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距北京千里之外的一间普通病房内,张富清身佩党徽,早早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目睹神州大地举国欢庆,他心潮澎湃。今日中华之盛世,张富清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创造者。解放战争中,他冲锋陷阵;转业后,他扎根贫困山区,深藏功名,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更教育子女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
【家世】
“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和大哥过早去世,母亲拉扯着兄弟姐妹4个孩子,家中仅有张富清的二哥是壮劳力。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在家种过地,给地主当过长工,没有上过一天学。
1945年下半年,张富清的二哥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用自己将二哥换了出来,被关在乡联保处近两年,饱受欺凌。被编入国民党部队后,身体瘦弱的他被指派做饭、喂马、洗衣、打扫等杂役,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皮带抽打。1948年3月的瓦子街战役中,西北野战军把国民党部队“包了饺子”,张富清随着四散的人群遇到了人民解放军。
“我早已受够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我在老家时就听地下工作者讲,共产党领导的是穷苦老百姓的军队。”张富清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了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信仰的种子,从此埋进了他的心中。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张富清彻底脱胎换骨,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信念在他心中愈发清晰:“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1948年7月,壶梯山战斗打响。这是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决战前,西北野战军为牵制胡宗南部队而发起的澄合战役中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张富清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张富清带着2个炸药包、1支步枪、1支冲锋枪和16颗手榴弹,攀上寨墙,炸掉了敌人两个碉堡。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这是张富清在战场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张富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他带着妻子孙玉兰扎根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获得的全部荣誉。为了带头示范,他让妻子从自己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张富清不躲不绕,想方设法,克服解决。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后,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50多岁的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他带着社员修路,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土苗山村进入“电力时代”。
1961年至1964年期间,张富清主导修建了三胡区老狮子桥水电站,供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照明。这是三胡区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
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离休后,张富清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穿旧衣服、用老家具。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被截肢。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义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他的老伴和兒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被发现。★
(责编/李希萌 责校/张超、陈小婷 来源/《中国榜样》,杨如风主编,九州出版社2019年第1版等)
【家谱】
只要是党的安排,没有丝毫犹豫
张富清: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民功臣
“在战场上也好,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好,
我就是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
这都是我应该尽的职责,说不着有什么功。”
张富清(1924- ),陕西汉中人,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离休。
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2019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6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7月,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奖”。9月,张富清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家庭”荣誉。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走过70余年风风雨雨,张富清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回忆往事,张富清呢喃:“我们牺牲得太多了”“人命换来的国名”
2018年12月3日,张富清的儿子张健全来到来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询问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具体要求。回到家中,张健全问:“爸,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需要如实上报个人信息,你什么时间参的军、有没有立过功、立的什么功,都要讲清楚。”
沉吟片刻,张富清说:“你去里屋,把我的那个皮箱拿来。”这只古铜色的皮箱,张富清带在身边已有60多年。锁头早就坏了,一直用尼龙绳绑着。依照父亲的要求,张健全小心翼翼地开箱,把存在里面的一个布包送到了县人社局。布包里是张富清获得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
“哪里知道他立过大功哦。”老伴孙玉兰只见过他满身的伤疤,“右身腋下,被燃烧弹灼烧,黑乎乎一大片;脑壳上面,陷下去一道缝,一口牙齿被枪弹震松……”
张富清一年四季几乎都戴着帽子,不是因为怕冷,而是因为头部创伤留下后遗症,变天就痛。左手拇指关节下,一块骨头不同寻常地外凸。原因是负伤后包扎潦草、骨头变形,回不去了。多次出生入死,张富清在最惨烈的永丰战役中幸运地活了下来。
“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这是张富清的立功证书上对永丰战役的记载。
1948年11月,这场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战斗,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入夜时分,上级指挥员的动员,让张富清下定了决心。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突击连。他主动请缨,带领另外两名战士组成突击小组,背上炸药包和手榴弹,凌晨摸向敌军碉堡。一路匍匐,张富清率先攀上城墙,又第一个向着碉堡附近的空地跳下。四米多高的城墙,三四十公斤的负重,张富清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跳下去成功就成功了,不成功就牺牲了,牺牲也是光荣的,是为党为人民牺牲的。落地还没站稳,敌人围上来了,他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一下子打倒七八个。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手一摸,满脸是血。顾不上细想,他冲向碉堡,用刺刀在下面刨了个坑,把8颗手榴弹和1个炸药包码在一起,一个侧滚的同时,拉掉了手榴弹的拉环。
那一夜,张富清接连炸掉两座碉堡,他的一块头皮被子弹掀起。另外两名突击队员下落不明,突击连一夜换了8个连长,牺牲掉一个再上去一个。战役打到后来,张富清身边的战友都是陌生的面孔。一个连的突击队11人,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回来了。回忆起往事,张富清一度哽咽,反复呢喃:“我们牺牲得太多了!”这是他此后70多年行为准则的基础,因为“牺牲得太多”“人命换来的国名”,所以要替埋骨战场的战友们继续报效祖国。
是役,张富清因为作战英勇,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表彰大会上,王震亲自为他佩戴奖章,并喜欢上这位小个子英雄,此后见面就鼓励他。彭德怀也因此认识了张富清,行军途中遇见他,总是亲切地说:“你在永丰战役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我把你认准了,你是个好同志!”
在行军途中听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举枪高喊:“新中國成立啦!”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张富清所在团整编为第2军第5师第14团。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决定:“第一野战军必须在1949年冬结束西北解放战争,以便明年进入和平建设阶段,新疆不能例外。”
新中国成立那天,张富清跋涉在进军酒泉的路上。喜讯是两天后听到的。“新中国成立啦!”他和战友们格外高兴,举枪高喊。
新中国成立后第四天,第一兵团在酒泉召开进疆誓师大会,号召部队“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酒泉至喀什有2500多公里,要穿越戈壁瀚海,翻越雪山峻岭。当时新疆尚无铁路,公路极差——有人说,这支人民部队,开始了“第三次长征”。
挺进途中,张富清和战友们时常高唱由王震的诗谱成的战歌:“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他的内心也如这战歌,激昂、欢快。当时,他已作为战斗骨干调入第2军教导团。在吐鲁番过冬后,教导团徒步1600多公里,于1950年三四月间到达喀什。
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征”比此前的“幸福”多了。
张富清说:“到哈密后,再没打过光脚板。以前,没鞋穿是常事。”他脚底的老茧又厚又硬,但“赤脚不影响行军打仗”。不光有了新军鞋,还有了新军装。“部分官兵换上黄色的新军装,还有了新棉衣。”而全体换装,是到了南疆以后。
吃饭,终于都用上碗了。此前,尤其是奔袭途中,开饭时,炊事员都是把食物或往军帽里、或往衣襟上、或往几片树叶上一扣,大家边吃边走。即使是用汽油桶烧开水,也成了他的“幸福点”。“到喀什后,能经常洗衣服了,用开水一烫,烫死的虱子漂一层……”半年后,军衣上才没了“小动物”。
教导团到疏勒后,也迎来一边开荒一边建营房的激情岁月。在“大草湖”,张富清和战友们搭起帐篷,拉开“军垦第一犁”。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为了表彰奖励在解放大西北中作出贡献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决定颁发“人民功臣”奖章。这年,张富清荣获了这枚“人民功臣”奖章。
1953年初,中央军委从各大军区抽调有作战经验的连职以上军官到北京集中,准备入朝作战。此时,在第2军教导团任副连长的张富清主动申请参加。
“新中国不容侵犯,我去!”张富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随后,不到半个月,他就和几十名战斗骨干再次出发。
从新疆到北京,是张富清的又一次“长征”。一行人背着面粉做的坨坨馍,星夜兼程。沿途,公路仍很欠缺,有车时就坐一段,大多数时候是徒步。
那一趟走了一个多月。途经鄯善时,遭遇沙尘暴,黄沙遮天蔽日,一行人蒙着纱布才能睁开眼睛、辨识路线,行进极其艰难。“路上缺水,在补给站装一壶水,渴得受不了才舍得喝一口,干得口鼻出血,有人还晕倒过。”张富清回忆,“到北京后,我感到很疲劳,吃饭不大吃得进去,接连好几天只想喝水。”彼时,朝鲜战事已经缓和,这批待命出征的战斗骨干在京休整。
后来,朝鲜板门店传来停战消息,党中央取消了这次赴朝作战任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一声令下,深爱部队、有一身打仗本领的张富清,纵怀着万般不舍,也毅然脱下了军装。
大山深处,成了张富清人生的第二个战场
1953年底,张富清被派往武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在速成班学习的两年中,张富清成绩优异。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建设人才。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一出,张富清本可以选择回原籍工作。一天,组织上对他说:湖北省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
拿出地图一看,那是湖北西部边陲,张富清有过一时犹豫。他心里惦记着部队,又想离家近些,可是面对组织的召唤,他好像又回到军令如山的战场。
“部队号召我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哪里最困难,我就去哪里。”张富清了解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本来可以凭军功留在大城市的他二话没说,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他又一次担任起“突击队员”,和妻子孙玉兰赶赴“一脚跨三省”的鄂西深山。
到来凤后,张富清用一块红布将革命战争年代用生命换来的勋章包好,与证书一起装进皮箱中,从此封存了那段戎马倥偬的岁月,也封存了那些非凡的战功记忆,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
大山深处,成了张富清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在来凤工作的30年时间里,张富清有20多年在农村度过。有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他就要“转移一次阵地”。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当时来凤农村的真实面貌。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来凤经济凋敝、民生困难,县城也仅三街九巷5000余人,建设和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从革命战争年代走来的张富清没有丝毫退缩。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张富清都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他说:“军人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完成任务。”三胡区粮食短缺,干群关系不好。当时担任副区长的张富清时常在村民家里一蹲就是二十来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村民看看共产党的干部是什么样”。在张富清的努力下,三胡区当年就顺利完成了为国家供粮、为百姓存粮的任务。
因为张富清能干,这个村子刚刚发展好,组织上又把他派到另一个村去攻坚。究竟驻过多少村,张富清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
在来凤县工作的30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担任“突击队员”。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当年卯洞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时,他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老百姓常常吃不上饭,是全公社最困难的片区。
张富清暗想:“这是必须攻克的堡垒,要一边领导社员生产,一边发动群众修路,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吃饭和运输公粮的问题。”为了修进入高洞的路,他四处奔走、申请报批、借钱筹款、规划勘测……约5公里长的路,有至少3公里在悬崖上,只能先炸开再打通。张富清不仅要筹措资金、协调物资,还要组织人手,发动群众。有的社员“思路不大通”,認为修路耽误了生产。张富清就住到社员家的柴房里,铺点干草席地而睡,帮社员干农活、做家务。社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从上面派来的干部,是真心为我们想啊!不是倚老卖老、夸夸其谈,工作中总是挑最困难的任务。”
从抵制到触动,从被动到主动,群众在张富清带领下肩挑背扛。120多个日日夜夜里,张富清和群众一道苦干,抡大锤、打炮眼、开山放炮,在国家没有投入、没有专项征地拆迁费用的条件下,在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能走马车、拖拉机的土路,圆了高寒山寨土家族苗族儿女的世代梦想。
后来,张富清要调走的消息传开了。临走的那天,孙玉兰一早醒来,发现屋子外面站了很多人。原来,社员们赶了很远的路,自发来送他了。“他们守在门口,往我们手里塞米粑粑,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一直到车子开了,都没有散。”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孙玉兰笑得很自豪。
张富清把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期望,都化作默默洒下的汗水。群众把对他的信赖与认可都包进了一块块粑粑,修进了一条条路。如今,原卯洞公社所辖的二三十个村已全部脱贫。当年张富清主持修建的道路,已拓宽硬化,变成康庄大道;高洞几乎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
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在来凤这片穷乡僻壤,张富清留下了一个人民公仆任劳任怨的足迹。
“他对党的忠诚和感恩是一生一世的”
2012年4月,88岁的张富清左腿膝盖脓肿,最后不得已只能截肢。“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期腿掉了!”张富清很伤感,但面对家人仍然乐观。
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坚决不做“废人”,他用一条独腿做支撑,反复练习、摔倒再练习,“我还有一条右腿,还可以站起来”。伤口刚愈合,他便用一条独腿做支撑,沿着病床移动,后来慢慢扶着墙壁练习走路。他开始了一场新的“战斗”——重新学习走路。每一趟下来,汗水都浸透了衣服。凭着惊人的毅力,张富清打赢了人生的这一仗。
仅仅一年,张富清就能够拄着助步架行走自如。他还自己洗澡,有时嫌家人卫生做得不好,他还要再打扫一下。儿女们劝不住他,看着他艰难的样子,只得红着眼睛,用毛巾垫在他的背上,为他吸去汗水。
张富清的长子张建国记得曾经问过他:“你当时为什么加入共产党?”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张富清毫不犹豫地回答。如今见证了国家从成立初期的贫穷落后到现在发展壮大,他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他对党的忠诚和感恩是一生一世的,他始终觉得他的一生是党培养的。”张建国感慨地说。
馒头、白开水,张富清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早晨起来,他会看国际新闻和“海峡两岸”——看国际新闻,他想的是,人民军队必须强军兴军;看“海峡两岸”,他盼望的是,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胜利日大阅兵。那时,已经91岁的张富清端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的每一名官兵、每一辆战车。陪伴在身边的老伴知道他曾是个老兵,却不知道那一刻张富清的胸中涌动着怎样的巨浪。
张富清的书桌上有两本翻掉封面的《新华字典》,一本1953年版,一本1979年版,被他用透明胶补了一道又一道。张富清只上过速成中学补习班,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文化成了他工作的“拦路虎”。如何提高文化水平?他买来《新华字典》开始自学,他笑称这是“无声的老师”。孙玉兰也说:“他还讲人不学习要落后,你晓不晓得?机器不用要生锈。他就经常说我,你不爱学习,不爱刻苦,说我要学习,你看那字典就是我们两个人的老师。”
几十年下来,靠着两本《新华字典》,张富清利用工作间隙学习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著作,阅读《人民日报》等报刊,以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他的桌上还有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因为时常被翻阅,封皮边缘早已泛白。书里醒目的红色圆点和波浪线,是他阅读时做下的标记。在书的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他写下了一段文字:“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
离休后,他每天坚持读报,并坚持做读书笔记,还将报纸上的重大时事消息和时评做成剪报。午休后阅读《人民日报》,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是他的日常生活。他说:“工作上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
虽已过鲐背之年,张富清对国家、军队的大事依然非常关注。神舟十二号发射时,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机看了好久。
由于年轻时被炮火震得听力受损,加上年岁渐长,张富清听声音非常吃力。“我们提前把三位航天员的信息给他准备好了,要不他听不清,看字幕跟不上,只能提前‘做功课’。”张富清的二女婿说,“他像极了学生预习功课,特别认真。”
有人说,张富清和他的战友们用肩膀扛出新中国、扛起祖国的建设、扛起人民的幸福。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他瘦小的肩膀如此强大,是因为肩膀之下有一颗无我的心,迸发着源源不断的力量。只要是党的安排,张富清没有丝毫犹豫,他说:“开始是为了人民求解放,后来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
为了迎接战友,张富清特意将军功章别在胸前,第一次亮出赫赫战功
2019年3月的一天,张富清家中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所在老部队、新疆军区某团从媒体上了解到张富清的事迹后,特意指派两名官兵前来探望。
“门口的绿军装一闪,他就激动得挣扎起来,双手拼命撑着扶手,浑身都在使劲,最后,硬生生用一条腿站了起来!”回忆那天的情形,张健全的眼眶湿润了。
年轻的战士朗读起全团官兵为张富清写的慰问信,每念一句,孙玉兰就凑近张富清的耳朵“翻译”一句。当战士念到“359旅”“王震将军”时,张富清竟无需“翻译”就听清了,先是兴奋地拍手,后又激动地落泪。
为了迎接战友,张富清特意将军功章别在胸前。望着父亲精神抖擞的样子,张健全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他知道,这一生,如果说父亲有什么个人心愿,那就是再穿一次军装,回到他热爱的集体中去。
多少年了,这是他第一次亮出赫赫战功。也是第一次,他能够面对战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我们的新中国就要庆祝成立70年了,盼着我们的祖国早日统一,更加繁荣昌盛,希望部队官兵坚决听党的话,在习近平主席的强军思想引领下,苦练杀敌本领,保卫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临别时,张富清又一次坚强站起,挺直脊背,向老部队的战友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我看到老前辈眼里亮晶晶的。”新疆军区某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陈辑舟回忆说,老人的眼中,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更有郑重交付的嘱托。回到部队,他们把老英雄的故事讲给战友们听,全团官兵热血沸腾。
“作为一名战士,我要像老前辈那样,苦练杀敌本领,争当优秀士兵。”战士李泽信说。
“作为新时代的官兵,我们要发扬老前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干部胡妥说。
“英雄事迹彪青史,传承尚需后来人。”团政治委员王英涛说,“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一定要传承好老前辈的优良传统,把胜战的使命扛在肩头,猛打敢担当,猛冲不畏惧,猛追夺胜利,高标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张富清的事迹传开后,他一次次拒绝媒体采访,更不许儿女对外宣扬。“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几多(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摆啊……”
后来,有人说:“您把您的故事说出来,对社会起到的教育作用,比当年炸碉堡的作用还大。”他的态度“突然有了180度的转弯”。
“有几次采访正赶上父亲截肢后的断腿疼痛发作,他没有表露一点儿,连休息一下都不提,其实早已疼得一身透汗。”张健全说。
张富清的赫赫功名被媒体报道后,考虑到他生活不便,单位想把他的房子改善一下,他说不用;想安排人帮忙照料,他依旧执拗,只说了一句话:“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贡献什么,能够节约一点是一点。”很多不通常情的做法,在张富清看来,都有着理所应当的理由。他的心很大,满满写着党和国家;他的心又很小,几乎装不下自己。
“他完全可以提要求,向组织讲条件。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名簿上,安逸闲适地度过余生。”来凤原县委巡察办主任邱克权听说张富清的事迹后,利用工作之余查閱大量资料,自愿承担起挖掘梳理张富清事迹的工作。
从好奇到感佩,邱克权感到,越是走进老英雄平淡的生活,越能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炽热。“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平凡中的伟大。”
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初心本色?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新中国走过70余年风风雨雨,张富清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张富清多次表示:“在战场上也好,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好,我就是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这都是我应该尽的职责,说不着有什么功。”
莫道无名,人心是名。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他的名字“富清”,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责编/李希萌 责校/张超、陈小婷 来源/《中国榜样》,杨如风主编,九州出版社2019年第1版;《张富清,95岁再打一场“战役”》,张丹丹/文,《环球人物》2019年第19期;《英雄的选择——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佚名/文,新华社2019年5月24日;《张富清 压在箱底下的英雄本色》,余玮/文,《中华儿女》2019年第13期;《英雄底色——湖北省来凤县离休干部张富清纪事之一》,杜献洲、邵薇等/文,《解放军报》2019年5月26日;《一位老兵的英雄往事——湖北省来凤县离休干部张富清纪事》,杜献洲、邵薇等/文,《解放军画报》2019年第9期等)
“组织上让我去恩施,你同我去吧”
张富清妻子孙玉兰:“我看中他思想纯洁,为人正派”
儿孙们回到张富清家,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温馨画面
张富清系着围裙在灶边炒菜
孙玉兰就站在旁边静静地陪着他
1954年冬,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19岁的妇女干部孙玉兰接到部队来信:张富清即将从军委在武汉举办的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毕业,分配工作,等她前去完婚。
孙玉兰此前只在张富清回乡探亲时见过他一次。满腔热血的女共青团员对这个大她11岁的解放军战士一见钟情。
张富清同孙玉兰简单的书信往来,让两颗同样追求进步的心靠得更近。“我看中他思想纯洁,为人正派。”部队来信后,孙玉兰向身为农会主席的父亲袒露心声。
临近农历新年,孙玉兰掏出攒了多年的压岁钱,扯了新布做了袄,背上几个馍就上路了。搭上货车,翻过秦岭,再坐火车。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晕得呕了一路,呕出了血,见到心上人的时候,腿肿了,手肿了,脸也肿了。
孙玉兰原以为,两人在武汉逛一阵子就要回陕西老家。谁知他说:“组织上让我去恩施,你同我去吧。”这一去,便是一辈子。
从武昌乘汽车,上轮船,到了巴东,再坐货车……一路颠簸,在恩施报到后,张富清又一次响应号召,再连续坐车,到了更加偏远的来凤。这是恩施最落后的山区。当这对风尘仆仆的新人打开宿舍房门时,发现屋里竟连床板都没有。所有家当就是两人手头的几件行李——在军校时用过的一只皮箱、一床铺盖,半路上买的一个脸盆,还有那只人民代表团慰问的搪瓷缸。
孙玉兰有些发懵,张富清却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在战场上死都没有怕,我还能叫苦磨怕了?”
一年到头,不到腊月二十八,孙玉兰很少能见到丈夫的身影。有的时候,她惦记他缺衣少穿,就让孩子们放了学给他送去。一次,大儿子张建国背了两件衣服、一罐辣椒上山了。十来岁的孩子走到天黑还没赶到,只得投宿在社员家中。等到第二天天黑,父子俩才打了个照面。
按照国家拥军优属政策,孙玉兰被招录为供销社公职人员,端上了“铁饭碗”。但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任来凤县原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下岗:“要完成精简任务,就得从自己头上开刀,自己不过硬,怎么做别人的工作?”下岗后,为了补贴家用,孙玉兰当过保姆、喂过猪、捡过柴、做过帮工。
2012年,张富清左腿截肢。他反复扶着墙壁练习走路,有时走不好,还容易把自己弄伤。但张富清总是笑着对孙玉兰说:“没事,我得赶紧学会走路,才能陪你去买菜。”
凭着惊人的毅力,仅仅一年,张富清就兑现了陪孙玉兰去买菜的诺言,还能拿着大勺给她炒菜做饭。儿孙们回到张富清家,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温馨画面——张富清系着围裙在灶边炒菜,孙玉兰就站在旁边静静地陪着他。★
(责编/李希萌 责校/张超、陈小婷 来源/《张富清 压在箱底下的英雄本色》,余玮/文,《中华儿女》2019年第13期)
“党和人民的要求”是他一辈子的准则
张富清教育子女:自强不息,自己奋斗
“我经常对儿女说,
找工作、找出路不能靠父亲,
只能靠自己努力学习,要自强不息、自己奋斗。”
张富清与妻子共育有两子两女。虽然平凡,张富清的子女们在父亲的教育下都自强不息,克勤克俭。
在子女们的印象中,父亲一直用行动默默影响他们。
1975年,张富清的大儿子张建国高中毕业,听说恩施城里有招工指标,很想去。张富清当时分管这项工作,不但对儿子封锁信息,还要求他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
林场到处是荒山野岭,连间房子都没有,两年的时光里,张建国咬牙挺着,不和父亲叫苦。
张富清的大女儿幼时患了脑膜炎,因未能及时救治留下后遗症。女儿常年看病花钱,张富清从未向组织伸过手。
1978年,小儿子张健全高考失利,张富清写信,要他沉下心学习,好好准备复读。
张富清对几个子女教育很严,每次家庭聚会,全家人一起吃饭,张富清都教育他们要为人民服务,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尤其是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
在张富清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四个子女除了大女儿长期患病,其他三人都通过国家高考、公开招考等方式成才,两个儿子从基层教师干起,凭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工。
子女们没有一个在张富清曾经的单位上班,也没有一个依靠父亲的关系找过工作。一家人在張富清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始终克勤克俭,从不搞特权优待。
有人不理解,问他为何不能“灵活点”“通融些”。
张富清正色道:“我是国家干部,我要把我的位置站正。如果我给我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坚决不能做!”
“党和人民的要求”是张富清一辈子的准则,“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就坚决不做”。
即便离休了,张富清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卧室的书桌上,常年摆着成堆的学习资料。
“我经常对儿女说,找工作、找出路不能靠父亲,只能靠自己努力学习,要自强不息、自己奋斗。”张富清说。★
(责编/李希萌 责校/张超、陈小婷 来源/《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载》,王达/文,《中国青年报》2019年5月27日;《中国榜样》,杨如风主编,九州出版社2019年第1版;《张富清的故事:两种态度待公私》,程远州/文,《人民日报》2019年5月27日;《张富清 压在箱底下的英雄本色》,余玮/文,《中华儿女》2019年第13期;《张富清:一生清白 一世“富足”》,齐歌夷/文,《中国退役军人》2019年第7期;《95岁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 身残志且坚》,佚名/文,《广州日报》2019年3月7日;《张富清:信仰如山,初心如磐》,佚名/文,《光明日报》2021年6月16日)
【家风】
张富清最欣慰的,是一家四代有6个党员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
“获得荣誉后,父亲总念叨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和国家、人民,
我们也要把这份从小耳濡目染的,
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践行好、传承好。”
张富清至今仍居住在刚到来凤时分配的建行宿舍里。墙腰上淡黄色的油漆斑驳脱落,水磨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客厅里依旧摆着那张磨损的沙发,厨房里,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气灶上,窗户一开就是天然的“抽油烟机”。
在来凤工作的30年里,张富清首先想到的不是为自己的小家改善生活条件。“我是党的干部,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家长,我要为大家做点有益的事。”
儿女们也早已习惯了家里的简朴。张富清在卯洞工作期间,一家人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一大一小两间,共20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四个小孩。张富清那时候分管财贸和机关工作,但从来没想过把家里生活条件安排得好一点儿。
张富清转业到地方工作的30年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家家都为生计发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可以说只要他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但在张健全的记忆中,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当时由于生活困难,不少干部都会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没有认真查看过,“组织给多少就要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
来凤县原教委主任向致春记得,当年他担任过张富清小儿子和小女儿的小学班主任,每次去家访,饭桌上总是“老三样”:青菜、馒头、油茶汤。“我在他家吃过不下10次饭,没见过肉腥。”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是张富清读书时写下的批注,也是张家人要遵守的规矩。張富清最欣慰的,是一家四代有6个党员。
2018年,因患白内障,张富清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按规定,张富清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在医生的建议下,他选择了7000元的人工晶体。
手术前几天,张富清在与同病房一名病友的聊天中得知,对方选的人工晶体竟是3000多元价位的。他立即去找医生,坚决要求给自己换成3000元的。“群众能用的我怎么不能用?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张富清态度坚决。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后,荣誉接踵而至,一家人的生活却依旧平静、恬淡。他平时常吃的馒头、油茶汤、黄豆合渣、青菜,剩下的第二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衣服也不允许丢。他还把自己的降压药锁在抽屉里,强调“专药专用”,不许同样患有高血压的家人碰这些“福利”。
“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张健全说,“获得荣誉后,父亲总念叨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和国家、人民,我们也要把这份从小耳濡目染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践行好、传承好。”★
(责编/李希萌 责校/张超、陈小婷 来源/《张富清的故事:两种态度待公私》,程远州/文,《人民日报》2019年5月27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