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1915—2017),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任务;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任新民是安徽省宁国市人,小学毕业后考入了宣城第四中学。1929年,年仅14岁的任新民满怀救国热情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后,萌生了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的信念。1945年6月,任新民考取公费名额赴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实习期间,任新民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习结束后,他考取了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仅用4年时间就取得了密歇根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布法罗大学聘任的第一位中国讲师。新中国成立前夕,身在大洋彼岸的任新民感到无比的振奋和喜悦,他几经周折,于1949年8月回到了祖国。
开创东风家族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基础和工业技术基础都十分薄弱,而导弹和航天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应用技术。当时,我国只有钱学森教授在美国参加过导弹与火箭的研究、试验工作。
1958年,我国决定仿制苏联P-2导弹,并将仿制弹命名为“1059”,任新民被任命为研制“1059”发动机的总设计师。“1059”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任新民用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仔细把关每一个零件的生产工艺和工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发动机研制完成后,他便投入到了地面试车台的研制中,发动机地面试车台是对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的专用成套设备。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任新民与同事只能自主摸索、研究发动机地面试车台的设计与建设。经过几个月的分析和计算,任新民带领专家们编写出一份极为详细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台设计任务书,又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中国第一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地面验收成功。
1960年11月5日,“1059”试射成功!聂荣臻元帅称赞:“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059”后改名为“东风一号”。如今,东风家族中的不少成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国防的“镇国重器”。
勇攀科学高峰
任新民领导和参加了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弹道导弹的研制实验;主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与同事们一起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指导并参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同事们一起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二号”卫星、“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任新民还主持了其他多项科学卫星的试验、发射和运行。
试验卫星通信工程,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规模最大、涉及部门最多、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每个系统都有一名著名的航天专家任总设计师,而任新民是这五个系统的总设计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总总师”。
(注:本文根据《中国航天报》《学习时报》《科学时报》《微航天》登載的相关内容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