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勇,陈 闯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促进社会进步输出人才的重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政策的提出,要求更深层次、更高标准地对高等教育人才进行培养[1]。现阶段,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知识过密化”的理论视角,结合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任务及目标,突破“知识过密化”持续增长的困境,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根基扎实、后劲十足的发展与繁荣。
“过密化”(Involution)又可以译为“内卷化”。它源于拉丁语involutum。从英文词义上看有回旋、包卷、内卷、错乱、退后、回复原状之意。这一词语及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上溯至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创作的《判断力批判》。书中不仅提出了“内卷理论”,并且明确区分了“演化”和“内卷化”两种不同的人类演变进度[2]。在此之后,美国的人类学家戈登威泽用“内卷化”来描述一种内部不断细致化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当达到了某种形态以后,不能继续前进、停滞不前或无法转换为另一种高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细化[3]的模式。1963年,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将“内卷化”这一概念引用到了农业经济领域,并且提出了“农业内卷化”。格尔茨在《农业内卷化》一书中运用了“内卷化”概念来描述印尼爪哇地区的农民为了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采用了对固定土地面积的水稻增加生产劳动的办法来提高水稻的产量,随着水稻产量的提升,出现了劳动的过密投入和边际报酬递减现象[4]。即在一个固定环境中,无法再进行外部的扩张,逼迫环境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在此之后,“内卷化”概念被黄宗智教授在我国社会经济史领域研究中引用,并在出版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译为“过密化”。相比较“内卷化”而言,过密化虽然没有中间事物变化的过程,但是“过密”这一词语的描述更恰当更形象。“过密化”的内涵可从量化和质化两方面来理解。从量化层次来看,“过密化”指在投入与结果的关系上,两者量的变化呈反比,而不是呈正比;呈现为随着投入的增多,产出会越来越少,出现边际效益递减,效益低下或无效。从质化层次来看,“过密化”指在外部的严格约束下,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事物内部一直进行低质量的不断复制。事物内部的数量越来越多,数量再多的变化也不会使事物发生质变。量变导致事物内部的发展日趋复杂,人们的思维受到限制变得僵化,没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事物在当前阶段停滞不前,难以摆脱困境。
在19世纪中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作者斯宾塞批驳了当时英国浮夸而轻实用的知识价值观念,教育学上也把这一问题的争论称之为“斯宾塞问题”[5]。在文章中他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作出了自己的判断,提出科学知识价值体系紧紧围绕知识价值标准的必要性、知识价值标准的制定及知识价值标准的运用这一基本框架,得出课程中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结果。1971年由英国教育社会学者麦克·杨主编出版了《知识与控制》一书,提出了“强有力的知识”这一概念,并在书中给予阐释。麦克·杨认为课程知识不仅要具备构建性,也要具有客观性,如果强调突出某一种知识的重要性,会把知识的构建陷入困境,不利于未来的教育活动开展[6]。因此,我们应从至今已认知的全部知识中筛选出当前“最适合”“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后者使其学习,此即“强有力的知识”。一系列关于知识的问题映射在学校课程当中,从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到社会构建的知识,再到具有构建性、客观性的知识,逐渐的进步转换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知识观。
将过密化理论引入到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从体育知识的内容与结构、体育知识获得的来源与过程、体育知识的教育功能与育人价值来看,知识过密化具体是指:由于体育知识的某一领域受到限制出现了知识类型的单一,产生了知识的低水平复制,知识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导致了某一领域知识过密;或者是知识偏离了现实社会,造成了简单的知识复杂化和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或是偏离了知识的构建性和客观性,隐藏了知识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风险[7]。从以上描述的知识观意向来分析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会发现体育教师要通过更多的教学时间传授知识达到课程的知识总量。这样不仅加大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会造成体育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学习及体育学科的研究,产生教学质量下降及一系列不良效应;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来完成老师传授的课程知识总量,加大了学生的课业压力,低效率的重复学习无法完成课程知识总量的学习,导致学生产生态度消极,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知识过密化的增长方式最终会把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偏化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及训练。学生选用浅层学习策略便可以达成学习目标,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价值,最终会丢失创造性及突破性的知识价值理念,违背了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的价值追求。
从知识过密化视角看,在目前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呈现出很多过密型增长的现象,这种知识过密化现象带来的结果就是“知识有增长无发展”[8]。将黄宗智教授 1990 年出版的《1368—1988年间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过密化理论引用到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会出现“密集”“过密”“发展”这三种现象。“密集”现象可以看作是投入和回报是等同的,也可以理解为教师时间的投入、学生学习时间的投入、教育资源的投入等,等同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过密”是指随着教育的投入增加,而教学质量并未得到提升,各方面的水平(教学体系,知识的创新等)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变化的只有数量,没有发展的增长,产生边际效应递减和过密化现象[9]。打破“质的停滞”的关键在于“发展”。在保持教育的投入增加率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知识的创新、教育观念的更新、优化教育过程等路径,体育教学质量获得提升。目前,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知识过密化”是最容易出现的现象。不仅知识的发展进程缓慢,而且也没有质的转变,反而是内部的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被动地应付现有现象,不能与现实社会相互协调。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的“知识过密化”是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索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知识过密化”现象的形成及原因,也是加快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高等院校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学术场所和文化高地。学术性研究是大学的根本属性。高校的学术群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职业群体,还承载着社会群众对知识真理的崇尚和对科学的追求。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学术的发展出现了学术绩效表现现象。就高等教育改革这一方向来看,虽然研究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学术论文产量大幅度上升,展现出空前未有“学术繁荣”。这种爆发性增长的速度和速率虽然远远超于其他国家,但是,出现在世界一流期刊的成果却极少,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贡献并不大。以高等体育为例,在CNKI主题搜索输入高等体育这一词汇,能查到5 380条结果。学术期刊是3 910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272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达到501篇。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从年份进行分析,篇名中包含高等体育的文章共910篇。第一篇文章的发表时间在1981年。截止到20世纪末,20年间共发表了110篇。而进入到21世纪,关于高等体育的文章数量突飞猛进,截至现在共发表了800篇,较于20世纪增长了727.3%。反映了我国学者对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回到现实社会当中,这么多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对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目前高等体育教育问题仍然是教育领域中难以攻克的难题。高等教育现状更为突出,以高等教育为例,在CNKI主题搜索输入高等教育这一词汇,能查到524 260条结果。其中期刊为42.08万条结果,学术论文为3.70万条,会议为1.04万条,就连图书也高达5 195条。尽管众多学者投入中高等教育研究当中,努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改革方法都产生了从实验到成功再到推广,推广后又出现了失败再实验的一种现象,没能彻底改变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相当长的改革过程中仅仅是小修小补。退一步讲,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并且研究出那么多的科研成果,为何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呢?我们从CNKI搜索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实际上是重复的,而且在科研结果上也是大同小异的。虽然当前检索到的成果较多,但是原创的成果较少,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指导意义不大,说明目前对于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出现了“知识过密化”现象。在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的现状下,内部知识进行了低水平的复制和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没有产生新的边际效应,造成了从表面上看知识成果较多,但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较少的现象。这样,不仅不能推进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还会对目前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产生困扰,拖延了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扰乱了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
学校课程不仅直接反映了教育思想与观念,也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课程经历了八次改革。在经历每一次改革时,课程结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课程结构从单一趋向多元、课程内容从古板老套变得灵活创新。这些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品质的教育价值。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课程的价值,就必须依据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目标去选取、分配、界定、编排体育知识。
随着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课程出现了多样化现状。虽然暂时解决了原来体育课程内容的匮乏和短缺,但是,随着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接踵而至。21世纪以来,我国重新确立了高等体育的课程结构,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结合、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社会构建,确认体育科目的价值为课程结构重建的基本前提。如果在全部知识里筛选出更具有价值的知识,那么以什么标准来筛选知识,怎么去界定需要的知识,就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理性主义知识观与经验主义知识观的碰撞,建构主义对知识的这种客观性作了彻底的否定。
知识观的变革实质是学校课程育人价值中知识与能力的权衡,也是“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长期争论的话题[10]。学校体育课程所能实现的目标是有限的。如果过分突出知识的主观建构性,将会使知识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境地。知识的客观性则要遏制主观构建性的过度强调。两者都不能被其吞噬。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两者被其吞噬成为体育课程过密型多样化,虽然课程内容增多,但是呈现出的是课程的系统内部低水平的自我复制,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的浅表化的现象。结果依然是没有对体育课程知识谨慎的选择与把握,教育质量原地转圈、踏步不前,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没有质的提升。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是为了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通过课程这一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多样化的发展偏离了原本的教育目的,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失衡,即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浅表化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在练习的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产生边际效益下降效应,学习质量急速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片面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和相对性,弱化了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化实践的价值。这是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需要审慎对待的一个潜在危机。
随着体育课程多样化的发展,体育知识愈来愈多。虽然帮助学生建立了完整的大学体育课程知识体系,但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却是被动地接受,以浅表的学习为主,没有达到理解融会贯通的地步。综上所述,虽然学生们通过体育课程知识体系学习了一定数量的知识,但是却没有发掘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们把学习知识变成了应付考试的一种途径。学生为了顺利毕业而学习知识,高校教育也没能达成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大学最为根本的职责莫过于育人,但目前经常映入眼帘的、社会大众较为关注的大学生现实问题,则是虽然学生学业成绩优异,但是综合能力不足;虽然学生文化课成绩优秀,但是肥胖近视问题突出。这充分说明我们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点发生了错误,视野窄小化,过于重视文化知识,忽略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结果,学生学习的知识总量不断增加,但掌握利用的质量却停滞不前,没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创新,却被所学知识所限制。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是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能达到自我效能的满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方针的实施。
体育学术成果的转化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术价值的失范对于学校体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当前体育学术价值失范现象的治理却是表层化的,如果不能洞察深层次的问题,会直接导致问题越来越深入,失范现象越来越难治理[11]。因此,不仅要解决浅表化问题,更要把藏在深处的问题“连根拔起”。
对于当前学术问题的治理,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学术成果要对高等体育改革中某个领域产生推动性力量;第二,学术治理要追求学术行为的效率,即学术投入和学术产出之间的比值;第三,消除学术行政化,即给学术自由保持本真。笔者认为,对于学术的高要求,可以有效地把水平较低的、无意义的研究内容挡于门外,还可以激发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使学术成果有质的进步,提升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规避知识过密化。同行评议机制是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因为目前体育学科分支很多,研究方向更多,研究领域不同的群体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评估者投入较多的精力,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具体的、深层次的评估,对文章的把控不足,易造成低水平的文章随意出刊及研究结果大同小异的无意义精益求精的文章数量越来越多,对某一领域的发展造成困扰。同行评议,以自身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品质及专业精神作为依托,以其他学者的作品质量而不是数量为判断标准,能够有效规避外行指挥内行、学术虚假繁荣等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改变,不仅有利于构建符合学术活动复杂性、创新性、长期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脱颖而出,从而纾解了目前学术价值失范现象。
高等体育教育深化改革中知识观的转变是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如前所述,知识过密化呈现为知识内容、结构、获得过程及教育价值几个层面。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转变到当前构建主义知识观,知识框架构建各不相同,如继续按照两者各自独自发展,那么两者都会出现知识过密化现象。厘定知识的边界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何为边界?从抽象的界定表达是在某一空间内,两者存在差异的点,这些点连在一起就是边界。从知识组织构架形式的角度来看,每种教学方法的存在都有其特有的知识观基础作为支撑,即每种学习方法也应当找到相联结的知识类型。现将知识理论拆分为三种类型,即价值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分析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减轻学业负担等棘手的教学矛盾是破解之道。从知识的层次来讲,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知识只是浅表化的,是学生用来应付考试的手段;有的知识是深层化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类知识不仅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还在此基础上迸发出更容易学习及掌握更多知识的方法。从知识的作用来看,第一类知识为掌握人类生存所必备的属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知识;第二类知识为理解自己心理及情感世界所需要的以达到育人目的的知识;第三类知识为我们参与社会分工,并立足于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专业知识。例如体育知识可以分为取得成绩的竞技运动知识、强身健体的健身运动知识、愉悦身心的娱乐活动知识、疾病康复的康复运动知识等。只有厘清知识的类型及结构,界定知识出现“过密化增长”现象的鸿沟,那么发展学校课程多样化就可以根据知识的结构、边界及分类有目标的设置及规划。充分理解当今高校课程特色化的真正含义,合理设置分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结构并发挥出其价值,促进高质量、深层次、效果优的教与学,加快消除当今学校课程呈现的“过密型多样性”现象。
当前教育中出现的“知识过密化”,主要表现在知识数量的急剧增长,边际效应递减,质的停滞。那么在“知识过密化”的困境中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应怎样前进?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深化阶段,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教育质量观才能使体育教育质量得以提升?
当今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重于结果性评价,但是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更要注重教育过程,即过程性评价。在体育教育过程当中,体育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尤其是体育教育过程中“质”和“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及时消除过密化现象。过程评价不是单一的、片面地对教育过程掐头去尾的评价,而是对整个教育的完整过程进行评价,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评价活动,即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就是提升每个教育过程的教育质量。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作为五大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中充分发挥了体育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这样,学生不仅在体育课程中获得知识并提升身体素质,还能掌握适应终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具备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优良品格。
走出“知识过密化”现象的困境,才能破解阻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羁绊因素。围绕学术价值失范问题展开立体化研究,增强体育教育质量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严谨性。厘定知识的分类及界定,展开高质量、深度的、富有创造性的教与学,提升知识多样化的发展;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评价的向度,促进以体育人的功效、促进学生在身心一元的实践过程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