民性”“人民文艺观”“文艺的人民本体论”等关于文艺本质的理论课题,并且从创作论的角度提出了“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课题。人民成为贯穿于文艺活动始终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评判者,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的基础上,将人民和文艺的关系大大推进,使二者构成须臾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讲话》认为我国文艺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25〕,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的重要任务在于在当代语境下继续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构。当代文论要置于“中国问题”的场域之中,切实吸收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优秀因素与文化精华,结合中国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展示出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要坚持突出实践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中国问题。这些思考和论述所指向和落实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中的“中国问题”研究。着眼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探寻文艺的中国化问题。

四、《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方法论启示

《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史中的存在与位置突出地取决和表现于其方法论层面的真理性。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又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创造性推进和发展。既传承有自,又自成一格。在这个方面,《讲话》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实践上的方法运用,实质上是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做出了建构方法上的典范例示,“从方法论上看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6〕。

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讲话》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角度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的方法,即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地“返回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原典的创造性阐释拓展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历史性存在;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关注当下实际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典阐述来回应当代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性特色;立足于历史实践的中国本位意识,通过向马克思和当前时代的双重回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构建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成功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原则,始终把实践指导与理论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运用中,《讲话》典范地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历史性、创造性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讲话》在继承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7〕,在文学艺术领域同样如此。《讲话》在文艺为了谁、塑造谁、写给谁等关键问题上亮出观点,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是文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本体,这些崭新的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推进,又可以视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性推进。

关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对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影响和革新,《讲话》既充分肯定其对于文艺实践的积极作用,又明确指出其不良影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在着重强调当代文艺应该表现“中国精神”的同时,《讲话》认为中国的文艺实践同时应该继承和发展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的艺术评判的“美学”和“历史”原则之外,《讲话》又新增了“人民”和“艺术”两个原则,在文学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之间,寻求文艺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28〕文艺的审美属性和社会属性、趣味性和思想性,都需要得到很好的处理,最大限度发挥文艺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是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当下中国文艺发展实际而作出的创新与发展。

《讲话》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的方法例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提供的方法论启示,无疑应该被视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语境中的构建范本。《讲话》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鲜明实践品格,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作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法论指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要注重时代性。“不能缺失批评实践的维度,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在强化经典文献研究,深化原典文献认识,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研究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重要任务。”〔29〕《讲话》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新起点,对文艺的服务对象、功能等各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显示出理论创新的勇气和锐气,也体现出文化自信的底气,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

立足于时代而不断地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原点,致力于解决历史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讲话》立足当下具体历史场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当代建构提供的方法论启示,也是救治当前中国文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一剂良方”。当下文艺理论形态建构存在着“趋向教条化,难以体现中国特色”“面临价值多元化,却很难进行有效整合”“马列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融合,部分学者存在经院化趋向”等问题。〔30〕必须“立足时代语境和现实文艺发展状况,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当代问题的现实基础、理论前提、研究价值。结合中国经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多个侧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问题的实质、特点、表征、形态、流派及影响等,扎实推进其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31〕。而这也正是《讲话》方法论启示所在。

基于上述,《讲话》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历程,对文艺的党性、人民性、中国立场等重大理论问题做了系统深刻的阐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品质,在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等基础上,将对文艺相关问题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和深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在当下及今后的文艺工作中,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2〕,砥砺前行,做无负于时代、无负于人民的文艺理论工作者。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文艺理论中国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