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佳 鲍沁星
ZHAO Yujia BAO Qinxing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杭州 311300)
(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Zhengjiang, China, 311300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理念已上升至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一步步从“园在城中”到“城在园中”。慈溪市作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级市,位于长三角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公园从无到有,探讨其以何种方式建设,在何种因素下发展,并承担何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慈溪市城市发展概况,从发展变迁的角度出发,将慈溪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起步阶段(1978 — 2002年)、系统营建阶段(2003 — 2009年)和有机整合阶段(2010年至今),探讨慈溪撤县设市、系统规划、经济动力等背景因素,指出公园随城市板块扩建而兴建,并由点及线的变迁特征,得出不同阶段公园求知、求乐、求趣的不同追求,以及社会活动新载体的发展特色,以小见大,以窥探长三角县级市公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变化。
城市公园;慈溪;发展脉络;长三角县级市;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中国长三角地区城镇首位度更加明确[1],至21世纪初经济活动中心不断下移,近一半县级市成长为中等城市[2],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转型期[3]。相较于大城市,长三角县级市建成区绿地建设起点低,城市公园发展起步慢,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其发展变迁,以因地制宜开展县级市城市公园建设,突出不同区域县级市自然人文特色,从而整体上拉近与大城市间的差距。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园林城市”概念,至1992年明确“园林城市”创建要求,到如今“公园城市”的历程,反映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40多年来新高度、深层次的巨大变化[4],国家日益重视人居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关系[5],园林绿化事业从理念变为行动和现实[6]。其中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在环境调节、社会文化、民众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现有研究,或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探索城市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7];或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切入,选择不同类型的公园或大城市归纳比较各阶段公园发展特色[8-9];或从公园综合效益出发,综合评价公园景观、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以促进公园可持续发展[10]。且研究大多选择历史底蕴深厚,公园建设起步早的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较少关注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发展后劲充足的县级市城市公园建设。
根据中小城市发展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名单统计可知,长三角地区县(市)共49个,其中长三角县级市占35个,整体呈现较高经济基础和环境质量,建成区绿地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其中慈溪市位居第6位,领跑浙江。慈溪市自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快速发展,从传统农业纺织大县里程碑式地跨越成为长三角南翼黄金节点城市,城市公园从无到有,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具有典型性和战略性的研究意义。文章立足于慈溪城市公园改革开放至今的建设实况,基于影响公园发展的政策方针、经济力量、城市规划、意识形态等因素,划分发展阶段,反映慈溪园林建设成就,总结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以小见大窥探慈溪城市建设发展路程,为下一阶段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建议,以期对长三角其他县级市公园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
历经改革开放后40多年发展,慈溪从昔日的小县城一跃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黄金节点城市,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慈溪市(图1)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海岸线曲折绵长,地势南高北低,依次为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11]。1954年三北合一重组形成慈溪新境域,以浒山镇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自1988年撤县设市,开启城市发展新征程。1991年慈溪列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自2003年起,始终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因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慈溪融入上海和杭州两小时交通圈,占据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成为宁波与上海接轨的交通门户。在2021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榜里慈溪市位居第6,是具有较高城镇化水平的中小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图1 慈溪城市空间区位图(底图来源:Google earth和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351723)Fig. 1 Urban space map of Cixi
改革开放后,慈溪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生态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并且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大政方针、经济发展、民众意识、文化传承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慈溪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因而将其发展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起步阶段(1978 — 2002年)、系统营建阶段(2003 — 2009年)、有机整合阶段(2010年至今),分析各阶段营建特征,梳理公园发展变迁过程。
1978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园林工作会议,要求各城市都要搞好园林绿化工作,开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新局面,带动城市公园建设与提升[12]。慈溪积极响应号召,开始筹备城市公园建设,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经济基础。境域变迁使得浒山镇成为慈溪县中心区域,城市发展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公园选址也围绕浒山镇展开,慈溪出现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峙山公园,即选址于城区浒山镇西南面的峙山。此时的城市公园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园林绿化初见成效,此阶段实现城市公园从无到有的转变,逐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建设面貌。
改革开放后,为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和满足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慈溪开展第一个城市公园的筹备工作。1984年,借城南峙山本身的自然条件、地理位址、人文底蕴的优势,秉持传统园林造园风格,慈溪开始建造第一个城市公园——峙山公园(图2)。峙山公园是慈溪城市公园的开端,是慈溪市民对城市公园的第一印象,也是市民游憩休闲的第一选择。
据《慈溪市建设志》记载,1985年政府共征用了山林地12.5 hm2,在峙山公园建造了门楼、峙山三亭、茗香楼等节点景观,并种植万余株花木,初步形成公园雏形。同时,对峙山上遗存的宋井和西周墓葬古迹进行修缮保存[13]。1988年慈溪撤县设市,专门针对峙山公园建设与发展编制了《峙山公园总体规划》,扩建峙山公园游览面积8 hm2①数据源自慈溪县城乡建设局关于峙山公园总体规划会审纪要(慈计[1988]42号)。,特建“建市楼”以作纪念。此时公园整体以东西向山脊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公园以传统园林古典幽静为特征,北区公园以现代公园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布局,更好地展现慈溪历史风貌和时代特色。
峙山公园结合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随着城市的扩张进行扩充与更新。为丰富峙山公园游憩娱乐功能,1990年在园内新建儿童公园,随后相继设立革命烈士纪念区和鲤子湖景区,公园分区更加丰富有趣,功能逐渐完善,公园建设更加适应于各类人群游憩娱乐的需求。公园利用山势地形设置环山健康步道,借助历史遗存点设置休憩亭廊,使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建造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园,表现出综合性公园的空间特征。峙山公园见证慈溪城市化建设,逐步更新适应于民众个性化需要,充分展现慈溪城市形象和地域特色,其更新与扩建是慈溪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和政府资金的支持下,紧随园林城市发展理念,慈溪摸索筹备城市公园建设,从峙山公园到新建小区配套公园,实现了城市公园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据《慈溪统计年鉴》可知,1987年慈溪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仅有2.46 hm2,2002年增至660 hm2[14],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初见成效。
初创起步阶段,以浒山镇(城南)为中心选择具有历史遗迹的场地进行公园建设,造园者结合场地本身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和周边新建小区居民的社会生活、活动需求等主观因素进行公园设计。峙山公园、旦山公园、古塘绿苑等公园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园林绿化造景符合慈溪本土特色,园内空间满足居民基本的户外活动、交流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心城区建设了虞波广场、新世纪广场、峙山文化广场三座绿地式广场,绿地率均大于60%,兼具游玩、休憩、锻炼等功能,结合新时代风貌来展现慈溪城市文化特色,是慈溪特有的广场公园。其中峙山文化广场占地16.05 hm2,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公园,内含青瓷文化、海涂文化、移民文化等慈溪文化历史,浓缩了慈溪的山水风光与文化历史;虞波广场围绕城区新建社区建立,是占地2.67 hm2的爱心主题社区公园;新世纪广场也叫体育公园,用地规模近3 hm2,是慈溪市体育中心的配套公园。
这一阶段公园建设挖掘地域特色,秉承中国传统造园风格,依靠自然山水,通过叠山理水、亭台楼阁、栽花植树等营造形式来展现中国古典园林的步移景异、曲折幽静的特征。建筑形式和命名也都是继承古典园林的风格,公园营造表达山水画和诗词的意境,如峙山公园内耸立的牌坊亭廊、古诗楹联,展现了公园的历史韵味。此时,公园建设将历史遗迹和景观空间进行融合搭配,保存古迹历史文化,展现城市历史文化主题,让公园铭记历史,传递文化。如峙山公园内的茗香楼原为如意讲寺的遗存点,通过江南园林亭台楼阁的搭配,再现了古时景象;建市楼和古代城墙还共同营造曾经寺山关的险要。由于西方文化和设计思想的流入,园林体现现代化,公园内设置了喷水池、石像雕塑等,呈现了中西博弈的公园布局空间[15]。如古塘绿苑虽建设在大古塘旧址之上,公园主题也承载着筑塘围涂的历史文化,但园内建筑设施呈现西方园林风格,公园入口门廊形式源于古希腊,园内圆形喷水池和环立的古希腊式列柱围廊都展现了西方特色。中西融合的公园布局丰富了公园的建设风格和主题特色,让每个公园不雷同、不单一。
2003年起,慈溪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在长三角县级市里具有较好城镇发展状态和较高发展水平,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成效显著。同年,慈溪实施第一部城市绿地专项规划《慈溪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 — 2020)》,开始系统性展开园林建设,进入城市公园建设的“黄金期”。据《慈溪2018统计年鉴》可知,到2009年底慈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 405 hm2,园林绿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有所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大幅度提升。
为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规范城市各项绿化建设,2003年慈溪实施了第一个绿地相关的城市专项规划——《慈溪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 — 2020)》,确定中心城区“一环、两楔、三廊、四轴、五点”的绿地系统结构[16]。在专项规划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带领下,根据市区现有的景观资源条件,在城中浒山街道、古塘街道、宗汉街道以公园广场为核心,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教场山公园、虎屿公园、峙山公园等大型公园作为绿地结构中的“点”,在整个中心城区内合理布局,演绎城市文脉,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户外休闲空间。
公园建设系统规划有序开展,城市发展更加合理平衡。至2009年城区系统性建设人民公园、教场山公园、虎屿公园等15座各具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公园,新世纪广场、宗汉时代广场等5座绿地式广场,公园服务半径逐渐辐射整个中心城区,呈现“多园”式点状布局(图3)。公园分布主要集中在5个城区街道,公园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中的重点,集休闲、科普、宣传、娱乐等多层次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
系统营建阶段的公园不仅仅是市民休憩游览的绿地,更承载了重要的社会规范和文化教育功能,城市公园成为一个宣传科学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公众场所[17],突出公园的群众参与性和文化多样性,给市民提供更多学习政治思想、科学知识的机会,体现“求知”特性。教场山公园设立的戚家军抗倭石雕,有效提升市民对历史事迹的认知;人民公园“董黯汲水”雕像和孝、善、爱讲解碑,将慈文化深化传承;旦苑科普园内设有传声筒、人力发电等科学创意小品,对周边居民科普生活知识。政府及周边社区常以公园内的休息广场为媒介,开展基本的法律咨询、公民道德、绿化科普等活动,弘扬优秀精神,提升市民道德素养和视野高度。
这一阶段慈溪经济发展成效可观,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也相应提升,城市公园设计需切合群众需求,更加注重景观营造、植物搭配、主题特色,创造景色优美、设施完善的游憩休闲空间,体现“求美”特性。公园是城市文脉的延续,也是城市风貌的窗口,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18]。为满足周边市民对公园空间环境丰富度的需求,扩大公园服务半径,峙山公园南区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改建成莲坞景区,利用场地本身的自然地势,梳理水系,配置湖石,连接石桥,形成小桥流水的自然风景区。
城市公园通过开展电影放映、体育活动、游园会等社会活动,增加公园的生活性和乐趣性,公园成为户外群众共同欢乐、交流的重要场所,公园空间设计也服务于各项艺术体育活动,体现“求趣”特性。虞波广场中心建有专门的电影广场,每年春节、国庆期间都有免费放映活动;新世纪广场在2006年国庆时期承办了慈溪市第七届艺术节活动,举行灯会展览;古塘绿苑的喷泉广场如同露天舞池,居民们在此热情地跳交谊舞。公园展现新乐趣与新魅力,丰富居民的节日生活,增进邻里感情,让城市更加有活力。
因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慈溪成为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圈的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19],也加快了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脚步。地理位置优势给城市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慈溪进入大桥经济时代,中心城区路网系统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自2010年起展开“森林慈溪”“海绵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园林绿化相关的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建设更加重视生态和绿色环境,打造城水相融的生态城。
自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开始,为带动城北杭州湾新区和慈东工业区两个工业集聚区块的开发,工业经济重心向北转移,城市发展向东北方向扩展,建设环杭州湾创新经济中心,连接前湾新区,慈溪逐渐成长为长三角南岸中心城市。公园服务于城市发展,东扩北延,改造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占地233 hm2的城市生态公园——慈溪万亩畈森林公园,针对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建设中央公园和滨河公园。城市建设加强城水相融,构建“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网络,在城东新城河板块和城北潮塘江板块兴建滨河“绿廊式”公园(图4),展现健康绿色生态轴线,形成自然有机、生态亲水、灵动有趣的人文休闲景观带。公园建设由点及线,新建公园之间通过绿道有机整合,构成绿色慢行系统,公园布局更加协调合理。
同时,在“森林慈溪”建设背景下,对城南已建公园广场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增添新颖多元的公园主题,丰富植物配置,完善公园设施。旧公园呈现新面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档次与品位,其中峙山公园进行西扩一期、二期工程,公园扩建近一倍面积,有效扩展了公园服务半径。自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开始,以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以上的要求均衡布置城市公园绿地[20],增加城市绿道网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同时,划定城市绿线、紫线和蓝线,确保依法护绿和城市绿地高效能管理,实现市民步行“300 m见绿地、500 m见公园”的创建目标。
城市公园数量增加,品质提升,绿道成环,公园绿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渐形成滨江生态景观带和人文观光带,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健身、互动的需要。公园营造突出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绿地、海绵型绿地的配套,实现城市绿地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相互配合、同步实施,形成城市绿道成环布局。至2020年末,慈溪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 028 hm2,绿地率为3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 m2/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21]。
公园环境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机艺术结合,赋予公园特殊的性格和魅力,使公园在个人、集体及社会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2],成为社会活动重要新载体。有机整合阶段,公园不仅具有游憩作用和生态功能[23],开展多姿多彩的绿化美化活动和文体宣传活动,更全面地成为宣传教化、科普学习的重要场所。基于系统营造阶段开展的各项活动,这一阶段以各项主题日为中心,活动内容更加新颖全面,与社会生活、文化活动的关系更加紧密,市民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日渐递增,成功吸引市民参与有关城市建设的活动之中,同时丰富市民日常生活。
4.2.1 群众性绿化美化活动
在打造“森林慈溪”建设的背景下,呼吁市民义务植树,弘扬生态文明意识,并在2010年设立“慈溪植树周”,加强群众性绿化美化活动的开展。2011年3月12 — 18日,是慈溪第一个“植树周”,在全市倡导栽植纪念树,培养绿色低碳生活观念。以“植树周”系列活动为契机,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出台《城区绿化认种认养活动实施办法》,在公园绿地内开展全员绿化认种认养活动,提高市民义务植树的参与性,增加市民绿化养护的积极性。每年植树周期间,组织各单位义务植树,在峙山公园北大门开展植树节宣传活动,为市民提供绿化咨询服务,发放绿化知识手册、花卉种子等,组织市园林绿化协会、花卉种植户免费向市民赠送绿化苗木,开展绿化摄影比赛、盆景展览、公益健康步行等系列活动,积极宣传植树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爱绿护绿意识。
4.2.2 集体性文体宣传活动
结合公园具有周边社区密集、交通便利、人流量丰富的地理位置优势,公园内的休闲广场成为搭建户外活动舞台、便利群众聚集参与活动的最佳场所。慈溪户外文艺晚会活动主要集中在虞波广场、教场山公园和旦山公园内,例如教场山公园曾主办“文明进万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题首场巡演,成功传递乡风文明,宣传文明意识。古塘街道常年在旦山公园内开展古塘大舞台文艺汇演,例如2015年将社区文化艺术节与“最美古塘人”公民道德模范表彰晚会结合在一起,宣传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宝贵品质;2016年举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建清洁美好家园”文艺晚会,进一步形成全民创卫的欢乐气氛。
公园作为户外休闲娱乐的场所,其宣传功能日渐突显,更加强调园林营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24],政府部门借助公园的公共性开展各项宣传活动,使得国策文化、生态知识、环境意识等成为全民知识,更大程度上提升全民思想。为纪念世界环境日、国策土地日、世界人口日,自2009年起慈溪开创“三大国策”系列宣传活动,将基本国策融入公园之中,在峙山公园、虞波广场、国策公园(新世纪广场)内设置国策宣传展架,融入志愿者力量,做好现场各类咨询工作,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国策和法规教育。
在公园城市大背景下,城市公园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视角,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其建设与发展,积极探索城市公园与公园城市之间相辅相成、互联互动关系。长三角县级市城市公园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见证县级市城市变迁和居民生活水平变化。在经济建设腾飞、绿地专项规划、前湾新区发展的影响下,慈溪城市公园随城市板块扩建而兴建(图5),从浒山镇(城南)—浒山街道、古塘街道、宗汉街道(城中)—环杭州湾创新经济中心区(城东新城河板块+城北潮塘江板块),公园建设由点及线,从依山而建到因水而生。公园服务于城市发展,从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和公园基数逐渐发展到实现城市公园空间合理分布与串联,顺应群众审美价值,日益突显其群众参与性和文化多样性。从初创起步阶段、系统营建阶段到有机整合阶段,公园本身从独立体到互动互联,造园思想从营造基本休闲空间发展为建设融审美、科教、休憩、本土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图5 城市公园建设变迁图Fig. 5 Changes in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慈溪城市公园造园风格主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因地制宜地营造山水地形,展现青瓷文化、海涂文化、移民文化等慈溪特色历史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交融,部分公园广场展现出中西园林风格的融合,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磨合。公园活动从初创起步阶段的基本散步、游憩,到系统营建阶段的公民道德科普、法律咨询、体育活动、电影放映,再到有机整合阶段的绿化美化活动、艺术汇演、主题日宣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公园活动随着植树、国策、环保等主题日的设立逐渐多样化,活动形式从单一由街道社区开展到与社区市民、志愿组织、学校师生等不同团体进行互动,逐渐突显人民属性和宣传科普特性,促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未来慈溪发挥杭州湾跨海大桥拉动慈溪经济的加速器作用,运用“公园城市”理念[25],立足于本身自然文化特色,公园建设向“点、线、面”三者合一的网状布局方向建设,增加城市公园之间的联系度,使城市建设呈现更高水平。
回溯前人研究,曾有杭州西湖公园化建设[26],近代武汉、广州、南京城市山水风景公园化建设[27],中国“新八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28],上海公共园林“城园互动”机制转型[29],可见在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的当下,探寻城市建设与公园协调发展尤为重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地区不同等级规模城镇之间差距扩大[1],选取具有特殊时代意义和历史延续性的县级市为新视角,基于大城市的城市公园发展基础,改变以往对县级市城市公园发展片段性研究,以期共同探讨城市公园与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民众需求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为当代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启发和反思。长三角县级市城市公园发展中仍然存在均衡性、创新性、可持续管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时代背景,构筑布局合理、地域特色鲜明、景色宜人的生态绿地网络,发挥城市公园的多重功能,维护地域特色价值,展现城园互动的魅力。