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1131)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彻1999 年教育部发布的高职学生“专升本”政策,“高等职业本科”概念应运而生。2003 年,青岛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首次招收对口高职生源,开始试办高职本科。[1]此后,各省市优质高职专科院校分别以“联办”“试办”“创办”和“转办”等形式,纷纷加入高职本科办学行列,尤其在2010 年之后,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联合举办“2+2”“4+0”等本科专业为主体,大范围地启动了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探索,[2]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也开始展开对高等职业本科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高等职业本科指在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院校中举办本科层次的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尚不足20 年,仍属比较新鲜的事物。综观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大多是从宏观视角研究高等职业本科的概念内涵、发展定位、办学途径、困境对策等,具体到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少。以英语学科为例,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的200 多篇相关文献中(截至2021 年6 月),仅有7 篇分别涉及到高等职业本科层次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等问题。总体来看,对高等职业本科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丰富,对既属于通识课又可能归属于专业基础课的系统化英语类课程建设的研究尚属鲜见。本研究将基于有关政策文本、已有研究文献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思考“4+0”联合培养高等职业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1+1+X”英语课程的系统化建构问题,以期为高等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中合理化设置英语类课程提供参考。
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课程教学内容包含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板块。[3]鉴于目前还没有针对高等职业本科的官方英语教学标准或指导意见出台,作为同样具有“高等性”属性的、培养职业技术本科层次人才的高职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照《指南》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合理且必要的。
按照《指南》明确的三大板块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高等职业本科英语应包含三类英语课程。一是通用英语课程,即公共英语课程,主要对应的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二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或行业英语,主要对应的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三是跨文化交际类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后两类课程的具体设置,应考虑高等职业本科的“职业性”属性,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
必须说明的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三类课程中并没有截然分明的划界,他们是相互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和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3]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各类英语课程中要归于统一,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国家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及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根据上述高等职业本科英语类课程的构成及作用分析,本研究提出构建高等职业本科“1+1+X”英语课程体系的设想(见图1),该体系分别对应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三大板块,构成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级。
图1 高等职业本科“1+1+X”英语课程体系模型
“1+1+X”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第一个“1”指的是属于通识课范畴的公共英语系列课程,是基础层次的课程,归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模块,通常在新生入校的前两年开设,共四个学期,原则上4课时/周。通过系统学习通用英语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帮助学生积累社会、文化、自然、艺术、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常识性英语知识,培养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个“1”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属于提高层次的课程,归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限定选修课模块,建议开设 1~2 个学期,2~4 课时/周,可以在第三、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学过了部分专业基础理论或实践课程,通过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英语或相关行业英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术语和表达法,对于涉外类专业和对外语要求较高的专业,还可以开设汉英双语专业类课程。通过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献检索和阅读英语期刊或书籍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提高专业交流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高等职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自信。
课程体系中的“X”指的是跨文化交际类英语课程,包括西方社会与文化、西方影视欣赏、商务跨文化交际、商务沟通、商务礼仪、英语公共演讲等课程,属于发展层次的课程,归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任意选修课模块。学生可以在大三、大四学年,根据个人的兴趣、需求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建议每门课程2 课时/周,也可以以专题系列讲座或研讨班的形式集中一段时间开设。通过跨文化交际类英语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商务文化、生活方式、人文景观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本科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竞争力。
毋庸讳言,高职专科层次的英语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对象等与职业本科层次的英语教学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如在专科阶段,主要强调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对成为“双能型”教师的要求并不迫切;专科阶段英语课时少、开设的英语课程门类少、学生听说读写的实用技能弱等问题。“1+1+X”高等职业本科系统化英语课程的设置构想既体现了高等职业本科的“高等性”,又兼顾其不同于普通本科的“职业性”特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本科与高职专科及普通本科的师资差异、生源差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完整地落实“1+1+X”系统化英语课程教学,并保证其质量。就此,下文从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培养、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手段应用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提出相应建议。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高等职业本科与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高等职业本科发展的逻辑起点。高等职业本科培养的是适应所在区域事业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主要是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者、组织者及中职师资等。[4]因此,高等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既要具有普通本科的普适性教育,又要具有工程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并侧重技术技能教育,在系统实施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英语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类和通识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教育教学目标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为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因此,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应了解相应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基于高等职业本科的高等性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英语教师还应能够基于教学实践,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及时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教学实践,成为既能教书育人又能潜心研究的“双能型”教师。这就要求,学校和院系重视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给英语教师提供充分的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并资助英语教师参加专业领域的学术研讨或访学研修,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使英语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基础英语、专业/行业英语和发展层级包含的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更高质量的英语课程教学服务。
鉴于高等职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目标多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岗位,他们很可能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务人员和合作伙伴接触,尤其是在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的英语口音和表达习惯,无疑会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因此,在高等职业本科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提供标准的英语或美语等英语本族语国家的教学语料和素材,还应多收集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情景中实际使用的英语音频、视频和文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应用,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内容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场景中被应用到的实用语言知识,增强教学材料的真实性,锻炼学生对多样化语言类型的适应性,为以后更好地融入职场、对接工作岗位、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基础。
大学英语类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要求在高等职业本科实施“1+1+X”系统化英语课程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夯实学生灵活运用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英语语言技能,而且要关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材料所涉及知识内容应兼顾古今中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明与社会文化、中外现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立足教书育人,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对自身国家、民族的价值观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形成客观的视角和态度,建立起平等、包容的文化价值观,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素养。此外,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教授并要求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与工作场景相关的术语、习语及表达法,如商科类专业的英语课程中,可包含中外商业文化、中外商务礼仪、涉外知识产权和道德法律等相关语言材料;理工类专业则可涉猎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信息数据采集与挖掘等内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仿真工作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工作环境中的英语对话或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编制工作流程或设计工作手册,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或在学习小组中向其他同学转述,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应用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突出高等职业本科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
在信息技术日常应用普及化的当下,信息化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的概念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扎下牢牢的根基,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云平台、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已进驻各大高校,尤其是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和传播,也使得广大的师生员工较之以前更为熟悉和适应了信息化教学和在线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智慧化设备设施已几近成为常态。在高职本科“1+1+X”系统化英语课程教学实施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打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3A”型(Anytime-Anywhere-Anybody)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已是在所必然。
依托信息化教学系统,开展高等职业本科英语课程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要结合高等职业本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构建“英语学习内容超市”,尽量照顾到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分级别、分类别地“上架”各种学习素材和语料,供同学们各取所需,创设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超市”中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具体的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分别检查学习效果,给出适合于个体学生的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教师一方面配合学校和院系的英语分层分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学情差异,进一步开展同一层次班级内的“微分层”教学设计,确保实现人人皆学,人人皆有所获。
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超市”的建设和应用,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自主开发教学资源也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因此,学校和院系应制定激励制度或政策,支持、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激发教师持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热情,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目前,高等职业本科层次教育在实践层面仍属于探索阶段,办学层次的提升和过往经验的缺乏事实上给居于“核心通识课程”定位的英语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促进英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良机。从事高等职业本科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们应抓住契机,结合所在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从宏观上完整、系统地谋划“1+1+X”英语课程的设置,从中观上精心思考英语课程教学的设计,从微观上合理布局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活动,秉持“互联网+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落实教师、教材和教法的“三教”改革,融入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为高等职业本科各专业培养适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发挥出英语课程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