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新形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前瞻

2022-02-03 06:53黄海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黄海燕

(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438)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中,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挑战,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我国体育产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发挥体育产业在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对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探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以期对政府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评价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本文使用目标一致性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等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5个主要目标和9项量化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从体育产业总量指标的完成情况看,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末的1.71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末的2.95万亿元,平均增幅14.6%[1−2],已基本达到“十三五”规划中3万亿元的产业总规模目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43.9万人[3],若纳入个体经营户的人数,预计“十三五”期间将顺利实现就业目标。2015年末,我国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5 494亿元,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1 24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0.8%增长至1.1%[1−2],已经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中1%的目标。

从体育产业体系指标的完成情况看,2015年末,我国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9.2%。在“十三五”期间,随着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情持续高涨,我国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体育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不断增强。为此,2018年国家统计局对体育产业分类进行了更新、完善,具体表现在:①范围更广,内容更全,兼顾与体育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及新兴产业;②注重设置“体育+”等融合业态指标,关注体育与旅游、教育、文创等产业的融合;③注重体育产业链的全面与完整。按照新的统计分类,2019年我国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升,达到67.7%。从体育服务业内部结构上看,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占体育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57.8%下降到2019年的33.6%[1−2]。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培训与教育等业态的占比均呈上涨态势,内部业态结构改善明显。

从市场主体指标的完成情况看,在“十三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一直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作为培育市场主体的重要抓手。依据2020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评选结果,全国共有7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23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105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此外,全国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11.6万个,占全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0.79%;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2019年我国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28.9万个,占全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1.22%,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以及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比重均大幅提升。

从产业基础指标的完成情况看,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0.99亿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 m2,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8 m2的目标[4]。从场地类型上看,我国体育场地类型多样化特征明显,羽毛球、足球等多种运动项目的场地数量持续上升,“十三五”时期共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6 957块,超额完成“十三五”新增2万块社会足球场目标任务的35%[5],呈现出从增量到增类、增质的发展趋势。关于体育消费额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这一指标,国家体育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均体育消费金额达到1 330.4元,占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4.1%,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人均体育消费额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超过2.5%的目标。

从产业发展环境的目标完成情况看,“十三五”期间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宏观指导性政策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1号)相继出台,从核心业态带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开创性、全面性、引领性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更加注重全民健身的基础性作用,以促进体育消费为主线形成了一系列问题导向鲜明、可操作性突出、针对性强的举措。此外,营造良好的体育市场环境,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在政策中得到更多体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将“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单独列出,从体育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约束、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对体育市场监管提出了新要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25号)从赛事活动的申办与审批、组织、服务等方面对体育赛事举办提出更精确的要求,《体育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体规字〔2018〕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体育领域事中事后监管的若干意见》(体规字〔2019〕8号)等政策文件也为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进展超过预期,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5个主要目标和9项量化指标的完成率都较高,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数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数等7项指标已经实现“十三五”的既定目标,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数2项量化指标预计也将实现既定目标。

从国际视角看,“十三五”规划实施至今,我国体育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体育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水平持续提升,体育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普华永道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体育产业在过去3~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4%,预计未来3~5年全球体育产业增长率将下降至6.4%,但亚洲体育产业的增速将继续保持7.9%[6]。而2015—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9.6%,成为全球范围内呈现逆势增长、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但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劳动者就业的促进、市场主体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对劳动者就业的贡献率不到1%,而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均已超过3%,澳大利亚、德国、英国体育产业对劳动者就业的贡献率也均超过3%[7]。2020年,我国营业收入排名第一的运动品牌安踏公司实现营收51.49亿美元,而美国的耐克公司和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2019年的营收则分别为374.03亿美元和226.43亿美元。中超冠军恒大足球俱乐部2019年营业收入为1.38亿美元,亏损2.82亿美元,而英国的曼联足球俱乐部2018—2019赛季营收达到8.01亿美元,实现利润0.23亿美元。此外,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还有待优化,体育人口的比例和质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消费水平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体育产业仍需补短板。

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2.1 “混杂性”发展阶段

(1)发展阶段的混杂。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发展阶段分为导入期(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产业呈现出后发优势明显、数量增长迅猛,但阶段性、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交织的局面。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势必要求体育产业在发展初期就必须充分考虑并解决影响发展质量的主要瓶颈。因此,在保证我国体育产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也要兼顾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到自身发展与时代诉求的有机统一。

(2)发展模式的混杂。受制于发展基础、体制机制、行业资源、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并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8]。在产业发展初期,政策引导的先行作用效果明显,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和聚集效应,但容易忽视产业发展模式的自身动力。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颁布后,短时间内各类体育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甚至是无序增长,但随着由产业政策引起的资本投入退却后,体育企业内容经营不充分、产业链经营不完善、赢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政府引导资金、产业资本及民营投资机构的资金空前集聚,实际可投标的优质项目较为稀少。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多投入、多优惠”的政策引导应转向以创新、科技、人才、数据等核心要素驱动的深耕细作模式,激发产业自身活力和创造力。因此,未来在深入推进体育产业由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市场运作型模式转换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以上2种发展模式的混杂。

2.2 服务业提质升级阶段

从国民经济运行层面看,经济结构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占比虽迅速提高,但在相当程度上是房地产和金融业快速膨胀的结果[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服务业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将更为突出。从产业自身发展层面看,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业为引领的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本体产业和核心产业,具有关联度广、外部性强、附加值高、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等属性特征[8]。2015年美国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比重达82.2%[10],2016年英国为85.2%[7],2017年韩国则达到87.6%[11]。2019年我国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67.7%,但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核心产业无论是从规模占比还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结构还是中观产业转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体育服务业必然是提质升级阶段。具体表现在:①体育服务业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吸纳劳动者就业人数逐步提升,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体育服务贸易迅速增长,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将现雏形。②以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适应居民消费新趋势为导向,以健身休闲、体育健康、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生活性体育服务业将迸发出更强的产业生命力,逐步形成覆盖全年龄段人群、融入全生活场景、提供品质化服务的生活性体育服务供给体系。③体育金融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育设计营销、体育中介服务等生产性体育服务业专业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全球制造业发展最新趋势表明,体育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成为体育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这将极大推动作为协同集聚核心要素的生产性体育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3 全面深入融合阶段

随着产业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日益深入,体育产业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将更加明显。这一关联性特征既为体育产业更高、更深度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更广泛地拓宽了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12]。

(1)产业融合的“接口”更加多元。随着技术迭代创新的加速与和消费需求的升级,体育与文化、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科技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体育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推进体育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阶段,产业边界将更加模糊,行业边界将逐渐消失,体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体育产业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发展融入度、综合效益实现跃升。

(2)产业融合的纵深化发展进程加速。一方面,依托体育产业内部资源通用性强的优势属性,体育产业链条将进一步纵向拓展和延伸,极大提升产业内部的整合程度。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代表的上游产业,通过体育中介、体育营销与传媒等中游端进行内容开发、资源重组和信息互通,带动体育用品、体育培训、体育保险等下游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与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关联产业的融合迈入新阶段。我国将充分利用政策规制工具解决目前体育与重点关联产业融合渠道不通畅、融合模式不清晰、融合产品不丰富等难点问题,如已出台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为打通体教融合渠道提供了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为体卫融合指明了发展路径。随着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产业融合的配套政策体系将日臻健全,主管部门间协作机制将逐步成熟,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将走向纵深。

2.4 主场效应阶段

“主场效应”原指在体育比赛中主队受到赛事官员、项目规则和裁判员等因素的影响,获胜概率显著提高的一种体育现象[13]。这里引申为国际大型赛事的主办国或城市享受到主场办赛的红利,在社会经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获得显著提升的一种效应。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承办的国际重大赛事在赛事规模、赛事密度、赛事能级上均有全方位升级,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将迎来一个主场效应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夯实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目前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际重大赛事的举办能有效拉动主办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杭州市为筹办2022年亚运会共部署56个场馆设施建设任务,其中包括马术、射击、射箭、轮滑等具有新兴运动项目消费特征的比赛场馆[14],这为将来新兴体育消费的培育和场馆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2)发挥赛事的综合效益。一方面,主场举办国际重大赛事能够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笔者以“青奥会”为关键词对比了两届青奥会的百度搜索指数,发现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百度搜索指数峰值是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搜索峰值的126倍,彰显出主场办赛形成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这为运动项目规则和文化的普及、体育参与氛围的营造、群众型体育赛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国际大赛的举办能够带来显著的溢出效应。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有效带动了京津冀区域冰雪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冰雪体育培训等为核心的冰雪项目产业链。

(3)促进国际体育资源的集聚。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国际优质体育资源存在价格下滑的可能[15],这将有利于我国借主场办赛的优势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全球高端体育人才、国际体育企业总部、功能性体育行业协会等国际体育资源,加速推进我国体育资本的海外布局,增强全球体育资源的配置能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2.5 产业治理体系完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对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体育领域将践行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政策,进一步深化体育领域改革,理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完善体育管理部门、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市场主体多元共治的体系。

(1)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①以《体育法》为核心的体育法治体系将进一步健全。2018年,《体育法》修订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于2020年初正式启动,这将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育市场机制、贯彻依法治体理念提供上位依据。②以法律法规的规范、行业协会的自律、市场资源的配置、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为主体内容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对于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重点领域以及高危险性、新兴体育运动等重点项目的监管举措将进一步细化,尤其是在白银景泰“5·22”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发生后,对于体育赛事安全监管、多部门综合服务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将出台更多有力举措,相关重点行业将进入“强监管”状态。

(2)协同治理体系不断优化。一方面职能部门的横向协作将不断拓展,各级产业发展规划、运动项目规划等政策文件将进一步明确与体育产业发展直接相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科学合理地选择联合、单独发文的形式,形成政策合力。另一方面多元主体的纵向协同走向深入,政府、体育市场、体育社会组织三者的“治理场域”将进一步明确,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充分释放,体育社会组织在赛事体系构建、行业标准制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将日益突出[16]。

(3)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如上海、浙江等地依托数字政府平台建立公安、卫生、交通等多部门协同的体育赛事综合服务机制,为体育赛事活动的服务保障和监督管理提供便利化、智慧化、精细化的政府服务。未来数字赋能体育治理的趋势将愈发凸显,运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将不断健全,政府参与体育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水平将快速提升[17]。

2.6 消费需求爆发性增长阶段

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所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和经济运行规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为具有高收入弹性的体育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收入预期[18]。在此基础上,我国体育消费在意识、内容和人群等层面均存在增长爆发点。

在消费意识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将极大唤醒人民群众“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居民选择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在各项休闲活动中位列首位[19],体现出在疫情期间人们对于参与体育运动、关注自身健康的强烈诉求。体育消费将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刚需”,体育需求向体育消费需求转化的有效性不断增强[20]。

在消费内容层面,当前我国体育消费已经呈现出体育健身、现场观赛等服务型消费提质扩容,运动鞋服、体育装备等实物型消费提档升级,体育旅游、体育信息等新兴消费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格局。但受到体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侧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服务型消费占比和规模依然存在明显差距。未来随着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传媒、户外运动、智能体育等产业不断成熟,“云”竞赛、在线健身、智慧体育旅游、在线体育培训等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在体育消费领域内产生重要影响。

在消费人群层面,一方面作为体育消费主体的中青年群体,“80后”“90后”“00后”展现出去中心化、去奢侈化、去从众化等鲜明特征[21],这一批新生代进行体育消费的意愿更强,通过参与体育新兴项目来展现自我意识的诉求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女性和儿童青少年群体成为体育消费的新增量。2019年上海市体育消费调查数据显示,18~59岁上海女性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到4 025元,超出同年龄段男性657元,在运动鞋服、健身卡及聘请健身私教、体育培训、体育休闲旅游等方面均明显高于男性,体现出“她经济”背景下女性体育消费爆发式增长的潜力。另外,随着体教融合的逐步深化、“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青少年和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将大幅提高,体育培训业将迎来黄金上升期。

3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3.1 发展机遇

3.1.1 进入新发展阶段有利于体育产业增强内需动力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体育产业将迎来新使命和新机遇。①有助于扩大体育消费内需。畅通经济内循环要求体育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不断深挖国内市场的体育消费需求,增强内循环的内生动力。②有利于完善产业链条。在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形势下,保证产业链稳固、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是促进产业内循环的重要保障。③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托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资而形成的“粗犷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我国体育产业将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动能,实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3.1.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利于体育产业扩大有效供给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2]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体育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实现全民健康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居民自身的健康诉求、体育参与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体育产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已逐渐成为居民休闲娱乐需要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品牌不强、人才不足、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使得体育产业的供给能力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多元的体育需求。体育产业领域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亟待寻求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新的平衡[23],人民日益旺盛的体育需求将倒逼体育产业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持续完善体育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供给体系,加速推动体育产业迈入发展充分、供需平衡的新阶段。

3.1.3 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有利于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体育产业作为典型的生活性服务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近80%的国民经济软化率[24],我国体育产业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将不可替代,同时也赋予体育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从产业自身的角度看,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有助于体育产业从追求发展速度往追求发展质量转变,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体育产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3.1.4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等地区既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不断促进体育产业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加快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联动和一体化发展,根据各区域主体定位来完善区域体育产业布局,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结构,打造我国体育产业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样板。另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是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促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新型城镇化带来的诸多红利,如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消费人口的倍增、配套产业体系的完善等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体育产业必将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承载体,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路径,不断扩大产业在区域内的辐射能力和溢出效应,形成体育产业增长极[25]。

3.1.5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基础设施以交通、能源、水网为主要构成部分,主要面向的是传统工业生产,而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网络、大数据中心为基础内容的新型基础设施将赋予体育产业更多发展机遇。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促进“体育制造”向“体育智造”的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打造“高精尖”智能体育制造业平台、建设世界先进体育制造业集群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体育产品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的跃升。另一方面,“新基建”将助力体育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包括智慧场馆、智能步道、智能户外运动设施等,为参与者提供智能化、定制化、便利化的体育服务,进一步激发居民体育消费新需求、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基础。

3.2 风险挑战

3.2.1 国际外部环境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的持续下滑和萎缩,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双重叠加效应的结果,且在短时间内难以结束。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对部分外向型体育用品企业在产品贸易出口、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产生影响,这对于我国体育用品业抵御外部冲击是一个严峻挑战。近年来,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红利优势逐步减退、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的成本优势已逐步衰减,诸多国际体育用品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纷纷在东南亚等地布局工厂,以代加工为主的传统体育制造模式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产业外迁。另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导致我国提升全球体育资源配置能力的速度放缓,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与转播、国际体育合作项目的投资、我国体育资源市场的国际化等方面都可能被波及。我国体育产业必须加快融入国民经济内循环,不断挖掘国内市场的体育需求、释放体育消费潜能,这将会对我国体育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产业链条的优化完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提出新命题和新要求。

3.2.2 新旧产品服务迭代挑战

根据服务经济理论,时间是服务消费增长和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刚性约束,不同消费领域间存在一定等值替代性[18]。体育消费属于参与型、体验型消费,受到时间的硬性约束较强,因此,在体验和享受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也将影响和替代部分传统的体育经营项目和模式。随着产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也将发生巨大变化,线上竞赛、智能教练、虚拟体育、线上培训、电子竞技等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将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产生冲击。国际健康运动与俱乐部联合会(IHRS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1日,美国境内受疫情影响而被迫永久关闭的健身场所已达到2 616家,美国健身行业累计收入损失已突破139亿美元[26]。Peloton公布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了232%,其在线健身课程服务使其订阅营收同比增长了133%,与线下健身行业难以为继的窘迫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更为重要的是,由疫情引发的居家健身、线上健身的趋势潮流可能会永久改变部分参与者的健身方式和场景选择,这对疫情后线下健身行业的恢复是一个严峻挑战。另外,近年来电子竞技产业规模和用户人群上升趋势明显,在相关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中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2017年国内16~25岁青年人群平均花费33%的闲暇时间用于电竞及其他网络游戏活动,参与体育培训、赛事活动、户外运动等时间受到挤压和替代[27]。妥善处理好新旧产品、服务的共生迭代关系,引导市场有序发展是未来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3.2.3 社会人口结构变动挑战

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为严峻的人口问题之一。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按照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中方案预测,老龄化水平将在2024年超过20%,2039年达到30%[28]。准确研判人口老龄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必须考虑的问题。从个体的角度看,老年群体消费观念普遍较为保守,参与运动项目的消费引领性较弱,体育消费需求存在鲜明的特定人群表征。同时,现阶段专门面向老年群体的体育产品和定制服务种类较少、品质较差、保障不足,体卫融合的践行措施和成熟模式依然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老年人体育健康需求尚未充分满足。从家庭消费的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加速使得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二孩政策”的施行使得少儿抚养比下降趋势减缓,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较为稳定的硬约束下,收入波动的不确定性、预防性储蓄、信贷约束等多种因素将持续影响家庭消费决策。体育消费具有明显的收入预期效应,家庭消费的偏好收窄和预期下行将可能挤压家庭在现场观赛、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等服务型体育消费上的支出。

3.2.4 新冠肺炎疫情挑战

体育产业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重灾区。在疫情期间,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业业绩明显下滑,体育服务业全线停业,从业人员流失,小微体育企业资金链断裂,整个体育产业链条和生态圈陷入停滞。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各项体育经营活动正常运转,应对疫情对体育产业的持续影响仍是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1)体育赛事筹备重启的挑战。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全产业链条的核心,其举办涉及社会资源的多方整合,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也最深:①赛事扎堆举办存在风险。受疫情影响,多项国际综合赛事延期举办,使得各项赛事交叉、重叠、冲突的风险大大增加。如2020—2021赛季CBA第三阶段比赛受到全运会预赛和奥运落选赛的影响,将季后赛场次压缩至不超过17场,联赛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形象严重受损。②赛事商业运营的难度加大。一方面,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使得中超、CBA等国内职业联赛依然沿用赛会制,现场观赛人数受限、部分外援离开等问题使得联赛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赛事密度的增加必然会使媒体曝光率、赞助价值发挥等产生影响。如2021年7—9月东京奥运会、西安全运会相继举办,大型赛事的密集举办导致赛事关注度的分流,削弱了赛事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释放。③赛事管理服务的挑战。体育赛事由于其自身的聚集性和互动性,必须设计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疫中办赛”体系。但对于部分中小微体育服务企业而言,常态化的危机应对和安全保障机制缺失,疫情期间体育人才流失导致复工后人才短缺,大量赛事重启后瞬时管理压力增加,均会导致赛事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和有效执行存在一定隐患。

(2)线下体育业态恢复的挑战。此次疫情使得健身行业、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等主营线下的体育企业遭受重创,而企业复工复产后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疫情后集聚场所的人流控制,健身场景家庭化、分散化和碎片化,智能教练和线上培训的冲击,线上体育用品消费黏性的上升等,均给线下体育服务的开展带来挑战。如何准确研判居民消费新需求和新习惯,及时优化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供给重点,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短时冲击,并且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形成长期持续的新赢利点进而逆势成长,将是相关线下体育服务业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4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瞻

4.1 构建体育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体育产业应抢抓经济内循环的发展机遇,破除自身发展瓶颈,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回旋空间,加快构建体育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

(1)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体育产业内循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反复、国际疫情防控的复杂严峻使得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依然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这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运行模式、需求管理、产品服务、市场监管将是一次考验。我国必须充分释放体育产业创造力,畅通产业链和产业循环、市场供应链和市场循环,在内循环中激发更强的势能。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创新发展是实现体育产业内循环的根本动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科技创新在加快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提升体育产业效率、创造体育消费新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要加快体育场所5G网络建设,推动5G技术结合VR/AR、4K/8K超高清视频技术在赛事视频转播、线上观赛互动、云端赛事制作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大力开拓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场景,培育和发展一批如线上培训、云端健身、智慧体育旅游、虚拟运动项目等新兴业态、新模式。

二是推动体育全产业链现代化。一方面要补齐、延伸自身产业链条,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为核心产业,打造贯通体育制造、体育传媒、体育中介、体育场馆服务等上中下游优势资源互补的全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体育行业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企业、行业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体育产学研联盟等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引导人才、资本、制度、数据、科技成果等高端要素向平台汇聚,集中力量解决产业链构建中的“卡脖子”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

三是提升体育生产要素市场化水平。从操作层面而言,要素配置市场化是“双循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应深化体育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体育行业协会内优质资源释放,以产权市场为载体加强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打破体育赛事、赛事转播、体育场馆、运动员等体育资源行业、地区垄断,按市场化原则建立竞争、价格、利益分配机制,畅通体育要素资源流动渠道,营造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体育市场主体既是产业内循环的基本经济活动单位,也是体育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主体,应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形成产业循环的内生动力。要通过企业兼并、投资合作、流程再造等诸多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和要素集中,打造一批持续赢利能力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明星上市企业;鼓励体育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贯彻落实国家针对中小微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体育创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服务功能,建设一批体育众创空间和产业孵化平台。

五是加强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制。历史轨迹、经济现实和理论发展都表明,自由自发的市场存在大量“市场失灵”现象,政府需要规制不利于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体育产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服务性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和服务。要利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体育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防止部分体育企业无视人民基本体育权益和健康诉求、呈现过度资本化的倾向。要鼓励企业围绕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在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旅游、健身休闲等领域设计研发体育服务和产品,引导体育产业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消费为发展支撑,促使体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六是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区域体育产业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形成体育产业内循环的空间动力。应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群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要素集聚优势明显的特点,促进体育产业的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鼓励建立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联盟,促进区域间体育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互补、流转顺畅、待遇互认和组织协同等良性互动。以区域合作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区域联合办赛等形式加快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联动和一体化发展。

(2)要抓住机遇,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全球化、全球体育产业价值链、国际体育产业创新与治理体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仍以中低档次、常规产品为主,应抓住目前国内环境较为稳定的机遇,努力提升我国体育制造业的科技研发投入水平。要抓住“新基建”的建设机遇,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网络等先进技术赋能体育用品生产制造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体育制造业智能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鼓励推广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共享制造等体育智能制造与服务型制造,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和产品附加值。要抓住主场办赛优势、国内疫情防控整体稳定、国际优质体育资源的价格波动以及国际体育组织的运营需求等机遇,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体育产业基础坚实、体育开放程度高、未来发展潜力大的城市为节点,吸引、集聚一批国际头部体育企业、国际体育行业组织、国际重要体育会议等重要优势资源,加强国际体育人才合作和先进经验交流,共同合理开发国内体育市场资源,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的体育资源配置能力。

4.2 推进智能体育与产业数字化发展

智能体育是体育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空间广、潜力大,目前已受到政产学研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推动智能体育发展,需多措并举、协同创新。①加强政策支持。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将发展体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智能体育,并争取纳入新制定的各项政策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②加强平台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债券等融资产品,引导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资。利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世界智能大会等展会,以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智能体育大赛等活动,发挥“双创”基地作用。成立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实现共同发展。③加强示范打造。遴选一批智能体育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智能体育精品赛事,打造一批智能体育产业园区。深入挖掘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发挥示范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智能体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数字化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数据已成为与资本、技术、人才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如何有效促进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数据赋能体育产业的能级,将是提升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课题。①加快建设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要从数据维度构建、数据传输、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应用等方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集日常产业监测、应急指挥、公共服务、基础资源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并积极向体育企业开放和提供数据服务。②鼓励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加快推进体育产业重点领域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消费,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大运会、冬奥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为契机,深化大型体育赛事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以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为突破,依托智能信息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推行以“参赛流程线上管理、参赛数据及时反馈、竞赛体验云上共享”为特征的数字化办赛模式。加快体育传媒业数字化升级,支持互联网传媒企业打造体育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体育资源传播平台,支持直播、短视频、游戏等在线体育产品创作与生产,打造数字体育经济生态。③利用数字赋能产业综合治理。在体育产业大数据采集、筛选、清洗、应用、展示等流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大数据建模、原数据采集、数据脱敏、数据加密、数据防泄漏、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稽查、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应用等工作,让体育大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合法合规。另外,可利用建设“数字政府”的契机,接入政府政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旅游等综合服务机制,为体育赛事审批服务、体育赛事监管、体育旅游营销等工作提供数字化工作方式。

4.3 加快竞赛表演产业提质升级

竞赛表演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和本体,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竞赛表演业提质升级工程建设。①构建运动项目的赛事体系。鼓励各级单项体育协会编制运动项目产业发展规划,成立推进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的专门机构,构建运动项目的赛事体系。推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涵盖职业、商业和群众性赛事的多层次、多样化体育赛事体系。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举办各类体育赛事,采用分级授权、等级评价等方式,增加赛事种类和数量,引领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②加快发展职业体育赛事。要充分利用国内社会环境优势,积极引进国际顶尖职业赛事落户中国,构建职业赛事链条。要大力推进“三大球”和市场化程度较高运动项目的职业联赛理事会和职业联盟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体系完善的职业联赛。③推动体育赛事名城建设。要最大限度利用体育赛事的外部性和综合性特征,发挥其在城市营销矩阵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体育赛事融入城市影响力评价的必要指标。同时,要进行差异化引导,如上海、成都、西安、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均提出要建设体育赛事名城,容易导致城市间的恶性竞争,破坏有序的市场环境。④加强赛事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水平是提升产业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对于竞赛表演产业,要完善监管标准,明确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的基本条件、标准、规则和程序;加强对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的评估指导监督,各级体育部门应当制定年度体育赛事活动服务指导目录;鼓励各地建立跨部门的体育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建立由赛事风险评估、预案审核、防疫培训、应急响应、属地监管等构成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安全保障。

4.4 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①加强户外运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和推动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选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尽量利用自然水体、山间古道等,划定符合户外运动习惯的户外场景,形成户外运动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户外基础设施运营体系的设计和落地,研究建立国家步道体系,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建设体育公园、户外运动营地等载体设施,探索形成“步道+水道+雪道+跑道”网状布局。②继续深入推进落实跨部门协同管理。推动相关部门组成国家户外运动产业委员会,建立专项协调机制,系统推进相关跨部门协同政策落地。对户外运动产业涉及多头管理的重叠、缺位的法规和监管体系、行业标准进行专项梳理和重点解决,特别是旅游资质和航空运行许可相关问题。③搭建国家级平台,推动户外运动参与各环节便利化。建立户外信息查询或一站式预定平台,提供户外目的地(营地)查询、户外指导员/教练员查询、户外装备便利化运输政策查询服务。建立户外风险管控体系和信息平台,进行高风险户外运动登记、保险购买、追踪、预警、救援监测等。

4.5 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体育+”工程,重点推进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促进体育与文化、科技、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等复合经营。

(1)推进体教融合发展。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校园,引进市场化体育培训机构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指导,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业。探索完善企业类型体育培训机构申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相关条件与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遵循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完善体育技能等级标准,量身打造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建立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分学段、多梯度、多级别以及不同运动员技术等级相互衔接的青少年赛事体系,不断“密织”青少年赛事网络。

(2)加快体卫融合发展。完善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专业体育医院+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体医融合门诊+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等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处方开具、运动康复诊疗、体质监测评估、健康科普教育等一站式服务。

(3)鼓励体旅融合发展。合理利用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滑雪、房车、邮轮、游艇、马术等新兴体育旅游产品,引入越野赛车、房车、汽摩、航空等特色项目的体育赛事,打造集运动参赛、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营地。依据各地资源禀赋,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海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因地制宜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将登山、徒步、越野跑等作为发展森林旅游的重要方向。

(4)发挥产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体育产业融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征,不断拓宽体育产业外延,增强产业的综合效益。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开发运动休闲项目,联合遴选“体育+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推进体育产业融入乡村振兴;以产业融合、就业平台搭建为抓手,加快实现体育产业发展与文化、科技、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等关联产业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就业;发挥体育赛事在公安、交通、通信、环保、园林绿化等多领域的联动效应,加强其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更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城市地标的重要作用。

4.6 打造体育消费新空间和新场景

体育消费新空间和新场景的打造,对于形成体育消费需求场景、推动消费需求向消费行为的转化、精准服务体育消费重点人群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重点人群的精细化供给。围绕青少年、女性、老年人等重点潜力消费群体,结合少儿培训、“她”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经济特征,加强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精准配送。如加强运动防晒、运动化妆品、轻量小型运动器材等女性款式的体育产品研发,不断优化针对女性打造的健身课程与新模式。又如针对老年人群体,可配套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健身操、瑜伽等课程,依托“社区健康师”“全民健身驿站”“医体健康教育基地”等新模式、新载体,帮助老年人获得专业化的运动指导服务,满足老年人健身消费需求。

(2)加快体育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改造。要引导相关企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尽快开展智慧场馆、智能跑道、智能体育公园等体育空间的数字化建设和升级工作,提升群众参与体育运动、观看体育比赛的实际体验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化运动场景和精细化服务。

(3)注重体育消费新载体的建设。要打造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探索“体育+文化+教育+商业+旅游”等多元化运营方式,形成各功能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裨益的多功能、多业态、高效益的体育消费集聚区。以社会效益与市场化运作并举,建设、升级一批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育公园。

(4)营造体育消费新场景。要抓住疫情后居家健身兴起的趋势,鼓励相关制造企业针对居家健身场景,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研发集硬件、内容、数据、教练员和用户社群于一体的便携化、轻量化、个性化的运动装备,如智能跑步机、智能动感单车、智能健身镜等,为使用者营造“线上+线下”智能化居家健身场景。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拉动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积极培育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

5 结束语

体育产业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和途径,以及人民群众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促进体育产业专业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推动体育产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产业之篮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