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推广深入,分出的垃圾也各自有了新去处:木材可由生物科技公司加工成生物顆粒,厨余垃圾经加工后可变成环保型生态肥料……在科技与产业链的助力之下,许多废弃物品开始走上“变废为宝”之路。
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群生活“创意家”,带着艺术与发掘的眼光,能将看似无用的废品,改造变成各种生活用品,装点生活,避免二次污染。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玉景湾社区,就有这么一群生活“创意家”。
闲置物品自制“干花书签”
旧衣服、塑料瓶、瓦楞纸箱……在“手工达人”钱文秀眼中都是宝贝,“可以做成各种式样的花盆、收纳盒,以及摆在餐桌上的装饰品,好看又环保。”钱文秀说。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变废为宝”活动的践行与宣传中,同时向他们普及日常生活小知识,白洋湾街道玉景湾社区邀请钱文秀来教授青少年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干花书签”。
钱文秀将线下收集到的居民闲置干花、木板、流苏等搭配成一组组材料包分发给大家,之后进行讲解和操作示范。大家边听边学:构思书签图案,根据花草颜色作搭配,摆出造型,再将干花按照构思好的图样粘到书签模板上。干花十分脆弱,青少年们用牙签小心翼翼地涂胶水,又用镊子小心翼翼地粘贴干花。最后封上自黏性保护膜、穿上流苏,制作出一枚枚古朴精美的干花书签。
大家拿到的干花种类不同,个人构图也不同,因而制作出的书签风格各异、独一无二。书签做好后,大家都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活动从变废为宝的角度,寓教于乐,既让孩子们体验手工DIY的乐趣,又收获垃圾分类资源再生的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社区团支部负责人曹琴说。
废弃物件巧变“网格神器”
用废弃塑料桶加装铁丝挂环,就能变身便携式网格专用垃圾桶;用废弃的扫把柄和塑料瓶可以制成清理宠物粪便的工具……白洋湾街道玉景湾社区的网格长陈亚莉教授大家利用居民丢弃废弃物制作“网格神器”。
每天早上9点左右,社区网格长和网格员要开始巡查小区内外路面及楼道的卫生情况。“巡查过程中,我们会顺手将路面垃圾捡起来扔掉,但总不可能一捡起来就跑回垃圾桶扔。”陈亚莉制作了便携式垃圾桶。仅需一个晾衣架和塑料桶,将晾衣架弯折后固定在塑料桶上,就可以作为手柄拎在手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陈亚莉自制的工具不单这一样。“小区养宠物的人多,绿化带里和人行道上经常出现宠物粪便。”于是,她在废弃的塑料瓶上划出一个大一点的口,之后在瓶底打两个孔,以扎带将塑料瓶和扫把柄衔接固定好,就成了专门用来清理宠物粪便的“手持耙子”。
“网格员们为了更好地治理小区环境,推动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纷纷开动脑筋,发明各种各样的‘网格神器’,既废物利用、遵循环保理念,又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的环境质量。”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晓晨表示。
废旧轮胎变身创意花箱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势必让大量废旧轮胎成为‘黑色垃圾’,影响生态环境。”家住玉景湾社区的刘宝铭带了多个废弃轮胎到活动现场,“但以‘环保’视角来看,改制成移动生态‘花盆’,既经济安全,又勤俭节约,还别有工业风的韵味。”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各组家庭先往废旧轮胎叠加培土,之后将各种花卉移栽到轮胎内,初步形成别具一格的创意花箱。紧接着,开始“即兴涂鸦”,家庭成员齐上阵,先用油漆为轮胎打底色,再发挥创意想象描绘各种图案,有清澈的蓝天白云,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搞怪的卡通人物之类。
“在轮胎下面垫一层遮阳网物质,既保持了植物根部的透气性,又有利于水分排出,轮胎里垫上土壤之后,可以变成精美的花盆。”小朋友何润欣是狂热的“种植发烧友”,在栽种时她就头头是道。
早上9点,一家人就开始清洗轮胎、填土栽苗、刷漆装饰,前后花了近2个小时。妈妈陈女士说,参加这次活动,全家人一起体验了一把劳动的快乐,充分享受家人之间和睦协作的幸福感,非常有意义。
将废弃轮胎改装为社区景观的活动,也得到了许多过路居民的点赞好评。“扮靓了环境,更颠覆了对垃圾处理的印象。”“没想到被遗弃的生活垃圾,在有心人的手中变了样,废旧轮胎做花盆的这个创意太绝了! ”活动不但让辖区居民亲身体验到播种绿植的快乐,更进一步倡导居民要有环保理念,加强其保护社区环境、爱护社区家园的意识。
垃圾在某些情况下是垃圾,但在某些情形下又是好用的材料。变废为宝也需要独具慧眼、心灵手巧的人,发掘其独特的利用价值。这需要人的创新意识和对生活的热忱。“通过开展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活动,不仅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融入其中,更锻炼参与活动的居民的动手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互动中扩大交际圈,提升居民对自身的认可度,也提升居民对生活社区的自豪感。”徐晓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