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传梅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临床上诊断上肢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检查方法[1]。在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临床上主要是使用指环电极检测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在使用指环电极完成上述检测后,需要更换使用鞍状电极检测其他神经。反复拔插电极易造成设备磨损,影响电极接口的灵敏度[2]。有研究指出,用鞍状电极代替指环电极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可减少电极的拔插。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在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用鞍状电极代替指环电极检测其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可行性。
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包括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5例和腕管综合征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可积极地配合检查;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双上肢麻木的症状,且存在神经传导功能异常;腕管综合征患者存在桡侧手指(3个以上)刺痛、麻木等症状,且存在神经电生理指标异常的情况。其排除标准是:患有精神疾病;患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无法正常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存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禁忌证。这些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0例、20例;其年龄为60~82岁,平均年龄(68.2±4.0)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在对这些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为其分别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方法是:在进行检查前,将检查室内的温度调节至22℃~25℃之间。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协助其取仰卧位,将其皮肤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然后分别使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
对比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
将本研究中的数据均录入SPSS 22.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检测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显示,其尺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0.2±5.5)m/s,其尺神经的传导波幅为(14.3±4.2)mV。为这些患者采用鞍状电极检测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显示,其尺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0.4±5.8)m/s,其尺神经的传导波幅为(14.6±4.4)mV。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
表1 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
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检测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显示,其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为(43.6±7.8)m/s,其正中神经的传导波幅为(8.8±3.8)mV。为这些患者采用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显示,其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为(42.9±8.0)m/s,其正中神经的传导波幅为(8.5±2.5)mV。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
表2 为这些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
周围神经病变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罹患此病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可导致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3]。临床上应尽早对此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4]。对于此病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其病情。腕管综合征和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变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遭到挤压导致的腕前部疼痛及手部麻木无力。此病主要是由腕管内压力升高、腕管管腔狭窄所致[5]。目前临床上在对此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主要是使用指环电极检测其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以确认其正中神经是否受到挤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此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严重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炎症损伤和维生素营养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此病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异常的情况。正常人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在50~70 m/s之间,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波幅在5.3 mV左右[6]。在对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若存在异常,说明其存在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的情况[7]。在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临床上主要是使用指环电极检测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在使用指环电极完成上述检测后,需要更换使用鞍状电极检测其他神经。反复拔插电极易造成设备磨损,影响电极接口的灵敏度。另外,使用指环电极进行检测操作对操作者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更换电极的难度也较大[8-9]。有研究指出,用鞍状电极代替指环电极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可减少电极的拔插,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难度[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为50例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可用鞍状电极代替指环电极检测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为50例患者采用指环电极与鞍状电极检测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可用鞍状电极代替指环电极检测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
综上所述,在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时用鞍状电极代替指环电极检测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波幅切实可行。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