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涓涓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双高计划”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决策,在“双高计划”引领下,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教材作为承载知识技能的载体,需要顺应形势进行改革,加强活页式教材开发,建设配套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活页式教材;开展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教法改革,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新常态。这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首要任务。
2019年,学院对标国家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新要求,结合山西资源经济转型与新技术融合新需求,黑色冶金技术(不锈钢智能化生产)获批为“双高”建设第一批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档)。根据产业链-生产单元技术链-人才链-岗位群-专业群的逻辑关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对接冶金生产设备运维生产单元和运维岗位群,本方案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主要围绕冶金产业链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统筹规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大力推进“三教”改革,将产、学、研、培、创,1+X证书、社会服务功能等元素融入专业建设,充分发挥本专业知识点和技能点在专业群内的支撑作用,为冶金智能化生产及现代装备制造业提供人才保障[1-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接“双高”黑色冶金技术(不锈钢智能化生产)专业群中设备运维生产单元,将不锈钢智能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课程,联合太钢、不锈钢产业园区等多家企业合作,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宗旨,依托不锈钢智能制造产业链为主线,整合优化专业课程,开发底层专业平台共享模块、中层专业核心融合模块、高层专业拓展互选模块,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搭建职业能力提升训练平台,实现学生职业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递进培养与岗位对接,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校企共建、素技并重、专创融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根据工作岗位和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能力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为此,课程组紧紧围绕“两性一度”标准,贯彻工学结合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创建校企共同体,改革核心课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等4门课程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融合思政元素、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核心课程进行改革:
1)从“能力本位”出发,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和设计;构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
2)通过完成源于职业岗位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获得工作过程中的知识,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1+X证书制度,考虑把职业资格证应会内容培训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的实践体系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探索了适合课程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依托智慧职教等信息化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以课程改革与建设为统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推进“三教”改革:
1)柔性引进专业领军人物,结合国家推进的“1+X”证书制度,对专业骨干教师增加胜任“培训师”的能力要求,培养真正的高素质“双师”,构建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双师型”结构化教学团队;
2)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手册式教材建设,反映专业最新知识以及行业企业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与新标准,促进教材开发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改革教学手段,实施“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需创新推行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实时连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法。大力推进“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5]。
在“双高计划”建设中,“三教”改革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必由之路。“教师”的改革,应以“双向融通”为主要途径,校企合作、师资互兼互聘;“教材”的改革,应按更新后的教学内容、完善后的教学大纲、编写或开发教材的顺序进行,完善教材形态;“教法”的改革,要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施“三教”改革最终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传授给学生最新的、最能满足企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而助推学生从“就业导向”迈向“产业需求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