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刚良, 孟子君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丁兰校区,浙江 杭州 310021)
对于这个题目,文献[1]中作者呈现了两种解答:第一种(作者的解法)是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转化为三角函数值域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第二种(学生的解法)是通过余弦定理化角为边,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文末,作者认为以上两种解法是解决三角函数的常用方法,学生的解法过程看似简单合理,但结果与标准答案相左,问题出在哪里?
在课堂教学后,笔者用此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习题,批改过程中发现好多学生也采用第二种解法.学生做题往往不计后果,只要能做出来就好了.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还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观察以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我们总可以深化对答案的理解.”文献[2]中几位老师通过探究给出了问题范围扩大的原因,但没有对问题做进一步探究,于是在笔者的脑海中产生了探个究竟的想法.
从而
3(b-c)2+(b+c)2=3.
(1)
(2)
联立式(1)和式(2),消去b-c,得
16(b+c)4-48(b+c)2+27<0,
即
从而
从特殊到一般是研究数学的一般套路,这也是我们发现一些数学结论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类推理属于归纳推理,是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类比,我们将题目一般化,得到:
评注当λ=1时,即为文献[1]中的问题.对于推广1,如果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转化为三角函数值域问题求解,那么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麻烦,此时角A已不是特殊角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探究一下.
我们发现上述解法极具启发性.下面给出具体的探究过程:
从而
(λ+2)(b-c)2-(λ-2)(b+c)2=3.
消去b-c,得
16(2-λ)(b+c)4-48(b+c)2+9(λ+2)<0.
(3)
解此不等式的难点是要考虑λ的范围,即缩小它的范围.事实上,根据余弦定理b2+c2-a2=2bccosA,可得
即
亦即
-2<λ<2.
因此,不等式(3)可变形为
[4(b+c)2-3][4(2-λ)(b+c)2-3(λ+2)]<0.
即
这显然不可能.
3)当λ=0时,显然也不可能.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所得的一般性结论为:
上面的讨论都是从代数运算的角度加以解决的.有学生提出:能否从几何的角度加以解决?通过观察b+c的结构特征,容易联想到椭圆的长轴长,于是想到能否从此角度加以突破?
图1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又说过:“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或做出第一个发现后,再四处看看,它们总是成群生长的.”此时,我们感觉还是意犹未尽,通过进一步探究得到了如下更加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2)当-2<λ<0时,b+c>a>|b-c|.
通过变式探究,还可以得到如下类似的结论:
2)当-2<λ<0时,b+c>a>|b-c|.
评注结论1和结论2的证明方法与“另解”的思路相同,笔者在此不再叙述,留给有兴趣的读者探究.
正确的解答,可能是模仿;而错误的解答,却可能是创新,里面蕴藏着价值[3].要将错误为自己所用,必须将错误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对错解的深入探究,能有效地提高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和研究水平.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些问题通过大家的争辩、讨论,一开始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通过持续地思考和探究,会使我们感到“醍醐灌顶”,体会到数学研究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这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
对错解的深入探究,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某个问题也来个“争鸣”,给学生开辟一个施展他们能力的平台,那么,学生通过思考、争论,最终解决问题时经历的感受也就“别有一番风味”.而且,这种感受与解决了几个习题是不一样的,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