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当归活血汤联合外敷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22-01-26 17:53聂会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证候疼痛

李 莹 聂会梅 王 帆

(1.抚顺市中医院内一科,辽宁 抚顺 113000;2.抚顺市中医院急诊科,辽宁 抚顺 113000;3.抚顺市中医院针灸科,辽宁 抚顺 113000)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单侧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本病剧痛难忍、反复顽固,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交。中医学通过中医药内服联合外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异常冲动传导[1]。我科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自拟当归活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案颇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抚顺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病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1~66 岁,平均年龄为(51.3±4.2)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7 年,平均病程(3.3±1.2)年。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为(51.4±4.3)岁;病程最短2 个月,最长8 年,平均病程(3.2±1.3)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修订的《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2]中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突发性额面疼痛,阵发性、间歇性,疼痛剧烈,扳机点诱发因素明确,刀割样、灼烧样、电击样痛,沿三叉神经支配区走行,发作间歇无异常,无神经器质性损伤。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头部突发疼痛,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烧样,痛剧难忍,触痛显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颌面潮红,舌暗或瘀斑,脉弦细而涩。

1.3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理化检查,监测患者每日体温、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对照组应用自拟当归活血汤治疗方案,药物组成:当归20 g,黄芪25 g,人参15 g,桃仁15 g,赤芍15 g,川芎10 g,紫草10 g,牡丹皮15 g,天麻15 g,僵蚕10 g,香附10 g,炙甘草25 g。上述方药加水1500 mL 煎煮,取煎液150 mL 分早晚2 次饭前温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案,选穴:头面阿是穴、四白、印堂、颊车、地仓、迎香、翳风穴等,自制外敷中药:细辛、姜半夏、甘遂、花椒、延胡索、冰片、黄柏、苍术等,以生姜蒜汁研磨调制,隔日贴敷1 次,每次4~6 h。2组患者均治疗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间歇失常及额面感觉、运动等表情支配能力等进行评估。每项症状及体征分为无、轻、中、重4 个级别,分别判定0、2、4、6 分。(2)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通过应用VAS 量表,患者自行评估疼痛程度,0 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痛。(3)临床疗效:治愈:头面疼痛消失,无复发,证候积分改善大于75%。显效:头面疼痛基本消失,复发持续时间及间歇期改善大于70%,证候积分改善大于50%。有效:头面疼痛程度减轻,复发持续时间缩短及间歇期改善大于50%,证候积分改善大于25%。无效:头面疼痛无改善,持续时间及间歇期改善不足50%,证候积分改善大于不足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应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应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VAS 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 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3.21±1.37)分,VAS 疼痛评分(2.23±0.71)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6.82±1.62)分,VAS 疼痛评分(4.39±0.92)分,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VAS 疼痛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5/3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骤发性、短暂性、反复性及顽固性特点,疾病发生的“触发点”明显,如说话、吃饭、洗脸、刷牙等均可诱发[4]。我国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可高达52.2/10 万,女性略多于男性,并随年龄增长而逐年递增。西医常规治疗以卡马西平及苯妥英钠等神经冲动阻断药物为主,虽可减轻患者疼痛,但间歇性发作需长期服药,部分患者易出现眩晕、嗜睡、消化道刺激等不良反应[5]。而外科手术治疗如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神经经皮射频热凝术及微血管减压术等,虽可有效中断三叉神经异常冲动传导,但部分患者疗效不能持久,复发率较高,且神经封闭及射频术可损伤周围其他痛觉神经,高龄或开颅禁忌证患者受损伤率较高[6]。目前临床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中医药内服联合外用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并改善愈后效果。中医学将此病归属于“头风”“面游风”等范畴。早在《灵枢·经脉》中曾描述三叉神经痛好发手少阳三焦之脉,症见汗出、目锐眦痛,牵掣颊痛,其分布区类似三叉神经痛第1、2 支受累表现。本病口唇颊车、发际皆痛,手触之则痛甚,此乃手少阳经络因风毒侵袭受扰,邪入经络,致气血凝滞、脉络壅塞,故有不通则痛之征。治则当以祛风除邪,扶正通络为目的[7]。当归活血汤中当归、黄芪可益气生血,滋阴生津,清郁热内伤之疮肿之毒。配以人参可增强扶正祛邪,升阳举陷之功。配以桃仁、赤芍、川芎以活血化瘀,通络导滞,除痹宣痛,紫草、牡丹皮可凉血解毒、清热化瘀,结合天麻、僵蚕、香附可疏风止痛,行气导滞。药物穴位贴敷以头面阿是穴为主,配伍四白、印堂、颊车、地仓等腧穴,可提高头面部经络循行速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药物吸收效率。汤药内服结合穴位外敷治疗,可在治疗后1~2 h 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抑制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证候疼痛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疼痛不简单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