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津湖之战:那年冬天,为何如此寒冷?

2022-01-27 15:39郭艳君崔国辉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志愿军长津湖拉尼

郭艳君 崔国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中“鏖战长津湖”复原场景

长津湖:那年冬天冷得像北极

1950年冬季,朝鲜半岛东部长津湖地区所在的盖马高原(朝鲜半岛北部山地和高原的主体)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抗美援朝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就发生于此。

根据战场情报官的记录,1950—1951年的冬天,朝鲜遭遇了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朝鲜半岛的天气经常在雨夹雪、雪和晴天之间转换,可能一开始是雨夾雪的天气,随后又变成下雪天气,然后很快就放晴了,但是放晴的天气在夜间会更加寒冷。”

安东气象站1951年使用的气象记录簿(图片来源/辽宁省气象局)

辽东军区司令部气象科(安东气象站)1952年使用的天气预报单(图片来源/辽宁省气象局)

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国陆战一师第11炮兵营每天都要记录温度和风速,这是他们确定射击参数的重要依据。因此,这场极寒天气在美军那里也得到了印证:1950年11月初,下碣隅里凌晨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5摄氏度。

除了低温外,盖马高原上凛冽的寒风风速达17.9米/秒。清晨,空气中会有冰晶,在阳光下像钻石一样发光。但这样的“钻石”是致命的,它不但让人体感温度大幅下降,也导致大量装备损坏。

到了11月下旬,气温更低了。一天清晨,美军陆战队队员波奇看到指挥所里的温度计显示零下54摄氏度。后来他才知道,1950年是长津湖自1888年有温度记录以来最冷的一年。难怪美军会感慨“像是在北极”。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进攻前期,盖马高原又下了一场大雪,气温再次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寒风凛冽。接到命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的战士穿着单薄的棉衣,在狂风卷起的雪粉中,踏着齐膝深的积雪,隐蔽地接近美军的先头部队,到达预定的攻击位置,战斗一触即发。

战后,人们也才知道,交战双方火力上的天差地别: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个陆军师就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师仅有12门山炮;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个师拥有电台1600部,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数十部。

长津湖地区地形图

长津湖之战中的“冰雕连”战士(绘图/骆玫)

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抓住战机,打响了气壮山河又极其惨烈的长津湖之战。可以说,长津湖之战不仅是与敌人的较量,更是人类应对极端严寒气候的挑战。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的1个连队为了完成伏击任务,在雪地里趴了6天6夜。当冲锋号吹响,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能站起来。这支队伍,后来被人们誉为“冰雕连”。

与北京纬度相近,为何气温天差地别?

长津湖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入冬,11月下旬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

为何长津湖会比纬度相近的北京冷得多?这要从地形、地貌和海陆位置说起。

从地貌上来看,长津湖位于盖马高原上,海拔较高,平均有1300多米。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摄氏度。另外,高原蓄热能力差,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后,热量容易随风散失;夜晚地面辐射降温,使得气温进一步下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盛期示意图(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从地形条件来看,盖马高原孤零零地矗立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四周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北面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地势低洼,再往东北方向是鄂霍次克海,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寒潮南下,直冲盖马高原。

一般来说,河流谷地往往隔断山脉,成为水汽或风的通道。黑龙江谷地就是寒潮南下的通道,而盖马高原正处于风口之上。在东亚地区,寒潮南下时,有西、中、东3条路径,东北平原及朝鲜半岛处于东部路径上。盖马高原受蒙古冷高压反气旋系统影响,风向偏转为东北风,风从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吹来,携带着大量水汽,受盖马高原抬升作用,容易形成降雪。

从海陆位置来看,冬季日本海相对于陆地而言,水汽丰富。当寒潮南下,冷暖气团相遇,盖马高原常常出现较大的暴风雪。

拉尼娜对全球冬季和夏季气候影响示意图(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那年格外冷的原因是什么?

说回到1950—1951年,大气环流条件是造成当时长津湖地区出现极寒天气的直接原因。从1950年11月20日起,北极涡旋离开北冰洋,深入外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并在此回旋少动十余天。在北极涡旋以南,寒潮分批南下,直抵盖马高原,并与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吹来的湿冷空气、太平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断交汇,带来暴雪天气。

由于北极涡旋持续不退,长津湖地区气温不断走低。离盖马高原最近的、有连续可靠数据观测的海参崴气象站记录下了寒潮的全过程。从1950年11月25日到12月7日,海参崴的最低气温不断接近或创造历史同期纪录。再根据长津湖地区的地形以及暴雪情况,基本可以推断当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摄氏度,山脊上甚至可达零下40摄氏度。

除了降雪和低温,大风也让这次极寒天气“雪上加霜”。由于风寒效应,人们的体感温度更低。在当时的低温环境下,配上6至8级的大风,体感温度能比环境温度低十几二十摄氏度。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气象资料判断,1950年1月至1951年2月,发生了一次历时超过12个月的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拉尼娜影响,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较高,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以中国为例,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发生的15次拉尼娜事件之后发现,拉尼娜年时,中国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约是偏高概率的两倍,其中不乏像2008年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冷事件。

当我们了解长津湖之战那年冬天如此寒冷的原因后,更能体会到在严寒环境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与英勇!让我们回溯那段历史,致敬英雄,致敬最可爱的人!

(责任编辑/高琳 美术编辑/周游)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志愿军长津湖拉尼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拉尼娜来了,这个“小女孩”不简单
梅拉尼娅:世界上最受欺凌的人是我
最小的一个
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5周年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